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8214025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38.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1一、说教材本节知识是在学生掌握了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的,是乘法学习的起始部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直接基础,也对今后学习表内乘除法及多位数乘除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材重视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教材首先展示了一个热闹欢快的游乐园的主题图,通过这一学生熟悉而又特别喜爱的场景,揭示出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相同数量。这样设计使数学贴近了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拉近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乘法”产生亲切感,从而进一步领会乘法的意义。二、说学情二年级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

2、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如果将抽象的概念湛透到形象、直观、简单的操作活动中,那就能帮助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了。在这种情况下应注意与前面的加法知识互相联系,通过几个相同加数连加,引出乘法运算,使学生对乘法产生亲切感。三、说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达到以下三个目标: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及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2.

3、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认识乘法各部分名称。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四、说教法与学法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特点,采用灵活多样、新颖有趣的方法进行教学。结合学生年龄及新课改要求,我采用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式的方法。同时注重运用引导法、观察法、讨论法等进行教学。结合本节教材和二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五、说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体现新课标精神,一方面充分运用了教材所呈现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对教材资源做了适当的补充与调整。力图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实践,相互质疑,相互评价,最后获

4、取成功。(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教师:今天,我们一起去游乐园玩(出示主题图)。我们看一看游乐园里有哪些好玩的项目,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设计意图】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观察、操作、解决问题。创设的情境是为了给学生建立一种感性的认识,根据学生好玩、好动、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本节课一开始我就利用游乐园的主题图,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二)探究新知,渗透乘法的意义。1.教学例1,感受相同加数相加。生1:看到游乐园里有小火车、过山车、小飞机。生2:看到小火车有4个车厢,每节车厢里有6人。师:

5、你能根据你看到的这些情境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生1:小飞机里有多少人?生生2:小火车上有多少人?生生3:有多少小朋友在玩过山车?师:同学们真棒!发现了这么多问题!谁能解答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呢?(学生解答,教师有选择地板书算式)3+3+3+3+3=156+6+6+6=242+2+2+2+2+2+2=14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这些加法算式有什么共同点?(各小组讨论、发言)【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加法中的一类特殊加法(即加数都相同的加法),为理解乘法的意义做了很好的铺垫,让学生体验到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小结:每一个加法算式中的加数都是相同的。2.学习读写乘法算式。师:像这样加数相同

6、的加法,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运算方式来计算,那就是乘法。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分析第一个加法算式:加数都是几?有几个3相加?得多少?(学生边回答师边板书:35=15)让学生认识“”:乘号与我们认识的加号、减号一样,是一种运算符号。教学乘法算式的读法。(指名读)小结:5个3相加既可以写成35=15,也可以写成53=15(板书)。让学生列出下面几组算式。【设计意图】学生在操作、观察、思考的活动中列出了不同的算式,在不断的思考、探索和创新中得到新发现,获取新知识,感受成功的喜悦。3.感受乘法是同数连加的简便运算。师:在生活中像这样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都可以写成乘法算式

7、,你看到过吗?你能不能来举个例子?(生举例一下子举不出,教师可以先带个头)生举例:5+5+5=15,乘法算式是35=15。教室里的灯3+3+3+3=12,乘法算式是43=12。(2-3个)师:老师也发现了个例子!这个小朋友2只眼睛紧紧地盯着裴老师看,2个人就有几只眼睛看着我呢?有几个2?2+2(边说边写)3个人呢?2+2+2那全班28个小朋友呢?28个2。我们一起把算式来说一说。(学生说,教师板书2+2+2+2+2+2+2+2)师:要写几个2啊?生:要写28个2。生:太长了,太麻烦了!师:那怎么办呢?生:可以写乘法算式282。师:哦,你说得对!像老师刚刚提出的问题,同学们更愿意用哪一种方法来解

8、答呢?为什么?小结: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设计意图】使学生们展开想像:“28个小朋友会有多少只眼睛?”使学生体验到,要列出的加法算式会很长,写起来会很麻烦,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自然而然也就体会到了乘法算式的简便之处。这样的教学设计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教学例2,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1)一个一个的出示气球图:1个5,2个5,3个5,要求3个5是多少?(2)用加法算式怎样列式?用乘法怎样写?怎样列式3个5是多少?53=15或35=15(3)说明:在这两个乘法算是中,“3”和“5”叫乘数,15叫做他们的积。【设计意图】结合对乘法的理解,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在乘法算

9、式的基础上直接学习乘法各部分的名称。(三)巩固练习,深入理解乘法的意义1.第48页做一做。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交流。2.写出乘法算式,并读出来。3个2相加4个5相加3和4相乘(四)课堂小结,点明目标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计算,并能把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还知道了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同学们都学到了新知识,希望继续努力!【设计意图】新课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这对全课的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的作用。帮助学生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同时,增强学生的目标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思考能力和概括总结的能力。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

10、说课稿2一、教材简析本节课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也是对今后学习表内乘除法及多位数乘除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乘法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新认知的内容,如果将抽象的概念意义湛透到形象、直观、简单的操作活动中,那就能帮助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了。在这种情况下,教材十分重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中具体活动情景,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材首先展示了一个热闹欢快的游乐园的主题图,通过这一学生熟悉而又特别喜爱的场景,揭示出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相同数量。这样设计使数学贴近了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拉近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学生用所学的加法算出每种游乐项目的人数,从学生认识

11、相同数相加开始,结合具体的事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逐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样在学生活动中由相同加数相加的计算引出乘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乘法”产生亲切感,从而进一步领会乘法的意义。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2、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3、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数学问题,理解问题,并能解决问题。4、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

12、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根据要求正确写出乘法算式。难点: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识别相同加数。四、教法和学法深刻体会教材编排意图,一方面充分运用了教材所呈现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又根据新课程标准新理念,对教材资源做了适当的补充与调整。力图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实践,相互质疑,相互评价,最后获取成功。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标准提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观察、操作、解决问题。创设的情境是为了给学生建立一种感性的认识,根

13、据学生好玩、好动、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本节课一开始我就利用主题图,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数的过程中初步感受相同加数,感受几个几相加的加法算式。2、观察实践,探究新知这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分四个层次进行教学,第一个层次是让学生用小棒创作出美丽的作品,第二个层次是让学生计算“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列出一些加法算式,算一算摆出自己画的图形需要准备多少根小棒;第三个层次是通过观察加法算式,展开想像:“如果摆100个图案,所写的算式会怎么样呢?”使学生体验到,要列出的加法算式会很长,写起来会很麻烦。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使学生自然产生“如果有一种简便的写法该多好”的愿望,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汇报情况,

14、适时地引出乘法。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之中自然而然也就体会到了乘法算式的简便之处。这样的教学设计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个层次是教师展示学生的作品,在这环节中落实乘号、乘法算式中各数字表示的意义、算式意义,感受乘法计算比加法计算简便,突出加数相同情况下才能写出乘法算式。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可以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乘法的知识并不是教师硬塞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体验了简化加法,有了自己的简化方法之后才呈现出来的。教学不再是教师机械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生在不断思考、探索和创新中得到新发现,获得新知识,感受成功体验的过程。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也是先由教师指导写算式的方法,接着让学生小组交流,

15、合作探讨写乘法算式的方法,然后由学生独立写出乘法算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全过程,领悟到知识的真谛。3、合理练习,强化新知。要达到学生掌握知识,最终发展能力的目的,学生的思维就必须经过反复多次,循序渐进的训练。因此,在练习时我始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具体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比较到动口说一说,做一做,从而建立表象,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在出示游乐场图时,引导学生观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是教师把问题强加于人,而是开放教学,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接着通过拍手游戏、找朋友游戏等练习,让他们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在玩中学,游戏中学,使他们对新知的认识升华一步,进而形成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思维品质,促进思维的发展。4、指导总结,巩固新知。新课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这对全课的教学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