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满意的一节课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8200741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最满意的一节课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我最满意的一节课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我最满意的一节课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我最满意的一节课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我最满意的一节课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最满意的一节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最满意的一节课(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最满意的一节课我觉得对于一堂小学语文课,学生能从一开始到结束能一直跟着老师的思维走,能让一种兴趣和热情贯穿始终,那便是一堂成功的课,一堂高质量的课。 我最满意的一节课是上的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这节课我觉得给了学生以美的享受。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兴趣盎然。这节课让我平时练就的教学功底发挥得淋漓尽致。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这篇课文记叙了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偶然相遇并相处的生活片断,表现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忽略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以及他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我在教学中抓住了课文的重点,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理解课文内容,把教学活动引入了艺术的殿堂。我的这节课有如下几个特点:一 精

2、心设计一条主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形象性、情感性和求实性。孙双金认为:“成功的课堂教堂教学应有一条清晰明朗的主线,不成功的课堂教学必定主线不明或思路混乱。”教学主线是打开课堂教学成功之门的一把钥匙,是帮助学生掌握教材丰富知识的一个纲,纲举目张。上课伊始,我就问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小女孩又产生了怎样的疑问呢?生: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师: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读读课文的4、5小节。看看第二次相遇又给小女孩留下怎样的印象?(生认真读课文)师:读好的同学画一画,看看哪些句子是描写爱因斯坦的?从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呢?(学生们思考后交流)生:既然爱因斯坦

3、是一位最伟大的人,为什么他会衣衫不整呢?生:因为爱因斯坦工作非常忙。课文中说他仍是一面踱步,仍是一面思考问题。说明他在争分夺秒地思考科学问题。师:说得真好。“仍是”是什么意思?生:“仍是”说明爱因斯坦的工作非常忙,可是既然他的工作那么忙,为什么还要和小女孩交往,这不是浪费时间吗?(生情不自禁地讨论起来)生1:也许是这个小女孩的纯真,直率打动了爱因斯坦。生2:那爱因斯坦为什么不请教达人,而是去向一个小女孩学呢?生3:我觉得爱因斯坦有一颗童心。课文中说,爱因斯坦冲小女孩做了一个鬼脸。师:你们真了不起,不仅读懂了爱因斯坦潜心研究科学事业的崇高精神,还通过语言文字知道了他是有一颗童心。在这个片段的教学

4、中,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亢奋状态。我的指导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爱因斯坦的伟大。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爱渗透在感悟课文的过程中。恩格斯说:“思想自由,思维自由,是人世间最美的花朵。”我的整节课教学,没有烦琐的讲解,没有空洞的说教,没有强加的意志;有的是平等对话,有的是精当点拨,有的是宽容,有的是倾听,有的是共同建构。我在用自己的爱极力为学生支撑起一片自由的天空。片段:师:爱因斯坦是伟大的人吗?请说明理由。生:我认为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因为他是个谦虚的人,当小女孩的父亲说爱因斯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时,爱因斯坦并不认为自己是个伟大的人。还有当小女孩母亲问爱因斯坦,他们在谈些啥的时候,他谦虚的说:“我什么

5、也帮不了她,只好教她做数学作业。”师:爱因斯坦只是在教小女孩做数学作业吗?生1:不仅仅是在叫她做数学作业,爱因斯坦对科学研究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也会影响小女孩的。生2:他会把遇到难题不轻易放弃,想办法去解决,这种意志品质影响着小女孩。生3:爱因斯坦在听了小女孩的批评后做了个鬼脸,也能看出他的谦虚。师:一个为人类科学做出杰出贡献的大科学家,它有着辉煌的成就,被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女孩毫不留情地批评,竟也欣然接受。这仅仅是谦虚吗?生1:我想爱因斯坦认为人是没有贵贱之分的,哪怕是一个小孩子,我也要尊重他。师:对,尊重他人!生2:“第三天下午,爱因斯坦在路边等待放学回家的小姑娘。”,这里的“等待”也说明了

6、爱因斯坦对小女孩提出的意见是很认真地执行,并不敷衍了事,这也是一种尊重别人的表现。师:对,这就是爱因斯坦的人格魅力。文中写到爱因斯坦在听到小女孩批评的时候,为什么眼中突然放射出“温柔”的目光,可不可以把“温柔”改为“和善”呢?(生在思考)生1:不能改,因为我觉得爱因斯坦是对小女孩的话产生了兴趣。生2:只有家里人才会关心自己的穿戴,我想爱因斯坦从小女孩的话中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所以他的眼里一下就温柔了。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爱因斯坦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但他是一个伟大的人,这不仅仅因为他在科学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谦虚的人,一个平易近人、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人,一个尊重别人

7、的人。伟大不在于惊天动地而在于小事中折射出伟大的光芒。一个温柔的目光,一次精心的等待,一句幽默的话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朴实可爱,令人敬仰的老人,他就是爱因斯坦。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我用对学生的爱,对爱因斯坦的爱,对小女孩的爱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真切地被爱因斯坦崇高的人格感动着。三点拨提示到位,带领孩子们走向文本感悟的彼岸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如何让孩子走进文本,感悟其中的“理”,其中的“情”应是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而实现学生个性化的理解感悟,这其中教师的点拨引导就越发显得重要。我深谙这其中的道理,一次次的及时点拨,似拨开迷雾,重见天日,又似一位航天员引导孩子们的

8、阅读感悟之舟走向理想的彼岸,我是这样引导的。片段:师:小女孩认为爱因斯坦是伟大的人吗?生1:小女孩不认为爱因斯坦伟大。我是从这句话知道的:“小女孩甚至很纳闷:这连衣服也穿不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师出示这句话)师:“纳闷”什么意思?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生2:纳闷的意思是:疑惑而发问,这是一句反问句,意思是说,在小女孩眼中爱因斯坦不是伟大的人,因为他衣衫不整,她对父亲对爱因斯坦的敬仰感到不理解。生3:我觉得爱因斯坦不是最伟大的人。他太邋遢了。你看课文中写道“他长着一头蓬乱的头发”,“蓬乱”就是乱糟糟的,说明他出门根本不梳头。生4:而且“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

9、,从这里可以看出他的衣服极端不合身,但他竟也穿着出门了。生5:课文中还写他趿拉着鞋。而且是“卧室里的拖鞋”,可见爱因斯坦太不拘小节了。生6:爱因斯坦不仅不会穿衣服,他的办公桌也是“一塌糊涂”,所以爱因斯坦不能算是伟大的人。生7:课文中还有一句话“这个人简直就是从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我是这样理解的:像爱因斯坦这样邋遢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很难遇见,小女孩从没见过这样糟糕的人,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想法。师:是呀,生活中这样不拘小节的人,怎么能够称为“最伟大的人”呢?生:我觉得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因为文中父亲就这么认为。(出示文中相关的语句:父亲听后兴奋地说:“孩子,你今天撞着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他是

10、爱因斯坦!”)师:能具体说说吗?生1:因为父亲在听完小女孩的偶遇之后,他是兴奋的,句子的末尾还用了“!”,可见他十分激动,只是当我们遇见了自己崇拜的人才会这样兴奋。生2:我也觉得爱因斯坦伟大。因为我发现作者在写父亲的话时,是先强调小女孩遇见的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然后才点明他是爱因斯坦。这样语序的安排也表明了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生3:我也同意他们的说法,这句话中“当今世界上”这个词说明了爱因斯坦在科学上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令世人瞩目,以至在200多年后的今天,爱因斯坦仍被人们称为“最伟大的人”。生4:我补充,我通过查找资料知道爱因斯坦发现了“光电效应定律”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创立的相对论被

11、宣称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它是以为可以和牛顿相媲美的科学巨匠,所以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人。师:是的,有人说爱因斯坦创造了一个时代,他在科学上所做的贡献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他怎能不是最伟大的人呢?这么伟大的人为什么不拘生活小节呢?生:因为爱因斯坦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科学事业中,没有多余的时间装扮。课文中说他边走路边思考着,可见他为了科学研究争分夺秒。师:同学们,爱因斯坦这种为了科学事业而不拘生活小节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我步步引导,细细点拨让孩子们一步步走进爱因斯坦的内心,体会他平凡中的伟大。回顾这一节课的教学,从问题预设,到阅读激励,到及时点拨,再到激情迁移

12、。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十分高,课上孩子们激情飞跃,思维灵动,感悟到位,课堂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觉得这是我最满意的一堂课。我也朝着节节课是高质量的满意课而努力!作业标题: 我最失败的一堂课作业内容: 这是一堂失败的语文课,我败给了自己,败给了学生。一、 30分钟备课的产物。 当赖教导告诉我校长要来随堂听课时离上课时间只有30分钟了(中间还要去掉早操和晨会时间),由于我班进度过快本想做做习题复习旧知的,所以没有备新课,但老总难得有空前来指导,拿堂练习课来应付于情于理都有些说不过去,于是便有了下边30分钟备课后的“杰作”。第一课时: 为了多留点时间给学生读书补上预习的不足,所以我开门见山

13、的板书课题(18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故事)后直接质疑导入新课:读了课题,你觉的故事会告诉我们什么,或者你想知道什么?好奇的学生提了许多问题,我把它们归纳了一下是以下几点:1、什么是听诊器?它怎么用?2、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为什么要发明这个听诊器?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的?4、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怎么发明的?5、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其中第一个问题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马上就自行解决了。几个爱学习的小朋友早就读过课文了,没等我叫他们就把第二个问题的答案说了出来。于是我就请大家围绕35个小问号去读课文,力争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在我巡视指导学生朗读时,不时就有孩子喜悦地告诉我他的发现。

14、在学生充分地自读过后我击了三下掌,说:“同学们读得真是津津有味,随愿意把你的练读成果展示给大家听?”想他们有了准备会十分乐意接受检查朗读课文的,哪知举手者寥寥无几,个别小朋友还在下边交流读书心得,说这个听诊器如何如何。见状,我只得调转马头请大家交流读后所得。呵,小手林立,起立后大多说的是第3个问题,尽管知道但表达不完整。于是我灵机一动请他们画一画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并指一名学生板演。他们的答案大致分两种,一种是小木棒,另一种是两头呈喇叭状的小木棒。该谁对呢?我请学生去请教书本,朗读课文34小节后小家伙们一致认为后一种答案更为确切,并将小木棒改为了空心的,话也说完整了。尝到了读书的甜头,孩子们终于

15、愿意读书了,但时间已过去大半,全文精读肯定不现实,于是我只好请同学们美美地读一读第一小节,看看有什么新的收获。很快就有学生发言了:“我觉得德耐克很聪明,也很善良。他看到病人痛苦地死去很难过,整日想拯救他们。”于是我请他做小老师领读他感受最深的部分。不负我托,读得还真到位,还让我顺势请学生用“如果就”说了话。我还没来得及表扬又有一个声音冒了出来:“对呀,德耐克能从小孩子玩跷跷扳上受到启发发明听诊器,很聪明的!”第二小节的内容!真令我哭笑不得!这些孩子呀,我真拿他们没办法,思维就是快,指挥棒不太灵光!时间不等人,第4、第5个问题就这样点到又没有讲透,我决定第二课时再来解决。还剩点时间我请大家一起来抄写本课生词,要求用心记。8个词语,每个写两遍,学生们很快完成了,下课铃也响了。我喜欢的课春潮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春潮宏大的气势,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2、学习运用“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质疑的方法。3、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春潮从小到大的过程。教学过程:课前播放春天在哪里,师生可以跟着哼唱。一、寒风凛冽,向往春天1、师:一首春天在哪里带着我们寻觅着春天的脚步!是呀,寒冷的冬天将要远去,春姑娘已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大地上万物跃跃欲试,将要爆发出埋藏了一冬的活力,势不可挡!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欣赏那难得一见的奇景春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