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语言模因与网络语言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8216186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述语言模因与网络语言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简述语言模因与网络语言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简述语言模因与网络语言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简述语言模因与网络语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述语言模因与网络语言(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述语言模因与网络语言论文关键词:模因复制网络语言A 论文摘要:模因在网络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他们的复制、传播为丰富网 络语言提供了一条快捷、有效的途径。因此可以模因论为基础,对网络语言进行新的探析。A1引言A 模因论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规律的新理论。他借用生物进化模式探讨 模因的复制、传播和进化,对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文化中出现的诸多一脉相承的相似现 象进行诠释。随着模因理论的发展,他冲破了文化领域,走进了语言学家的视野。在我国,何自 然教授的模因论与社会语用一文的出现,引起国内不少专家、学者的关注,并从不同角度 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模因论为语言演变引入了信息复制的

2、观点。在模因作用下,新词语 得到复制,创造新词语的创意也同样得到复制。因此,模因论对研究网络交际时代的言语行为 特征提供了新的思路。A2模因论A模因是一种信息单位,他靠复制、传播而得以生存。模因这个术语由牛津大学著名动物学家和行为生态学家 RichardDawkins 在他的著作自私的基因中首次使用。他指通过人 类文化一代一代相传下来的思想。RichardDawkins为他取了一个同基因(Gene)相似的名字。 他认为这个新的复制基因的名字要能表达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单位或模仿单位的概念。“Mimeme”这个词缩短为Meme。何自然教授考察了 meme的理论成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该 术语与“基因”

3、的关系及其近似的发音,最后决定译为“模因”。判断“模因”的基本依据是“模仿”, 任何一个信息,只要他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就可以称为模因。因此, 那些不断得到复制、模仿和传播的语言、文化习俗、观念或社会行为等都可成为模因。模因 也是自私的,也要极力传播自己,淘汰别的模因。AGlennGrant认为模因是一种传染性的信息模式,他靠寄生复制来影响人类的大脑,改变人类的行为,使他们去传播这种模式。 RichardDawkins 认为调子、思想、时尚词语、时装、 造锅以及建造拱廊的方法等都是模因。正如基因通过精子或卵子从一个个体传到另一个个体, 从而在基因库中进行繁殖一样,模因

4、也是从一个大脑传到另一个大脑,从而在模因库中进行繁 殖。NKHumphery认为应该把模因看作是一种有生命力的结构。当你把一个有繁殖能力的 模因植入我的大脑中,你就把我的大脑变成了这个模因的宿主 ,使之成为传播这个模因的工 具。就像是大脑中的病毒,当他们从一个宿主过渡到另一个宿主时,虽然外形发生了变化,但其 固有的性质和相同的模式并没有改变。A 何自然教授总结了模因研究的不同观点,认为模因研究主要形成了几个流派:(1)信息 观。这一流派以 Lynch 和 Dennett 为代表,把模因看作是一种信息图式,认为模因载体既存在 于头脑中,也体现为物体本身。(2)思想传染观。这一流派以Gathere

5、r为代表,反对将模因看成 是储存于大脑神经中的信息单位,而坚持模因论在出现初期下的模因定义,即:模因是文化遗 传单位或者模仿单位。(3)文化进化论。代表这一流派的Gabora认为模因是连接生物进化和 文化进化的桥梁,模因既有生物基础,也有文化表象,强调文化和生物进化相似,将文化看成是 可以进化的一个系统。 (4)模因符号观。模因符号观的代表是美国波士顿大学生物人类学教 授Deacon,他把模因当作是一种符号,或者确切地说,是一种符号载体。把模因论引入符号学, 是因为模因这个概念有助于解决以往符号学理论中无法解释的难题。如果把语言符号看成是 模因,那么模因不但具有了能被复制的物质外形,而且也具备

6、了通过物质外形的复制而使信息 得以传播的功能。A3语言模因A 模因论可以渗透到各个学科的研究领域,如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计算机 科学以及语言学等等。在语言学领域里,用模因论的观点来解释语言的功能:他可以加深或改 变我们对语言起源、习得、使用、变异等问题的认知,模因寓于语言之中,语言的任何部分只 要通过模仿而得到复制和传播,都有可能成为语言模因。如果语言中的词语、句子、篇章等 不再为人们所使用和模仿,那么这种语言必然走向消亡。模仿性、复制性和传播性是语言模 因的三种特性。A 模仿性是模因传播的媒介。一种语言要想成为模因,首先需要有人对其进行模仿。当一 个词或一句话被一个人说出去,但没

7、有第二个人来模仿,这个词或这句话就不会被传播进而形 成模因。人们倾向于那些最为流行的语言信息,被模仿的语言信息越时髦、越新潮、人们就 越模仿他。A 流行歌曲歌名、畅销书书名、电影电视剧片名、新闻报道标题和广告短语、校园语言、 网络语言等因让人感到新奇刺激、爽口、悦耳,能够及时反映某一时期的社会潮流或切合大 众心态,所以被人们广泛模仿。如“网虫”用来指沉迷于网络的人,随着网络的普及,它出现的频 率越来越高。人们在“网虫”的基础上,继续模仿出一批与“X虫洞型的词语。比如:“棚虫”指 乐于或专职从事录音棚中配音的人“会虫”指擅长组织、策划会展的人“房虫”则指热衷于从 事房产购销的人。 “X 虫”的传

8、播和流行依靠人们相互模仿,没有模仿,语言无法获得更广阔的 使用空间,无法形成语言模因。A 模仿性是语言模因形成的前提,而复制性是语言模因的本质特征,语言模因能够被模仿 并得以传播的根本原因在于具有自我复制性。语言模因能够在个人交际中被无限地复制,经 过复制形成新的语言模因。Heylighten提出模因要成功复制必须经过四个阶段:A(1)同化(assimilation)。同化指呈现的模因被宿主注意、理解和接受。注意是指模因载体的显著程度而引起宿主的关注;理解意味着宿主能将该呈现的模因纳入自己的认知体系。 宿主会下意识地滤掉与积累起来的传统文化相异或相斥的模因,选择性地接触、理解、记忆 与之一致的

9、信息。如果新模因与宿主已经存在的认知体系相适应,就有可能被接受。A (2)记忆(retention)0模因必须在记忆中停留,否则他们就不能被称为模因。模因在宿主 的大脑里停留的时间越长,传播和影响其他宿主的可能性越大。这个阶段有很强的选择性,只 有少数模因能够保留下来。A (3)表达(expression)。为了能广泛传播,模因必须由记忆模式转化为宿主能够感知的有 形体,如话语、文本、图片和行为。宿主倾向于表达那些他认为有趣和重要的、需要重复的 模因。A(4)传输(transmission)o模因表达需要具有一定稳定性的物质载体或媒介,防止信息流失或变形。模因载体可以是书本、照片、人工制品、光

10、碟等。A 他进一步指出,这四个阶段连续往复形成完整的复制圈。同时,每个阶段都存在模因的 选择问题。这意味着有些模因会消失。模因复制过程中会发生变异,产生新的模因,即模因变 体。不同的模因变体会在有限的记忆空间争夺地盘,最适合的模因变体会赢得胜利进而得到 更广泛的传播。A 传播性是模因形成的根本途径。语言要成为模因必须经过广泛传播。传播的范围越广、 时间越长,模因性就越强,其生命力就越旺盛。模因的传播主要受制于时代气息。随着湖南卫 视“超级女声”的热播,“PK”这个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PK”有二个渊源:一个源于英文 playerkill的缩写,指网络游戏中玩家之间的彼此对打;另一个渊源是“p

11、enaltykick的缩写,是指 足球里的罚点球,引意为一对一单挑,只有一个人能赢。在“超级女声”淘汰赛中,“PK”指两个选 手之间由大众评委投票决定淘汰一个的环节,把气氛搞得异常紧张。随着超级女声比赛的火 爆开展,“PK ”迅速传播开来。现在“PK ”这个字母组合被当成汉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来使 用,表达决一雌雄、比个高低,末位淘汰等多种意思。“终极PK”、“模特PK大赛”到“PK出局” 等各种用法和说法充斥媒体、网络,他的传播一时成了最为强势的语言模因之一。A4网络语言中的模因现象A 二十世界末互联网的诞生,促使人类生活产生了又一次深刻的革命。网络以前所未有的 速度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12、。在中国,短短几年间的普及和推广,计算机网络已完全被主流 化,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媒体,同时对前三者也造成了强烈的冲击。网络在 不断改进人们工作及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带来新的语言网络语言。秦秀白认为网络语言 是指与网络和在线流通有关的语言 ,它由三种语言成分构成 :(1)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专业术 语;(2 )网络文化现象相关术语;(3)计算机辅助交际(CMC)使用的特殊用语。狭义的网络语言仅 指第三种即用于网络交际的特殊用语。而网络语言的形成多亏了语言模因。A 网络语言中模因的自我复制能力各不相同,在模因进化的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选择压 力。所以在数量极大的潜在模因中,只有很少一部分的模因能够成功地从一个人的头脑被拷 贝到另一个人的头脑,从人的头脑拷贝到印刷品,或是从人的声音拷贝到光盘上。在自我复制 的过程中,有些网络语言要胜过其他的网络语言,从而得以广泛传播。怎样的语言模因才能成 为成功的网络语言?Dawkins认为可用三个指标来衡量:保真度;多产性;(3)长久性。小编 国台酒编辑整理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