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修队作业现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8214560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修队作业现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通修队作业现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通修队作业现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通修队作业现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通修队作业现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修队作业现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修队作业现场事故现场处置方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修队班组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二一三年六月目 录1、火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2、水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3、顶板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4、机电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5、地质灾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 通修队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1、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方案1。1事故特征 a) 矿井分为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内因火灾主要是煤层自燃,外因火灾主要是设备着火。 b) 内因火灾多发生在采空区或通风不良的巷道中。外因火灾多发生在机电硐室、采掘工作面或地面煤场中。 c) 火灾事故没有季节性,一旦发生火灾还可能会引起一氧化碳中毒、窒息或引发瓦斯煤尘爆炸,造成很的损失和人员伤亡。 d) 火灾的发生有一定的征兆一般表现为

2、: 空气温度、湿度持续性升高,有时出现雾气或巷道壁出汗。 巷道出现煤炭和坑木干馏的行列火灾气味。 自巷道流出的水和空气温度增高。 人体有不舒适感,如头痛、闷热、四肢无力等.电器、电缆发热,有胶皮味。1。2应急组织与职责1.2。1应急自救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 基层单位应急自救组织以班组为单位,由全班组人员组成。应急自救组织组长由班组长担任,成员为全全体班组人员组成。1.2.2应急自救组织机构、人员的具体职责: a)应急自救组织组长职责 负责察看事故性质、范围和发生原因等情况,并快速报告给调度室. 带领全班组人员,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b)应急自救组织成员职责 在班组长的带领下开展自救、互救工

3、作。 尽可能采取措施减少事故扩大,减小人员伤亡。1。3应急处置1.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现场发生火灾事故后,现场人员必须立即立撤退并向矿调度室汇报.1.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a)井下一旦发生火灾,要立即切断电源。火势蔓延前,班组长迅速组织人员用水、砂、灭火器灭火。 电源未切断时,用砂、土、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火源,组织人员撤出着火点周围易燃物品。在灭火的同时班组长亲自或派专人向矿调度指挥中心汇报。火势蔓延较快,现场人员一时无法扑灭时,班组长指挥人员按应急措施执行,按规定路线撤退。撤人路线要避开火烟影响区,以最短距离进入进风巷道,逆风流方向撤离.且派专人或电话通知有关人员采取相应

4、措施,避免邻近地区人员受火灾威胁。救灾人员下井救灾需佩戴氧气呼吸器,从发生火灾点的进风侧进入灾区抢救。处理火灾时 ,须检查瓦斯、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 观察风流、有害气体变化情况。当瓦斯浓度高,有爆炸危险时, 救灾人员要撤到安全地点.采取控制风流、 密闭巷道等措施,消除瓦斯危害.杜绝发生瓦斯爆炸.密闭巷道过程中,要稳定通风系统,确定封堵顺序,监视风流状态,如出现风流脉动现象,要立即撤出人员.进风井口、井底车场、运输大巷发生火灾,先撤出进风侧人员,然后采取反风措施处理。 采区峒室或采掘工作面发生火灾,在瓦斯不高的情况下, 峒室可采取风流短路或断风等辅助措施灭火.采掘工作面火灾,首先,稳定通风系

5、统,保证工作面风量,防止瓦斯超限,降低有害气体对采掘工作面人员的伤害。待所有人员撤到安全地区后, 当火势不大时,立即组织现场直接灭火.如果火势较大瓦斯浓度较高时,根据火灾性质、瓦斯浓度变化趋势,结合现场实际条件,采取恰当的灭火方案,由救护队进行。灭火方法:有水、砂、灭火器直接灭火,消灭火源。砌筑密闭墙封闭火区,隔绝空气。打钻注浆灭火。均压灭火。(注:油料着火、电气着火未切断电源时, 不能用水灭火,可以用沙、土、干粉灭火器灭火)。不能直接灭火的地区,封闭时须检查CH4、CO、CO2等有害气体的浓度和变化情况,火区封闭必须由矿山救护队施工。处理火灾时的通风方法:采区皮带巷着火时应封堵或减少进风,打

6、开临近火源点的联络巷风门,使烟雾从无人行进巷道排出,灾区风流短路,救灾人员从进风侧救灾灭火。采区主巷着火时,打开采面运巷中部车场风门,减少采面风量,救灾人员从进风侧进入灭火, 对采用下行风的工作面,运巷着火应在上部平巷控制风量。工作面及进风巷着火时,当工作面人员未全部撤离时,不能降低工作面风量。发生火灾时,对主通风机须派人监护,保证正常运转,改变风机工作时,由救灾指挥部确定, 只有有利于控制灾变,有利于灭火时,才能改变, 严防因负压改变引起烟火逆转扩大灾情。为防止风流逆转和火烟侵袭其它巷道,不论火灾发生在上行风流还是下行风流中, 都应尽快切断向火区供风的主干支和侧支风流,以降低火风压,消除排烟

7、巷障碍物,降低排烟巷阻力,防止旁侧支的烟雾逆转; 火灾发生在下行风流中,采用直接灭火方法时, 必须有可靠的防火风压逆转的措施可以在风路上布置消防集中水幕和灭火人员能迅速摆脱高温烟火危害的条件,否则,消防人员不可在火源的上风侧灭火。 要在发生火灾的巷道中增置强力喷雾区,以减小火风压.井下发生火灾,必须对主通风机进行正确调度,防止灾情扩大.封闭火区时,对采用先进后回或先回后进,同时封闭,要根据火区是否与瓦斯积聚区联通、老塘瓦斯情况、着火点下风侧易燃物情况、通风系统的稳定性,风流中瓦斯浓度变化趋势等具体情况来确定。b)具体地点发生火灾时的处理方法:主井或副立井底及车场发生火灾,在确保着火点上风侧无人

8、员时,回风井主要通风机反风。采区人员可通过回风井升坑。救灾人员由回风井进入火区救灾。采区轨道巷和采区皮带巷发生火灾时,在确保着火点上风侧无人员时,回风井主要通风机反风。采区人员可通过回风井升坑。救灾人员由回.根据火灾发生的地点,若其下风侧有联通回风巷的风门时,可通知风门就近人员立即打开两道风门,使风流短路.回风井和采区回风道发生火灾时,风井主要通风机保持正常运转,通风方式不变,救灾人员由副井进入灾区救灾。采面发生火灾时,如火势不大,要积极组织直接灭火。如火势较大,要戴上自救器,用衣物蒙头,尽一切可能越过火区撤到火区上风侧,逆风流从皮带坡、轨道坡撤到副立井升坑,严禁顺风流从采区回风道撤离。救灾人

9、员由副立井进入灾区救灾.回风巷和轨道巷掘进工作面发生火灾。如火势不大,要积极组织直接灭火.如火势较大,要戴上自救器,用衣物蒙头,尽一切可能越过火区撤到火区上风侧,逆风流撤到副立井,严禁顺风流从回风巷撤离。如果不能越过时,要断开风筒,用风筒或构筑临时避灾硐室,打开压风呼吸,有规律敲打后路,等待求援,局部通风机保持正常运转,工作面内全部停电,救护队进行现场灭火救灾,严格监控瓦斯浓度及变化趋势,防止引爆瓦斯,造成新的伤亡。1。4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报告事故时必须说明事故的地点、性质、严重程度、受威胁的人员数、可能影响的范围是否扩大等。1.5报警电话: 调度室:9001 安检科:9060通修队:

10、 90382水灾事故应急处置方案2。1事故特征 a)水灾事故主要有地表水溃入井下、老空突水、灾害性天气等。 b)事故多发生采煤工作面、掘进迎头中。 c)水灾事故有有季节性,一般发生在汛期,一旦发生,会造成人员伤亡。d)井下水灾事故的预兆:煤层发潮发暗;巷道壁挂汗、挂红;煤层变凉;工作面温度降低、有雾气;顶板来压,淋水加大;有水声;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打钻时钻孔底松软或有水.2。2应急组织与职责2。2。1应急自救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 基层单位应急自救组织以班组为单位,由全班组人员组成。应急自救组织组长由班组长担任,成员为全全体班组人员组成.2.2。2应急自救组织机构、人员的具体职责: a)应

11、急自救组织组长职责 负责察看事故性质、范围和发生原因等情况,并快速报告给调度室。 带领全班组人员,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b)应急自救组织成员职责 在班组长的带领下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尽可能采取措施减少事故扩大,减小人员伤亡。2.3应急处置2.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现场发生水害事故后,现场人员必须立即撤退并向矿调度室汇报。2。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a)水灾事故处理原则:在生产过程中,当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点发现有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鸡蛋味等突水征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立即报告调度室,并发出警报,撤出

12、所有受水威胁地区人员。发生突水后,区队长、班组长要立即向矿调度汇报突水地点、涌水量、影响范围等情况。矿救灾指挥部下令撤出受水害威胁地区的人员,组织人员抢救。透水后现场人员撤退时注意事项:透水后,应迅速观察和判断透水的地点、水源、涌水量、发生原因、危害程度等,班组长要指挥现场人员沿规定的避水灾路线撤退到透水地点以上的水平,而不能进入透水点附近及下方的独头巷道。行进中,应靠近巷道一侧,抓牢支架或其它固定物体,尽量避开压力水头和泄水流,并注意防止被水中滚动的矸石和木料撞伤。如透水后破坏了巷道中的照明和路标,迷失行进方向时,遇险人员应朝着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在撤退沿途和所经过的巷道交叉口,应

13、留设指示行进方向的明显标志,以提示救护人员的注意。人员撤退到竖井,需从梯子间上去时,应遵守秩序,禁止慌乱和争抢,行动中手要抓牢,脚要登稳,切实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如惟一的出口被水封堵无法撤退时,应有组织的在独头工作面躲避,等待救护人员的营救,严禁盲目潜水逃生等冒险行为。b)被矿井水灾围困时的避灾自救原则:当现场人员被涌水围困无法退出时,应迅速进入预先做好的躲避洞中避灾,或选择合适地点快速建筑临时躲避洞避灾,迫不得已时,可爬上巷道中高冒空间待救,进入躲避洞避灾前应在峒室外留设明显标志。在避难期间,遇险人员要要稳定情绪,做好长时间避灾的准备,除轮流担任岗哨观察水情外,其余人员均应静卧,以减少体力

14、和空气消耗.避灾时,应用敲击的方法有规律、间断地发出呼救信号,向营救人员指示躲避处的位置。救灾人员通过积水巷时,必须选择熟悉水性人员,佩戴呼吸器通过, 救出人员后利用一切可能蓄水的下山废巷向下疏水。组织排水时必须恢复通风并切断水淹区的电源。b)矿井各生产地区避灾路线:避水灾路线为:作业地点采区回风巷主井地面c)水灾发生时各地区撤人原则、顺序、影响范围及其它相关事项:当工作面某一处发生突水时,应立即用电话通知矿调度室,然后沿避水灾路线撤至地面,由调度室通知其它地区作业人员沿避水灾路线撤至地面。根据对各煤业工作面存在水患情况分析,主要为老空积水或顶板K2灰岩岩溶裂隙水,因此,发生突水主要影响范围为

15、整个矿井。当掘进工作面某一处发生突水时,立即用电话通知公司调度室,由调度室通知其它工作面作业人员分别沿避水突路线撤至地面。根据对各煤业掘进工作面水害隐患分析,主要为老空积水或断层水,发生突水事故主要影响范围为整个矿井。2。4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报告事故时必须说明事故的地点、性质、严重程度、受威胁的人员数、可能影响的范围是否扩大等.2。5 报警电话: 调度室:9001 安检科:9060通修队: 90383、顶板事故应急处置方案3。1事故特征 a).顶板事故主要有工作面片帮、漏顶、冒顶。 b) 事故多发生采煤工作面、采掘巷道、维修巷道中。 c) 顶板事故没有季节性,一旦发生超限,会造成人员伤亡。 d).顶板的预兆:顶板连续发出断裂声;顶板下沉量增加。帮预兆:岩质变得松软,片帮岩石增多;钻机打眼时感到钻机省力。支架预兆:木支柱大量被压劈、压裂或折断,工作面可以连续听见木支柱断裂声。绞接顶梁工作面顶梁楔子会弹出。3.2应急组织与职责3.2.1应急自救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 基层单位应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