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3]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8209882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3]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3]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3]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知识与技能1阅读教材,梳理元谋人、北京人两个远古人类遗址的概况,并比较二者的异同。2利用考古发掘的化石、遗迹,探究北京人的体貌特征、生产情况,并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依据。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炼知识要点。2通过观察人类进化示意图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说出人类进化的大致过程及我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的分布情况,初步掌握识读历史地图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讲述北京人遗址发掘过程中的小故事,体会考古学家执著探索的精神,结合北京人

2、遗址中的考古发掘,认同北京人遗址在同时期遗址中的重要地位。重点北京人难点本课的难点是所讲内容距今久远,学生比较陌生,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历史这门学科,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基本内容。利用多媒体出示下列两幅图片:“达尔文猿身像”及真实画像。问题一: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出示的第一幅图片有何特殊之处?据你所知,世界上这样的生物存不存在?(人头,但却是猿身。不存在)教师提问:是的,很明显,这是经过拼接之后的画面。那么这个蓄着长胡子的人到底是谁?为什么被人嫁接了猿猴的身体呢?哪位同学知道在他的身上又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呢?学生回答:达尔文,因其宣扬人类是

3、由猿猴演变而来,宣传进化论思想,所以被神学者诋毁,才有了这样的画像。教师引导:(出示第二幅图片),同学们说的很好,达尔文用生物进化理论彻底否定了神学家宣扬的“上帝造人说”,从自然科学的角度,阐述了生物进化的规律和特点,用科学的视角告诉人们人类的起源。那么,中国境内的古人类起源于何时、何地?他们的生存、生活状况又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1我国最早的人类是什么人?他们生活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学生根据课本回答)2那么,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又是怎样的呢?(学生看书、讨论、交流)教师小结:据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元谋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发现了一

4、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的炭屑和两小块烧骨,表明元谋人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使用火了。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教师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了远古时代,亲历了由猿到人的过程,对古人类的产生有了初步认识。那么,早期的人类是怎样生活的呢?下面我们看能否从本课的第二目“北京人的发现”中找到答案。二、北京人的发现教师讲述:同学们,在我们接触到的古人类文化的遗址中,北京人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48千米的周口店龙骨山上。最早是在1921年发现的,正式发掘工作从1927年开始。1929年周口店的发掘工作由我国青年学者裴文中独立主持,发现了第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5、1935年至1937年,周口店发掘工作由我国考古学家贾兰坡主持,又先后发现了三个比较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抗日战争期间,发掘工作被迫停止。新中国成立后,发掘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迄今为止,北京人遗址共发现头盖骨化石6个,下颌骨化石15件,牙齿化石157颗,以及其他遗骨化石,共属于40多个个体。北京人遗址丰富的发现内容,尤其是众多石器和用火遗迹的发现,使远古确有直立人存在的推断得到肯定,为从猿到人的伟大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经过碳素断代、古地磁断代、树木年轮断代等科学技术测定,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万20万年之间。在北京人遗址中还发现了紫荆木炭,灰烬层,烧过的土块、石块、骨头和朴树籽等。这些发现证

6、明“北京人”已经用火,这些灰烬和烧过的东西一堆一堆限定在一定区域,说明他们已具有一定控制和管理火的能力。 教师过渡: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北京人的生活状况。请同学们阅读“北京人的特征”这一目的内容。三、北京人的特征请同学们阅读“北京人的特征”一目中的内容,回答问题。(1)北京人使用的工具有什么特征?说明了什么问题? (2)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和组织形式有什么特点?这是由什么决定的?(3)北京人已学会使用天然火,火的使用对北京人来说有什么作用?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什么意义?发挥想象力,想想北京人是怎样取得天然火的。把全班学生分成三大组,每组讨论一个问题。(1)北京人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采用不同的

7、打制方法,制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将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把树枝砍成木棒,凭着极原始的工具同大自然进行艰苦的斗争。 (2)北京人过的是群居生活,他们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这构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这种生活方式是由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生产工具极其简陋决定的。因为在这种条件下,依靠个人的力量无法生存下去,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同大自然斗争,从而获得生存的机会。(3)北京人可以用火来驱赶野兽、烧烤食物、照明、防寒,这使北京人又向前大大迈进了一步。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雷击起火,矿物自燃,火山喷发,摩擦起火。教师提问:同学们刚才回答得很好

8、。既然我们知道了北京人已经会制造简单的工具,过的是群居生活,又会使用天然火,那么,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他们穿什么,吃什么,住的又是什么?示例1:天亮以后,北京人开始成群结队地往外走,一部分人去狩猎,一部分人去采集,天黑以后,采集、狩猎等寻找食物的人都回到洞中,把采集到的野果分给大家,几个壮年男子把狩猎到的动物剥皮,把肉割开,放在洞口的火堆上烧烤。熟了以后,根据每人的具体情况分配。当人们填饱肚子以后,便就着火进入梦乡,由于洞口的火堆整夜不熄,也有人专门照看,远处的野兽也不敢靠近。示例2:北京人的衣服是把植物枝叶系在腰间,这类衣物不能抵御严寒,但多少可以起一点作用,而且容易

9、得到;二是把猎到的动物剥皮后吹干,粗略加工当作衣服。在食物方面,一靠采集,二靠狩猎。住的是天然山洞。教师提问:同学们回答了有关北京人的一些问题,对北京人的生活状况和体质特征有了一些基本了解。那么相比元谋人,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呢?相比元谋人,北京人已经能够利用天然火,并能够长时间保存火种。北京人的面相更接近于现代人,脑容量也明显高于元谋人。学生自读“知识拓展”部分的内容,简单了解山顶洞人的特征及生产生活状况。今天我们学习了我国境内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远古居民(元谋人和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我们的祖先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克服重重困难,缓慢进化着。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相信同学们一定会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战胜困难,愿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上勇往直前,一帆风顺!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元谋人约170万年前二、北京人(约70万20万年前)体质特点: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生产工具:打制旧石器时代火的使用:保存、使用天然火生产活动:采集、狩猎社会组织:原始群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