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牛顿第二定律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8212541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部分牛顿第二定律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二部分牛顿第二定律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二部分牛顿第二定律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二部分牛顿第二定律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二部分牛顿第二定律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部分牛顿第二定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部分牛顿第二定律(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部分牛顿第二定律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一一牛顿第二定律知识梳理一、牛顿第二定律1 牛顿第二定律内容: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外力处边成正比,与物体的质 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相同。2 牛顿第二定律的比例式为 匸:二F ;表达式为F二严帖。3 力的单位是牛(N), 1 N力的物理意义是使质量为 m=1kg的物体产生-; 二的 加速度的力。4 几点说明:(1 )瞬时性:牛顿第二定律是力的瞬时作用规律,力是加速度产生的根本原因,加 速度与力同时存在、同时变化、同时消失。(2) 矢量性:F =是一个矢量方程,加速度 a与力F方向相同。(3) 独立性: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一个力产生的加速

2、度只与此力有关,与其他 力无关。(4) 同体性:指作用于物体上的力使该物体产生加速度。二、整体法与隔离法1 连接体: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组成的物体系统称为连接体。2 隔离体:把某个物体从系统中单独“隔离”出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的方法 叫做隔离法(称为“隔离审查对象”)。3 整体法:把相互作用的多个物体视为一个系统、整体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称为整 体法。三、正交分解法与牛顿第二定律的结合应用当物体受到两个以上的力作用而产生加速度时,常用正交分解法解题,多数情况下 是把力正交分解在加速度方向和垂直加速度方向上,有:罠二曲(沿加速度方向)F = 0了(垂直于加速度方向)特殊情况下分解加速度比分解

3、力更简单。应用步骤一般为:确定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并画出受力图;建立直角坐标系, 把力或加速度分解在 x轴和y轴上;分别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 出方程;统一单位,计算数值。四、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1 审题,明确题意,清楚物理过程;2 选取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3 运用隔离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受力示意图;4 建立坐标系,一般情况下可选择物体运动方向或加速度方向为正方向;5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公式、题目所给的条件列方程;6 解方程,对结果进行分析,检验或讨论。疑难导析一、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核

4、心内容,在中学物理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深刻理 解牛顿第二定律,要从不同的角度,多层次、系统化地揭示其丰富的物理内涵。概括地 讲,牛顿第二定律有“四同”“一相对”的特点。“四同”即同一单位制、同体、同时、 同向;“一相对”即运动相对一定的参考系。同单位制统一国际单位制:F的单位用牛(N , m的单位用千克(kg), a的单位 用米/秒,采用同一单位制的单位时,“声二心妝”中的比例系数k为1,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丘二啟”才成立。同体性F、m a三者都针对同一物体,其中 F是该物体所受的外力,m是该物体的质量,a是在F作用下该物体的加速度。同时性F与a是瞬时对应的,它们冋时存在,冋时变化,冋时

5、消失。物体在每一 时刻的瞬时加速度都是与那一时刻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的,恒力产生恒定的加 速度,变力产生变化的加速度,某一方向上合外力不为零,就在这一方向上产 生加速度,加速度的方向与运动方向无关。同向性F与a的方向永远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合外力的方向决定了物体加速度的 方向,加速度的方向反映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对性在牛顿第二定律中,加速度 a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必须选取相对于地球 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即所选参考系必须是惯性系),不然,牛顿第二定律是不成立的,通常选地球为参考系。二、关于连接体问题的求解方法1 概念:所谓连接体问题,是指运动过程中几个物体或上下叠放在一起

6、,或前后挤压在一起,或由间接的场力(如万有引力、电场力、磁场力)作用在一起、或通过细绳、轻杆、轻弹簧连在一起的物体组。2 思维方法:求解此类问题时,可以整体研究也可隔离分析,把系统内的所有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的质量等于各物体的质量之和,即八 =十二+-,当,这种处理问题整体受到的外力 F已知时,可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整体的加速度 的思维方法叫做整体法。求解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常把某个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受力情况,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如果问题较复杂,涉及未知量较多,只“隔 离”一个物体不够,还必须再“隔离”第二个物体、第三个物体等。总的原则是所列方 程数与未知量

7、个数相等就可以了。这种处理连接体问题的思维方法叫做隔离法。处理连接体问题通常是整体法与隔离法配合使用。作为连接体的整体,一般都是运 动整体的加速度相同,可以由整体求解出加速度,然后应用于隔离后的每一部分;或者 由隔离后的部分求解出加速度然后应用于整体。处理连接体问题的关键是整体法与隔离 法的配合使用。隔离法和整体法是互相依存、互相补充的,两种方法互相配合交替使用, 常能更有效地解决有关连接体问题。1:如图所示,质量为 八和J的两个物体用细线相连,在大小恒定的拉力F作用下,先沿水平面,再沿斜面,最后竖直向上运动, 运动中,线上张力的大小()A. 由大变小B. 由小变大C. 始终不变D.由大变小再

8、变大答案:C解析:求细线的张力冷,选受力少的:物体为研究对象较好,此外还必须知道匸物体的加速度 总,求加速度盘,选岂、呎;这个整体为研究对象较好。在水平面上时:_ _ 十、上F -羽(叫-I-=网 + k联立解得:在斜面上时:一二 1一F -(感十附g )g sin删丄+ 陋匚=(熾l + 删口联立解得:同理可得竖直向上运动时,细线的张力所以C选项正确。知识点二一一力学单位制知识梳理1基本物理量与基本单位力学中的基本物理量共有三个,分别是质量、时间、长度;其单位分别是千克、秒、米;其表示的符号分别是kg、s、m2. 测量三个力学基本物理量的仪器测量三个力学基本物理量的仪器分别是天平、停表、直尺

9、。3. 单位制与国际单位制由规定了的基本物理量,依据物理规律与公式推导出的物理量的单位叫导出单位, 这样的物理量叫做导出物理量。4. 单位制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共同组成国际单位制是一种国际通用、包括一切计量领域的单位制。疑难导析1. 基本单位在物理学中,以质量、长度、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发光强度、物质的量共七 个物理量作为基本物理量。以它们的单位千克(kg)、米(0)、秒(s)、安培(A)、开尔文(K)、坎德拉(cd)、摩尔(mol)为基本单位。2. 基本单位的选定原则(1)基本单位必须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并且具有长期的稳定性与重复性。(2 )必须满足由最少的基本单位构成最多的导出单位。(3

10、)必须具备相互的独立性。在力学单位制中选取米、千克、秒作为基本单位,其原因在于“米”是一个空间概 念;“千克”是一个表述质量的单位;而“秒”是一个时间概念。三者各自独立,不可 替代。3. 单位制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单位制的建立在物理运算中非常重要,规定了单位制就可以省去计算过程中繁杂的 单位计算和书写,而在计算过程中无须再把所有物理量的单位一一写出,只需在式子末 尾写出所求物理量的单位即可,从而简化计算过程。当然,必须统一选用国际单位制。2:关于力学单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kg、m/s、N是导出单位B. kg、m s是基本单位C.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可以是kg,也可以是gD. 只

11、有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才是- “答案:BD解析:所谓导出单位,是利用物理公式和基本单位推导出来的。力学中的基本单位 只有三个,即kg、m s,其他单位都是由这三个基本单位衍生(推导)出来的。如牛顿” (N)是导出单位,即1 N=1 kg m/s (戸一-),所以题中A项错误,B项正确。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只能是kg, C项错误。在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中,戸二( k=1)只有在所有物理量都采用国际单位制 时才能成立,D项正确。典型例题透析类型一一一力、加速度、速度的关系合外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是瞬时关系,但速度和加速度不是瞬时关系。同时要注 意是加速还是减速只取决于加速度与

12、速度的方向,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速度增加,加 速度与速度反向时,速度减小。v、a、f和s分别( )3、如图甲所示,物体沿斜面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物体 与斜面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图乙中 表示物体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摩擦力大小和路程图乙中正确的是解析本题考查了图象问题,对于该问题要寻找规律,写出表达式,然后判断.物体在两个过程中都做匀变速运动,由此可知A、B、D选项不正确.由fi =卩mgosa和=卩mg可知,C选项正确.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一端系在墙上的D点,自由伸长到 B点。今用一小物体m把弹簧压缩到 A点,然后释放,小物体能

13、运动到C点静止,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恒定,试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到C速度越来越小B到C加速度不变B到C一直减速运动a v:11A. 物体从A到B速度越来越大,从B. 物体从A到B速度越来越小,从C. 物体从A到B先加速后减速,从D. 物体在B点受合外力为零答案:Ca与同向时,解析:因为速度变大或变小取决于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的关系(当,变大,当a与反向时,-变小),而加速度由合力决定,所以要分析I、a的大小变化,必须先分析物体受到的合力的变化。物体在A点时受两个力作用,向右的弹力匸:和向左的摩擦力厂,合力。 物体从A = B过程,弹力由大于减至零,所以开始一段合力向右,中途有一点

14、合力为 零,然后合力向左,而一直向右,故先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加速运动,在A到B中途有一点加速度为零,速度达最大,接着做加速度越来越大的减速运动。物体从BC过程,; 厂为恒力,向左,所以继续做加速度不变的匀减速运动。类型二一一牛顿运动定律分析瞬时加速度问题分析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加速度,关键是分析瞬时前后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 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瞬时加速度。此类问题应注意两种基本模型的建立。1刚性绳(或接触面):不发生明显形变就能产生弹力,当剪断(或脱离物体)后, 其产生的弹力立即消失,不需要时间一般题目中所给细线或接触面若不加特殊说明,均 可按此模型处理。2.弹性绳(或弹簧):其特点是形变量

15、大, 形变恢复需要较长时间,在瞬时问题中, 其弹力的大小往往可以看成没来得及发生变化。做变加速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时刻在变 化(大小变化或方向变化或大小、方向均变化),某时刻的加速度叫瞬时加速度。由牛 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是由合外力决定的,即有什么样的合外力就有什么样的加速度与 之对应,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当合外力恒定时,加速度也恒定,合外力随时 间变化时,加速度也随时间改变,且瞬时力决定瞬时加速度,可见确定瞬时加速度的关 键是正确分析瞬时作用力。; I/4、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 m的物体系于长度分别为 1、-的两根细线上,-的一端 悬挂在天花板上,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日, 水平拉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现将-线剪断, 求剪断瞬时物体的加速度。(1)下面是某同学对该题的一种解法:解:设1线上拉力为一-,乜线上拉力为石,重力为mg物体在三力作用下平衡7; cos = ffsg?7Jsin 5=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