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练习卷7(光学部分)答案很详细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8222690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练习卷7(光学部分)答案很详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练习卷7(光学部分)答案很详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练习卷7(光学部分)答案很详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练习卷7(光学部分)答案很详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练习卷7(光学部分)答案很详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练习卷7(光学部分)答案很详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练习卷7(光学部分)答案很详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VB LJ1小华的写字台上有一盏台灯。晚上在灯前学习的时候,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影响阅读。在下面的解决方法中,最简单、效果最好的是 图1A把台灯换为吊灯 B把台灯放到正前方C把台灯移到左臂外侧 D把台灯移到右臂外侧图22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按一下按钮,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机,如图1所示,这是利用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D光路可逆性3如图2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要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应为( ) A

2、30 B45 C60 D90图34如图3所示,一束方向不变的光线从右上方斜射向水面,这时的反射角是,折射角是。若把水槽的右端稍垫高一些,待水面重新恢复平静时,反射角是,折射角是,那么 A B= =C D 图45小华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4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 )A一定大于20cm B一定小于8cmC一定在10cm到16cm之间 D一定在8cm到10cm之间图56如图5所示,是一种称之为“七仙女”的神奇玻璃酒杯。空杯时什么也看不见,斟上酒,杯底立即显现出栩栩如生的仙女图。下列对仙女图形成原因的探讨中,正确的

3、是( )A可能是酒具有化学显影作用B可能是酒的液面反射,在酒中出现放大的像C可能是图片在杯底凸透镜焦点处成放大的像D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大,图片在一倍焦距内,成放大的虚像7如图6所示,纸筒A的一端蒙了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个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为了在A端得到清晰的像,要调整A、B间的距离,这时 A眼睛应对着B端向筒内观察,看看像是否清楚B如果看近处的景物时像很清楚,再看远处的景物时就应 该把B向外拉,增加A、B间的距离C应把A端朝着明亮的室外,B端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D应把B端朝着明亮的室外,A端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8小华在听讲座时,

4、想把银幕上用投影仪投影的彩色幻灯片图像用照相机拍摄下来。由于会场比较暗,他使用了闪光灯。这样拍出来的照片( ) A反而看不清投影到银幕上的图像,倒是把银幕上的一些污渍拍出来了 B色彩鲜艳,比不用闪光灯清楚多了C色彩被“闪”掉了,拍到的仅有黑色的字和线条D与不用闪光灯效果一样,因为拍摄的是银幕上的像,而不是实际的景物图79、要使光线发生如图7所示的偏折,则方框内放置的光学元件:( )A一定是平面镜 B一定是凸透镜C一定是凹透镜 D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均可10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是以光速传播的。若光在光缆中传播速度为2108m/S,地球的周长约4107m,则电子邮件在光缆中绕地球一周大约需要

5、S。图811古诗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 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 现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中,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光线经过不均匀大气时发生 而成的像,此时太阳的实际位置是图8中的 (选“甲”或“乙”)。12一辆汽车在水平河岸上行驶,以汽车为参照物,它在河中的倒影图9是 的;以河岸为参照物,它在河中的倒影是 的。一根旗杆竖立在阳光下,从早晨到中午这段时间内,旗杆影子的长度 (填“变长”、“不变”或“变短”)。13小华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离平面镜为 m;他若以0.5m/s的速度离开平面镜,则像相对于

6、人的速度为 m/s。图9中,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虚像的位置应是 (用字母表示)。图1214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3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度;当入射光线向法线偏转 度时,反射角变为40。如图10所示,两平面镜的夹角为60,一束光线AO斜射到MP上,经两平面镜反射后与入射光线AO重合,但方向相反,则AO与MP夹角为 。15利用如图11所示装置研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时要让手电筒发出的光线与平面镜上的 重合,然后观察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并从半圆板读出 的大小。16图12中、是从空气射向水中的三条光线,OA是其中一条的折射光线。则 是OA的入射光线。图1317正常人的眼睛观察25c

7、m处的物体最清楚,眼睛也不容易感到疲劳。通过平面镜看物体时,若要使像成在距眼睛25cm处,眼睛与平面镜的距离应为 。这是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有 的特点。18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13所示,则此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所在的范围是 ;利用凸透镜的这一原理可制成 。实验中,若在距凸透镜15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与烛焰等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应为 cm。19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 镜,用同一架照相机先给小华拍一张全身像后,再给他拍一张半身像,那么摄影师应该 照相机暗箱长度(填“拉长”、“缩短”或“不动”)。如有镜头焦距不同的四架照相机,它们所用的底片规格相同,分别

8、用它们在同一地点拍摄同一景物,则在图14中,片 机甲拍摄的。图15图14图1620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小华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15所示,则他应配戴装有 镜的眼镜加以矫正。近视眼镜的镜片是一个 透镜,它和眼球中相当于透镜的那部分的综合作用使得眼球这个“照相机”的“镜头”的焦距变 了。21一种微型手电筒的灯泡做成如图16所示的形状,其前端相当于一个 。使用这种灯泡可以省去一般手电筒中称为 的一个零件。22如图17所示,S是一点光源,S是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E是眼睛所在的位置。在图中确定平面镜的位置,画出从S点发出的经平面镜反射后过E点的入射光线。23在图18中光学黑箱内填上适当的光学器

9、具。图17图18图19图2024自行车尾灯结构示意图如图19所示。夜里,用手电筒照射尾灯,可观察到它的反光效果很好。试在图中方框内画出其中一条入射光线的完整的反射光路图。25如图20所示,人眼在A处看见河里B处有一白色鹅卵石,从A处能用激光手电筒的激光束照射到白色鹅卵石上。请画出从A处射出的激光束照射到白色鹅卵石上的光路图。26有下列光学器具:照相机、潜望镜、幻灯机、穿衣镜、放大镜、牙医内窥镜。可以把它们分成哪两类?这两类的特征分别是什么?27在雷雨天,总是先看到闪电,然后才听到雷声。对此,你根据所学的知识能提出一个什么样的物理问题?提出这个问题的依据是什么?28如图21所示,一个小球置于水平

10、放置的薄凸透镜的上表面主光轴上,该透镜的焦距为10cm。若球以0.1m/S做竖直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则经多少时间后,小球通过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29小华家有四付眼镜:小明的近视眼镜、妈妈的平光眼镜、爸爸的老花眼镜和奶奶度数更深的老花眼镜。镜片看起来差不多,镜框也完全一样。怎样区分哪一付是谁的?30小华家客厅有一面大镜子,从门口走到镜子前始终能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全身像。在这个过程中,他在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变不变,为什么?他从镜中看到的自己像的大小变不变,为什么?题号123456789答案CCBBDDDAD10 0.2 11 折射 反射 折射 乙 12 静止 运动 变短 13 3 1 Q 14 12

11、0 20 30 15 O点 反射角和入射角 16 C 17 12.5cm 与物对称 18 fu2f 幻灯机 7.5 19 凸透 拉长 D 20 凸透 凹 大 21 凸透镜 反光碗 图1图2图3图4三、作图或简单题(共28分。22-25题每小题各4分,第26题8分,第27题4分)22如图1所示 23如图2所示 24如图3所示 25如图4所示26潜望镜、穿衣镜、牙医内窥镜(2分),反射光(2分);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2分),折射光(2分)。27问题:空气中光速比声速大吗?(2分)依据:电闪和雷鸣发生于同一处,光和声音传播到观察者处的距离相同;所需时间不同,可见速度不同。(2分)四、计算或探究题

12、(共24分。第28题5分,第29题10,第30题8分)28(5分)29把四付眼镜竖立在报纸上,透过眼镜镜片看报纸上字的像(2分):像与字等大的,是平光镜,妈妈的(2分);成缩小像的是凹透镜,小华的(2分);成放大像的是凸透镜(1分),其中放大得更多的是奶奶的(2分),放大得小一些的是爸爸的(1分)。30小华在镜中的像大小不变(2分),因物、像等大(2分);小华看到自己像在变大(2分),因为人与像距离变小,视角增大(2分)八年级物理练习卷7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图1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A鼓乐队不能进入B禁止鸣笛,保持安静C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D乐

13、器商店的标志2你的邻居搞装修十分吵闹,干扰你的学习和生活,下列措施中哪一个是无效的()A赶快将门窗关紧 B用棉花塞住耳朵C将窗打开让空气加快流通 D将棉被挂在窗户上3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震耳欲聋”来形容人说话的情况()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都有可能4“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都有可能5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在颐和园内昆明湖的水中可看到十七孔桥的倒影 B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 C人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影子D筷子斜插入水中,水下的部分看起来上折了6下列连线哪一组是有错误的()7站在平面镜前的人向平面镜走近时关于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他的像变大 B像变小 C像不变,D不能确定,要看距离的远近8植树时要想判断这行树直不直,采用的方法是:人站在第一棵树前面,如果后面的树都被第一棵树挡住,说明这行树栽直了,其理由是()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D光的漫反射现象9小明用照相机为同学拍照,在底片上得到的是()A正立、缩小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虚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10雨后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积水B迎着月光走,地上明亮处是积水C背着月光,明亮是积水 D无论迎着还是背着月光,暗处都是积水二、填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