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春节作文900字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8209548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快乐的春节作文9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快乐的春节作文9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快乐的春节作文9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快乐的春节作文900字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快乐的春节作文900字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快乐的春节作文9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快乐的春节作文900字(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快乐的春节作文900字欢乐的春节作文900字三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肯定要避开无结尾作文的出现。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欢乐的春节作文900字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欢乐的春节作文900字 篇1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时间的车轮又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印痕。伴随着冬日里暖和的阳光,20xx新年如约而至。银蛇舞动辞旧岁,骏马奔腾踏春来。送走了20xx年,迎来的是20xx年。又一个365天的轮回即将划上了句号,迎着凊骨的寒风,踏着冰冻的土地,在这空旷清净午夜,静静地等待新年的到来。在缤纷的焰火和欢快的乐曲中,新的一年向我们走来。辞旧

2、迎新之际,我们总是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在新的一年,我们有许很多多的事情要做,有许很多多的任务要去完成,我们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新年的礼花也即将起,世界的每个角落都将沉醉于新年的喜悦中。过去,离我们越来越远,新一年的面容即将呈现,我们这群祖国的希望正在摩拳擦掌,为祖国的明天捧上一片光线。心,正在激烈着,打开希望的大门,展望明天的辉煌。20xx,我们读过闹市逸民的岁月情怀,我们听过夕阳飘渺的花开的声音,我们看过 老金的诙谐脸谱,我们艳羡过江清月静的华蜜生活,我们沐浴过梅兰田的阳光绚丽,我们邂逅过陌上尘楼的如花美眷,我们亲历过簌簌衣的时空交织,我们走过我是诗君的蹉跎岁月,我们吟诵过梅兰竹菊的临

3、屏诗词,我们感受过燕东亭的四十不惑,我们共享过冰中水仙花的真情故事,我们领会过别克大气天成的天际之旅20xx,我们期盼着,让世界末日的谎言成为笑谈,让我们的心声如花绽放,让秋水的美文流传网络,让我们的情意汩汩流淌,让我们的家园人丁兴盛。我们还期盼,爱在秋水,爱在网络,爱在这个世界,爱在每个人心底。辞旧岁,迎新年,谱写青春,放飞希望。面对新的天空,我抬头仰视太阳,旧的一年过去,我要新的人生辉煌。凝视已久,我重新仰视天空,东方,仍旧那么光明。每一天,都有一份新的希望,每一年,都是一个新的起先!梦,更加宁静,让我看到我心中的希望,心中的幻想。新的一年,预示着我又长大了一岁,心中的幻想,近了,近了夜深

4、了,可我还没有睡,我在深思,新的一年,是什么样的起先?我期盼着,期盼新的一年更加美妙,我也期盼着,期盼着新一年的祖国令我更加傲慢、骄傲。我静静的等待,等待着那神圣的一天,从新年礼炮打响的那一刻起,我,便长大了,想起我将要为祖国做出巨大贡献,我,笑了天,依旧那么蓝,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安静,想起那一刻,那神圣的一天,旧的一年的终点,也就是新的一年的起先,新的期盼,新的起先,新的希望,新的幻想。新年,我非常憧憬,新一年的生活在心中酝酿,为了新的一年努力,努力,让那幻想成为现实,为了新的明天,奋勉图强。新的奋斗,新的努力,新的一年,新的希望。欢乐的春节作文900字 篇2狗年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喧

5、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当狗年春节时期,人们就会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样丰富多彩。比如:跳马灯、放鞭炮、包团子、包饺子、吃年夜饭、贴春联。除夕之夜的外空没有一秒是安静的,鞭炮响声此起彼伏,相尽争闹,仿佛都在急迫地呼盼着狗年春节快快来到。除夕之夜是团聚夜,在这除旧迎新的时刻,我们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妈妈告知我在满桌的佳肴中,有两道菜是最有寓意的,一道是红烧鱼,预示着我们今后生活红红火火、年年有余;还有一道是肉圆,预示着一家人祥瑞美妙、富贵团聚。全家老少围在大圆桌上,边吃边相互道贺祝愿,干脆洪亮的酒杯互碰声,蕴含着来年的事业能兴盛发达。大人们爽朗的笑声和热忱的祝愿,预示着来年

6、的生活会美妙绚丽。吃年夜饭间,响彻云霄的鞭炮声连绵一片,我和哥哥早就耐不住了,狼吞虎咽扒过饭菜,便冲出门外放烟火去了。我和哥哥竞赛似的,迫不及待地点燃各自手中的烟火,看谁的烟花美。伴随着声声噼啪,噼啪脆响,院子里,焰星五彩缤纷,飘飘悠悠。时而如天女散花,时而如群蝶争舞,红的,黄的,蓝的,紫的,让人纷繁芜杂,目不暇接。看哥哥又点燃了一个杜鹃花,立即一支盛开的金花到处乱窜,一会儿是黄色的,一会儿是绿色的。我也不甘示弱点燃一支集锦,那火星直冲到一米高的地方,又洒落下来,既像炼钢炉里飞溅的钢花,又像漂亮的彩色喷泉。随后,集锦又喷出一道白色的火焰,仿佛一朵正在怒放的白菊,令人赏心悦目。再看四周村落,绚丽

7、多彩的烟花划破了夜空,刺眼夺目,连绵不绝。真可谓烟花汇演,争奇斗艳。随着又一串急促的砰砰作响,一个金黄色的烟花像是一朵大大的菊花瞬间烂漫盛开,好像在向人们傲慢地炫耀着自已的华贵和刚毅。又听嗖的一声,一串火苗像彗星一样,拖着金色的小尾巴,投进了黑夜的怀抱。轰火苗驶出齐天大圣的七十二变,瞬间在空中绽开了漂亮的笑容。嘿!瞧,一个光芒耀眼的花中皇后大牡丹闪亮登场!颜色多得数不胜数:赤、橙、黄、绿、青、蓝、紫,比朝霞云朵还要丰富,硕大无比。它那高雅素洁的舞姿令大家不由自主地大叫,接着,那牡丹分散成了闪耀着的小星星在空中摇摇欲坠,这个牡丹还没有谢幕,哪个紫色兰花又接踵而至。一个又一个地粉装登场,那多变的形

8、态令我们纷繁芜杂,连连呼好,我和哥哥兴奋的笑着,跳着,尽情地亨受着欢闹除夕的欢乐。最让我快乐的还有那贴在婆婆家两扇大门上的那两幅对联呢,那几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可是出自我小小柔弱之手,妈妈说这是对我多年来勤学苦练毛笔字成果的认可。只要我坚持写的好,每年都会让我写的对联贴在婆婆家大门上来迎接狗年春节的到来。今年狗年春节我不仅是自己放鞭炮欢闹节日,而且能让我写的对联贴在门上来迎接亲朋好友的到来,你说我这个狗年春节能过得不欢乐吗?欢乐的春节作文900字 篇3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中国的春节历史悠久,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它的来历有许多,其中最出名的是这个故事: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兽,头长触

9、角,猛烈异样。“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损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损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把胡子撩起来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肯定把?年?兽赶走。”老婆婆接着劝告,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觉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

10、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其次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稳无恙,非常惊异。这时,老婆婆才茅塞顿开,连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四周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逐“年”兽的方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中国的春节来历繁多,习俗也繁多。比如在民间人们还喜爱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观赏性和好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

11、受人们的宠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妙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饰得红火富丽。还有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盼着新的一年祥瑞如意。这种习俗后来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

12、”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日,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对于舶来品“情人节”,虽然被商家炒得热热喧闹闹,但假如让烟台人三者只能选其一的话,大家却均不谋而合舍弃了它。看来,目前我们短暂不用担忧洋节会取代中国传统节日,尤其是春节。今年情人节与春节相距很近,春节没有受到冲击,反而是情人节被沉没在忙年的气氛中,由此可见,中国人最重视的是春节,这一点不会变更。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页 共1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