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反思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8209786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年《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2年《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2年《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反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反思2022年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反思1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文,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走进自然,如课本所言,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怎样的清明与浪漫:绿色的山野,绿色的空气,绿色的心情。人应当是自然的人,自然中的人也才是真的是人,几分闲适,几分悠然,任清风拂面,任思绪随风而起可我的生活,学生的生活中有多少自然的画景与声响呢?忙忙碌碌,重复的生活,书本成了自然的全部这还是自然的吗?我在教学中通过计算机技术,展现给学生一幅幅精美的画面,使学生通过画面进入诗人描绘的意境,感受“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田野的肥沃”;领略“丰收的果园”,“珍奇的鸣

2、禽”,“野花的烂漫”的景象。一组组生动的动态画面,把大自然鲜活的景象一下子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犹如置身于大自然美景之中。于是诗人所描写的这些语言文字就转化成了画面,并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促进了课堂教学的优化。巧用多媒体,在“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中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我不仅体会到了现代教育技术“从直观到形象的思维,从感性到理性”的教学原则,也体会到了我们老师如果能合理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正确处理好多媒体的作用点和最佳作用时机,必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022年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反思2今天的教学内容是去打开大自然绿色

3、的课本,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文题蕴含丰富,以“绿色的课本”喻“大自然”,形象贴切且引人遐思。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大自然的厅趣妙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大自然的绚丽多彩,召唤少年儿童热爱自然,勇于探索,从大自然这“绿色的课本”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上星期,我就已经备好了教案,教案是备得很详尽,如果按照常规课来上的话,是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的,可是结合本课的自身特点,我认为这样来上的话,就失去了诗歌应有的特色,让这首优美的诗歌也成了一篇普通的记叙文,同时也就失去了将其编入课本的意义。在课前读了这首诗歌,觉得要象教案上那样让学生来分析,来体会的话,不但学生无法体会得如此深入到位,而且会让诗歌失去其韵味,

4、要想达到让学生真正理解的目的,除了读,还是读。上课铃响之后,走进教室,开始了我没有教案的一堂课。首先板书课题: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让学生一起读一读,然后问:“课本,大家见过吗?”“哪些能被称为课本的?”学生对“课本”这个概念是极为熟悉的,一下子说出了许多课本的名字,且显得十分兴奋,借着这个势,我又问“课本能教给我们什么啊?”知识,学问,这是学生们都能说出来的,我再问:“大自然又是什么啊?”一下子,学生都没有话了,我马上意识到我的问法出了问题,改口问“大自然中都有些什么啊?”这回学生可有话说了,从植物到动物,从身边有到听说过的,个个是滔滔不绝,一下子劲头就来了。我继续问“那大自然也能象课本一

5、样教验我们知识和学问吗?”显然,这个问题是学生一时没有想到的,不过,稍作思考,就开始有学生以自然界中植物能指方向来回答了。见火候已到,我这样来正式导入课文的学习:“作者将大自然比作课本,那么就让我们打开我们手中的语文课本,看看作者是如何来描述大自然这个绿色的课本的。”然后在整堂课上,以个人读,小组读,开火车读,男女生分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来展开和组织教学,请读得好的同学来说说为什么这样读,让其他学生来说说他这样读让你有什么感觉,这样,课堂始终围绕“读”来进行,学生一遍遍的朗读中深化了理解,升华了情感,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没有教案的一堂课,让我和我的学生是如此地轻松,如此地投入。由此可见,只要心

6、中有目标,我们的课堂就能举重若轻。2022年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反思3自认为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上换来的却是一片难堪的沉寂,每次遭受这样的打击时,我除了承受就是在瞬间作出调整,将要求降低再降低。我在想,我是在将他们当成刚刚学步的婴儿,先一步一步扶着走。不过,总比课堂上完全做一个听众看客,听我天花乱坠,到头来却不知所云的好吧!呵呵,虹彩妹妹的心情我能理解,像你这样满怀教育激情的老师,是不适应这种课堂状态的。不过,这个班的孩子也应该庆幸遇到了你,就像母亲扶着孩子学走路一样,相信他们在你的指导下,会一步步学会走路,甚至会奔跑。这首诗歌课后有个习题“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我是分两步

7、让学生掌握这个问题的。首先是初步感知:教学伊始,我让学生说说什么是课本,学生很容易说出课本是语文书、数学书之类。接着,出示完整的课题,找一找课题中把什么比作课本,学生找出把大自然比作课本。“你认为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吗?”这个问题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有的说,大自然就是绿色的课本,因为大树小草都是绿色的;有的说,大自然是五彩的,五颜六色的鲜花在开放;也有的说,大自然是黄色的丰收的田野中金色的麦子、稻谷这时我抓住一个学生的回答“大自然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引导学生明确这里的“绿色”不仅仅代表一种颜色,而象征着生机和活力。其次是精确把握:学习2、3小节时,我让学生说“大自然是一本书。”学生的回答也是丰富

8、多样,有的说是一本音乐书,书中有鸟儿的歌声和溪水的哗哗声;有的说是一本美术书,书中有苍翠的松柏,五彩的鲜花,沉稳的大山;有的说是一本故事书,因为从小草身上,我们懂得了要坚强,从丰收的田野中,我们学到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此时,我又问“现在你们知道作者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了吗?”学生的回答就水到渠成“大自然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我们尽情欣赏、倾听。在大自然中,我们学到了知识,懂得了道理”这样紧扣课题展开教学,我觉得效果不错。看到月言班上的孩子能把大自然想象成这么多不同的课本,描述又是那么美好,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自认为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上换来的却是一片难堪的沉寂,每次遭受这样的打击时,我除了承受就是在瞬间作出调整,将要求降低再降低。比如,学习第二小节时,先找找诗歌中美好的事物,再用“大自然是一本书”开头,让学生练习说几句话。学生先用书上的语言,再展开想象说说其他的事物,最后就能完成补充习题上的仿写练习。我在想,我是在将他们当成刚刚学步的婴儿,先一步一步扶着走。不过,总比课堂上完全做一个听众看客,听我天花乱坠,到头来却不知所云的好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