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8223952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3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升百姓幸福指数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提升百姓幸福指数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提升百姓幸福指数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提升百姓幸福指数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提升百姓幸福指数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升百姓幸福指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升百姓幸福指数(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着力提升百姓幸福指数发布时间: 2011-03-25 05:30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安陆留守孩子不寂寞。居民在武汉市最大经济适用房项目悦秀苑小区锻炼身体。春风行动关爱农民工。农民每月可以看一场免费电影。晚血病人全部获得免费治疗。湖北日报讯 编者小语: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明确要求。民生连着民心,民心连着民力。住房、看病、上学、就业、养老面对新时期民生的新诉求,政府该怎样去面对和回应?我们欣喜地看到,我省“十二五”规划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被列为重要篇章,从就业到收入,从社保到住房,从医疗到教育,老百姓未来5年的生活蓝图被浓

2、墨重彩地描绘。我们欣喜地看到,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保障性安居房建设、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十二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12个约束性指标中,一半以上与民生相关。让每一个人生活得更加幸福,生活得更有尊严,这是荆楚民生的新布局,是一个值得期待的美好愿景。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始终,把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体现在富民、惠民、安民上,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规划摘要新增300万人就业创业第一次写入五年规划发展目标:五年内,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

3、以内,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300万。政策支撑: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方针,把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鼓励自主创业,创造平等就业机会,建立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创造就业岗位,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改善就业服务,提高就业技能,加强就业扶持。点评:就业,关系到每个家庭,对老百姓来说是天大的事。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数千万农民工返乡,到一些企业转型升级减员,再到应届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就业成了困扰我国发展的一大难题。正因为此,在规划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篇,“创业就业”被列为第一章。与过去不同,“十二五”规划中,创业被放在了显著位置。规划首次提出,鼓

4、励自主创业,积极培育创业主体、拓展创业空间,“以创业带动就业”。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劳动力总量上供大于求和结构性短缺的矛盾仍将继续存在,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规划专门提出了“加强就业扶持”的内容,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科研机构等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更多的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规划还首次提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目的是改善劳动条件,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劳动着并快乐着。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0%增速与GDP保持同步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0%;到2015年,我省城

5、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86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9390元;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明显提高居民收入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政策支撑:加快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积极调整政府、企业和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劳动报酬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点评:“工资可以跑不过刘翔,但不能跑不过CPI。”这则网上流传之语,折射出人们的期望:咱口袋里的钱,能否与经济同速向上呢?统计显示,从“十五”以来,我省居民收入增长一直是低于经济增长的。“十五”期间,我省生产总值年均

6、增长10.1%,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年增幅仅为9.7%、6.4%。“十一五”期间,这3个数字分别为:13.9%、12.8%、13.5%。让人民生活更幸福,首要的是要促进民富,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十二五”期间,“跑不赢GDP”的一幕将被改变。根据规划,未来5年,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年增幅均为10%,与全省生产总值年增速保持一致。规划中,同样让人感到眼前一亮的,还有“两个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不要小看这“两个比重”,对于一线劳动者来说,这里面都有实实在在的好处。专家告诉记者,初次分配,用最简单的话讲,就是老百姓工资收入和劳动

7、所得,提高比重,就是要让工资福利向基层倾斜,向一线职工倾斜。针对不断拉大的收入差距,规划特别提出,将加强税收的调节作用,“缩小垄断行业工资水平与社会平均工资差距,有效调节过高收入,持续扩大中等收入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显示政府将妥善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让社会保障覆盖得更广一些发展目标:努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标准、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到2015年,全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154万人,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政策支撑: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基本建立覆盖城

8、乡的社会保险制度。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建立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加大老年公寓等养老阵地建设力度,城乡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老年人口的3%。完善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有效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稳步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点评:社会保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网”和“稳定器”。现在老百姓更看重的是民生中的社会保障问题,而不是简单地看GDP。说到底,就是让人民生活更幸福,让老百姓安居乐业。规划提出,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毫无疑问,这“扩面提标”无疑是百姓最为关注的内容,将成为生活的保障线。规划中,

9、“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是最大亮点。随着保障网络的形成,未来,所有符合条件的各类群体都将被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险,进一步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现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市级统筹,并实现社会保障一卡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是另一亮点。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之一。特别是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成为社会主力军后,一对小夫妻可能要面临赡养双方四位老人的重任。为此,规划提出,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对城镇居民的养老保障作出制度安排。积极探索建立财政补贴和个人缴费相结合的村、社区干部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同时,建立基本养老

10、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城乡社区各类居家养老服务,加大建设老年公寓,城乡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老年人口的3%。5年建100万套保障性住房让困难家庭住房更宽敞一些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住房达到100万套,全省保障性住房达到居民住房总量的15%,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6平方米以下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得到保障。政策支撑:坚持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推进住房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房价与居民收入基本适应,实现广大群众住有所居。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建立健全以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逐步解决城镇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

11、,逐步改善城镇居民基本居住条件,改造农村特困家庭危房。点评:实现“住有所居”,是“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新住房保障思路。这个概念包括两层内容,一是保障性住房,二是商品性住房。在“十一五”规划中,关注住房保障的表述是:保持适度的房地产投资规模,调整住房供给结构,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十二五”规划,则首提“实现广大群众住有所居”,显示未来关注点将更多地向保障性住房倾斜,向中低收入人群倾斜。通读规划,政府的决心与用心可见一斑。到2015年,全省城镇保障住房达到100万套,重点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解决城镇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同时,加强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制定公平合理、公开透明的住房

12、配租政策和程序,保证建设质量、规范准入审核、加强交易管理、完善监督机制,让经济适用房真正成为“优质工程、阳光工程、民心工程”。值得注意的是,“住有所居”,并不意味着大家一定要有房子的所有权,而是更侧重都有地方住。因此,规划中,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被给予更多关注,尤其是公共租赁住房,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政府应在资金、土地、财税、信贷等方面加大支持。专家称,未来,公共租赁住房这种国际上比较成熟的住房保障方式将成为我省保障性安居工程的主力军。“十二五”开局之年,我省各类保障房建设任务是3686万套,这是我省有史以来最大规模保障性安居工程。目前,工程已全面启动。可以期待,随着住房保障体系的完善

13、,越来越多老百姓的安居梦将变成现实。基本医疗保障覆盖率达95%让百姓不再“看病难、看病贵”发展目标:全省人民群众医疗卫生保健水平和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提高政府和社会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把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经费由人均每年20元提高到40元;基本医疗保障覆盖率达到95%。政策支撑: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努力保障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进一步健全医疗服务体系,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建立和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点评

14、:健康,幸福的基石。目前,我省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总量相对不足,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城乡医疗保障水平差距较大,“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比较突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和健康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破解难题,关键是强化政府责任,让更多人享受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加大财政投入,努力保障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并强化政府的规划、服务提供和监管职责,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看病难,农村看病难上加难。针对此,规划特别提出,巩固完善城乡医疗保障体系,缩小城乡、地区间医疗保障水平,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框架

15、的基本统一,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实现医保关系顺畅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破解“看病贵”,规划直指基本药品供应,明确规定全省所有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和省级增补的非目录药品全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财政优先保障教育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公平教育”发展目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9%,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9年。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大体相当。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5%。政策支撑: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全省乡镇中心幼儿园达到示范性幼儿园标准。巩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点评: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未来的期盼。然而,多年来,由于教育资源布局的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农村、贫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教育公平首先是机会公平。“十二五”规划中明确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提出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