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春天之教材分析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8213367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触摸春天之教材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触摸春天之教材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触摸春天之教材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触摸春天之教材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触摸春天之教材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触摸春天之教材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触摸春天之教材分析(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7触摸春天之教材分析7触摸春天 一、教材解读 .课文简说。捧读课文,一幅生动的画面映入眼帘:在春暖花开的美景中,一种小女孩穿梭在花丛中。她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慢慢伸出双手,悄然拢住了一只逗留在花间的蝴蝶。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小女孩的脸上布满了惊讶。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着翅膀飞走了。小女孩仰起头来张望。这位特殊的小女孩就是课文的主人公安静。说她特殊,是由于她是一位盲童;说她特殊,还由于她可以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感受春天的气息,触摸春天的脉搏,捕获春天的影踪。在这个清香袅袅的上午,作者也触摸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生命力,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谁均有把握春天的权利,只有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才干发

2、明一种属于自己的春天。这篇课文篇幅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意境隽美,所蕴含的道理非常深刻。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二是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体现效果,增长语言积累。教学的重点是进一步体会某些核心语句的含义,教学难点是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2词句解析。(1)对句子的理解。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流畅”是指动作协调,步履轻盈。“磕磕绊绊”是形容路不好走或腿脚有毛病而行走不以便。盲人一般行走不便、步履蹒跚,但盲童安静却可以“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这与她“成天在花香中流连”、“在花丛中穿梭”有着极

3、为重要的关系。这句话不仅照应了前文,体现出安静的活泼聪慧及对春天的热爱,也为下文描写她神奇地捕获到蝴蝶做好了铺垫。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居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种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悄然”中的“悄”读qio,不读qio,“悄然”是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居然”表达出乎意料;“神奇”是非常奇妙;“灵性”是指智慧、聪颖才智。在这一部分之前,作者较为细致地描写了盲女孩安静穿梭在花丛中,并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慢慢伸出双手,极其精确地伸向一朵落着花蝴蝶的月季花。从女孩子穿梭、停下、伸手、拢住蝴蝶这一系列的动作中,分明让人感到这一系列动作主线不是一种盲童所能做到的,因此作者说

4、安静拢住蝴蝶“真是一种奇迹”。若不是有一种神奇的灵性在牵引着她、指挥着她,睁着眼睛的蝴蝶怎么会被盲女孩抓住呢?这神奇的灵性不正来自小女孩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吗?与其说是蝴蝶被盲女孩拢住,不如说是生命的美好被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所摄取、所捕获。我仿佛看见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安静的眼睛虽然失明,但她心灵的窗户并没有关闭,她是在用她的所有身心来感受多姿多彩的世界。在她的内心世界里,同样是一片明媚动人的景色。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此刻安静的心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张望”是向四周或远处看。这里用来描写双

5、目失明的安静,不仅体现出安静对蝴蝶的爱慕和留恋,也体现出她对飞翔的向往。“弧线”是指圆周上任意两点之间的线段,这里用来形容安静心中想象的蝴蝶飞走时的画面。尽管安静什么也看不见,但追随着蝴蝶飞舞的轨迹,她丰富的内心世界里,已经感受到飞翔的快乐,人生的美好。谁均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发明一种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权利”是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利和享有的利益,这里是说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主人,均有享有生活的权利。“缤纷”是形容繁多而凌乱,这里是指多姿多彩的美好世界。这句话是课文的重点句子。从安静的身上,作者默默地感受到了这位盲童对春天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因而情不自禁,有感而发:每一种人

6、都拥有生活的权利,无论你与否拥有健全的体魄,只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就一定可以发明出一种属于自己的春天,编织出属于自己的五彩斑斓的世界。(2)对词语的理解。流连:留恋不止,舍不得拜别。小径:小路。穿梭:像织布的梭子来回活动,形容来往频繁。本文是指安静来回在花丛中走动。一瞬间:转眼之间,形容极短的时间。清香袅袅:形容香气缭绕不绝。二、教学目的.结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对的读写“浓郁、流连、小径、流畅、引导、悄然、灵性、经历、瞬间、扑闪、概念、弧线、飞翔、权利、缤纷、花繁叶茂、多姿多彩”等词语。.对的、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

7、其中蕴含的道理。4.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热爱生活,爱惜生命。三、教学建议1教学前,可安排一次“如果我是一名盲人”的体验性活动:让学生蒙上眼睛,通过走路、读书、写字等行动,切身感受盲人生活的不便和困难。之后组织学生在班内交流自己的体验和感受。2.教学本学时,要指引学生从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整体把握既是阅读理解的起点,又是阅读理解的归宿。初读课文时,要引导学生弄清这篇文章重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说一说文中的小女孩安静给你留下了如何的印象,鼓励学生把自己最先的感知体现出来。细读课文之后,再回到整体,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再次讨论:安静是一种如何的孩子。引导学生把自己最深的感受表

8、述出来。.本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文中某些含义很深的词句,并自主发现、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措施。在初读课文之后,让学生画出自己觉得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反复研读、思考,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语句的含义,然后在小组及全班交流自己的理解、感悟,不断完善、升华各自的结识。教师要指引学生注意品析语言,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精确及精妙。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倾听,鼓励学生对不批准见展开争论,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迸射出火花,从而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教学时要注重朗读的指引,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语言,在朗读中体会情感,在朗读中深化感受。要引导学生边读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边想

9、象小女孩的所思所想,这样才干绘声绘色地朗读好课文。5.本课规定会认的字有7个,会写的字有9个,应注意“畅、瞬”的声母是翘舌音,“畅、径、翔”的韵母是后鼻音,“绊、瞬、权、缤”都是前鼻音。还应注意不要将“径”读成“jng”,将“袅”读成“mio”。可以安排学生互相交流识字措施,教师作有针对性的指引。规定会写的生字都是左右构造的字,书写时都是左窄右宽,要注意左右部件笔画之间的穿插,把字写对的、写端正。6本文课后安排了一篇阅读链接,节选自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如果给我三天光明。教师可简要向学生简介海伦凯勒的事迹,激发起学生阅读的爱好。读短文后可引导学生想一想,“我”在树林里发现了什么,是如何发现的,

10、“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之后若有条件请学生课下阅读如果给我三天光明,写出读后感想。7.学完本课后可安排一次拓展性学习活动,旨在提示学生收集热爱生命的动人故事,办一期墙报,为后边将要进行的口语交际与习作做好准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伙学习的方式收集资料,整顿资料,合伙办报,之后组织墙报展评,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感悟生命的可贵。四、教学案例(片段)体会句子的含义师:刚刚我们已经初步读懂了课文的内容,但这对于阅读一篇文章来说还不够,还应对文章进行仔细的研读。这篇课文有许多含义很深的词句,读时令人感到言尽而意无穷。下面请同窗们仔细阅读课文,找到这样的词句,并想措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11、。然后,与小组同窗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学生默读课文,圈点批注,认真感悟,合伙交流。)师:你觉得哪些词句含义深刻,为什么?生:“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居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种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这两句话含义挺深。一种什么也看不见的盲童要想捉住一只蝴蝶是非常不容易的,安静却将蝴蝶拢住了。因此作者用“居然”来表达事情的出人意料,用“奇迹”来形容这件事的不可思议。这个“奇迹”就是安静身上所特有的“神奇的灵性”。师:“神奇的灵性”指的是什么?生:也许是指小女孩身上所具有的一种特殊的神奇的力量。生:小女孩成天在花丛中流连忘返,她的身上一定也是花香浓郁。她就像一位花仙子,蝴

12、蝶也乐意和她做朋友。师:是呀!与其说是蝴蝶被安静拢住,不如说是蝴蝶被安静神奇的灵性所吸引,心甘情愿地落入她的掌心。同窗们善于联系前文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是个好措施。生:我觉得这句话的含义也很深。(读:我仿佛看见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刚读到这句话时,我想一种盲人的眼前肯定是一片黑暗,内心世界怎么会多姿多彩呢?后来联系上下文中安静的一系列动作,我感到她的内心世界一定是非常丰富的。师:海伦凯勒曾说:“世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尚有一种内在视觉,那也许是更真实的,那就是用心去看这个世界。”生:我觉得这句话的含义也挺深。(读: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师:能谈谈你的想

13、法吗?生:蝴蝶飞走了,安静却在仰起头来张望。“张望”应当是用来形容有视觉的人的,而安静是一种盲人,“张望”用在她身上似乎有些不够精确。但仔细想想,我又觉得这个词用得非常精确。蝴蝶飞走了,它是如何飞的,飞向何方,这些安静一无所知,她多么想亲眼看到啊,因此她才会仰头张望。师:你体会得真好!能不能带着你的体会和感受读一读这句话所在的段落。(学生感情朗读课文第自然段)生:“谁均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发明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我觉得这句话的含义更深刻。师:(用投影打出这句话,引导学生齐读这句话。)这是作者由眼前这动人的幕所抒发的人生感悟,也是作者写这篇文章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能不能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

14、谈谈你们对这句话的理解。生:安静虽然是个盲童,但她用自己的心灵来触摸春天,感受世界,她是多么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啊!从她的身上,我体会到:无论你与否拥有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体魄,均有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权利,都应当受到人们的尊重。生:生活中有许多人历经磨难,像张海迪,她们身残志不残,顽强生活,勇敢地向厄运挑战,发明出了许多业绩和奇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比她们幸运得多,我们更应当爱惜目前的幸福生活,爱惜生命。师:同窗们体会的都较好,下面让我们再来大声地朗读这句话。五、有关链接海伦凯勒(18016) 出生在美国南部。19个月大时,由于一场大病,使得她从此失去了视力及听力。8岁时,海伦的妈妈为她找到了一位家

15、庭教师安妮莎利文小姐,这位家庭教师用爱心和智慧教海伦写字、阅读和说话,引导海伦走出了无尽的黑暗和孤寂。通过不懈努力,海伦20岁时进入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学习。大学毕业后,海伦用生命的所有力量到处奔波,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比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被誉为全美为国家做出突出奉献的杰出人士之一。从开始,海伦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并在一家杂志上连载自传我的生活。不久,我的生活结集出版,并轰动了美国文坛。一种世纪以来,我的生活被翻译成五十多种文字,传遍了世界每个角落。海伦凯勒毕生共出版专著4部,她在大西洋月刊上刊登的散文如果给我三天光明以极其真实、自然的笔触纪录了自己辉煌而又平凡的毕生,给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精神遗产,成为鼓励着人们不懈奋斗的典型作品。海伦凯勒的毕生为人们树立了与命运拼搏的楷模,尽管命运之神夺走了她的视力和听力,她却用勤奋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紧紧扼住了命运的喉咙。多少年来,海伦凯勒的名字已经成为坚忍、不屈意志的象征,她传奇般的毕生成为鼓舞人们战胜厄运的巨大精神力量。触摸春天感悟生命 触摸春天 感悟生命对话触摸春天 触摸春天这篇课文的作者以优美、生动而又布满诗意的语言,向我们诉说着作者内心中最真切的人生感悟:谁均有把握春天的权利,只有用心去感悟生命的美好,才干发明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