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媒体内容分发技术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8225538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9.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媒体内容分发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流媒体内容分发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流媒体内容分发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流媒体内容分发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流媒体内容分发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媒体内容分发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媒体内容分发技术(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流媒体内容分发技术随着 In ternet 网络的日趋普及和信息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 In ternet 上的传输 内容 已逐渐由单纯的文字传输转变成为包含文本、 音频、视频的多媒体数据传输, 这样的 改变不仅使 In ternet 使用者能获得更为丰富多样的信息,同时也代表着多 媒体网络时 代的来临。 以前,多媒体文件需要从服务器上下载后才能播放。 由于 多媒体文件一般 都比较大, 下载整个文件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 限制了人们在互 联网上使用多媒体数 据进行交流。 面对有限的带宽和拥挤的拨号网络, 要实时实 现窄带网络的视频、音频 传输,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采用流式媒体的传输方式。 流媒体应用

2、的一个最大的好处是 用户不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将多媒体数据全部下 载到本地后才能播放, 而仅需将起始几 秒的数据先下载到本地的缓冲区中就可以 开始播放了。流媒体的特点是数据量大、传输 持续时间长、并且对延迟、抖动、 丢包率、带宽等 QoS 指标要求严格,在当前的因特 网上构建大规模的性价比高 的流媒体系统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因特网上的传统流媒体系统是基于 Clie nt/Server 模式的,一般包括一台或多 台服 务器,若干客户机。我们将系统能同时服务的客户总数称为系统容量, C/S 模式的流媒 体系统容量主要是由服务器端的网络输出带宽决定的, 有时服务器的 处理能力,内存 大小, I/O

3、速率也影响到系统的容量。在 C/S 模式下,由于传输 流媒体占用的带宽大, 持续时间长, 而服务器端可利用的网络带宽有限, 所以即 使是使用高档服务器, 其 系统容量也不过几百个客户, 根本就不具有经济规模性。 另外,由于因特网不能保证 QoS, 如果客户机距服务器较远,则流媒体传输过程 中的延迟、抖动、带宽、丢包率等 指标也将更加不确定,服务器为每一个客户都 要单独发送一次流媒体内容, 从而网络 资源的消耗也十分巨大。 对此业界相继提 出了多种解决方案,比较重要的有内容分发 网络(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 CDN)和 IP 组播(IP Multicast),以及对

4、等网络(P2P) 内容分发方式等。一、CDNCDN 的全称是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即内容分发网络。其目的是通过在 现有 的In ternet中增加一层新的网络架构,将网站的内容发布到最接近用户的网络”边缘”,使用户可以就近取得所需的内容,解决 Internet 网络拥挤的状况, 提高用户访问网站 的响应速度。 从技术上全面解决由于网络带宽小、 用户访问量 大、网点分布不均等原 因所造成的用户访问网站响应速度慢的问题。实际上,内容分发布网络 (CDN) 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构建方式,它是为能在传统的 IP 网发布宽带丰富媒体而特别优化的网络覆盖层; 而从广义的角度,

5、CDN 代表了一种基 于质量与秩序的网络服务模式。简单地说,内容发布网 (CDN) 是一个经策略性部署的 整体系统,包括分布式存储、 负载均衡、网络请求的重定向和 内容管理 4个要件, 而内容管理和全局的网络流量管理 (Traffic Management 是 CDN 的核心所在。通过用 户就近性和服务器负载的判断, CDN 确保内容以一种极为高效的方式为用户的请求提 供服务。总的来说,内容服务基于缓存服务器, 也称作代理缓存 ( Surrogate ,它位于网 络的边缘,距用户仅有” 一跳” ( Single Hop) 之遥。同时,代理缓存是内容提供商源服 务器(通常位于 CDN 服务提供商

6、的数据中心)的一个透明镜像。这样的架构使得 CDN 服务提供商能够代表他们客户, 即内容供应商,向最终用户提供尽可能好的体验, 而 这些用户是不能容忍请求响 应时间有任何延迟的。据统计,采用 CDN 技术,能处理整 个网站页面的 70%? 95的内容访问量,减轻服务器的压力,提升了网站的性能和可 扩展性。与目前现有的内容发布模式相比较, CDN 强调了网络在内容发布中的重要 性。通 过引入主动的内容管理层的和全局负载均衡, CDN 从根本上区别于传统 的内容发布模 式。在传统的内容发布模式中, 内容的发布由 ICP 的应用服务器完 成,而网络只表 现为一个透明的数据传输通道, 这种透明性表现在

7、网络的质量保 证仅仅停留在数据包 的层面,而不能根据内容对象的不同区分服务质量。此外, 由于 IP 网的”尽力而为” 的特性使得其质量保证是依靠在用户和应用服务器之 间端到端地提供充分的、 远大于 实际所需的带宽通量来实现的。 在这样的内容发布模式下,不仅大量宝贵的骨干带宽 被占用,同时 ICP 的应用服务器的负载也变 得非常重,而且不可预计。 当发生一些 热点事件和出现浪涌流量时,会产生局部热点效应,从而使应用服务器过载退出服务。 这种基于中心的应用服务器的内容 发布模式的另外一个缺陷在于个性化服务的缺失和 对宽带服务价值链的扭曲, 内容提供商承担了他们不该干也干不好的内容发布服务。纵观整个

8、宽带服务的价值链,内容提供商和用户位于整个价值链的两端,中 间依靠 网络服务提供商将其串接起来。随着互联网工业的成熟和商业模式的变 革,在这条价值 链上的角色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细分。比如内容应用的运营商、 托管服务提供商、 骨 干网络服务提供商、 接入服务提供商等等。 在这一条价值链上的每一个角色都要分工 合作、各司其职才能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 从而带来多赢的局面。从内容与网络的 结合模式上看, 内容的发布已经走过了 ICP 的内容(应用)服务器和 IDC 这两个阶 段。 IDC 的热潮也催生了托管服务提供商这一 角色。但是, IDC 并不能解决内容的有 效发布问题。内容位于网络的中心并不能

9、解决骨干带宽的占用和建立 IP 网络上的流量 秩序。因此将内容推到网络的边缘, 为用户提供就近性的边缘服务, 从而保证服务的 质量和整个网络上的访问秩序就成了一种显而易见的选择。而这就是内容发布网(CDN ) 服务模式。CDN的建立解决了困扰内容运营商的内容” 集中与分散”的两难选择,无 疑对于构建良好的 互联网价值链是有价值的,也是不可或缺的最优网站加速服务。CDN 的应用利用CDN,视频网站无需投资昂贵的各类服务器、设立分站点,应用CDN网络,把内容复制到网络的最边缘, 使内容请求点和交付点之间的距离缩至最小, 从 而促进 Web 站点性能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CDN 网络的建设主要有企

10、业建设的 CDN 网络,为企业服务; IDC 的 CDN 网络, 主要服务于 IDC 和增值服务;网络运营上主建的 CDN 网络,主要提供内容推送服务; CDN 网络服务商,专门建设的 CDN 用于做服务,用户通过与 CDN 机构进行合作, CDN 负责信息传递工作,保证信息正常传输,维护传送网络, 而网站只需要内容维护,不再 需要考虑流量问题。CDN 能够为网络的快速、安全、稳定、可扩展等方面提供保障。IDC 建立 CDN 网络, IDC 运营商一般需要有分布各地的多个 IDC 中心,服务对 象是托管在 IDC 中心的客户,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投资较少,容易建设。 例如某 IDC 全国有 1

11、0 个机房,加入 IDC 的 CDN 网络,托管在一个节点的 Web 服务器,相当于 有了 10 个镜像服务器,就近供客户访问。宽带城域网,域内网 络速度很快,出城带 宽一般就会瓶颈, 为了体现城域网的高速体验, 解决方案就是将 In ternet 网上内容 高速缓存到本地,将 Cache 部署在城域网各 POP 点上,这样形成高效有序的网络,用 户仅一跳就能访问大部分的内容, 这也是一种加速所有网站CDN的应用。CDN的技术原理传统未加缓存服务的访问过程:1猜创说衣規掘由上图可见,用户访问未使用 CDN缓存网站的过程为:1)用户向浏览器提供要访问的域名;2) 浏览器调用域名解析函数库对域名进

12、行解析,以得到此域名对应的IP地址;3)浏览器使用所得到的IP地址,域名的服务主机发出数据访问请求;4)浏览器根据域名主机返回的数据显示网页的内容。通过以上四个步骤,浏览器完成从用户处接收用户要访问的域名到从域名服务主机处获取数据的整个过程。CDN网络是在用户和服务器之间增加 Cache层,如何将用户的请求引导到Cache上获得源服务器的数据,主要是通过接管DNS实现,下面让我们看看访 问使用CDN缓存后的网站的过程:通过上图,我们可以了解到,使用了过程变CDN缓存后的网站的访问1) 用户向浏览器提供要访问的域名;2) 浏览器调用域名解析库对域名进行解析,由于CDN 寸域名解析过程进行 了调整

13、,所以解析函数库一般得到的是该域名对应的 CNAM 记录;3) 为了得到实际 IP 地址,浏览器需要再次对获得的 CNAM 域名进行解析以 得到 实际的IP地址;在此过程中,使用的全局负载均衡 DNS解析,如根据地理位置信息解 析对应的 IP 地址,使得用户能就近访问。4) 此次解析得到CDr缓存服务器的IP地址,浏览器在得到实际的IP地址以后, 向缓存服务器发出访问请求;5) 缓存服务器根据浏览器提供的要访问的域名,通过 Cache 内部专用 DNS 解 析得到此域名的实际 IP 地址,再由缓存服务器向此实际 IP 地址提交访问请 求;6) 缓存服务器从实际 IP 地址得得到内容以后, 一方

14、面在本地进行保存, 以 备 以后使用,另一方面把获取的数据返回给客户端,完成数据服务过程;7) 客户端得到由缓存服务器返回的数据以后显示出来并完成整个浏览的数 据请 求过程。通过以上的分析,为了实现既要对普通用户透明 (即加入缓存以后用户客户 端无 需进行任何设置,直接使用被加速网站原有的域名即可访问 ) ,又要在为指 定的网站 提供加速服务的同时降低对 ICP 的影响,只要修改整个访问过程中的域 名解析部分, 以实现透明的加速服务,下面是 CDN 网络实现的具体操作过程。作为 ICP ,只需要把域名解释权交给 CDN 运营商,其他方面不需要进行任何 的修 改;操作时, ICP 修改自己域名的

15、解析记录,一般用 cname 方式指向 CDN 网 络 Cache 服务器的地址。作为 CDN 运营商,首先需要为 ICP 的域名提供公开的解析,为了实现 sortlist ,一般是把 ICP 的域名解释结果指向一个 CNAM 记录;当需要进行 sortlist 时, CDN 运营商可以利用 DNS 对 CNAM 指向的域名解 析过程 进行特殊处理,使 DNS 服务器在接收到客户端请求时可以根据客户端的 IP 地址,返回 相同域名的不同 IP 地址;由于从 cn ame 获得的 IP 地址,并且带有 host name 信息,请求到达 Cache 之后, Cache 必须知道源服务器的 IP

16、地址,所以在 CDN 运营商内部维护一个内 部DNS艮务器,用于解释用户所访问的域名的真实 IP地址;在维护内部 DNSK 务器时,还需要维护一台授权服务器,控制哪些域名可以 进行 缓存,而哪些又不进行缓存,以免发生开放代理的情况。CDN 勺网络架构CDh网络架构主要由两大部分,分为中心和边缘两部分,中心指CDN网管中心和 DNS 重定向解析中心,负责全局负载均衡,设备系统安装在管理中心机房, 边缘 主要指异地节点, CDN 分发的载体,主要由 Cache 和负载均衡器等组成。当用户访问加入 CDNI 艮务的网站时,域名解析请求将最终交给全局负载均衡 DNS 进行处理。全局负载均衡 DNS 通过一组预先定义好的策略,将当时最接近用 户的节点 地址提供给用户, 使用户能够得到快速的服务。 同时,它还与分布在世 界各地的所有 CDNC 节点保持通信,搜集各节点的通信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