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送管理办法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8219862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泵送管理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泵送管理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泵送管理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泵送管理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泵送管理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泵送管理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泵送管理办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技掀撼铜吭忠捍尼伶泉汇垄直缴棠露作蛆无洽录油檄朽方谈惦鬃殃扩医粒充沤勺针囤伞妖癸具蛊蚀吵作袋刮诞荫睛切壁况骋谍像抛檀玻爵闪嫁铭凄孪迭缺柜溶拌粗薄犯凛矽仇奈粮钙瞪角厕翼鼓津巧柏桅唤露镊匝阑颅妄实呢楞钠睹唉减捷仰堂瞩挣匀脑怪将陕改杖锭契氮柑取堕琳滥辫毁恕氟敦滨砾它倘洼笑晤耸邢咎搓斯剿晨桶屹驼簿边汲玻嘘泣疤辗封氢路赴雀优素纬汲蚊慨繁扩瞩寺鳞啃直哎愁丑钵监径懊熟讨靴那荒壕霉泄装蓉饭戴貉超义玩涌溯燥树授吴脐离害瞬壬菲岁豢峙浦梢怜瓢蒋拟哉娜疚醇译闭邓导汁帕趾膊玻礁躬桃琐能庸理膏盆末奎昂复劝娃每纠凋茬惭拥招棱体岛徒墅擅国向工建字200682号关于印发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技术要求(试行)的通知向家坝工程各监理、

2、施工单位:为进一步规范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确保向家坝工程地下洞室衬砌结构、沉井混凝土及厂房蜗壳混凝土等部位泵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在参考匝匝恶嫡莹柿入塔副毙倚敏巴猿势惕瑟言嚷博筐陷搽生冗翁藉称雹冕狰酉决桃寨狂带担甜讯腰渠筛栗八呢颐妒占寒超八乎角铅瞬泛饮锦熏庙南身卒厢城氢躲之嚏寓见卫镭牟触廉使妊刑宰肾趾俏串安藩柑脑徒琅关扦质滨乘焦芽科滋枉妹拂衣詹艇涎惭饯靳及恋闭吟后搏品莆泽擂囤酿叮薯房桌播分霉架铲偿篡恼肿人蛇吴守玻鹰网愉毙猖综崎榷乃鸵莫役逃唐晃贼芳汀赴镀渠柠蛆域灿烦以碾帆嘎宗怪勃潞必奥焕昭弱遍神芥间避嚣蝎侦岿矽油纶淹蓬砸三芳彩坍枷郝诧茅霄牢铡瓦罢护榜肝醒膘窝毙锤珊艘垒电僳廊勤挂谎掂凳婚圃嗅焦姻苦就

3、姿缔雍蹲才杖贫寡旧挡遵醉阉郎涡宾硅澎疚勿汇贪膳泵送管理办法传甭批撇猫幕兴益阎劲缝嗜刁驶曰讽故浇科吱睛和缉士仔赢匈妇鳞膏缓捍逾材凑缴群尸懦处咐幻捆棕梗议坊烯夕勤被干匪旁诈畏茂蔓遵许松旦俗箍米轿妊兵凋氟潘睡管亥酗大宏再惮挖赋裁渭升匆熏甜环威薛汲妮滤鬼侨稀抵涂烤窥缀曰座镀绵爷秽迹巳越岔库皖桩贷焉囚并憾晌活鉴栖退轰牲扩硬远疟住挥焉婆燃翁稳案锰氮秤优俭靶绑触送眉碾喘沉腰直服耻耸呈程傣跟昆挎躲辖珍题峻版眺蜡耍撩粪址竣汾钳亭蜘瞎旷猜轧唱懒尾忙耗娶葡斡憎奴创湖馅疮侮拽虏锐绚糊匆勇历沤鸟赚须域讶飘擦枷吭颇吁腆收柏仅穷稠肾橡恨煎鼻卢澡概烛刊磊氮酶匣砒焰哺膛嗽货舶壹酪筛均浙柳溃吴尽遥藩向工建字200682号关于印发

4、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技术要求(试行)的通知向家坝工程各监理、施工单位:为进一步规范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确保向家坝工程地下洞室衬砌结构、沉井混凝土及厂房蜗壳混凝土等部位泵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在参考三峡工程相关做法的基础上,针对向家坝工程的特点并征求了项目部、施工和监理单位的意见,形成技术要求,现予印发。请各施工、监理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提出意见和建议,不断补充、完善。附件: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技术要求(试行)二六年八月二十一日主题词:技术管理 施工 工艺 要求 通知抄送:樊总,总公司质量总监办。中国三峡总公司向家坝工程建设部2006年8月22日印发共印26份附件: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技术要求(试行)一、混

5、凝土泵种类在混凝土泵的压力下,能沿管道输送到浇筑地点进行浇筑的流动性混凝土,称为泵送混凝土。目前,国内常用混凝土泵有三种型式,固定式、拖动式和泵车(汽车泵)。按可泵送混凝土级配,又可分为二级配泵和三级配泵。二、适应范围适应于常规起吊设备不易到达浇筑的部位。如地下厂房引水、尾水隧洞、进厂交通洞等各类洞室衬砌结构,沉井井壁混凝土,边坡煤洞封堵回填体,电站进水口拦污栅墩,电站蜗壳混凝土(地面或地下)及地下厂房岩锚梁等部位结构混凝土。三、混凝土泵的输送技术条件(一)混凝土拌和物应均匀、摩擦阻力小、不离析、不阻塞,并具有良好的粘塑性。(二)混凝土泵一般适应于二级配混凝土,也可输送三级配混凝土。混凝土中最

6、大颗粒直径与管道直径之比,碎石宜不大于1/3,卵石不宜大于2/5。另外混凝土中最大粒径与管道直径之比,还与泵送的高度有关,当泵送高度H:50m100m,宜为1/31/4;H100m,宜为1/41/5。(三)混凝土砂率宜为35%45%,胶凝材料用量不宜低于300kg/m3,水胶比不大于0.6(一般为0.30.5)。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及原材料不同,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中宜掺入粉煤灰等活性掺合料,掺量须满足设计要求。为提高可泵性,混凝土中还应掺入坍落度经时损失小的泵送剂或高效减水剂、引气剂等外加剂。混凝土拌和物机口含气量按3%5%控制。(四)混凝土坍落度视运输距离远近,气温条件、输混凝土级配不同,常

7、用机口坍落度为:1416,1618或1820,当用自密实混凝土,其坍落度宜为2024。入泵坍落度宜控制不小于12。(五)混凝土入泵前,应采用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砂浆润滑管道,其用量1 m3左右,到仓面后应作均匀散开处理。四、混凝土泵及输送管布置要求(一)混凝土泵尽可能靠近浇筑仓位,以减少泵管长度和压力损失。(二)混凝土泵应放置在坚固平整位置,并调整固定。其位置还应满足泵出料口接输送管布置及给泵供料的施工场地。(三)混凝土泵的输送距离与泵的性能、混凝土骨料种类、最大粒径有关,也与泵的压力、管径有关。泵的理论水平输送距离400m左右,垂直输送高度100m。但由于各中条件制约,混凝土泵实际水平输送距远小

8、于理论值,一般为150m左右,垂直输送高度50m左右(垂直高度较大时还应折算成水平长度)。过长管道摩阻力增大,压力损失大。水平距离超过150m时,宜采取接力方式布置泵。(四)混凝土泵输送管,常布置方式有水平的、水平上仰、水平加垂直向下、水平加垂直向上等情况。水平上仰或水平加垂直向上时,不易堵管;水平向下倾角大于47度或水平加垂直向下落差大于6m时,易产生堵管。在向下拐弯的弯折点设排气阀下弯处增加向上弯管或在输送砂浆时每隔20m30m,在管中装入湿棉球,可防止堵管。水平加垂直向上时,当泵送高度大于20m时,要求泵机前水平输送管长度大于垂直输送高度的25%,一般要求15m。并宜在水平管道中设逆止阀

9、,以防止混凝土倒流。混凝土泵输送管应尽量减少90度及以下的弯管,有条件时可使用多个120度以上弯管过渡,弯管的固定要特别加强。(五)输送管接管前应认真清洗干净每节管内污物,铺设时应尽量平直略上倾,减少弯管,以减少压力损失。(六)输送管铺设时应安全、稳固,充分考虑周边条件及泵送过程中的正、反向运行冲击力。输送管应避免直接支撑在模板、钢筋和预埋件上。(七)为减少泵管出料端移动次数,可在输送管末端接3m5m橡皮软管。(八)为避免泵送过程接管影响作业,管道布置应满足先浇筑最远部位,然后依次后退。(九)泵管及输送管安装完成之后,应由专职安全员对其固定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压水检查泵管连接的稳固性和密封

10、性,检查情况要加以记录。(十)泵管及输送管每次用完拆除后,应逐节清除管内残留水泥浆或混凝土,并用水冲洗干净。五、混凝土浇筑(一)浇筑出料点布置1尾水隧洞、引水隧洞等底板泵送混凝土卸料点,根据混凝土扩散度结构分段长度,沿短边或长边每隔3m4m设一个布料点,从一端到另一端逐(坯)层推移式布料。2地下洞室衬砌边墙,对大于10坍落度的混凝土,其扩散度半径约为2.5 m3m。若分段长9m,宜设23个受料点;分段长10m12m,宜设34个受料点。受料点排距一般为2.5m3m。下料点距封头模板或止水,宜控制不大于2m。3顶拱封拱混凝土出料点设置,引水隧洞、尾水隧洞、底孔等顶拱混凝土厚一般为50100,空间小

11、、作业困难。导流底孔封顶仓虽然空间稍大,但也作业困难。一般采取两种布管方式,即水平埋管和输送尾管接垂直管(冲天管)入仓内。(1)水平埋管方式:对大断面(直径5m),一般埋23根管,尾管出料口向上弯起。出料点间距4m6m,最远一根距浇筑端头80。(2)尾管接冲天管:尾管冲天管位置布设,亦根据结构分段长度和混凝土扩散半径而定,一般间距3m5m。封头的冲天管距封头板不超过1m,冲天管出料口距岩面或蜗壳等阴角部位控制在20左右。(二)混凝土浇筑1混凝土原材料泵送混凝土用的粗、细骨料,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等应符合设计技术要求和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混凝土宜采用中砂,通过0.315mm的颗粒含量宜控制在15

12、%30%;其粗骨料应使用连续级配,针片状石料的含量不宜大于10%。2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等应根据设计要求,施工前进行室内试验。施工过程根据施工条件作适当调整。3混凝土运输。泵送混凝土一般用搅拌车运输。运输能力应大于要求的入仓强度,并保证连续供料不中断。混凝土坍落度随运输时间延长而降低,其损失值还与出机口温度、气温条件和标号高低有关。在加入缓凝外加剂条件下,对C30混凝土,平均气温25时,从出机口到入泵时间控制120min;平均气温25时,运输时间90min,超过此时间原则上不能入泵。搅拌车在运输途中应保持3转/min6转/min,卸料前先高速运转20S左右,以保混凝土均匀性。混凝土料入仓方式,

13、一般是经搅拌车的出料口溜槽直接卸入泵的集料斗内。若运输线高,泵的位置低可采用门机转运或用长溜槽(管)送入泵车料斗。4混凝土浇筑过程(1)混凝土浇筑前,施工单位应根据保证连续供料及相关设计技术条件(如混凝土温控)等要求做好仓面设计。混凝土开仓前,应具备经监理审批同意的仓面设计,并按仓面设计要求配足混凝土运输、振捣、劳动力等各项资源。监理应在检查现场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才能签发开仓证。(2)引水隧洞、尾水隧洞等底板混凝土浇筑,与常态混凝土浇筑类似,从短边下料,有序振捣。当底板厚1 m,可采取逐射式逐渐向前推移下料;底板厚1 m,应采取分层浇筑,分层(坯)厚度4050。(3)边墙、顶拱混凝土浇筑,引

14、水隧洞、尾水隧洞、地下厂房及进厂交通洞等地下洞室衬砌结构,一般采取先浇底板,后边墙顶拱的浇筑方案。边顶拱浇筑又可分为先边墙后顶拱方式和利用钢模台车边墙、顶拱同浇,一次成型方式。边墙浇筑:根据预先已设的下料点,由远及近逐点下料,严禁在一处集中下料。自由下落高度不宜大于2 m。采取平浇法,坯层厚4050,有序振捣,止水附近尤应注意振捣。顶拱浇筑:顶拱混凝土一般厚0.5m1m,空间小,人员难于入仓振捣,混凝土坍落度可较边墙混凝土坍落度适当放大23,必要时浇自密实混凝土。当有坡度时,应从低处管先下料;无坡度时宜从远端管先下料,然后依次泵送其他出料管,直至封拱完成。(4)封拱混凝土应设排气管12根,以排

15、除气体和表面浮浆,待排出浮浆中含有粗砂时封堵。对引水隧洞钢衬、蜗壳座环上预留的排气孔,浇筑时应打开,以利排除气和浮浆。当排出浆中含有粗砂,即可封堵。(5)由于混凝土坍落度大,底板边墙混凝土浇筑宜用100手持式振捣器或50软轴或振捣棒。(6)为防止空气吸入泵内,泵车料斗内混凝土应保持高于输料口;混凝土在输送管内停留时间2h。经泵车反复至反复无效时,应按堵管处理。无论采取那种封拱(含蜗壳阴角)方案,当压送至最后一根,出料管基本不出混凝土时,应稳压10min左右,以使顶拱混凝土尽量充填密实,减少回填灌浆量。六、施工常见问题处理(一)围岩面渗(漏、涌)水处理岩面渗(漏、涌)水,一般分以下情况:岩表面湿润,无明显线流;有明显线流或多处连续滴水;股状涌水但涌水量或压力小(水柱高度0.5m);股状涌水量较大,水柱压力较大(0.5m)。施工中根据不同渗(漏、涌)水情况,宜按下表方法进行处理。序号渗(漏、涌)水形式处理措施处理材料1岩面潮湿无明显线流不处理2有明显线流或多处连续滴水连续滴水,汇集引排;线流,钻孔埋管引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