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常见问题汇总知识分享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8223608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常见问题汇总知识分享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常见问题汇总知识分享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常见问题汇总知识分享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常见问题汇总知识分享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常见问题汇总知识分享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常见问题汇总知识分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常见问题汇总知识分享(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内业资料整理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 1)内业资料填写有 缺项、缺漏及填写错误或填写不规范的现象; (2)分项工程的评定在 外观上的扣分不符合评定标准的要求; ( 3)原始记录资料监理签认不 全或者不及时;(4)试验、检测抽检频率不够的现象; (5)试验资料 与质检、测量资料的施工检验日期有矛盾这是最普遍的现象; (6)施 工照片收集不全或收集整理不规范; (7)施工日志的收集不全或者填 写不及时不系统;(8)分项工程质量评定不及时。(9)资料归档散乱, 不系统;(10)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划分概念不明确;1、复印件居多。有一个工地用彩色复印件代替原件,这丝毫不能增 加其真实性。

2、在签署图纸会审和设计变更时, 就应该计划好各部门所 需的数量,包括资料存档、竣工结算、各单位盖章留存等方面,不要 等资料交不了档案馆再东拼西凑,最终造成公司资料缺失。2、变更随意,非正式变更多。在施工过程中,常有图纸出现差错或 不清楚时,通过电话联系设计院获得答复,以免影响工程进度,这一 类变更在获得答复时记清答复时间和答复人, 及时跑设计院催要正式 变更文件; 建设单位也会出于自身的需要提出一些变更, 这一类变更 以口头的或临时的居多, 也要注意记录时间和提出人, 能和设计院并 在一起出变更最好,不能的也要让甲方出具正式变更或办理工程洽 商,最便捷的方法是项目上整理打印好这些变更, 直接让有

3、关人员签 字,这一类变更中往往出现涉及结构和节能的超规范内容, 设计院不 予出具,竣工资料里也不能保存, 这就要求项目上和建设单位做好协 商,拿到甲方签署的文件,单独保存,作为以后谈事情的依据。3、变更整理混乱。变更多了,在整理、发放上容易混乱,我们公司 的经验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设计文件发放记录 (附件 1),将需领 取的各个部门直接设计到发放表上, 使发放的情况一目了然, 避免了 漏发现象。分发时除了核算部门发原件,其他的都发复印件。保存变 更时在其中一份原件的角部做明显的编号标记, 我是用中号的红色号 码印章编号,无论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变更都连续编号,单独保存, 以便查询, 竣工时因为有些

4、变更不能拿上台面, 所以编号的一份可存 入交公司的资料。工程定位测量、放线记录1、日期、人员签字、仪器型号及编号、复测结论填写不全。2、轴线及标高定位方法不合实际,在基础工程中,尚可按原有的控 制桩直接测设, 但有的工程从始至终都是 “由轴线控制桩用经纬仪引 测、由水准控制点用水准仪和塔尺引测” ,应按工程测量的实际做法 填写,如用铅垂仪依据底层控制线投射轴线、 依据建筑物底层的水准 点用水准仪和钢尺引测标高等等。 在定位测量记录中, 最大的一栏是 “定位测量示意图及说明” ,大部分工地往往忽视了“说明” ,说明什 么?说明定位测量的方法和过程, 还应对各角点作闭合测量, 也要在 说明中说清。

5、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编写指南中有填写示例。原材料出厂合格证、进场试验报告(一)、钢筋1、关于抄件和原厂材质单,以往大多使用的是抄件,存在问题有: 供货商提供空白抄件让工地资料员自己填写, 填写内容不全甚至不正 确,涂改严重, 有的批号与其他内容明显不是一次填写,失去了材质 证明的意义,在建筑工程技术资料整理规程 DB13(J)35-2002 (以 下简称资料规程)中 6.2.3 条规定,“钢材应有出厂合格证” ,“如 无出厂合格证原件, 有抄件或原件复印件亦可, 但抄件或原厂复印件 上要注明原件存放单位,抄件人和抄件、复印单位签名并盖公章” 。 在省质量大检查中, 也提出虚假抄件的问题, 提倡保存

6、原厂材质单复 印件,在收集整理中要注意上述签名盖章的齐全, 并应针对原厂材质 单上钢筋规格较多的特点,在工程实际使用规格处作明显标记。2、有焊接接头的应保存焊工证复印件, 并根据焊接方式收集焊条 (剂) 合格证。3、合格证应按级别由低到高,规格由小到大,一证一单(一张合格 证,一份试验报告)的顺序整理,汇总表放在前面,便于检索。(二)水泥1、水泥的质量证明包括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复检报告,常 见问题是 28 天出厂检验报告不齐全、不真实,水泥的出厂检验报告 有单联撕开式(一般有骑缝章)和三联复写式(一联存厂家,二联为 3 天结果,给工地,三联为 28天结果,给工地),收集时要注意前后 联

7、的完整,有的工程中,单联撕开式的骑缝章对不上,三联复写式单 据编号不一致,复写字体不一致,其真实性不言而喻。(三)砖、砌块1、砖、砌块因为数量较多,其合格证往往是厂家给工地好多张空白 的,从而造成合格证填写不全。2、墙改办出具的“节能使用证”的批准数量要与合格证、试验报告 显示的数量一致。(四)砂石1、砂石代表批量要与实际使用数量基本相符,有一个工程使用粗砂 进行地基换土,按其基槽尺寸和回填深度,应使用3200m3试验报告却只有 2000m3。2、汇总表中数量与报告不符,有的工程中用到了几种碎石,汇总表 中却未注明规格。(五)次要材料合格证 在工程中,大宗的、有复检要求的材料往往都能得到重视,

8、对于一些 零星的材料,往往不注意收集,如焊条焊剂、防水粉、防冻剂、油漆 涂料、楼梯扶手等等, 其实在规范中所有的材料都需要有质量证明文 件,应该在进材料时列出所需的资料清单,让厂家提前准备。施工试验报告1、土壤试验报告应有取样点的附图, 可以单独绘制附在试验报告后。2、混凝土试块强度评定公式应用不当, 10组以下的可采用非统计法 评定,10 组及 10 组以上应采用标准差未知的统计方法进行评定。 (参 见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说明附件 3)3、注意砂浆试块的代表批量,除楼层、 250 立方要求以外,还应满 足“每台搅拌机应至少检查一次”的要求。4、砂浆试块汇总及评定表中, “任意一组试块强度不小于

9、 0.75fmk ”, 在计算中应表示为试块强度最小值大于 0.75fmk ,有的资料中选一个 非最小值或是平均值,都不能说明问题。隐蔽工程验收记录1、钢筋隐蔽中要求填写钢筋的批号或试验报告编号,有的工程从一 层到二十多层填的都是同样的内容, 即便工地有实力和场地能把全部 钢筋进场,超试验批量的总会有两份以上的试验报告吧?所以填写的 时候要和实际使用的批号做个对照, 一般的钢筋提料人员都知道提一 次料能施工到几层。2、隐蔽验收的项目不全,对于一个分项工程,在相关规范中都明确 规定了需要隐蔽验收的项目,应认真对照规范,结合工程实际填写。3、抹灰工程要对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防止开裂的加强措施进行隐蔽

10、 验收施工记录(一)、地基验槽记录1、资料规程 6.2.6 规定:“地基验槽必须对轴线、轮廓线、断面 尺寸、基底高程、 坡度进行检测与检查” ,在附图与说明应详细注明, 大多工地附图简单或是无附图。2、初验结论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会同施工人员初验后做出评价。复验 结论由参加验槽的单位和人员分析做出,通常是由勘察单位作出。3、资料规程 6.2.6 规定,地基验槽记录加盖单位公章。工程中常 见的是甲方负责开槽及地基处理, 在这种情况下, 我单位在合同约定 及实际施工中未曾参与, 不应在验槽记录上盖章, 验槽应由甲方和地 基处理单位负责,盖章齐全后移交我单位归档保存。4、记录表格应一是多份,保证各单位留

11、存,质监站在监督档案里也 要留存,是 B5 纸大小的。(二)结构验收记录资料规程 中并没有结构验收记录的表格, 只是质监站的监督档案 里需要留存,有的工地就觉得资料规程中没有这个表,就不装订 了,但实际上在工程中这是一个重要的阶段验收, 所以建议还是保存 记录,也要一是多份,报质监站的是 B5 大小的。(三)混凝土坍落度检查记录混凝土坍落度的读数精确到5mn即可,所以表中所填的数据个位上都 是 5 或 0,像 173、152 之类的是没有必要的。(四)绝缘电阻测试记录1、绝缘电阻测试是比较繁琐的, 其实质就是对每一段电线进行测试, 有人觉得很乱, 其实仔细看看电气系统图就不觉得乱了, 对于一般

12、住 宅楼来说,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总配电箱至单元分箱的电 缆,(2)单元分箱至各户配电箱间的电线, (3)户配电箱至户内各灯 具、插座的电线。线路名称应填写测试段的名称,如 AP1-AL1。2、绝缘电阻测试记录中的相序排列容易混乱,对于总配电箱至单元 分箱的电缆, 是三相五线齐全的, 单元分箱至各户配电箱间的电线则 是单项三线, 在表格中只填相对应的分项就可以了, 一般的照明没有 地线,但有的设计中有此要求,应仔细对照设计图纸。3、电阻测试值的读数要根据 ZC25-3 摇表的表盘刻度正确估读, 有的 资料中出现 325 兆欧之类的数据,看似真实,其实看看下面这张 ZC25B-3型摇

13、表的照片就会知道,在表盘上读不出这样精确的数值; 还有的资料中满篇都是 500、无穷大,这也不符合实际,一般的单芯 塑铜线达不到这样的程度, 规范的规定也仅仅是大于 0.5 兆欧,建议 测试工作还是要认真做, 在收集原始数据的基础上填写资料, 不能闭 门造车。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编写指南 450页的填写示例中, 有 430、 340、390等数据,但他的仪表型号是 ZC-7,这种表我没见过,不能 说他对错,只能说用ZC25-3测电阻时不能这样填。安全与功能检查资料1、同条件养护试块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10.1 条“结构 实体检验”中 10.1.3 规定:“对混

14、凝土强度的检验,应以在混凝土浇 筑地点制备并与结构实体同条件养护的试件强度为依据” ,所以这部 分试块的资料应放在安全与功能检查资料中。同条件试块的常见问题有: (1)留置方式不对,对所有混凝土同强度 等级均留置,不必要。 (2)留置数量不对,按标养试块的留置数量来要求同条件养护试件留置数量。不符合规范要求。 (3)不能正确把握 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等效养护龄期,按标准养护试块 28 天同等对待。管理资料(一)技术交底 1、交底没有针对性和指导性。仅仅是将施工工艺打印下来,内容繁 杂,不能针对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对操作工人给出明确的指导。相比 起来,有些来不及打印, 由技术员手写的一些交底内容倒是很

15、有针对 性和指导性,确实是操作中应该注意的,如砌砖的砖型模数、墙顶高 度、固定块位置等等,这说明技术员对本工程的工艺要求、各部位尺 寸是清楚的, 所以应该提前插手, 把电脑中施工工艺不适合本工程的 内容去掉, 加进手写的这部分内容就是一个好的交底。 2、交底日期、交底人、接交人填写不全。3、技术交底中没有安全方面的内容。技术员在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工 作中对项目的安全技术工作负直接责任,所以要有安全方面的内容, 哪怕内容比安全资料中的“安全技术交底”简略一些也行。 (话说回 来,安全资料中的“安全技术交底” 按规定也是由技术负责人编写的, 有谁写过?其实我也没写过, 但是我亲自签字, 签字时把安全员写的 内容全部看一遍。)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1. 原材料试验取样缺乏代表性。 在我国现行的标准与试验规程中, 对 原材料试验的取样方法、 取样代表数量、取样频率等均有明确的规定。 但是,因为试验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或施工单位为了整理资料方便, 或施工单位为了经济利益的考虑, 使得试验中取样缺乏代表性, 取样 频率不足, 代表数量不确切的现象频繁出现, 所以试验结果不能较全 面的反映工程的实际情况, 有可能使某些本不合格的材料因漏检而应 用于工程中,给工程种下质量隐患。2. 施工资料和现场施工进度脱节。 施工资料是施工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