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年考题看苏州市中考数学(含中考预测卷)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8225130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9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历年考题看苏州市中考数学(含中考预测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从历年考题看苏州市中考数学(含中考预测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从历年考题看苏州市中考数学(含中考预测卷)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从历年考题看苏州市中考数学(含中考预测卷)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从历年考题看苏州市中考数学(含中考预测卷)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历年考题看苏州市中考数学(含中考预测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历年考题看苏州市中考数学(含中考预测卷)(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请下载 2.题型与前几年大致相当;3.分布稳定为主。3、关于证明为题:1.证明的依据来自课标的要求; 2.证明题不涉及梯形、圆与圆位置关系等已删掉的内容;3. 复习要求等同2011、2012、2014年中考难度;4. 题量与分值保持稳定; 5.注重逻辑推理,适当淡化图形变换技巧,尽可能回避复杂几何图形。4、关于解答题: 1.重点知识重点考察,如:数与代数领域中的数式运算、三个类型的函数等;2.部分解答题会比较注重思想方法的考察,特别是函数问题;3.概率与统计的求解题以稳定为主;4.解答题注重通性通法,不出偏题、怪题;5.注重解答题的算理与算法问题。5、关于应用题问题:不排除考查应用性问题;中

2、考复习过程中适当关注几何模型、方程模型以及函数模型;注意对学生阅读能力、提取数学信息能力以及建模能力的培养。6、关于综合题:1.关注重点知识之间的结合。关注函数、方程、不等式(相对弱一点)之间的综合,代数与几何的综合题。2.综合题注重考查数学细想方法、同时兼顾“双基”的考查。3.综合题的复习重在知识点之间内在联系的梳理。7中考复习的建议:基础知识要熟悉,基本技能要熟练,基本思想要领会,基本方法要掌握,中考复习忙而不茫,精心听课认真练习,千万不要什么都复习,千万不要拿来就做,千万不要光做不思考。一、选择、填空题:题号2012年2013年2014年1相反数绝对值简单实数运算2二次根式有意义合并同类

3、项对顶角性质3数据的集中趋势(众数)二次根式有意义数据的集中趋势(众数)4概率(几何概型)数据的集中趋势(中位数)二次根式有意义5圆周角定理科学记数法概率(几何概型)6矩形、菱形的判定与性质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7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圆周角、圆心角、弧、弦根的判别式8幂运算法则: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反比例函数综合题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9旋转的性质代数式求值;分式的混合运算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10正方形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直角三角形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坐标与图形性质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11有理数的乘方幂运算四个法则:同底数

4、幂的除法倒数12因式分解的应用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科学记数法13科学记数法解分式方程(验根)正方形的性质14弧长的计算概率公式样本估计总体;条形统计图15用样本估计总体;条形统计图;加权平均数代数式求值(图表型)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16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切线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弧长的计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17反比例函数综合题相似三角形;坐标与图形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18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矩形的性质;翻折变换切线性质;二次函数性质三、解答题:题号2012年2013年2014年19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实数的运

5、算;平方根20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1分式的化简求值分式的化简求值分式的化简求值22解分式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分式方程2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性质条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旋转的性质2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列表法与树状图法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25列表法与树状图法;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列表法与树状图法26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性质反比例函数系数k几何意义;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27切

6、线的性质;二次函数的最值;勾股定理;垂径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切线的性质;圆周角定理;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列出关于x的方程(方程思想)。圆的综合题:圆的综合应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弧长公式以及圆心角定理等知识,正确作出辅助线28正方形的性质;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矩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相似形综合题:矩形性质、轴对称、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性质、勾股定理、解方程;存在型问题;分类讨论思想。圆的综合题:切线的性质以及锐角三角函数关系等知识,利用分类讨论以及数形结合;动态型问题(动点、线、形)29二次函数综合题:此题是一道综合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二次函数

7、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同时还让学生探究存在性问题,思考问题要全面,学会分类讨论的思想二次函数综合题: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二次函数的性质,直线平移的规律,求两个函数的交点坐标,三角形的面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及根与系数的关系等知识,综合性较强,有一定难度,运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及方程思想。二次函数综合题: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二次函数性质、勾股定理及利用直角三角形性质求解边长等知识。定值型问题;存在性问题。本题虽难度稍难,但问题之间的提示性较明显,所以是一道质量较高的题目。(1)各专

8、题规律分析: 1、代数:考察分数多,但难度小,题型和考点相对非常固定,集中在填空、选择和解答的前半部分,基本都属于基础题。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三大函数的考察较为灵活,难度也较大,需要孩子对三大函数有很好的掌握。 2、几何:几何考察不仅分数多,而且难度大、综合性强(虽然也有部分题目较基础),需要孩子有很强的知识综合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题型非常不固定,考察方式多样。常常出现在每种题型的后半部分。 3、函数与几何综合:最后一道压轴题肯定是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是最难的题目。选择题、填空题压轴题也可能考察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与几何的综合,难度也很大。需要孩子多进行函数与几何综合题目的训练和方法、思路总结

9、。 4、统计与概率:考察分数较多,但难度小,而且题型固定,基本都属于基础题。(2)近几年考试规律分析: 通过过去5年中考题目,我们不难发现以下几个规律: 1、5年规律:过去5年,大多数题目(尤其是代数、统计与概率的题目)考察知识点和题型比较固定(题号会有变动,但考点没变),呈现了一定规律性,这也给我们备考和预测2015考点提供了理论依据。 2、2年规律:通过研究10-11,11-12,12-13,13-14的题目,发现中考数学科目每两年的题型相似程度非常高,每两年考察的内容除个别题目外,基本都一致。如:2013-2014年同时做了如下调整:、统计与概率的题量相同,但分值有所下降;、选择题均考察

10、了一道一元二次方程的实数根问题;、选择填空都增加了函数的单独考察;、选择题考察了二次根式有意义条件(以前是考察函数定义域)等等。不知道2年规律是否在2015年依然体现,这也给2015中考预测增加了一点难度。 3、2014新特点:2014的试题体现了一些新的特点,相信这些特点很有可能再2015得到延续。相对2013,主要变化如下:1、概率以前出现在填空题(14题),今年在选择题(5题);2、在填空题及解答题中均出现了动点知识的考察,更灵活 3、在填空题中考察了解直角三角形。(3)试题难度规律分析: 过去五年,难度变化不大(2011相对较难,2012相对较简单,2010与2013难度接近)。根据:

11、苏州市数学中考说明:鉴于中考具有“二考合一”的性质,所以基础题尽量做到“真基础”,能力题毫不犹豫坚持“真能力”,这个原则不能动摇。所以苏州市中考题呈现以下三大特点: 1、基础题很基础 由于要保证初中毕业生的合格率,全国中考题目的基础题设置非常简单,苏州也不例外。这要求同学们细心对待每道基础题目,对于基础知识掌握绝对扎实,不留死角,注重过程,基础题目绝不丢分。但也不能被前面基础题蒙蔽,难度题目和题量才是获得高分,突破满分的关键。 2、题目多 苏州市中考题目近五年苏州市中考题目数均为29题,相对其它城市偏多。其它城市中考题目数参考(近几年数据,城市随机选取):北京市中考25题,郑州市中考23题,

12、沈阳市中考25题。题目多主要对学生有两大影响,1、题量大对学生做题速度要求更高;2、题目多了之后,难题分布会更加广泛,给备课和应试都增加了难度。 3、压轴题难题难度大 江苏省历来是中学学习强省,教育重镇,竞争压力大。江苏省高考题目难度位居全国前列,初中自然也不能幸免。选择题最后一题,填空题最后两题,解答题最后三题,都是拉开差距的题目,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对于知识把握的广度、深度都有非常高的要求。苏州中考的难度,在中考平均分上有直接体现。以2011年为例,苏州平均分为91.92分,满分130分;2014年苏州市中考数学平均分为97.86,相对北京、上海这些城市失分要多很多。题目的数

13、量多和难度大造就了苏州市中考整体难度大,只有很少同学数学能考到125以上。然而,如果题目难度大,还能取得满分甚至接近满分的成绩,那就将在数学上奠定自己的优势,拉开差距。 (4)压轴题分析: 备注:这里指的是选择题最后一题,填空题最后两题和大题的后三题,并非仅为最后一题。 解答题压轴题考点基本固定:27题考圆,一般和相似结合考察;28考动点问题或者图形的运动(平移、旋转等);29题考二次函数与几何(主要是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综合。 选择和填空题压轴题考点变化很大:选择最后一题和填空题最后两题历年考试变化很大,一般会考察四边形与三角形(主要是相似)综合,(一次、反比例)函数与几何综合,动点问题,图形(主要考三角形)运动等等。 对于几何综合,函数与几何综合、动点、图形运动考察是重点。 第二部分、2014年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