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钢结构应用管理规程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8200758 上传时间:2023-10-0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配式钢结构应用管理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装配式钢结构应用管理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装配式钢结构应用管理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装配式钢结构应用管理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装配式钢结构应用管理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装配式钢结构应用管理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配式钢结构应用管理规程(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装配式钢结构应用管理规程一、装配式钢结构基本规定1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应采用系统集成的方法统筹设计、生产运输、施 工安装和使用维护,实现全过程的协同。2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应按照通用化、模数化、标准化的要求,以少规 格、多组合的原则,实现建筑及部品部件的系列化和多样化。3部品部件的工厂化生产应建立完善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设置产品 标识,提高生产精度,保障产品质量。4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应综合协调建筑、结构、设备和内装等专业,制 定相互协同的施工组织方案,并应采用装配式施工,保证工程质量, 提高劳动效率。5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应实现全装修,内装系统应与结构系统、外围护 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一体化设计建造。6装配

2、式钢结构建筑宜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实现全专业、 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7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宜采用智能化技术,提升建筑使用的安全、便利、 舒适和环保等性能。8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应进行技术策划,对技术选型、技术经济可行性 和可建造性进行评估,并应科学合理地确定建造目标与技术实施方案.9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应采用绿色建材和性能优良的部品部件,提升建 筑整体性能和品质。10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防火、防腐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满足可靠性、安全性和耐久性的要求.二、生产运输1 一般规定1.1建筑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应有固定的生产车间和自动化生产线设 备,应有专门的生产、技术管理团队和产业工人,并应建立

3、技术标准 体系及安全、质量、环境管理体系。1. 2建筑部品部件应在工厂生产,生产过程及管理宜应用信息管理 技术,生产工序宜形成流水作业。1. 3建筑部品部件生产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和生产条件编制生产工 艺方案,对构造复杂的部品或构件宜进行工艺性试验。1. 4建筑部品部件生产前,应有经批准的构件深化设计图或产品设计 图,设计深度应满足生产、运输和安装等技术要求。1. 5生产过程质量检验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首批(件)产品加工应进行自检、互检、专检,产品经检验合 格形成检验记录,方可进行批量生产。2首批(件)产品检验合格后,应对产品生产加工工序,特别是 重要工序控制进行巡回检验。3产品生产加工完成后

4、,应由专业检验人员根据图纸资料、施工 单等对生产产品按批次进行检查,做好产品检验记录。并应对检验中 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做好记录,同时应增加抽样检测样本数量或频次。4检验人员应严格按照图样及工艺技术要求的外观质量、规格尺 寸等进行出厂检验,做好各项检查记录,签署产品合格证后方可入库, 无合格证产品不得入库.1. 6建筑部品部件生产应按下列规定进行质量过程控制:1凡涉及安全、功能的原材料,应按现行国家标准规定进行复验, 见证取样、送样.2各工序应按生产工艺要求进行质量控制,实行工序检验。3相关专业工种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4隐蔽工程在封闭前应进行质量验收。1. 7建筑部品部件生产检验合格后,生产企业应

5、提供出厂产品质量 检验合格证。建筑部品应符合设计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 提供执行产品标准的说明、出厂检验合格证明文件、质量保证书和使 用说明书。1. 8建筑部品部件的运输方式应根据部品部件特点、工程要求等确 定。建筑部品或构件出厂时,应有部品或构件重量、重心位置、吊点 位置、能否倒置等标志。1. 9生产单位宜建立质量可追溯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和编码标识系统.2、结构构件生产 2. 1钢构件加工制作工艺和质量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755和钢结构工程施工 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的规定。2. 2钢构件和装配式楼板深化设计图应根据设计图和其他有关技 术文件进行编制,

6、其内容包括设计说明、构件清单、布置图、加工 详图、安装节点详图等。2. 3钢构件宜采用自动化生产线进行加工制作,减少手工作业。2. 4钢构件与墙板、内装部品的连接件宜在工厂与钢构件一起加 工制作。2. 5钢构件焊接宜采用自动焊接或半自动焊接,并应按评定合格的 工艺进行焊接。焊缝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 量验收规范GB 50205和钢结构焊接规范GB 50661的规定。2. 6高强度螺栓孔宜采用数控钻床制孔和套模制孔,制孔质量应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的 规定。2. 7钢构件除锈宜在室内进行,除锈方法及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要求时,宜选用

7、喷砂或抛丸除锈方法,除锈等级应不低于 Sa2. 5 级.2. 8钢构件防腐涂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在室内进行防腐涂装。2防腐涂装应按设计文件的规定执行,当设计文件未规定时,应 依据建筑不同部位对应环境要求进行防腐涂装系统设计。3涂装作业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755 的规定执行。2. 9必要时,钢构件宜在出厂前进行预拼装,构件预拼装可采用实 体预拼装或数字模拟预拼装.2.10预制楼板生产应符合下列规定:1压型钢板应采用成型机加工,成型后基板不应有裂纹。2钢筋桁架楼承板应采用专用设备加工.3钢筋混凝土预制楼板加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 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的规定。3

8、外围护部品生产:3. 1外围护部品应采用节能环保的材料,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和建筑材 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的规定,外围护部品室内侧材料尚应 满足室内建筑装饰材料有害物质限量的要求。3. 2外围护部品生产,应对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进行控制。3. 3预制外墙部品生产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外门窗的预埋件设置应在工厂完成。2不同金属的接触面应避免电化学腐蚀。3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的生产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蒸压加气混 凝土建筑应用技术规程JGJ/T 17的规定。3. 4现场组装骨架外墙的骨架、基层墙板、填充材料应在工厂完 成生产。3. 5建筑幕墙的加

9、工制作应按现行行业标准玻璃幕墙工程技术 规范JGJ 102、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33和人 造板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336的规定执行。4内装部品生产4. 1内装部品的生产加工应包括深化设计、制造或组装、检测及 验收,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内装部品生产前应复核相应结构系统及外围护系统上预留洞 口的位置、规格等。2生产厂家应对出厂部品中每个部品进行编码,并宜采用信息化 技术对部品进行质量追溯。3在生产时宜适度预留公差,并应进行标识,标识系统应包含部 品编码、使用位置、生产规格、材质、颜色等信息。4. 2部品生产应使用节能环保的材料,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 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

10、制规范GB 50325的有关规定。4. 3内装部品生产加工要求应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深化,满足性能 指标要求。三、包装、运输与堆放:1部品部件出厂前应进行包装,保障部品部件在运输及堆放过程中不 破损、不变形。2对超咼、超宽、形状特殊的大型构件的运输和堆放应制定专门的3选用的运输车辆应满足部品部件的尺寸、重量等要求,装卸与运 输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装卸时应采取保证车体平衡的措施。2 )应采取防止构件移动、倾倒、变形等的固定措施.3)运输时应采取防止部品部件损坏的措施,对构件边角部或链 索接触处宜设置保护衬垫。4部品部件堆放应符合下列规定:1)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并按部品部件的保管技术要求采用 相

11、应的防雨、防潮、防暴晒、防污染和排水等措施。2)构件支垫应坚实,垫块在构件下的位置宜与脱模、吊装时的 起吊位置一致.3)重叠堆放构件时,每层构件间的垫块应上下对齐,堆垛层数 应根据构件、垫块的承载力确定,并应根据需要采取防止堆垛倾覆 的措施。5墙板运输与堆放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采用靠放架堆放或运输时,靠放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 和刚度,与地面倾斜角度宜大于80;墙板宜对称放置且外饰面 朝外,墙板上部宜采用木垫块隔开;运输时应固定牢固。2)当采用插放架直立堆放或运输时,宜采取直立方式运输;插 放架应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并应支垫稳固.3)采用叠层平放的方式堆放或运输时,应采取防止产生损坏 的措

12、施。四、施工安装1 一般规定1. 1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施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安全、质量、环境和 职业健康管理体系。1. 2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编制下列技术文件,并按规定进行审批和论 证:1施工组织设计及配套的专项施工方案。2安全专项方案.3环境保护专项方案。1. 3施工单位应根据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 制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并应尽量减少现场支模和脚手架用量,提高施 工效率。1. 4施工用的设备、机具、工具和计量器具,应满足施工要求并应 在合格检定有效期内。1. 5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宜采用信息化技术,对安全、质量、技术、施 工进度等进行全过程的信息化协同管理。宜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

13、M) 技术对结构构件、建筑部品和设备管线等进行虚拟建造。1. 6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应遵守国家环境保护的法规和标准,采取有 效措施减少各种粉尘、废弃物、噪声等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 并应采取可靠有效的防火等安全措施。1. 7施工单位应对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现场施工人员进行相应专业 的培训。1. 8施工单位应对进场的部品部件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2结构系统施工安装2. 1钢结构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755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的规定.2. 2钢结构施工前应进行施工阶段设计,选用的设计指标应符合设计 文件和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

14、17等的规定。施工 阶段结构分析的荷载效应组合和荷载分项系数取值,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和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755 的规定.2. 3钢结构应根据结构特点选择合理顺序进行安装,并应形成稳固 的空间单元,必要时应增加临时支撑或临时措施。2. 4高层钢结构安装时应计入竖向压缩变形对结构的影响,并应根 据结构特点和影响程度采取预调安装标高、设置后连接构件等措施。2. 5钢结构施工期间,应对结构变形、环境变化等进行过程监测, 监测方法、内容及部位应根据设计或结构特点确定。2. 6钢结构现场焊接工艺和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焊接 规范GB 50661和钢结构工程

15、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的规 定。2. 7钢结构紧固件连接工艺和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结构工 程施工规范GB 5075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 和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 82的规定。2. 8钢结构现场涂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构件在运输、存放和安装过程中损坏的涂层以及安装连接部位的 涂层应进行现场补漆,并应符合原涂装工艺要求。2构件表面的涂装系统应相互兼容.3防火涂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4现场防腐和防火涂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 50755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的规定。2. 9钢管内的混凝土浇筑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混凝土结构技 术规范GB 50936和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规范GB 50901的规 定。2. 10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和钢筋桁架楼承板组合楼板的施工应按现行 国家标准钢一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规范GB 50901执行。2. 11混凝土叠合板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根据设计要求或施工方案设置临时支撑.2施工荷载应均匀布置,且不超过设计规定。3端部的搁置长度应符合设计或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4叠合层混凝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