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社会信用环境为金融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行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8213360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净化社会信用环境为金融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净化社会信用环境为金融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净化社会信用环境为金融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净化社会信用环境为金融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行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净化社会信用环境为金融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净化社会信用环境为金融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行(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净化社会信用环境为金融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行净化社会信用环境为金融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行祁志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不仅需要一个安定团结的稳定的社会环境,更需要建立一种诚实守信、诚信为本的社会信用环境。这是建立市场经济秩序的基本保证。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正在形成之中,违背或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则的行为和现象大量存在,直接影响和损害了经济利益主体的正常发展,目前出现的大量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就是经济发展中破坏社会信用,影响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对此公安部门配合金融部门加大了打击逃非银行债务的力度,采取依法确认债务、依法催收债务、依法经济处罚、依法收回贷款等措施,为银行挽回

2、了经济损失,是社会信用环境得到了净化。一、银行贷款借款人的逃废债务状况根据我市金融机构的统计1996年以来银行发放的贷款中30%已经形成了不良贷款,有的旗县支行的信贷资产不良率高达95%以上,分析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性因素。国家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扶持农业,投放了一定量的政策性贷款,这种政策只是对贷款设置了优惠条件,如财政贴息,但贷款还是要还的,但借款人认定是国家的扶贫款,是无偿投资,借了就没打算还,造成了大量贷款的逾期和呆滞,银行多次催收,借款人认帐不认还。2、 客观因素造成。由于自然灾害造成农、牧业减产甚至绝收,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造成贷款无法偿还。3、经济因素。主要是

3、企业经营不善或产品被市场淘汰,生产停止,或关停倒闭,或经营破产,导致借款人无力还债。4、人为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采取破产的方式,对银行债务一破了之。实际上借款人存在偿债能力或财产,通过转移资金和财产,逃避银行债务。( 2)搬迁住址,逃避还债。由于不知其下落,银行贷款无法收回。( 3)赖债不还。借款人不承认债务或四处躲藏,逃避银行债务。( 4)多头开户,逃避银行收贷。二、打击逃废银行债务采取的措施对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各家金融机构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如通过诉讼方式,依法收贷;通过处置抵押物或追究担保人责任,以物抵债等。尽管如此,仍有大量的贷款,因找不到借款人或因借款金额小无法依法收

4、贷。通过采取公安部门参与,共同打击逃废银行债务的措施后,情况发生了大的改变,一是由公安经侦部门按照银行提供的名单,按户查找,落实债务;二是由经侦部门对逃废银行债务的借款人立案侦察,三是对赖债户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四是与银行紧密配合调查核实借款人财产及偿债能力情况。五是运用银行法、担保法、票据法、合同法及民法等对借款人假破产、外逃躲债、多头开户、赖债不还等逃避债务的行为进行经济处罚甚至交司法部门处置。经过公安和银行部门的紧密配合,打击逃废银行债务的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就,拔掉了一大批赖债户和钉子户,对拖欠银行贷款的借款人起了警示作用。同时对确实无力偿还的借款人,帮助他们就业或寻找创收渠道。三、打击逃废

5、银行债务中存在的问题1、打击力度不够。由于公安部门与银行对借款人所处的角度不同,特别是银行对贷款管理的一系列规则是其他部门所无法掌握的,所以往往不自觉的站在了借款人一边,削弱了打击逃废银行债务的力度。2、银行手续存在瑕疵。在催收和追缴银行贷款时,因银行贷款合同或诉讼时效存在问题,所以给追偿债务带来一定的阻碍。3、追查成本较高。不良贷款的清收是一个费时费力的工作,银行已经花费了一定代价来进行催收。公安部门的参与也无法保证被清收的贷款都能够全部收回,但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4、时间短,无法长期坚持下去。目前公安部门参与打击逃废银行债务的活动,尽管取得了成效,但与银行不良的额度相比相去甚远,需要建立一种长期的合作机制,将打击逃废银行贷款的活动持续的进行下去。四、发展和完善的方向1、紧密配合,再出重拳。2、追查和完善借款手续相结合。3简化手续,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清收一片。4要与经济环境综合治理相结合。5要与多个执法部门配合,共同打击逃废债。6坚持不懈,作为长期的工作任务来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