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员的现场急救常识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8225002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伤员的现场急救常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伤员的现场急救常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伤员的现场急救常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伤员的现场急救常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伤员的现场急救常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伤员的现场急救常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员的现场急救常识(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伤员的现场急救常识伤员的现场急救常识(1) 如果受伤者在车内,并且无法自行下车时,应尽快将其从车内 拖出。(2) 如果伤者在车行道上,应迅速将伤者拖离车行道,拖动中要注 意不要触及伤者要害部位和伤口。(3) 如果伤者由于暴-力刺激大脑产生昏迷或由于天气炎热,天气寒 冷,缺氧及各 种原因中毒产生昏迷时,应立即进行抢救。(4) 呼吸中断受伤者的抢救:如果发现受伤者无呼吸声音和呼吸运 动时,可断定己呼吸中断,这时候应立即分秒必争地进行抢救,不论 你是否有救护知识,都应按下列方法进行急救,否则伤者会由于脑部 缺氧而危及生命。抢救的方法:抬起伤者下颔角使呼吸畅通无阻,这 种措施在很多场合下对恢复呼吸起很

2、大作用。如果受伤者仍不能呼吸, 那就要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在做人工呼吸时,要使受伤者胸腔与上 腹部有规律凸起,人工呼吸才起作用。如果人工呼吸不能起作用时, 就要检查受伤者嘴和咽喉中是否有异物,并设法排除后,继续进行人 工呼吸,直到专业救护人员赶到为止。(5) 失血伤者的抢救:如果受伤者有人受伤失血过多时,将会出现 失血性休克等症状,严重时要危及生命。因此,迅速准确地进行止血, 是有效抢救伤员的重要手段。处理失血主要是通过抬高四肢,压紧血 管,扎紧绷带,扎住伤口等方法实现。(6) 骨折伤者的抢救:发生交通事故有人员发生骨折时,首先要注 意防止伤员发生休克,不要移动身体的骨折部位,如果脊柱可能受损

3、 时,一般不要改变受伤者姿势,对具体骨折的部位,要小心用消毒胶 片包扎,并按发生后的状态保持部位静止,在没有包扎用品的情况下, 可就地取材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以减轻伤者痛苦,便于搬送,同时 可以不加重断骨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利于伤肢功能的恢复。抢救的具体事项1. 救护车在出现交通事故时的正确行驶一定要按照交通管理有关条例与规则行驶。救护车的行驶车道. 救护车在行驶时,为本车行驶考虑一条能畅通的车道,以保证在 最短的时间内抢救伤员,特别是对一些需立即动手术的伤员。救护车在行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行车前方如出现障碍,应逐渐减速,而不要突然刹车,以防与 后车碰撞。(2) 救护车应在离出事地点一段

4、距离时就停下来,并尽可能停在马 路两旁的人行道上,保证再度起动时车辆平稳,并仍靠右行驶。(3) 救护车必须打开警示灯、响装置,必要时司机可打开车门以便 及时观察。另外,可将后车盖打开。(4) 确定事故地点后,离事故地点尽可能远些,并打亮三角警告指 示标志。对高速行驶的车辆至少距离事故地点 100 米以外就应出示警 告标志。(5) 对迂回曲折的道路或者凹凸不平的小路,要细心注意障碍物。(6) 对川流不息的车辆,应要求放慢车速行驶。交通管理人员应坚 守岗位,协助处理。(7) 在高速公路上,要警惕因前面的汽车司机出于好奇而突然减慢 自车速度而引起后车碰撞前车的事故。地震伤员的急救常识2016-07-

5、17 22:15 | #2楼1、骨折在地震后外伤中发生几率极高,在没有影像设备的情况下, 如何通过伤员症状判断是否骨折?(1) 受伤的部位变形,它的长度和形状会与另一侧肢体不一致。(2) 受伤的人听到“啪”的骨折裂声,或是感觉到骨头断裂。(3) 伤口的颜色变红、变紫、变肿。( 4)受伤的地方移动不自然, 或是移动有困难。移动的时候会非常疼痛,或是移动时与正常的一侧 肢体不同。(5)肢体移动时没有困难,可是有“咔嚓”的骨摩擦声。 (6)直接能从伤口看见断裂的骨头(即为开放性骨折)。2、现场如何对伤员骨折部位进行固定? 最好用夹板固定受伤部位的上下两处,越过伤口,让骨折的部位 不能再移动。这样,既

6、能止痛,又能防止因为骨折断端的移位而损伤 神经、血管。在震区,现场往往无法找到像医院一样的夹板,这时可 以就地取材,用一些厚报纸、两把伞的骨架、扫把柄、硬纸板、树枝 等坚硬具有固定伤口作用的物品,再用布条将伤口固定住,这样也可 以达到给骨折部位上夹板的效果。如果实在无物可用,可将受伤的上 肢固定于胸壁,受伤的下肢固定于腱侧,这样也能起到固定作用。3、地震后,发生骨折的伤员应如何等待救援?伤员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千万不要清洗伤口,也不要往伤口上 涂药,伤口表面有明显异物可以取掉,用干净的布块或纸巾轻轻盖在 伤口上即可。对于开放性骨折暴露于体表外的骨头断端,千万不要试图将其推回去,以免将污染物带入

7、深层,只要暂时盖好即可。需 要格外注意的是,一定要告诉身旁想帮助你的人,不要随便移动你, 以免使骨折的情况更加恶化。4、救援过程中,为何要注意对伤员伤口的包扎?包扎是外伤现场应急处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及时正确的包扎,可 以达到压迫止血、减少感染、保护伤口、减轻疼痛,以及固定敷料和 夹板等目的。相反,错误的包扎可导致出血增加、加重感染、造成新 的伤害、遗留后遗症等不良后果。现场急救技术2016-07-17 20:15 | #3楼当突发性疾病和意外伤害发生时,原则上在接受专业医师治疗之 前,一定要依照正确的医学理论,采用准确的医疗方法,给予伤者适 当的应急处置。才能达到赢得时间,减少伤残,挽救生命的

8、目的。人 微言轻普通大众,在各种紧急场合下,虽有一定的急救知识,但是在 理论,器械和方法上都有一定的急救知识,但是在理论,器械和方法 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尽快地与医生取得联系接受正确的治疗 指导,在现场急救中极为重要。在紧急情况下为了得到及时救助,请务必记住下列电话号码:(1)火警台:119(2)报警台:110(3)医疗急救台:120(4) 邻居电话号码:(5) 辖区内派出所的电话号码:(6) 附近医院的电话号码:(7) 熟悉的医生的电话号码:当打电话呼救时,首先应镇静准确地向救护者说明患者所在地的 具体街道和主要标志;其次要说清疾病或损伤是怎样发生的?何时发 生的?病人目前的伤病情况?

9、以及在救护人员未到的过程中要简明扼 要,准确客观地描述一切,不要过多加入自己的主观预想或意见。使 救护人员可以马上明白您的地点和处境。以便通过电话指导你进行正 确的现场急救。如果意外的伤害发生在旷野,夜晚,倒塌的房屋内等不易被人发 现的地方,受伤后立即争取得到人人的帮助是自救的重要的措施之一。 大声呼叫是最拼音易行的办法。如果伤者被困在地震后倒塌的建筑物, 塌方后的矿井、隧道中,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可用砖头,石块按照 国际通用呼救信号“SOS”的规律,有节奏地敲击自来水管,暖气管, 钢轨发出声响吸引外部救护者的注意。但是这种敲击不宜过重,这样 即可节省体力也可防止因敲击震动过大引起更大的塌方。

10、在野外发生 交通事故时,受伤者被困在翻入沟内的汽车中,可按照国际通用的呼 救信号“SOS”的规律鸣笛,闪动车灯吸引经过车辆的救援。如果独自 一人在野外受伤,白天可用晃动的衣物,或用手表表盘对阳光的反射 呼叫救援。夜晚可用手电筒,打火机,bp机的光亮和声响吸引救援。2、观察判断病情:在意外伤害的事故现场,作为参与救护的人员不要被当时混乱的 场面和危急的情况所干扰。沉着镇静地观察伤者的病情,在短时间内 作出伤情判断,本着先抢救生命后减少伤残的急救原则首先对伤者的 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判断,它包括神志,呼吸,脉搏,心跳,瞳孔,血 压,但在急救现场一般无条件测量。然后再检查局部有无创伤,出血, 骨折畸形等

11、变化。其具体检查顺序如下:(1) 神志:神志是否清醒是指伤员对外界的刺激是否有反应。如伤 员对问话,推动等外界刺激毫无反应称为神志不清或消失,预示着病 情严重。如伤员神志清醒应尽量记下伤员的姓名,住址,受伤时间和经过等情况。(2) 呼吸:正常呼吸运动是通过神经中枢调节规律的运动。正常人 每分钟呼吸152 0次。观察病人胸口的起伏,可了解有无呼吸。症情 危重时出现鼻翼煽动,口唇紫绀,张口呼吸困难的表现,并有呼吸频 率,深度,节律的异常,甚至时有时无。此时可用一薄纸片或棉花丝 放在鼻孔前,观察其是否随呼吸来回摆动判断呼吸是否停止?并根据 具体情况判断呼吸停止的主要原因。(3) 脉搏:动脉血管随着心

12、脏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血管壁相应 地出现扩张和回缩的搏动。手腕部的桡动脉,颈部的颈动脉,大腿根 部的股动脉是最容易触摸到脉搏跳动的地方。正常成年人心率为60 100次/分,大多数为6080次/分,女性稍快。一般以手指触摸脉搏 即可知道心跳次数。对于危重病人无法摸清脉搏时,可将耳紧贴伤员 左胸壁听心跳。(4) 心跳:是指心脏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跳动。心脏跳动是 生命存在的主要征象。将耳紧贴伤员左胸壁可听到心跳。当有危及生 命的情况发生时,心跳将发生显著变化,无法听清甚至停止。此时应 立即对伤员进行心肺复苏抢救。(5) 瞳孔:正常人两眼的瞳孔等大等圆,在光照下迅速缩小。对于 有颅脑损伤或病情

13、危重的伤员,两侧瞳孔可呈现一大一小或散大的状 态,并对光线刺激无反应或反应迟钝。经过上述检查后,基本可判断 伤员是否有生命危险,如有危险则立即进行心、脑、肺的复苏抢救。 如无危险则对伤员进行包扎、止血、固定等治疗。实用常识:骨折的现场急救2016-07-17 10:15 | #4楼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难免有跌、坠、撞、扭伤等不幸发生,轻 者造成软组织损伤,重者会发生骨折,现场急救是保存伤员生命的重 要措施之一,对创伤发展和预后影响极大。 现场急救,首先要及时止 血和治疗休克,骨折后引起休克的重要原因是出血、疼痛和内脏损伤, 一般出血多数可用纱布等消毒物品在伤口处加压包扎止血,如果现场 没有消毒

14、物品,可用干净的手帕或衣服等包扎,四肢大出血可用止血 带在伤口上端进行止血,止血带扎在衣服外面,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小 时;时间长时,每间隔一小时松一次,见到伤口渗血时再扎上。如果 没有止血带,可用布带等物代替。现场急救中,对疑为骨折的伤员,可做临时固定,目的是防止因 骨折断端活动而造成新的损伤。减轻疼痛,预防休克,这对骨折的治 疗起到重要的作用。临床固定的范围应包括骨折处的上、下两关节, 对开放性骨折(骨折断端穿出皮肤)必须先行止血、包扎,再固定骨折肢 体,固定的材料可用绷带、棉垫、木夹板等,亦可采用树枝、竹杆、 木棍、纸板、书卷、雨伞、衣服、腰带等代用品,固定夹板与肢体之 间要加棉垫、衣片等衬

15、垫,防止皮肤受压损伤;四肢固定要露出指、 趾尖,便于观察血循环。固定完成后,如出现指、趾苍白、青紫,肢 体发凉、疼痛或麻木,表明血循环不良。应立即检查原因,如为缚扎 过紧,需放松缚带或重新固定。下面介绍几种主要部位骨折的急救法:前臂骨折:用一块从肘关节至手掌长度的木板或用一本16 开杂志, 放在伤肢外侧,以绷带或布条缠绕固定,注意留出指尖,然后用三角 巾把前臂悬吊胸前。上臂骨折:把长达肩峰至肘尖的衬垫木板或硬纸板。放在伤肢外 侧,以绷带或布条缠绕固定,注意留出指尖,然后用三角巾把前臂悬 吊胸前。上肢骨折如无固定器材,可利用躯干固定,将上臂用皮带或布带 固定在胸部,并将伤侧衣襟角向外上反折,托起

16、前臂后固定。锁骨骨折:可用三角巾固定法,先在两腋下垫上大棉垫或布团, 然后用两条三角巾的底边分别在两腋窝绕到肩前打结,再在背后将三 角巾两个顶角拉紧打结。肋骨骨折:可用多头带固定之,先在骨折处盖上大棉垫或折叠数 层的布,然后嘱伤员呼气后屏息,将多头带在健侧胸部打结固定。大腿骨折:用一块相当于从足跟至腋下长度的木板放在伤肢外侧, 然后用67条布带扎紧固定。小腿骨折:可用两块由大腿至足跟长的木板,分放于小腿内、外 侧,或仅用一块木板放于大腿、小腿外侧,然后用绷带缠绕固定。胸腰椎骨折:病人不宜站立或坐起,以免引起或加重脊髓损伤,抬动病人时不要让病人的躯干前屈,必须仰卧在担架或门板上运送。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头仰卧固定在正中位(不垫枕头)。两侧垫卷 叠的衣服,防止颈部左右转动。勿要轻易搬动,否则有引起脊髓压迫 的危险,发生四肢与躯干的高位截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