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非参数检验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8216359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章 非参数检验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十一章 非参数检验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十一章 非参数检验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十一章 非参数检验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十一章 非参数检验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 非参数检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 非参数检验(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非参数检验第一节 符号检验符号检验的方法符号检验的特点和作用第二节 配对符号秩检验配对符号秩检验的方法配对符号秩检验的效力第三节 秩和检验秩和检验的方法秩和检验的近似第四节 游程检验游程的概念游程检验的方法差符号游程检验第五节 累计频数检验累计频数检验的方法累计频数检验的应用一、填空1非参数检验,泛指“对分布类型已知的总体进行参数检验”()的所有检验方法。2符号检验的零假设就是配对观察结果的差平均起来等于( )。3理论研究表明,对于配对样本非正态分布的差值 d,( )是最佳检验。4. 秩和检验检验统计量U是U1和U2中较( )的一个。5秩尺度之统计量的均值和标准差只取决于()。6.

2、()常被用作经验分布与理论分布的比较。7. 绝对值相等的值,应将它们的秩()。8. 符号检验,在分布自由检验中称为()。9. 符号检验和配对符号秩检验,都只适用于()样本。10. 数据序列ABBABAAABABBABBAAAAAB的总游程数是()二、单项选择1. 下列检验中,不属于非参数统计的方法的是( )。A 总体是否服从正态分布B 总体的方差是否为某一个值C 样本的取得是否具有随机性D 两组随机变量之间是否相互独立2. 下列情况中,最适合非参数统计的方法是( )。A 反映两个大学新生成绩的差别B 反映两个大学新生家庭人均收入的差别C 反映两个大学三年级学生对就业前景的看法差别D 反映两个大

3、学在校生消费水平的差别3. 不属于非参数检验的是( )。A符号检验B游程检验 C累计频数检验 D F检验4. 在累计频数检验中,卡方的自由度为( )。A n1 B 2 C n2D n1+n25配对符号秩检验的效力( )。A 小于符号检验 B 大于 t 检验C 介于符号检验与 t 检验之间D 无法与符号检验及 t 检验比较6如果我们说非参数检验的效力是 80%,下列哪种解释正确。()A 如果用参数检验需要100 个数据,那么在同等的检验效力下,非参数检验只要 80 个数据;B 如果用非参数检验需要 100 个数据,那么在同等的检验效力下,参数检验只要80 个数据;C 如果用参数检验需要 100

4、个数据,那么在同等的检验效力下,非参数检验只要20 个数据;D 如果用非参数检验需要 100 个数据,那么在同等的检验效力下,参数检验只要20 个数据;n2 的关系是( B U1U2= n1 n2D U1U2= n1+ n2)。7对于秩和检验,U、U2和n A U1+U2= n1+ n2 C U1/U2= n1/ n21 2 1 28对于累计频数检验,所使用统计量D的正确确定方法是()。(F F ( 一 n n1 2n(max(FF1 2 nn1 2imin(9.配对符号秩检验中,用正态近似法的条件是()。A n 10 B n20C n25 D n4010.游程秩检验中,用正态近似法的条件是(

5、)。A n 10, n 10B n 20, n 201 2 1 2C n 25, n 25D n 40, n 401 2 1 211设从两个未知的总体1 和总体2中分别独立、随机地各抽取1个样本,样本1 的容量为ni ,样本2的容量为n2 ,进行秩和检验的检验统计量为()。U1= nin2 +n (n +1)i in1n2+n (n +1)2 2CU= Ui + U2=ni n2D U=min(U,U)12E U=max(U,U)1212.非参数检验又称为自由分布检验、无分布检验是指()A 总体真的无分布B 总体分布事先不知道,也无法研究C 总体分布事先不知道,但可以研究D 事先对总体分布已知

6、13.字符串“ABBAAABBABBBBAAA”的游程总数是()A 4 B 3 C 7 D 16 E 5三、多项选择1. 在非参数检验中,可以用正态近似法的是()。A 符号检验B 配对符号检验C 秩和检验D 游程检验E 累计频数检验2. 我们期望采用非参数检验代替均值差检验的情况是()。A 没有根据采用定距尺度,但可以安排数据的秩;B 数据不具备定距尺度的特征,但可以安排数据的秩;C 样本小,且不能假定具有正态分布 ;D 样本虽小,但能假定具有正态分布;E 定距尺度的数据,且是大样本。3. 下列能用于配对样本检验的有()。A 符号检验B t 检验C 配对符号秩检验D 秩和检验E 游程检验4.

7、下列能用于独立样本检验的有()。A 符号检验B 累计频数检验C 配对符号秩检验D 秩和检验E 游程检验5. 非参数检验与参数检验的主要区别是()。A 无需知道总体参数;B 无需估计总体参数;C 无需设定总体为何分布;D 数据必须是定比或定距;E 数据可以是定比、定距、定序或定类6. 下列可以作为符号检验的原假设有()。A 两个样本之间没有显著差异B 两个样本之间具有显著差异C p = 0D p = 0. 5E p = 17. 下面正确的说法是()。A 在累计频数检验中用卡方近似计算方法实际上更趋于保守B 秩和检验中如果同数值的数目很大,应该用累计频数检验代替秩和检验C秩和检验中如果同数值的数目

8、较小,Z计算式要加以修正D 配对符号秩检验时,如果同数值的数目很大,不能用正态近似法E 绝对值相等的值,应将它们的秩均分之8符号检验的缺点是( )。A 检验快速B 检验的效力低C 数据的利用不充分D 用于统计决策是保守的E 对数据的要求不高四、名词解释1非参数检验2符号检验3配对符号秩检验4秩和检验5游程6游程检验7差符号游程检验8累计频数检验五、判断题1非参数检验不能充分利用全部现有的资料信息。()2非参数检验不可以用于处理等级的资料和定性的信息。()3符号检验是二项检验的一种实际应用。()4配对符号秩检验对于非正态分布的 d 值,是最佳检验,其检验效力大大高于符号检 验。()5累计频数检验

9、适用于样本容量较大而等级划分又很有限的情况。 ()6累计频数检验很少用作经验分布与理论分布的比较。()7. 秩和检验中如果同数值的数目较多,Z计算式要加以修正。()8在累计频数检验中用卡方近似计算方法实际上更趋于保守。()9. 秩和检验中如果同数值的数目很大,应该用秩和检验代替累计频数检验。()10. 绝对值相等的值,它们的秩也应相同。()六、计算题1从某总体中抽出10 个样本单位做“前”和后“的观察对比,对比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单位“前”后单位“前”后序号观察观察序号观察观察144496151624636715183402682716438209241753611101813要求:(1)分别用

10、符号检验和配对符号秩检验,研究观察前后有无显著差别(a =005);( 2)对两种检验的结果进行简要评价。2为了研究当夫妻在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类似时妻子是否更保守,研究者随机抽取了50 对夫妇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只有9对夫妇的差异较大,而其中9对夫妇的妻子确比丈 夫保守,1对夫妇的丈夫比妻子保守。试问研究结果是否证实了事先的假设(a =005) ?3为了解一部关于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宣传片对大学生的影响,对13个观看过宣传片的13个班级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班级12345678910111213观前63415570404869624835606852观后68495476504679

11、645650546959试在显著水平 0.05 下,检验此宣传片的效果。4一位教师给200 人的班级上课,在过去的几年里,所有学生成绩的中位数为71.5 分。在他改上小班课后,35人小班学生成绩的秩和计算为T+=420,=210。问在显著水平0.05 下,他改为小班上课的效果如何?5为研究某大学毕业生的薪水与其性别有无关系,研究者调查了该专业往届的一个班级毕业生的薪水如下表所示。问薪水的分布与性别是否有显著关系。(a =0. 05)男毕业生薪水(元)女毕业生薪水(元)3550350040003000480045005300420058005000570052005400250049003800

12、49504000510041005150575052506研究者为研究居住在两个城区的通勤费哪个更贵,在某大公司里随机抽取了住在 1 区的职员30 名和住在2 区的职员40 名,把它们的每日平均通勤费进行统一排列,并计算出 叫=1241, R2=1244。假设没有相同的秩。问在显著水平0.05下,是否能得出1区的通 勤费比2 区更高的结论?7某研究机构对某职业的声望在两地进行了调查,得到如下资料:甲地92264341743128乙地5853261152518试用游程检验法判断该职业在两地是否有显著差异。(a 0. 05)8为了研究老人居住方式不同对健康的影响,调查者把老人分为独住和与子女同住两

13、种情况,调查各自的y肃意度。调查资料汇总如-:独自居住与子女同住很不满意10977较不满意4753一般4473较满意2251很满意1420试问,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哪种居住方式更有益于老人健康?9社会分层研究中把成年男子分成6 个社会层次,数字越大,社会层次越高。为了研 究社会层次与社会流动性的关系,调查者了510 人,把它们分为流动愿望高和流动愿望低两 个类型,综合分类人数数据如下:层次流动愿望高流动愿望低128592455035447475455482162513试问,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社会层次对社会流动性的影响是否显著?10以下是某大学各年级同学参加政治性社团与娱乐社团的人数调查数据:娱乐社团(人数)政治社团(人数)一年级4697二年级81143三年级9388四年级241136五年级13138试问,在0.05 的显著性水平下参加社团的类型与年级高低有无关系?11为测试试题卷的出题顺序与成绩的关系,调查者把某班人数等分,其中一半做 最先难后易的A卷,另一半做先易后难的B卷。考试成绩如下表所示:考生ABCDEFGHIJA卷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