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土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8202672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填土施工技术交底记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填土施工技术交底记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填土施工技术交底记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填土施工技术交底记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填土施工技术交底记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一式四份) 共3 页第1页建设单位长沙华林房地产公司分部分项工程名称填土监理单位湖南长顺建设监理工程公司单位工程名称王府花园地下车库施工单位中建五局三公司内容:一、 工程概况:地下室基坑及地沟边填土采用人工回填土,填至标高为-4.82m处。二、 施工准备1、 主要材料和机具:a、 土:从室外用拖拉机运至地下室,有些地方需手推车,但不得含有有机杂质,其粒径不得大于50mm。含水率不大于5%。b、 主要机具:拖拉机、手推车、木耙、铁揪(尖头与平头)、胶皮管、小线等。2、 作业条件:a、 回填应在管道安装好和管沟墙加固后再进行,并且将基坑的水抽干和有机杂质等清理干净。b、 施工前

2、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回填土的高度或厚度。三、 操作工艺1、 工艺流程:2、 基坑底的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耙平-夯打密实-修整找平验收3、填土前应将基坑底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并且将基坑底的积水抽干。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之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4、回填土应分层铺摊。由于采用人工打夯,每层铺土厚度不大于200m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 5、回填土每层至少打夯三遍,夯打应一夯加平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并且采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 6、深浅两基坑相连

3、时,应先填夯深基坑,填浅基坑相同的标高时,再与浅基坑一起填夯。如必须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宽一般为1:2。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0m。 7、回填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必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先在管道两侧填土、夯实,并且由两侧同时进行。 8、填土夯实后,应按规范规定用环刀进行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交底人接受交底人 年 月 日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一式四份) 共3 页第2页建设单位长沙华林房地产公司分部分项工程名称填土监理单位湖南长顺建设监理工程公司单位工程名称王府花园地下车库施工单位中建五局三公司内容: 9、修整找平: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

4、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四、 质量标准1、 保证项目:a、 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b、 回填土料,必须符合设计或施工规范的规定。c、 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实,取样测定夯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其合格率不应小于90%,不合格的干土质量密度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应大于0.08g/cm3,且不应集中。环刀取样的方法及数量应符合规定。2、 允许偏差项目 回填土工程允许偏差项次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1顶面标高+0., -50用水准仪或拉线心量检查五、 成品保护1、 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设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严禁汽车直接倒土入槽。2、 基础

5、或管沟的现浇砼应达到一定强度,不致因填土而损坏时,方可回填。管沟中的管线,肥槽内从建筑物伸出的各种管线,均应妥善保护后,再按规定回填土料,不得碰坏。六、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 未按要求测定土的干土质量密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土。试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试验日期、试验结论及试验人员签字。未达到设计要求部位,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交底人接受交底人 年 月 日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一式四份) 共3 页第3页建设单位长沙华林房地产公司分部分项工程名称填土监理单位湖南长顺建设监理工程公司单位工程名称王府花园地下车库施工单位中建五局三公司内容:2、 回填土下沉:因虚铺土超过规定厚度,或夯实不够遍数,甚至漏夯,坑底有有机杂物。这些问题均应在施工中认真执行规范的有关各项规定,并要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纠正。3、 管道下部夯填不实:管道下部应按标准要求填夯回填土,如果漏夯不实会造成管道下方空虚,造成管道折断而渗漏。4、 回填土夯压不密:应在夯压时对干土适当洒水加以润湿,如回填土太湿同样夯不密实呈“橡皮土”现象,这时应将“橡皮土”挖出,重新换好土再予夯实。交底人接受交底人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