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师现状分析与对策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8200982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小学教师现状分析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农村小学教师现状分析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农村小学教师现状分析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农村小学教师现状分析与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农村小学教师现状分析与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教师现状分析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小学教师现状分析与对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小学教师现状分析与建议下港镇教育办公室 李永平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初始阶段,是教育的奠基工程, 只有基础牢固了,楼房才会建得高大、雄伟。那么,我们的 农村小学教师现状到底是怎样的?他们能不能承担起打下 坚实基础的重任?带着这些问题,对我镇农村小学教师师资 队伍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在倍受关注的农村弱势群体中,小学教师是一个容易被 忽视的群体。在多数人看来,教师是一个令人感到幸福、满 足的职业:“工作稳定,环境单纯,假期多” 。然而,在社会 变革和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农村小学教师已成为一个饱含清 苦酸楚、面临生存窘况的群体,他们的生存状态直接关系到 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关系到广大农村孩子的受教育状

2、况。 关注、改善其生存、生活状态,无疑是农村教育发展最大的 期待和寄托。一、农村小学教师现状整体素质不高。 在农村小学教师中普遍存在结构不优, 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下港镇骨干教师缺乏:市级骨干教师 仅占教师总数 4.6%;年龄结构老化: 46 岁以上教师占 48.3%, 31-45 岁教师占 23.3%, 30 岁以下教师占 28.4%;学历层次 不高:大专以上教师 ( 多数为自考、函授等成人教育学历 ) 占 30.9%,中专学历占 66.7%,其中近半数为民师毕业,高 中及以下学历占 2.4%;学科、专业单一:语文、数学专任教 师占绝大多数,其他学科专任教师几乎没有。全镇教师中仅 有 3 人

3、是体育专业毕业。音、体、美、英语、信息技术、科 学等专业教师十分紧缺。工作负担重。 目前在定点小学教师课时数普遍为 16-20 节 / 周,村小及教学点教师大都在 20 节以上,大多数教师跨科 目、跨年级任课,较远教学点实行包班上课,有的要负责两 个班。此外,还要承担个别辅导、家访等工作。新课改的培 训、教研日活动有时占用双休日。大部分教师反映自己每日 累计工作时间在 10 小时以上。专业化发展不足。 在提倡终身学习、 “教师是一股源源不 断的泉水”的时代,农村小学教师不管有没有“一桶水” , 一用数十年。历史原因造成了中、老年教师的文化专业素质 普遍偏低,继续教育的不足又导致了其思想观念和业

4、务技能 的落后,有些老年教师实际上只是识字的农民,知识更新程 度慢,信息技术素养差,教学、科研等业务素质低,课堂教 学方式单一、手段落后,效率不高。究其因:一是培训目标 被歪曲。尽管教师有自我提高发展的愿望,职称评定中的论 文、外语、计算机等“硬性规定” ,成了人事部门和教育行 政部门组织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为不影响晋职加薪,教师 参训率达到了 100%。但买一本书,参加一次考试,一年花费 百元到数百元不等(完全由教师承担) ,教师的反应是“费 时费力还费银子” ,“权力部门的变相创收” ,挫伤农村教师 继续学习的积极性。 。二是学习渠道单一。专业培训、网络 学习、报告讲座以及学术会议,一般老

5、教师难于企及,平时 学习渠道以自学、同行交流为主。节省费用、工学矛盾相对 缓解的学历提高于是成为一枝独秀。 在调查中, 30 岁以下教 师参加自考或函授的占 100%,有的还同时兼顾等级考试, 但 普遍存在学非所教,都为职称、文凭而学。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受内部流动体制(如城乡)不畅以 及外地、其他行业优越的物质生活和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 吸引,我镇大多数中青年骨干教师都有“跳槽”的想法。流 失教师基本上是中青年骨干教师,这对我镇骨干教师的成长 和学校可持续发展造成相当大的影响。近年来,考公务员、 考研、考城区学校以脱离农村教师岗位成为新趋势。农村社会尊重和关心教师不够。 一是在价值多元化的社

6、 会,天秤向财富倾斜,经济地位决定了社会地位。在农村, 知识水平不高的打工人员收入超过教师成为普遍现象。 “再 穷不能穷教育,再富难于富教师” ,道出了农村小学教师的 尴尬境地。收入的相对低廉,影响教师地位的提高。二是教 师的社会地位与农民重教程度密切相关。管理制度缺乏创新和活力,普遍存在管理简单指标化,不 尊重教育规律。 改革浪潮此起彼伏,考试指挥棒依然权威, 一边是喊素质要减负,一边是保质量, “减负减负,后果自 负”,让教师在传统与改革的困惑中无所适从。既要忙着能 力素质的培养, 又要应付各类考试、 竞赛, 肩负着多重压力。 面临来自社会、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的压力,在与奖惩、 待遇、

7、职称、提升、下岗、分流挂钩的竞争性管理制度下, 校长与教师以及教师间的关系普遍紧张,教师感到人际压力 沉重;“分是学生命根,考是老师的法宝”,也导致师生关系 仍以权威式为主,平等合作和放任型比例很小, 师生难融洽 二、建议: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农村教育发展的基本条件,缩小城乡之间 教育发展的差距,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加快农村基 础教育的发展。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打破一潭死水。大力推 进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改革,实现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切实加强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师的素 质。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要树立科学的课程观,教学工 作中不在单单是教

8、书匠,而是课程的实施者、创造者,教师 要能根据课程标准、学生的实际、现实的课程资源等,创造 性地开展教学等;教师要能根据一定的教育理念、学校的办 学特色、学生发展的需要等,开发校本课程等。这些对农村 中小学教师来说都是新问题、新要求。通过在职培训、专题 研修、教学研究、远程教育、送教下乡、观摩示范等多种形 式,提高农村教师业务的能力,使农村教师熟悉新课程,掌 握新课程的主要特点,树立现代教育观、质量观和学生观, 特别要使农村教师树立科学的课程观、宽广扎实的业务知识 和终生学习的自觉性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的观念和能力。在提 高业务能力的同时,更要注重教师的思想道德教育,使教师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农村教育事业,热爱农村儿童。 要通过教育和其它有效措施,使广大教师敬业爱岗,扎根农 村小学,能够安心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 水平,以更好地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加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是素质教育的源头性工程。 当前,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现状与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行新课 程改革不相适应,阻碍着基础教育和谐均衡发展。要发展农 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就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 伍。但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有遵循规 律,结合实际,积极进行改革才能打造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 促进教育的快速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