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总结德育工作总结报告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8214513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工作总结德育工作总结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学工作总结德育工作总结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学工作总结德育工作总结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学工作总结德育工作总结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学工作总结德育工作总结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工作总结德育工作总结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工作总结德育工作总结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工作参考总结202德育工作参考总结报告02X德育工作总结报告篇一 在本学期学校德育工作中,德育处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以人为本,不断开辟德育新思路,发挥德育途径整体效益,提高学校德育整体效果。结合我校实际,努力加强德育队伍建立,深化德育治理,拓展德育活动空间,使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得以再提高,表达学校德育工作的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实现了本学期德育目的的要求,获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本学期个人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做好德育工作计划,努力加强德育队伍建立,不断提高德育队伍的整体素养。二、加强校园文化建立,优化育人环境。 、精心布置宣传阵地。加强对“红领巾广播站”、墙报等文化阵地的指

2、导治理,在把好言论导向的同时,力求主题突出,图文并茂,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功能。 2、标准教室布置。各班教室的布置表达了各班的特点,营建了生动爽朗、洁净素雅、健康文明、催人奋进的良好育人气氛。3、积极做好了迎接“区域现代化”迎检工作,使校园文化具备与教育要求相习惯的吸引力和情感号召力,逐步构成了以“红色精神”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凝聚高档次的校园文化精神。 、大力推进“书香校园”进程,以优美的环境气氛,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我校有健全的教育阵地,如: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少先队活动室等。学校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升旗仪

3、式活动,每天中午广播站定时播音,每天下午的“操前讲话”已构成我校的特色。这些活动都充分表达了学生参与的全体性、教育目的的素养性、教育方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如此的教育环境中,熏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才能和创新精神的开展。 三、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养成教育。1.丰富德育活动促进养成教育。认真学习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标准和茅山中心小学学生在校一日常规,坚持每天十分钟的养成序列教育。同时深化开展了文明礼仪教育、法制教育、平安教育等等。2加强班级文化建立。我们要求班主任积极考虑,加强班级制度建立、班风和学风建立,营建良好的班级气氛,树立班级形象,争创班级特色,争创“文明班级”。各班

4、的学习园地布置精巧,中队角标准有用,富有教育性,各班的中队活动、好人好事都有记录。 3、加强后进生的教育与转化。德育处要求各班对后进生转化工作做到了有计划,有措施,并比拟及时地理解掌握有关情况,协助班主任做好个别学生的帮教工作。 、开展了普及小康知识学习宣传活动,开展一次主题中队活动,出一期“我与小康同成长”黑板报,学校还利用“小灵通”广播站进展了宣传,真正做到了小康知识“进课堂”。同时,少先队组织队员开展了“我与父辈手拉手,小康知识我来教”活动,要求队员把本人在校学习的小康知识带回家,让他们的家长对小康知识也有所理解,让小康知识“进家庭”。通过开展普及小康知识学习宣传活动,让全校老师实在加强

5、了教育工作的荣誉感、骄傲感和责任感;学生也理解了小康,更体验感悟到祖国、家乡、家庭的变化,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在学生心中树立了“为早日实现全面建立小康社会而努力”的理想。 四、做好德育教学工作计划,拓宽德育渠(数学老师教学工作总结)道,发挥“三结合”教育优势。 1、办好家长学校,增进家校联络。我们坚持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听讲座、随堂听课等方式,丰富家长学校活动,家长参与率达70%以上。同时,坚持通过联络、家访、经常性地与家长沟通,充分利用有效的教育资源,推进家校联络,提高了家教水平。 2、我校不断注重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如开展了以“激情奥运、阳光校园”、“

6、奥运精神伴我成长”等为主题的读书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定期观看教育片;布置宣传橱窗,让学生及时理解了国际、国内及校园大事;创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努力营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教育的气氛。 3、我校特别注重家庭教育工作,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定期开展活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步调一致。通过家长学校向家长介绍学生根本情况、学校开展规划及对学生的要求和对家长的希望。希望家长和学校亲密配合,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好小孩。提高家庭教育效果,转变家长中存在的不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存在的征询题 、全员育人方面,老师注重程度有待提高。 2、家长对学生教育理念有待更新,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工作仍需加强。

7、 3、需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健康的开展。 今后工作设想1、进一步加强师德建立,突出全员育人观念,充分发挥全体老师的育人作用,真正做到效劳育人,教书育人的全方位育人观。 2、加强德育科研,讨论新情势下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实效性。加强德育课题研究工作,进一步提升教育治理水平,把研究成果及时应用到学校教育工作中去。3、接着抓好班主任“老青帮带”工作,营建良好的教育气氛。树立全体老师皆为班主任的教育治理思想,使全体老师能共同教育培养学生自觉恪守小学生日常行为标准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以严要求、高标准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4、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将在原有工作经历的根底上从学

8、校实际出发,不断更新观念,努力使德育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今后,我们要进一步结合我校德育工作中的新情况、新征询题,结合青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老师的科研认识,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开展的建立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 0德育工作总结报告篇二 本学期,依照吴江区中小学德育工作要点,结合我校德育工作实际情况,在校长室、学校党支部的领导和支持下,坚持立德树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做一个有感恩心、有责任心、有进取心;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的人”为详细目的和主要内容,广泛深化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着力提升队伍素养和育人才能,着力推进德育科学研究、方式方法创新和长效机制健全,

9、着力优化育人环境,不断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制定了我校个德育专题案例,围绕案例广泛深化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构建和谐校园,使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提升德行涵养,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详细工作总结如下: 一、常规教育方面 1.依照各年级、班级实际情况,制定出实在可行的德育工作计划,确定不同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改良教育工作的方式与方法,充分表达德育工作的整体性,阶段性和实效性。.为构成一个良好的班风、校风,新学期开学后,尤其是在初一年级在阶梯室开展了集体班会,组织学生学习贯彻新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标准、中学生礼仪标准以及我校各种规章制度,使学生标准行

10、为,知晓学校纪律要求。并在平时加强检查,进一步引导学生构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觉征询题及时处理。 加强学生中途离校和请假方面的治理。 请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向学生宣讲:中途因病、因事或其他缘故需要离校,必须履行请假手续。学生先要向班主任请假,从班主任老师处领取并填写出门证明。班主任与家长联络后,在出门证明上签字,交给门卫并登记后,学生才可离开学校。 4.加强校园卫生检查和保洁工作,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德育处每天在早、午卫生完毕后对各班教室、包管区卫生进展常规检查,确保校园全天洁净、整洁。同时还请班主任经常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展文明行为和保护环境的教育,使他们养成不随地乱丢垃圾的好习惯,明白得

11、尊重本人和别人劳动成果。 .加强校服、E卡通的检查。学生在校期间统一穿着校服,佩戴E卡通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和治理,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规则认识、标准认识的培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决心、朝气和树立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利于班级和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有利于提升校园文化,减少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杜绝学生的奇装异服,构成正确的审美观。6.精心组织班会课观摩活动,班主任老师认真设计班会内容,班会内容紧紧围绕每个月的教育主题。 7.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展板等,依照不同年级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对学生进展人生观、价值观、文明习惯、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养。 8每月对各班级教室布置,班级文化气氛

12、的营建进展检查评比,着力提升各班通过环境育人、文化育人。 有计划地培养各班班干部,定期召开会议,提高他们在班级建立中的骨干作用,发挥学生教育学生的成效。 二、班主任队伍建立方面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指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班主任素养的高低在特别大程度上关系着班级工作的成效,因此班主任必须具备胜任本职工作所必须的品德、才能、个性心理等方面的条件和素养、定期检查班主任手册,对班主任工作进展检查、催促、指导。班主任工作手册是班级工作的总设计和总记录,也是教育工作调查的珍贵材料。我校要求各班主任应认真、及时、如实填写,以便于总结经历,探究规律。每月末对班主任手册进展一次检查,检查

13、结果及时反应给班主任,月末计入班集体建立考核,作为班主任的主要业务档案。2、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和举办班主任培训。 坚持每两周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例会,并以书面方式下发一周德育工作要点,便于班主任贯彻落实。依照班级中出现的征询题,让班级治理优秀的班主任谈班级治理经历,给全校各班主任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时机,提高了各班主任的治理水平。 每月开展一次班主任工作培训。勉励全体班主任要以爱心、责任、智慧来治理班级、治理学生,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改良育人方法,把班级治理工作做实、做细、做优。 3、举行班主任工作研讨会,开辟班主任工作论坛。 本学期,我们接着采纳班主任工作论坛的方式,让班主任在会议上就班主任工作中

14、碰到的某些焦点征询题进展讨论,畅所欲言。回忆全校班级治理工作的成绩和缺乏,并针对缺乏提出了改良意见。就德育导师制开展、初二年级社会实践活动、各年级家访等事宜进展了布置。全体班主任围绕班级文化建立、班级后进生治理等多方面的征询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使班级学生治理工作更加有效高效。 4、获得成绩。 本学期,我校有2位班主任获得“吴江市优秀班主任”证书,1位老师获得“优秀德育导师”证书。在吴江区中小学“三有三讲”优秀主题班会评比中我校老师吕婷婷、吴振华获得二等奖,刘小星获得三等奖。我校卢杰平老师在吴江区初中班主任根本功竞赛评比中获得二等奖。三、“德育导师制”方面 学校是对青青年学生进展思想道德教

15、育的主阵地,教书育人是每一个老师的职责。改变仅仅依托班主任、德育老师为主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片面认识和现状,让所有老师都承担起青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立工作,以“德育导师制”为载体,建立一支全员参与的德育队伍,使德育与智育有机结合,真正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保证德育导师制施行工作的正常运转,我校成立学校、班级二级德育导师制指导小组,明确职责,经常、及时、细致地开展教育工作。在施行德育导师制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导师聘任制度、受导学生档案制度、定期谈心与交流制度、定期家校联络制度、定期例会制度、导师培训制度、导师考核和奖励制度,设计制造了德育导师家校联络卡等,使导师的工作和治理有章可循,逐步标准。依照自主、公开的原则,以班级为单位,采取个人自愿和集体推荐相结合的方法,由学校德育导师制指导小组最终确定名单。定期对德育导师手册和学生成长手册进展检查,作为对德育导师考核的依照。四、班集体建立考核评估方面。首先,细化班级治理制度。班集体的治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从班级治理着手,建立了班级精致化治理要求;制定考核细则,量化班级治理,按月公布考核情况;每月底依照量化考核得分每个年级各评选出2个校级优秀学风班,并在升旗仪式时为获奖班级颁发锦旗。 其次,健全及时反应制度。每天对教室卫生、包管区卫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