我国选煤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8226623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4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选煤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我国选煤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我国选煤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我国选煤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我国选煤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选煤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选煤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乌 海 职 业 技 术 学 院毕 业 论 文题目:乌海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姓 名 :李杨 学 号 :2007810789院 系 :乌海学院矿业工程系 专 业 :选煤技术指导教师 :王玉鑫二O一0 年 五月我国选煤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摘要介绍了我国选煤工业发展的简况。指出选煤技术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入选比例继续提高,选煤厂规模及其装备大型化;重介质旋流器选煤已成为发展重点;传统选煤发发与设别的效果得到了提高;模块化成为选煤厂设计和建设的新模式;生产过程控制和全厂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选煤科技将按照面向选煤生产建设的产业化技术、重点开发研究的关键技术和处于基础研究阶段的前沿技术

2、三个层次,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关键字:选煤技术 现状 发展Describes the profile of China's Coal Industry. That the status of coal preparation technology mainly in five areas: the proportion selected to continue to increase, coal preparation plant scale and large scale equipment; heavy medium cyclone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d

3、evelopment; traditional Coal Hair and other results based been improved; modular coal preparation plant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a new model; production process control and automation of the whole plant level rising. China's Coal Preparation Technology for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will be i

4、n accordance with the technology industry, focusing 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key technologies and basic research stage at the three levels of advanced technology, further development.Keywords: Coal Preparation Status Development.目录引言- 1 -1.我国选煤技术的现状- 3 -1.1.原煤入选比例提高,选煤厂规模及选煤装备趋向大型化- 3 -1.2.重介质

5、选煤比例迅速上升,重介质旋流器选煤已成为发展重点- 4 -1.3.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提高了传统选煤方法与设备的效果- 11 -1.3.1.跳汰选煤方面- 11 -1.3.2浮游选煤方面- 13 -1.3.3.干法选煤方法- 17 -1.3.4.辅助工艺及设备方面- 19 -1.4.模块化成为选煤厂设计和建设的新模式- 22 -1.5.选煤厂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和全厂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 23 -2.选煤技术发展方向- 25 -2.1.重介质选煤技术- 25 -2.2.大型选煤关键设备提高可靠性与几点一体化技术- 26 -2.3.动力煤分选关键技术- 27 -2.4.先进细粒煤脱硫降灰技术- 28

6、 -2.5重大基础性研究- 28 -3.结论与建议- 29 -致谢- 30 -参考文献- 30 -I引言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在已探明的化石能源资源总量中,煤炭占94.3%,石油和天然气仅占5.7%。我国又是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约占70%。2003年我国煤炭产量达17.36亿吨,今年前3季度产煤已达到13亿吨,全年预计将达到19亿吨,新能源技术开发和产业建设短期内不足以形成规模化供应。长期以来,国内70%的燃料和工业动力、60%的化工原料和60%的民用商品能源,都是由煤炭提供的。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对煤炭的需求量也将越来越大,在今后50年内我

7、国以煤炭作为主要能源的格局不会有根本性变化。因此,保障煤炭有效供给和洁净煤利用是我国能源安全重要的实际问题。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在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大量的原煤直接燃烧造成的煤烟型为主的大气污染,严重制约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2002年我国烟尘排放量为1012Mt,SO2排放量为1926Mt,酸雨面积已超过国土面积的30%,而燃煤造成的烟尘和SO2排放量分别占到70%和85%。为了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煤炭的转化燃烧率,国家和用户对煤炭质量和品种的要求日趋严格,使围绕煤炭洁净加工与利用的洁净煤技术形成蓬勃发展的态势。选煤是使用物理、物理化学方法,将

8、原煤分成不同质量、规格产品的加工过程。选煤可以出去煤中的杂质,包括矸石和50%70%的硫,提高煤炭产品的质量、增加煤炭品种、减少无效运输、提高热效率、节约能源、减少SO2、NOx和烟尘的排放量。选煤还是综合利用资源,提高煤炭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因此,选煤已成为煤炭工业现代化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和洁净煤技术中的源头技术,是煤炭深加工的基础和前提。发展煤炭洗选加工既可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对煤炭的需求又能使煤炭污染在总量上有所减少,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状况,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国选煤工业起步较晚,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建立起自己的选煤工业,经历了两次快速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

9、以“洗煤保钢”为主要内容的选煤大发展,是原煤入选比例由1970年的10%增长到1980年的17%,基本满足了我国钢铁工业对炼焦煤质的要求;2000年以来,选煤工业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到2005年,我国煤炭产量大21.3亿吨,原煤入选量7.04亿吨,原煤入选比例达到33%。表1 2005年中国选煤厂数量及入选率类型设计能力(Mt/a)入选量(Mt)入选率(%)选煤厂数量(座)国有重点矿65859058318地方煤矿885619.6164乡镇煤矿91587478合计83770433.059601. 我国选煤技术的现状1.1. 原煤入选比例提高,选煤厂规模及选煤装备趋向大型化全世界原煤平均入选比例

10、在50%左右,一些发达国家则明显高于这一比例。我国选煤入选比例只占30%,有70%的原煤未洗选。因此商品煤灰分高。2003年商品煤灰分为20.31%,而发达国家小于16%。国外原煤入选比例在50%-95%之间,冶金的炼焦精煤灰分在5.0%-8.0%之间,而相应地我国平均在9.3%,我国平均灰分为25%左右。我国的选煤厂数目不断减少,厂型大型化,原煤处理能力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全国共有年入洗原煤能力15万吨以上的选煤厂1618座,其中国有重点煤矿选煤厂254座,核定能力45222万吨;地方煤矿选煤厂约140座,入选能力7000万吨;乡镇和民营煤矿的选煤厂1166座,入选能力约920

11、0万吨。254座国有重点煤矿选煤厂中炼焦煤选煤厂147座,入选能力21713万吨;动力煤选煤厂107座,入选能力23509。选煤厂规模大型化依赖于选煤装备的大型化。近年来,注重研发机电一体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大型选煤装备。如36m2振动筛、单槽容积为20m3的浮选机、150m2圆盘加压过滤机和直径为1500mm的卧式振动离心脱水机、直径为1500mm的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等。1.2.重介质选煤比例迅速上升,重介质旋流器选煤已成为发展重点在主要产煤国家,重介质选煤已上升为主导地位。目前美国的重介质选煤比重已占66%,法国占60%,加拿大占56%,澳大利亚和南非跳汰选煤已基本淘汰。1999年,我国选

12、煤方法基本以跳汰选为主,占59%,而先进的重介质选煤仅占23%。到2005年,重介质选煤比重已达到39.5%,而跳汰选减到45%。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大直径重介质旋流器、有压给料和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和煤泥重介质旋流器的出现,重介质旋流器选煤已成为首选技术。我国新设计、建设的选煤厂和老厂技术改造也大都采用直径1000mm以上的重介质旋流器或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有了降低投资和加工成本,国际上主要采用设备和厂型大型化及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简化工艺如英国把主选设备Larcodem-s型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直径有700mm增至1350mm以及前苏联研制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等。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研

13、制有压和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到1995年时具有代表性的产品使NWXS710/500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并推广应用于中小厂16座,选煤厂生产纯矸石的需要。改进后的700/500A型,单台设备处理能力偏小,工艺系统不够完善,也没有能在大型选煤厂中推广应用。为了加快重介质选煤技术的发展,1995年、1996年原国家科委和国家计委分别下达了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课题“高硫炼焦煤全重介洗选脱除无机硫成套工艺与设备”和“大型高效全重介选煤简化流程新工艺及设备”,对重介质选煤技术进行集中攻关。通过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分院科研人员和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九五”期间重介质选煤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

14、展,以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无压给料三场品重介质旋流器为主选设备的简化重介质旋流器为主选设备的简化重介质选煤工艺已经研究成功,经受了生产考验,在贵州盘江煤电(集团)公司老屋基选煤厂建成了分选80mm不脱泥原煤、单系统处理能力达1.2Mt/a的生产线,实现了二段分选密度在线调节,并应用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自身在分选的同时对加重质具有分级、浓缩特性而产生的细粒介质,使部分粗粒煤泥在煤泥重介质旋流器中得到分选,其有效分选下限达到0.1mm。在南桐选煤厂实施的“高硫炼焦煤全重介洗选脱除无机硫工艺与设备”项目,应用两台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串联的方法,以一套低密度悬浮液实现三产品分选和煤泥重介质分选,并首

15、创了双段0.044mm。生产实践证明,无机硫脱硫率达80%以上。此外,在大型脱介设备、强磁磁选机、配套专用泵和重介质选煤工艺参数自动控制的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使我国重介质选煤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基本具备了快速发展重介质选煤的条件。“九五”攻关课题的研究成功,使我国重介质选煤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行列。在全国范围已发了跳汰选改重介选的热潮。但是,以大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为主选设备的简化重介质选煤工艺方面,还存在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1) 由于使用一个介质密度,实现宽级别(80mm0mm)分选,分选效率还不够理想,数量效率一般在95%以下(2) “九五”简化重介质选煤工艺的煤泥重介仅入选了约50%的煤泥,其他的煤泥仍要进入浮选;而且煤泥重介的介质密度无法调节,影响煤泥的分选效果。应当进一步完善粗煤泥重介工艺,使全部粗煤泥都能经过小直径旋流器精选。(3) 大型无压给料三场品重介质旋流器的入介压力较大,集中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入介压力如表2所示,入介压力大则功耗就大,同时磨损也快。应当解决大型重介质旋流器的耐磨和电耗问题。表2 几种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入介压力旋流器型号1000/7001100/78012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