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苔丝与简爱形象的异同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8208882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苔丝与简爱形象的异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议苔丝与简爱形象的异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议苔丝与简爱形象的异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议苔丝与简爱形象的异同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议苔丝与简爱形象的异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苔丝与简爱形象的异同(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议苔丝与简爱形象的异同包尕娃(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东阳 322100)摘 要:哈代笔下的苔丝和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都是命运多舛、本性善良的女性形象。她们的命运各不相同,除开家庭、个人、社会等因素外,还受作家个人因素的影响。关键词:苔丝 简爱 因素 比较 分析On Comparison Between Tess and Jane EyreBao Gawa(Guangsha College of Applie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ongyang 322100, Zhejiang) Abstract: Tess by Hardy and Jane Ey

2、re by Emily Bronte are women representatives of bad fates and kind nature. Their fates are different, which is affected by the writers, except family, themselves, and society.Key words:Tess; Jane Eyre; element; comparison; analysis1 苔丝与简爱形象的相同之处11 多舛的命运哈代是英国19世纪最后一位小说大家,又是20世纪大胆探索和开拓的英国“现代诗歌之父”。作为英国

3、l9世纪后期现实主义作家的重要代表,哈代是拥有最多读者的维多利亚时代作家之一。苔丝发表于1891年,是哈代最杰出的作品,也是英语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小说主人公苔丝这一形象是哈代对人类世界的最伟大贡献,她已成为世界文学长廊中最优美迷人的女性形象之一。她的美源于她的未受世俗污染的单纯和善良。然而正是这样的善良被现实的海浪一次次地打过来,击得粉碎。在她十七岁的时候,一个偶然得知的有名无实的贵族头衔点燃了父亲的虚荣,懒惰的父亲迫于生活的压力让苔丝去认本家,最终使苔丝葬送在了所谓的本家少爷亚雷的手里。苔丝在生下了女儿之后,竭尽全力去抚养她。却又不幸遭受了丧女之痛。她期待着在奶牛场相识的克莱会是她余生

4、的依靠,然而命运又再次跟她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新婚之夜对于自己屈辱过去的坦言成为克莱抛弃她的理由。之后,苔丝再次落入克雷的魔掌,又被突然返回的克莱打破生活的平静。愤怒的苔丝举起刀子,刺向剥夺了她生的尊严的亚雷。然后,苔丝也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为自己悲惨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凄凉的句号。苔丝短暂的一生,一直在承受着养家糊口的巨大压力。对于苔丝而言,贫穷就是她的宿命,却不是她的悲剧。真正的悲剧在于她从人生的悬崖坠落,跌向一个又一个更深的谷底。她先后经历了失身,被世人唾弃,丧子,被新婚爱人抛弃,之后又被迫与亚雷同居,并最终因杀死亚雷走上绞刑架的一系列灾难。人生的苦难,还有什么是苔丝所没有经历过的?简爱同样

5、命运多舛。简爱是个孤女,出生于一个穷牧师家庭。父母由于染上伤寒,在一个月之中相继去世,幼小的简爱寄养在舅父母家里。姨妈里德的嫌弃虐待,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这是对一个孩子的尊严的无情践踏。舅父里德先生去世后,简爱过了10年受尽歧视和虐待的生活。一次,由于反抗表哥的殴打,简爱被关进红房子。肉体上的痛苦和心灵上的屈辱及恐惧,使她大病一场。舅妈把她视作眼中钉,简爱被送进罗沃德孤儿院。孤儿院教规严厉,生活艰苦,院长是个冷酷的伪君子。简爱在孤儿院继续受到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由于恶劣的生活条件,孤儿院经常有孩子病死。简爱毕业后留校任教两年,这时,她的好友海伦患肺病去世。简爱厌倦了孤儿院里的生活,登广

6、告谋求家庭教师的职业。在罗切斯特家作家庭教师的过程中,她爱上了罗切斯特先生,但是在婚礼上有人证明罗切斯特已有妻室。所有这些,都是同处19世纪的简爱和苔丝所共同经历的生命磨难,她们的人生都历经坎坷,都在困境中艰难地挣扎。12 人性的善良和意志的坚强苔丝极其善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家庭责任感强烈。十六岁的苔丝已是八个弟妹的大姐(中途夭折两个,还有六个),就在这一年,因为黑夜赶马车替父送蜂箱,不小心老马被送邮件的马车撞死。她一方面因此而内疚,另一方面为改善家里境况而不得不第一次违心去特兰特里奇阔“本家”做工喂鸡,正因为此,开始她失身的灾难。苔丝人性的善良还表现为她母性母爱的伟大,表现在她给孩

7、子的喂奶,割麦子吃午饭休息时“苔丝的脸越来越红,她偷偷地而又大胆地解开褂子开始给孩子喂奶”。(2)即使孩子死去,也设法让他不下地狱。根据基督教观念,洗礼有两层意义,一为洗去身上所带的原罪,二为准许进入天堂。孩子不受洗礼而死的,不能进入天堂,只能在地狱受苦。孩子生病不幸夭折,“她想到孩子既是私生子,又没有受洗礼,两罪俱罚,因而被打到地狱的最底层”。做父亲的怕家丑外扬而拒绝牧师,她不得不自己给小孩做洗礼,而且要求牧师承认“是一样的灵验”。小说中我们还能看到“苔丝溜进教堂墓地,把十字架插到坟的上首。同时她还把一束同样的花插在小瓶里,放在坟的下首。”正如作者所言,“一位慈爱的母亲眼前出现的是高尚圣洁的

8、东西”。(3)心地圣洁宽容。对于丈夫婚前的不羁生活,她用博大的胸襟包容了丈夫。苔丝是圣洁的,她的圣洁源于她的纯朴和她的善良。她就像是一片纤尘不染的洁白的羽毛,却不幸落入人间的泥淖之中。简爱也具备善良的人性美。她在婚礼上得知罗切斯特已经结婚15年,妻子还健在,面对这样的隐瞒和欺骗,毅然决然选择了离开。然而当桑费尔德庄园在大火中化为灰烬,罗切斯特已经失明的情况下,简爱还是毅然选择回到罗切斯特的身边。简爱的善良还体现在她的以德报怨上。她在失去父母之后一直在舅父母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舅妈对她十分刻薄,经常打骂她,甚至曾经把她关进红屋子。但是,在她舅妈病危时,得到消息的她,立刻摒弃以往对舅妈的任何怨恨

9、,毅然决然地、不顾一切地回到舅妈身边,陪伴舅妈度过最后的两个晚上。在舅妈病床前,简爱以自己的一颗善良之心,真诚地在舅妈的额头上印上深深的一个吻。这个吻,我们看到了简爱和舅妈的冰释前嫌,看到了简爱的宽阔胸怀,看到了简爱来自灵魂深处的美丽和善良,以及她那闪烁着人性光辉的至纯至善。2 苔丝与简爱命运成因的不同之处苔丝与简爱的最大不同之处则在他们截然不同的命运和人生归宿。简爱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抗争,最终获得她心仪的爱情和梦寐以求的温暖家庭,她得到了罗切斯特先生的爱,从此过着温馨幸福的生活;苔丝却在经历一系列人生的磨难和打击之后,最终走向毁灭。她梦想得到克莱的爱,但正是克莱曾经的抛弃,才最终促成她人生悲剧

10、的落幕。造成这种截然不同的命运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21 个人因素正如侯秀杰在两个性格,两种命运中分析的那样:“简爱像梅花那样在逆境的风雪中坚贞不屈,简爱犹如一团火,要燃烧、要反抗,直至获得自己应有的权利和平等。而这团火,在熔化了顶上的冰雪时,仍然留下不灭的火种闪闪发光,给自己带来了光明, 同时给别人点燃了希望。”“然而,与简爱完全不同的是,苔丝这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在熔化了厚厚的顶土积雪的同时,也被这些冰水浇灭了。”简爱坚强的性格,使得她在面对一切困苦和艰难的时候都能够泰然自若,应对自如。因为这样的坚强,让她目标明确,个性鲜明,让她不能被外在的所谓苦难和困境打垮,她就是一粒“打不垮,压不扁

11、,踩不烂,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她的坚强就是她人生福祉的源泉。苔丝却恰恰相反。她虽然也有过内心的抗争,也有着美好的愿望,也渴望真诚而博大的爱情,也期盼富足的生活,但由于她个性中存在的懦弱,让她在与人生激流的抗争中失去自我,败下阵来。无可否认,在这样的抗争中,苔丝一次次在妥协着,也在一寸寸丧失着自己的人生阵地。如果她第一次失去自己的操守是不可避免的,那么第二次她再回到亚雷的身边则是可以避免的。同时,她被克莱遗弃之后的落寞,也源于她把自己的幸福和全部的希望寄托在男性身上,而失去自己作为女性自尊、自立、自强的独立地位。一次次的打击,最初剥夺的是苔丝的尊严,最终剥夺的是苔丝的生命。这是懦弱的代价!一生

12、的懦弱攀爬成高高的藤蔓,遮蔽了苔丝生命的阳光,最后几近窒息的苔丝选择了快刀斩乱麻来结束这样无望的生活,她挥刀指向亚雷,同时也奏响自己人生最后的悲凉交响。22 家庭因素苔丝的家庭一直处于极度的穷困之中,是资本主义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而这样的家庭在一个懒惰又无知的父亲的领导下,恰恰成为苔丝一生最大的羁绊,迫使苔丝为改变家庭窘迫的现状,踏上一条毁灭的道路。简爱则完全不同。她从小失去父母,没有父母的关爱和帮助,以致其童年在无望和孤苦的寄人篱下的生活中度过。舅舅家的日子是凄苦的,但也孕育了简爱反抗、叛逆和独立的性格。家庭并非生而为人的羁绊,而是不同的家庭在不同人的一生中将会扮演大相径庭的角色。正如托尔斯

13、泰所说:“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苔丝的家庭是贫穷的,却并不是贫穷的家庭就该丧失尊严。简爱的家庭是破碎的,但并不是破碎的家庭就该失去温暖。而失去尊严远远要比失去温暖可怕得多。23 社会因素英国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大规模的经营方式逐步浸入农村,新式农业机器的广泛应用使个体农民逐步走向贫困破产,富民残酷剥削雇农。哈代小说所描写的克里克老板的大牛奶厂和富农葛露卑的农场就是这时期这种生产方式的真实写照。而苔丝和她的伙伴们,就是农村中雇佣劳动者的代表,她们为了谋生,到处飘荡,这里作零活,那里打短工,没个停息,一到秋收完结就得被解雇。她们受尽了剥削和压迫。苔丝经常从事繁重的劳

14、动,干的与男工同样的工作,一个人承担往机器里传递麦捆的工作,简直是和机器竞赛,皮肤被划破了,流出了血,甚至晕倒在地,也得不到怜悯。苔丝和她全家的痛苦遭遇,也正是当时英国成千上万个个体(小保产)农民走向贫困、破产的真实写照。作者对这个不幸家庭寄以深厚的同情。正是由于社会的不公使她受穷、受辱、绝望,使她成为一个犯罪的人,直至最终被剥夺生命。苔丝的悲剧是时代、社会悲剧。此外,暴力也是其悲剧的直接原因。她是暴力、恶势力及维护它们的法律、国家机器的受害者。这种暴力、恶势力的集中代表就是亚雷德伯。简爱创作的年代是维多利亚早期,被称为“多事之秋”,正是英国社会动荡的时代。在国内,随着资本主义迅速发展,阶级斗

15、争不断激化,就在新兴资产阶级奇迹般的暴富起来时,劳动者却不得不在残酷的压迫下过着穷困的生活。这一时期反抗压迫,争取民主选举权的运动蓬勃发展,爆发了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宪章运动。作者夏洛蒂勃郎特出生在一个年经济困顿、多灾多难的家庭,居住在一个远离尘嚣的穷乡僻壤,生活在革命势头正健,国家由农业向工业国过渡,新兴资产阶级日益壮大的时代,这些都给她的小说创作上打上了可见的烙印。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出,它塑造了一个体现新兴阶级的某些要求的女性形象,刻画了工业革命时期的时代精神24 作家个人因素作家个人因素即作家个人的创作意图。哈代一生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家乡英国南部多塞特郡,他的大部分小说,包括苔丝,都选材于他生活

16、的时代。它们的地理背景,则全部没有脱离过多切斯特及其周围毗邻的郡、市,这一带是农牧区,所以他对英国农村的生活、风俗习惯、生产斗争等情况都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哈代能够敏锐而深刻的洞察世事的变化,并捕捉到资本主义毁灭农民的罪恶。然而,作为一个思想家,哈代缺乏对社会规律的理解,因此,苔丝的悲惨命运,也源于作家哈代的这种悲观情绪。简爱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生于1816年的英国。小说中主人公的一言一行正是夏洛蒂本人生活经历的一个缩影。在她的小说中,最突出的主题就是女性要求独立自主的强烈愿望。这一主题可以说在她所有的小说中都顽强地表现出来,而将女性的呼声作为小说主题,这在她之前的英国文学史上是不曾有过的她是表现这一主题的第一人。此外,她的小说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人物和情节都与她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因而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女性主题加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