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金属及其化合物之磷中毒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8219765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类金属及其化合物之磷中毒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类金属及其化合物之磷中毒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类金属及其化合物之磷中毒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类金属及其化合物之磷中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类金属及其化合物之磷中毒(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类金属及其化合物之磷中毒毒理1.从磷酸钙制取黄磷,再由黄磷加热制取红磷、五氧化二磷和磷酸的过程中,在军火工业、焰火及火柴制造业,在有机磷农药和磷肥的制造中均有接触磷的机会。2.磷及其化合物主要以蒸气、粉尘经呼吸进入体内,也可经消化道及灼伤的皮肤侵入人体。磷吸收后早期分布于肝、肾、心等器官,以后主要沉积在肝脏及骨骼。体内的磷最终以磷酸盐形式经肾脏排出,少量从呼吸道及汗腺排出。3.黄磷属剧毒,红磷和黑磷的毒性很小。过量的磷进入体内抑制氧化过程,导致糖、脂肪、蛋白质代谢障碍,肝糖原减少,血中乳酸增加。磷还能抑制肝脏酶的活性,使肝细胞坏死、脂肪变性。磷在体内转化,使血磷增加,并促使钙排出加快,引起骨骼

2、脱钙。此外,磷作用于齿槽,易引起感染造成骨炎和骨膜炎。临床表现(1)口服中毒:服后半小时左右出现恶心、呕吐、口腔和胃部烧灼感、腹痛、腹泻、呕血及黑便。呼气及呕吐物有蒜臭味。数日后出现肝大、黄疸,尿中有红细胞、蛋白质、管型。严重者发生急性肝、肾衰竭和严重溶血性贫血。最严重病例短时发生惊厥、昏迷、循环衰竭直至死亡。(2)黄磷经灼伤皮肤吸收中毒:除灼伤引起局部疼痛外,一般12周出现肝脏损害,如肝区疼痛、黄疸、肝大和肝功能异常等。重者发生急性重型肝炎(暴发型肝衰竭)。度灼伤、面积在5%左右即可引起中毒性肝病。此外,有心肌和肾脏损害。(3)吸入中毒:轻者有头痛、头晕、乏力、呕吐,有时心动过缓。症状持续数

3、日,逐渐消退。中度中毒者上述全身症状加重,伴有上腹痛、心率加快、血压偏低。23日后出现黄疸及肝大。重度中毒引起急性重型肝炎(急性肝坏死)及昏迷。诊断磷中毒急救处理1.经口中毒首先用0.2%硫酸铜溶液或0.5%高锰酸钾液反复洗胃,直至洗出液无大蒜臭味。保留胃管,每隔1015分钟向胃内注入0.2%硫酸铜1020ml,共23次,然后再洗胃。最后以50%硫酸钠40ml或50%硫酸镁40ml导泻。可注入100200ml液状石蜡以延缓磷的吸收。严禁食用牛奶、脂肪,亦不用蓖麻油。2.皮肤灼伤立即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局部,然后用1%2%硫酸铜溶液轻涂创面,使之生成不溶性的黑色磷化铜颗粒,随后用镊子除去,再用1%2%碳酸氢钠溶液浸泡以中和已形成的磷酸,最后用清水冲洗创面。也可在冲洗后,在暗处以2%3%硝酸银轻涂有磷光的创面,直至磷光消失,再用3%碳酸氢钠浸泡或湿敷,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原理是硝酸银与黄磷反应生成金属盐、硝酸、磷酸、亚磷酸,再由碳酸氢钠中和,生成盐,由生理盐水冲掉。3.对症治疗早期足量应用糖皮质激素。重点防治中毒性肝病,在中毒后2周内加强临床观察,测定肝功能。防治肾衰竭和溶血性贫血。4.提供能量、维生素及保肝药物。亦要防止因使用过量硫酸铜而被吸收引起急性溶血。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