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820910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联丰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以“新理念、新知识、新课程、新技能、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主要内容,以有效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以“搭建平台、创建机制、自主发展”为方针,创新教师培训机制、内容、手段和方法,强化培训质量管理,全面提升我校教师综合素质,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和人力资源支持。二、目标任务(一)目标树立大教育、大培训的观念,确立终身教育观念和全员培训工作目标,创建学习形组织。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引导、激励、帮助教师在现有起点上持续发展,在职业道德水准、教育新理论、教育新观念、知识结

2、构、实施素质教育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育技术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有实质性的提高,努力实现三个转变:由“接受型”教师转变为“开拓型”教师;由“经验型”教师转变为“科研型”教师;由“平淡型”教师转变为“特色型”教师。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二)具体任务1、激励、支持教师参加学历学位提高培训,提升教师学历学位水平。激励、支持在职教师参加函授教育、自学考试、现代远程学历教育、学历培训班等,促使我校教师学历层次达到一个新水平,学历合格率达到100%。2、实施以“新理念、新知识、新课程、新技能、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新一周期教师全员培训,全面提高我校教师师德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通过

3、多种途径和手段,组织在职教师接培训.加强师德教育,提高师德水平。师德教育是教师培训永恒的主题。要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发奋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四点希望为基本要求,坚持每年开展主题师德教育活动。每位教师本学期要接受师德教育学习,并要撰写心得体会。提高班主任整体素质和履行班主任工作职责的能力,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学校每学期将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考评。开展新理念、新知识培训,更新教师知识结构。通过多种形式和内容,对广大教师进行实施素质教育思想观念的教育,帮助广大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加强教师科学文化知识培训,引导广大

4、教师努力学习当今世界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经济等方面的新知识、新成果,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品位,提升学识魅力。开展新课程培训,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水平。紧密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不同阶段确定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采取多种途径和手段有针对性地进行新课程培训。注重紧密结合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困惑,以案例为载体,以问题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主题,贴近教学实际,组织开展新课程培训,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和水平。三、主要内容、方法和措施1、学习相关文件,以及参与式与活动式教学理念、教育政策法规等教育教学理论和思想。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汲取新的理念才能有利于自身素

5、质的提高。2、实行学校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新理念、教育教学法律法规及新课程标准。四、成立工作组成立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对全校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统筹规划、指导管理及督促评估工作。组长:朱旭东(校长)成员:全校在岗教师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具体管理教师素质提升工程。要把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纳入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同步考虑,统筹安排,提供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要把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面临的突出问。从实际出发,制定学年或学期教师培训及校本研修计划,并组织实施,确保学校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顺利开展。(二)加强制度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完善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登记制度。对不愿意参加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教师,学校应对其进行说服教育。经教育仍拒绝参加培训或擅自中断学习、研修造成考试、考核不合格者,当年年度考核视为不称职。(三)加大投入,确保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经费需求。切实保障教师培训经费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5%安排落实,用于教师按照学校年度培训计划参加培训所需的经费。联丰小学2015年3月6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