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共同体工作总结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8221270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助共同体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互助共同体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互助共同体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互助共同体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互助共同体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助共同体工作总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互助共同体工作总结 201学年路庙、瓦疃小学共同体工作总结 一年来,互助共同体的工作,我们本着“优势互补,互相协作,共同提高”的原则,充分发挥共同体学校的力量,整合优质资源,以弱带强,积极探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区域协作、共同发展的办学新模式,努力落实“共享、共建、共赢”六字目标。互助学校根据协议精神,积极有效地开展对口支援,并取得了较大成效,达到了双赢目标。 (一).学年开始拟订共同体活动计划。 我校学年开始和瓦疃中心小学结对学校拟定共同体活动计划。我校还将互助共同体的活动计划写入学校章程,互助体联席会议讨论制定了互助体活动内容,成员学校严格遵照计划实施互助办学活动。 (二).共同体联席会议

2、有效进行。 共同体联席会由我校校长,中心小学校长组成。201*学年在我校每学期举行一到两次联席会议,并有共同体发展的讨论记录、工作汇报。这样有效整合共同体内各校办学要素,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形成合作、互动的发展团队。 (三)、高质量的教学联谊活动。 在共同体活动中,我校承担了联谊活动任务,它不仅为我校教师搭建了一 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也为我校与兄弟学校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 在联谊活动中,我们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每次都是精心筹备,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优秀教师层层选拔,努力把最优质的课送到结对学校,无论哪一位教师进行送教,其他老师都积极参与听课,使更多的教师从中

3、受益。 在教学展示活动过程中,我校教师能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尽管面对的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身处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但他们能够随机应变,有效地结合当地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教学联谊受益的不仅是教师,学生更是获益匪浅,授课时,我们在同一年级往往选择不同班级进行,这样会使更多的学生领略到外来教师的教学风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作为共同体核心学校,我们做到了把自己的好东西无私地与成员学校共享。一年来,我校多次组织优秀骨干教师将

4、课送到成员学校去。一学年,我校每学期开展教学开放周的活动,举行各学科优秀课的展示活动,邀请共同体成员学校和其他兄弟学校到我校听课,共同研讨教学。一学年来我校组织教师上了三节有效课堂教学展示课。通过上课、评课、研讨,教法讲座不仅传递了教改信息,而且增进了相互间的联系,达到了良好的效果。整个活动在我校的引领与当地教育局,教研室的协助下,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和社会效益。 (四)、开展各学科的研讨活动和专题讲座活动。 共同体活动十分注重于交流学习,使得结对双方在教育教学等方面都有所得。基于这样的认识,共同体学校之间十分重视研讨活动和专题活动,如举行了如何进行集体备课等主题的研究会。 (五)、开展丰富多彩

5、的德育交流 我校十分重视和成员校开展德育交流,我校的少先队辅导员孟令鹏组织了少先队员“手拉手、献爱心”的活动。此外、共同体成员校和我校在体育活动竞赛的准备中加强交流。 (六)、来校学习,全面融入。 作为中心校,对互助体成员学校的教师培养,我校做出了自己的贡献,201学年来,共同体其它学校到我校参加教学活动,到我校进行教育教学方面的学习,期间他们随堂听课,听讲座、参加校本培训等活动,我校为互助学校学校培养了一批年青骨干教师。 (七)、帮扶效果显著 一年来的共同体互助活动活动,增强了教师研究的积极性,形成了浓郁的研究氛围。我校起到了作为核心校的指导作用,使农村学校在办学思想、管理水平、教学质量等各方面加快与城市优质学校接轨,实现学校的共同成长。共同体学校互相促进,互相提高,共同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内容总结(1)互助共同体工作总结 201*学年路庙、瓦疃小学共同体工作总结 一年来,互助共同体的工作,我们本着“优势互补,互相协作,共同提高”的原则,充分发挥共同体学校的力量,整合优质资源,以弱带强,积极探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区域协作、共同发展的办学新模式,努力落实“共享、共建、共赢”六字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