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四年级科学下册 点亮小灯泡教案 教科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8212516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年四年级科学下册 点亮小灯泡教案 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1-2022年四年级科学下册 点亮小灯泡教案 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1-2022年四年级科学下册 点亮小灯泡教案 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1-2022年四年级科学下册 点亮小灯泡教案 教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2022年四年级科学下册 点亮小灯泡教案 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年四年级科学下册 点亮小灯泡教案 教科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2年四年级科学下册 点亮小灯泡教案 教科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3.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4.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过程与方法:1.连接简单电路。2.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3.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日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2.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3.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教学重点】正确连接电路【教学难点】认识小灯泡的结构,正确连接小灯泡【教

2、学准备】小灯泡、1. 5 v的干电池、导线、实验记录单、小灯泡的剖面图或剖开的大灯泡的实物、电池和小灯泡的图片等【教学过程】一、引入当我们闭合家里的开关,电灯就会亮起来。电灯为什么会亮呢?考虑过这样的问题吗?让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小灯泡吧!二、认识小灯泡等的结构1.小灯泡的构造(1)小灯泡大家都看到过吧?你能画一画印象中的小灯泡吗?要求划出小灯泡的内部构造观察小灯泡。(2)每组一个灯泡,观察小灯泡的各部分结构。(3)交流观察结果,并对自己画的小灯泡作出修正。(4)猜猜电流是怎么从小灯泡内部通过的?用手指画一画。2.观察导线、电池,说说导线和电池的结构三、让小灯泡发光1.点亮小灯泡(1)小组活动-连

3、接这些实验器材,想办法使小灯泡亮起来,用手比划说说电流是怎么流动的?并做好记录,用箭头画出流动的方向。(2)组织学生汇报:连接好的小组上台展示,并说说电是怎么流动的?它的方向是怎样的?没有连接好的也上台展示,与全班同学一起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渗透短路、断路等知识。2.尝试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1)还能用哪些方法点亮小灯泡,用实物图画下来哦。(2)画出每一种连接方法的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径,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3)把连接图贴在黑板上,在全班交流(4)分析接亮的共同点3.出示实物图,分析哪个灯泡会亮,哪个灯泡不会亮。四、安全教育我们在课堂上使用的都是电池,电压较小,不伤及到生命,而发电厂发出的,

4、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的、致人死亡的点,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尤其要注意。板书设计: 点亮小灯泡小灯泡 导线 电池不同实物图展示:附送:2021-2022年四年级科学下册 点亮小灯泡说课稿 教科版一、教材分析 点亮小灯泡是教科版小学科学第四册电单元第二课的内容。它是学生在充分感知了电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基础上,真实触摸和运用电的一次尝试活动,为下一步学习串联和并联电路奠定基础。教材安排了2大活动:一是让小灯泡发光,安排了观察小灯泡、连接小灯泡、猜测电流路线、画电路装置图”4个小活动,期间引发出电流、电路等科学概念;二

5、是通过“图中的哪个灯泡会亮?哪个灯泡不亮”来认识通路、短路、断路等现象,从而深刻理解电路的概念和外延。 教材的这种布局,体现了2大优势:1、迎合学生心理需求,充分调动学习兴趣。2、有利学生掌握电路的具体连接方法。 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根据教材分析和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科学知识:认识小灯泡、电池的结构;掌握电流、电路等概念,特别是要知道通路、短路、断路等现象,并能清晰地描述出电流的流向。科学探究:经历使用电线、电池、让一个小灯泡发亮的活动;学会检查电路装置,体会电流的路线,用自己的方式初步学画电路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安全用电知识,意识到电池对人类生活

6、的影响,体验到合作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观察灯泡,正确连接电路并想象电流的路线。教学难点:想象电流的路线。三、教法指导本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是综合运用“任务驱动法”、“创设情境法”。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本课采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主体式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境,在情境中设置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四、学法指导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自主操作法”、“小组合作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本课通过学生自主操作、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使课堂能在生动、有趣、高效中进行。五、教学准备每生一根电线,一个干电池,一个小灯泡,不同颜色的笔2支,实验记

7、录单。教师准备课件。六、教学过程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过程要与学生认知特点相统一,才能发挥科学教学的最大效益。所以我立足学生认知结构设计教学过程如下: (一)导入激情1.出示台灯,创造场景。2.我让它亮起来。(故意动作)啊呀,灯坏了?可能什么原因?让谁来修?你敢?就算你敢我也不敢让你来修理的,研究科学需要勇敢但不能莽撞。我们小学生是不能随便修理电器的,否则会发生触电的危险。不过在这堂课上,我们每个人可以通过操作没有危险的材料,都有机会来当一回小小电工,有信心完成任务吗?3.板题:点亮我的小灯泡。此环节设计理念是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提出明确的目的,使学生既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又懂得

8、要安全用电。(二)观察研究1.四人小组交流课前已经观察的干电池、小灯泡、电线的构造和特点。2.各组汇报观察结果,可以到实物投影仪中边指点边解说,也可以到黑板上边画边说。教师随机通过课件展示实物图和干电池、小灯泡的解剖图。重点点明干电池的正负极和小灯泡的灯丝、两个连接点。此环节设计理念是通过结构观察法和课件展示法把学生粗略的、无序的观察引导到有目的、有序的观察上来。(三)连接电路1.各组通过合作探究完成用一根电线、一个干电池来点亮小灯泡的任务。2.统计成功的小组。此环节设计理念是让学生自主操作、小组合作更能发挥学生创造性的连接电路点亮小灯泡。(四)研究电路1.让学生观察点亮小灯泡的装置,明白他们

9、现在的连接就叫做电路。2.引导学生找到小灯泡发光的部位就是灯丝,灯丝能够发光可能是电流在灯泡中流过的缘故。3.小组探讨并比划电在电路中的流动路线,然后用红笔在事先发给大家的连接装备置图中画上电的流动路线。4.各小组派代表到实物投影仪前展示电路图并进行讲解电在电路中怎样流动灯丝才能发光。5.在各小组充分发言,同学们各抒己见、补充意见后,教师小结:只有当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出,并从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电池的负极,才能使灯泡发光。边小结边用课件模拟电在灯丝中流过让灯泡发亮。使学生获得更清晰的认识。6.小组尝试更多的点亮小灯泡的连接。要求学生画出新的连接电路图,用红笔

10、画电路图,蓝笔画电流方向。此环节设计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发展学生个性。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欲望,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共同建构健康的科学素养。(五)解决问题1.用课件展示短路和断路两种实物装置电流图,让学生模仿实验并讨论小灯泡不会亮的原因。2.教师介绍短路和断路的知识。(用一根导线直接把电池的正负级连接起来叫做短路。电池的一端与电线没有连接叫断路。短路会使电池和电线在瞬间发热变烫,甚至还会引起灾害,日常生活中要防止这样的连接。)3.视频展示废旧电池对人类环境的影响,树立学生环保意识。此环节设计理念是强调结合生活实际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六)总结延伸1.再次安全教育和环保教育。2.课外请同学研究,你能不能用一节电池和两根导线点亮两个或者更多灯泡?此环节设计理念是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为下文铺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