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土及支撑施工方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8205468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96.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挖土及支撑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挖土及支撑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挖土及支撑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挖土及支撑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挖土及支撑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挖土及支撑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挖土及支撑施工方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挖土及支撑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地理位置:本工程地块东临江南新苑,南临中山南一路(内环线),西临鲁班路(南 北高架),北临瞿溪路(地铁四号线)。地块呈长方形,南北方向约177X100 米。2、工程概述:小区总用地面积18184.9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为77330平方米,地下 建筑面积6065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37989平方米。小区主要由二幢分别为31(30跃31层)和32层圆形(Y字型)塔式住 宅综合楼(底层至五层为商业、公寓式办公,六层为设备转换层,七层以上 为住宅)及四幢4或5层商业(餐饮)楼组成。基坑开挖面积约16168平方米,基坑土方量约30万立方米。3、地基土的构成与特性据勘

2、察报告揭露,本工程地块土层主要由饱和的粘性土、粉性土、砂性 土组成,具有成层分布的特点。本工程的地层特点为缺失上海地区标准层第 层暗绿色粉质粘土及第层粘性土,第与第层相贯通,其土层可分7 层,其中第、层又可分为若干亚层。其埋藏分布状况及工程地质特性概 述如下: 层:填土。层厚1.003.80m,广泛分布,由碎石、砖块、煤渣、 粘性土等组成,土质不均。 层:褐黄灰黄色粘土,层厚0.602.00m,可塑,尚均匀,含铁 锰质结核和氧化铁斑点,土质较好,中压缩性。 层: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厚3.905.10m,均有分布,流塑, 土质不均,夹薄层粉性土,高压缩性。 层:灰色淤泥质粘土。层厚8.209.

3、40m,均有分布,流塑,土 质软弱,夹少量薄层及团块状粉砂,高压缩性。 1-1层:灰色粘土。层厚10.0012.00m,均有分布,软塑,夹有机 质、泥质结核和半腐植物根茎,高压缩性。1-2层:灰色粉质粘土夹粘质粉土。层厚21.7023.50m,均有分 布,软塑可塑,土质不均,夹泥质结核和少量半腐植物根茎,夹薄层 粉土,中压缩性。4层:灰绿色粉质粘土。层厚0.802.00m,硬塑可塑,土质良 好,含铁锰质结核和氧化铁斑点,中压缩性。01层:灰绿灰色粉砂。层厚12.2013.60m,均有分布,密实,土 质均匀致密,含云母、长石、石英等矿物颗粒,低压缩性。2层:灰色砂质粉砂。层厚9.0010.90m

4、,均有分布,密实,土 质均匀致密,含云母、石英等矿物颗粒,夹少量薄层粘性土,低压缩性 层:灰色含砾粉砂。未钻穿,均有分布,密实,土质好,含云 母、长石、石英等矿物颗粒,夹砾径为14cm砾石,低压缩性。二、围护体系概述1、地下连续墙:围护采用地下连续墙形式,深37米(部分深39米),厚 度为1000O2、支撑:基坑支护体系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体系,共设四道钢筋 混凝土支撑和围檩,主要采用混凝土支撑和角撑形式。为了加强支撑间的整体作用,在支撑间设置联系杆。第 一道支撑截面为900X800,围檩截面为1000X800;第二道支撑 截面为1000X800,围檩截面为1200X800;第三道支撑截面为 1

5、300X800;围檩截面为1400X900;第四道支撑截面为1000 X 800;围檩截面为1200X800。3、地基加固本基坑采用裙边加固,沿地下连续墙的内侧采用高压旋喷桩作为地基加固,加固范围为宽8M,坑底下4M;电梯井和集 水井同样采用高压旋喷桩进行地基加固。三、挖土施工方案1、挖土施工流程(1)施工顺序第一次挖土 一第一道支撑及围檩施工一第一道支撑养护一第二次挖 土 一第二道支撑及围檩施工(强度达80% ) 一第三次挖土(凿桩、劈桩) 一第三道支撑及围檩施工(强度达80%) 一第四次挖土(凿桩、劈桩)一第 四道支撑及围檩施工(强度达80%) 一第五次挖土(凿桩、劈桩)一垫层 施工一第六

6、次开挖(电梯井及其他基坑落深部分)一底板施工。(2)施工流程:2、挖土施工原则:(1)土方开挖必须在地下连续墙及墙顶圈梁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 行。挖土前必须进行充足时间的预降水,将水位降低至开挖面以下0.5m。基 坑开挖严格按照“时空效应”,采用信息化施工,遵循先撑后挖,盆式、分层、 对称开挖的原则。(2)对应第二、三、四道支撑的土方开挖同样采用盆式开挖(中部盆式, 基坑周边留土),先施工中部对撑,再分块、对称开挖基坑周边土方,形成整 个对撑。(3)围护墙无支撑暴露时间应控制在48小时以内。(4)第四道支撑以下土方同样采用盆式开挖的方式,基坑边坡留土范围 (平台)不小于10米,中部开挖至基

7、底后及时浇筑垫层,待中部垫层形成后,分块开挖基坑周边土体,并贯通整个垫层。(5)基坑内的深坑开挖必须待普遍的垫层形成并达到强度后,才进行深 坑开挖。(6)第一道支撑以下土体必须分层开挖,分层高度不大于3m,放坡不 大于1: 1.5。坑底应保留200毫米厚土人工挖除,并防止坑底土扰动。垫层 随挖随浇,即垫层必须在见底后24小时内浇完。(7)同一区内开挖深度有较大的差异时,宜先挖至浅基坑标高,垫层浇 筑完毕后,再开挖较深的基坑,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边坡的稳定。(8)挖土机械的通道设置、挖土顺序、土方驳运、土方堆载等都应避免 引起对围护结构、工程桩、支撑立柱和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9)严禁挖土机械

8、碰撞地下连续墙、工程桩、支撑、格构柱立柱桩和井 管。(10)挖土宜均匀掏空立柱四周,避免立柱承受不均匀的侧向压力。(11)对坑底土体回弹情况进行监测,制定应急预案,及时调整挖土方案, 确保基坑安全。(12)对基坑内外水位加强监测,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基坑安全。(13)挖土前检查降水情况是否符合挖土条件,保证施工机械进出场道路 通畅和场地排水系统通畅,落实卸土点,作好检测记录。(14)除深井降水措施外,地面及坑内设明沟和集水井相结合的排水措施。(15)基坑边严禁大量堆载,地面超载控制在2.5吨/平方米以内。3、基坑开挖施工:土方开挖方法详见挖土及支撑施工工况图。4、挖土施工注意事项:(1)清洗运土

9、车的污水须经过三级沉淀后,才能排入市政管网。(2)坑底保留200mm厚土层由人工挖除,工人紧跟挖机工作,由挖机 将土方带走。(3)机械挖土的同时,配置足够的劳动力负责坑壁、底边及工程桩四周 的余土的修整,开挖坑底排水沟和集水井,确保挖土质量。(4)对于挖深部位,严禁回填土,须用砂石回填。(5)挖土时,在基坑周边设置排水沟,并设置集水井用潜水泵将雨水或 其他原因流入坑内之水排出。(6)当土方开挖至坑底时,根据施工作业面,可紧跟做垫层。严禁挖机 碰撞桩基、立柱与支撑。土方挖完后,及时将垫层混凝土浇好。5、挖土施工实施要点:(1)在挖土过程中,应根据施工进度情况,合理安排,调整人、机、物 的配置,确

10、保挖土施工顺利进行。(2)严格按照本方案中明确的挖土方式和挖土顺序进行施工,如遇特殊 情况,及时反映,在未得到明确答复,严禁擅自、盲目施工。(3)挖土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本方案中的施工车辆行驶路线执行,由 专人负责车辆指挥和调度,任何车辆不得擅自违章行驶。(4)施工栈桥上的每辆载重车辆或挖土机械在满载情况下总重不得大于 50吨,施工堆载不得大于2.5吨/平方米。(5)施工栈桥应严格划分施工车辆的通行车道和施工堆载两个互不交叉 的专用区域。(6)施工栈桥上的车道上某一跨同时只能分布有一辆满载的施工车辆 (空载的车辆则不得超过2辆)。(7)运土车辆进入施工栈桥后应控制速度,不得突然加速或急刹车;满

11、载后,遇路面凹凸不平时,需进行处理后缓慢驶过,不得强行冲过。(8)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栈桥的荷载分布,确保施工栈桥的施工 荷载满足设计要求,以确保基坑工程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9)严格按照每层土每皮挖土厚度W3m,坡比1: 1.5,当挖土厚度超 过5m时应设置过渡平台。(10)挖土施工中如发现地下连续墙渗漏水,应立即进行封堵,同时,对 易产生基坑事故的方面应加以控制,确保基坑施工的安全。(11)支撑上不得行人。(12)基坑施工中坑周边缘严禁停放重型机械和材料及土方,如遇特殊情 况确需临时堆放,在得到许可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堆放时间,确保基坑安 全。(13)基坑四周做好护坡明排水,严防地表

12、水渗入坑内;及时排除坑内、 坑外明水。(14)挖土施工过程中,有专人指挥,并设立专职安全员及安全监护人, 加强巡查,督促安全施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上报。(15)长时间放置的平台或坡面应进行防滑处理,防止雨水冲刷后出现滑 坍事故,挖土结束后机械及人员停置在坡底以外的安全区域。(16)挖土过程中必须及时清除支撑下部的垫层及油毡,严防掉落砸伤人 员和机械。(17)施工栈桥在入口处采用25哑厚的钢板铺设,钢板下部采用黄砂铺 垫密实,以确保施工车辆进出时造成对混凝土地面的破坏。(18)每天的挖土量应与出土量相匹配,严格控制挖土量,保证及时出土, 防止超挖后基坑边的堆载导致基坑位移。6、施工机械及车辆配

13、备一览表:施工机械及车辆一览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出土里(m3)3250089000730005800040000挖掘机EX-300八台EX-300 八台EX-100 八台EX-300加长臂八台EX-100八台EX-300加长臂八台EX-100八台EX-30C、加长臂八台EX-100八台I5t大通车(以车辆完好率 90%计)100100100100100日出土量(m3)23002200230021001400挖土时间(天)1540322830另约需走道板100块、6 =25mm钢板15块(规格为2.4X6米),在中山南一路内侧的两条车行道上铺设6 =25mm钢板(规格为2.4X6 米

14、)约50米长。7、挖土安全保证措施:(1)本基坑开挖必须严格按“基坑工程施工规程”进行施工;(2)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程,坚守岗位,不得擅离岗位。(3)施工人员要认真操作、注意观察、加强防范,发现问题及时处理;(4)施工人员上岗必须戴好安全帽,穿好工作服;(5)施工电源配电箱须设触电保护器的漏电开关,注意防潮及随时检测灵敏度,输出线路应放在安全位置,裸露部位应及时处理;(6)遵守建筑工地六大纪律,进入现场和离车人员需戴安全帽在人机交 叉施工时,在挖机的回转半径内严禁站人,以免造成伤人事故;(7)施工期间须对周围管线、道路、临近房屋及基坑内,外地面支护设 置观察点,进行全天候监测;(8)在

15、车辆进出口的人行道区域内铺设钢板,以防土方车压坏地下管道;(9)在车辆进出口处,需设置冲洗设备,用高压水枪冲洗车轮,以防淤 泥污染路面。(10)在层内须分区段施工,严格控制各区段之间土体高差,坑内边坡控制在1: 1.5。(11)在挖土时,须严格控制格构柱立柱、井管附近的土体高差;尤其在 格构柱立柱周边,土体高差应不大于1.2m,以防压弯立柱而危及支撑体系;(12)成立抢险领导小组及时解决施工中发生突发性事件;由业主、项目部等有关人员成立挖土施工抢险领导小组;预先准备或落实好抢险必须材料,例如:水泥、木材、 草包等;在挖土过程中,须密切监视观测点情况,发现异象暂停 施工,立即通知有关人员,提出处理意见。地下工程施工安全检查表项 目检查要点是支 撑降水开 挖施工时可能发生之灾害是否检查及应变措施。降水、挖土时是否影响周边环境安全。:挖土机械是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