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山阳县色河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 9.2 溶解度(第2课时)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8215220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山阳县色河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 9.2 溶解度(第2课时)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陕西省山阳县色河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 9.2 溶解度(第2课时)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陕西省山阳县色河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 9.2 溶解度(第2课时)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山阳县色河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 9.2 溶解度(第2课时)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2 溶解度学习内容学习目标 1 了解固体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正确认识固体溶解度曲线并能灵活运用曲线解决问题;2、通过认识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及饱和溶液来认识溶解度曲线;联系函数图象的意义来发现曲线上的; 3感受和体会化学知识的重要作用;保持和增强学习化学的强烈欲望。重点:固体溶解度的定义及溶解度曲线提供的信息;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曲线解决问题;时间分配 导课 3 分、 自学10分 探究交流 15 分、 小结 2 分、 巩固 10 分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学案(学习过程)导案(学法指导) 自学新知 1、自学引导 (1)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2)温度影响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3)溶解度曲线的用途(或

2、提供的信息);2、新知导读 (1)在 ,某固态物质在 溶剂里达到 时所溶解的溶质的 ,就是该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2)固体溶解度受内因 ;受外因 的影响;固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表示方法有 法和 法;(3)用图象法得出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图象就是 ; 探究交流 1、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是怎样的? 2、怎样建立固体溶解度曲线?3、固体溶解度曲线有哪些用途? 展示纠错:把得出的结论或看法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本课小结:试说说本节课你的收获和感受;当堂检测1、下列对“2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的解释正确的是( ) A、20C时,31.6g硝酸钾溶解在水中 ;B 20C时,10

3、0g溶液中含31.6g硝酸钾;C 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D 20C时,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2、物质的溶解度与下列无关的是( )A溶解的多少; B温度的高低;C溶剂的种类; D溶质的种类; 3、已知20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在此温度下,2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 ) A、36g B、3.6g C、7.2g D、10g4、在20C时,将40g硝酸钾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仍有8.4g硝酸钾固体未溶解。 (1)所得溶液是20C时的硝酸钾的 溶液; (2)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其中,溶质的质量是 g,溶剂的质量是 g。

4、(3)随着温度的升高,上述混合物中硝酸钾固体将 ,溶液可能变为 溶液。 5、下图中A、B、C分别表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在t3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t3 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 g,冷却至t1 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没有晶体析出的是 。(4)要在A、B、C 混合物中分离C可用 的方法。作业:课本第40-41页:1、7、8题 设问导入:我们已经知道,蔗糖或食盐等固体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是不能无限制的溶解的,也就是说有一定的限度。怎样来表示这种固体溶解的限度呢?本节课学习的溶解度就是用来表示溶解的限度的量。 自学新知:指导学生自学课本35-36页内

5、容。然后完成学案中填空。 探究交流: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后发言交流;(预设结论) 1、固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详见课本36 页左上角资料卡片。 2、在直角坐标系里,用横坐标表示温度,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然后将某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值对应的描出点;最后用平滑的曲线将各点连接起来。 3、固体溶解度能获得许多有用的信息;(1)可以发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2)可以查找固体的某温度下的溶解度值; (3)可以比较不同固体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4)可以确定结晶的方法是蒸发溶剂还是冷却热饱和溶液;(5)可以确定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途径中如何改变温度。 本课小结:以学生谈收获或感受的形式对本课进行小结。 当堂检测:(答案) 1、B 1、D 2、A 3、C 4、(1)饱和;(2)131.6g; 31.6g; 100g;(3)继续溶解; 不饱和溶液; 5、(1)c b a (2)t2 (3)c a 冷却热饱和溶液板书设计 固体溶解度1、定义2、影响因素3、溶解度曲线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