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控制网络综合实验实验报告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8200071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线控制网络综合实验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无线控制网络综合实验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无线控制网络综合实验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无线控制网络综合实验实验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无线控制网络综合实验实验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线控制网络综合实验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线控制网络综合实验实验报告(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线控制网络综合实验实验报告姓 名:学 号:分组编号:小组成员:指导老师:2016年3月实验3.1 LED灯控制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UP-CUP IOT-6410-II实验系统的硬件组成及使用方法,熟悉Zigbee模块的硬件接口;2、熟悉和掌握使用IAR集成开发环境,编写程序实现利用CC2530的IO口控制LED闪烁的功能。二、实验原理1、硬件原理CC2530控制LED 的电路原理图如图3-1-1所示。CC2530核心板上预留了两个LED,采用共阳极驱动方式,分别由CC2530的P1.0和P1.0控制,通过控制这两个IO口输出低电平即可点亮对应LED。图3-1-1 LED硬件原理图IO口的

2、控制是通过对CC2530相关寄存器的操作实现的,其中部分IO相关寄存器如图3-1-2所示。具体操作过程见软件设计部分。图3-1-2 部分IO相关寄存器2、软件原理(1)、首先设置P1SEL寄存器,选择IO口的通用IO功能;(2)、设置P1DIR寄存器,选择P1.0和P1.1口的输入输出方向为输出方向;(3)、通过设置P1寄存器的第0位和第1位即可控制LED的亮灭,其中P1寄存器是可位寻址的,即可直接使用P1_x操作。程序主函数如下。void main(void)Initial();/调用初始化函数,初始化P1.0和P1.1口,包括对寄存/器P1SEL和P1DIR的操作LED1 = 0;/LED

3、1点亮LED2 = 0;/LED2点亮while(1)LED2 = !LED2;/LED2闪烁Delay(50000);三、实验步骤1、调整硬件:使用配套USB线连接PC机和UP-CUP IOT-6410-II型设备,设备上电,确保打开Zigbee模块开关供电,并使用CCD_SETKEY选择要使用的Zigbee模块;2、创建工程:打开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MCS-51嵌入式开发环境,按下列步骤建立新工程;(1)选择filenewWorkspace新建一个工作空间;(2)选择ProjectGreate New Project.弹出图3-1-3建立新工程对话框,然后

4、确认Tool chain栏已经选择8051,在Project templates:栏选择Empty project,点击下方OK按钮;图3-1-3 建立新工程(3)选择工程的保存位置,如图3-1-4;图3-1-4 保存工程(4)保存Workspace工作空间并选择保存位置,如图3-1-5;图3-1-5 保存Workspace3、配置工程选项按照物联网综合实验系统实验指导书V1.3的说明对工程进行配置,其中部分配置的说明如下:(1)Code model和Data model可以调节程序寻址范围的大小,要根据实际程序的大小进行调节;(2)Stack/Heap标签:用于调整堆栈的大小;(3)Link

5、er选项,Output标签:用于输出编译生成的文件,用于下载到芯片运行,可以输出.hex、.bin或.txt等多种格式;(4)Debugger:用于选择软件调试的方式和使用的仿真器类型。4、新建和添加程序源文件使用工具栏新建一个空的程序文本文件,保存为main.c,在工程名上点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AddAdd File,弹出文件打开对话框,选择需要的文件点击添加即可将文件添加到工程。至此,一个可用的工程模板就创建好了,可以将该工程保存一份便于以后直接使用。4、编写编译和链接程序根据需求编写或添加程序,选择ProjectMake或直接按F7键编译和连接工程。5、程序下载和调试(1)、安装

6、仿真器驱动:根据物联网综合实验系统实验指导书V1.3的说明安装好仿真器的驱动程序;(2)、调试和运行:选择菜单ProjectDebug或按快捷键CTRL+D进入调试状态,调试状态可以进行单步运行、查看变量、设置断点等操作,方便调试程序;现在程序已经下载到了CC2530中了,退出DEBUG模式后按一下复位按键程序就开始全速执行了。调试界面如图3-1-6所示。图3-1-6 软件调试界面四、实验结果程序全速运行时可以看到LED1保持亮的状态,而LED2在不断闪烁。实验3.2 Timer1控制实验一、实验目的1、练习和巩固嵌入式开发环境IAR及CC2530通用IO口的使用方法;2、学习和掌握CC253

7、0的Timer1定时器的使用。二、实验原理1、硬件原理用到的LED控制电路与实验3.1 LED控制实验相同,同时使用了CC2530的内部外设定时器1。CC2530内部有一个16为的Timer1,其主要特性如下:. 具有3个捕获/比较通道;. 支持上升沿、下降沿或任意边沿输入捕获模式;. 比较模式支持置位、清除或反转外部输出;. 三种计数模式:. 输入时钟支持1,8,32或128预分频;. 每个捕获/比较和计数结束都能产生中断请求;. DMA触发功能。Tmer1包含的寄存器有:图3-2-1 Timer1的相关寄存器2、软件原理软件主函数如下:初始化函数Initial();主要初始化了IO引脚和T

8、imer1的T1CTL寄存器。然后采用软件轮询IRCON的方式判断定时器是否溢出,如果溢出则改变标志TempFlag的值,进而改变LED的状态。void main()Initial();/调用初始化函数LED1 = 0; /点亮LED1 while(1) if(IRCON 0) IRCON = 0;/清除溢出标志 TempFlag = !TempFlag; if(TempFlag)LED2 = LED1;LED1 = !LED1;Delay(6000);三、实验步骤1、使用配套USB线连接PC机和UP-CUP IOT-6410-II型设备,设备上电,确保打开Zigbee模块开关供电;2、使用C

9、CD_SETKEY按键选择Zigbee仿真器要连接的Zigbee设备模块(根据LED指示灯判断);3、启动IAR开发环境,新建和配置工程,将expBasicExp2实验工程中代码拷贝到新建工程中;4、在IAR开发环境中编译、运行、调试程序。四、实验结果可以看到LED1和LED2轮流闪烁一段时间,然后静止相同时间,然后又开始闪烁,如此循环,实验调试界面如下图。 实验3.7 模拟电压AD转换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CC2530内部ADC的使用和调试方法;2、掌握CC2530的USART串口的使用方法,并会使用PC机的串口调试软件。二、实验原理1、硬件原理本实验用到了CC2530的内部ADC和

10、USART,ADC的控制寄存器如图3-7-1,它有3个控制寄存器:ADCCON1、ADCCON2和ADCCON3。图3-7-1 ADC控制寄存器USART的控制寄存器如图3-7-2所示,具体功能见CC2530的Users Guide。图3-7-2 USART寄存器列表2、软件原理通过InitUart();和InitialAD();函数分别对USART和ADC进行初始化,ADC转换完毕后可以在ADCL和ADCH寄存器中读到转换后的值,使用prints(type data)函数将数据发送到串口。三、实验步骤1、使用配套USB线连接PC机和UP-CUP IOT-6410-II型设备,设备上电,确保打

11、开Zigbee模块开关供电;2、使用CCD_SETKEY按键选择Zigbee仿真器要连接的Zigbee设备模块(根据LED指示灯判断);3、将系统配套串口线一端连接PC机,一端连接到平台上靠近USB串口(RS232-2)上;4、启动IAR开发环境,新建工程,将expBasicExp7实验工程中代码拷贝到新建工程中;5、在IAR开发环境中编译、运行、调试程序;6、由于PC机自带的超级终端不能显示输入的字符(也许是我们不会),所以我们安装了一个串口调试助手软件用于串口通讯。将串口调试助手设置为串口波特率57600、8位、无奇偶校验,无硬件流模式,即可在助手中收到模块传递过来的模拟电压经过A/D转换

12、后的数值。四、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如图3-7-3所示。图3-7-3 实验3-7结果实验3-9 串口收发数据实验一、实验目的1、练习和熟练掌握CC2530的USART的使用方法。二、实验原理1、硬件原理用到的LED和USART寄存器如前所述。2、软件原理(1)、初始化LED引脚和USART寄存器;(2)、首先CC2530处于接收模式,收到数据后产生中断并在中断函数中读出接收到的数据到temp中,然后将收到的数据存到receive_buf中。同时判断是否为回车或字符数大于30个,是则进入发送模式,将收到的数据通过串口重新发回PC机。三、实验步骤1、使用配套USB线连接PC机和UP-CUP IOT-64

13、10-II型设备,设备上电,确保打开Zigbee模块开关供电;2、使用CCD_SETKEY按键选择Zigbee仿真器要连接的Zigbee设备模块(根据LED指示灯判断);3、将系统配套串口线一端连接PC机,一端连接到平台上靠近USB串口(RS232-2)上;4、启动IAR开发环境,新建工程,将expBasicExp9实验工程中代码拷贝到新建工程中;5、在IAR开发环境中编译、运行、调试程序;6、使用串口调试助手(注意:字符串必须以回车键结束或输入字符串长度超过30个字符,才会显示)连接串口,设置串口波特率57600、8位、无奇偶校验,无硬件流模式,当向串口调试助手的数据发送去输入数据输入回车结

14、束符时,将在出口调试助手的接受去看到串口输入的数据。四、实验结果可以看到,当发送低于30个字符的数据加回车时,将在接收窗口收到发出的数据。当发送数据大于30时,多余的部分将被抛弃,只返回了前30个字符。实验结果如图3-9-1所示。图3-9-1 USART收发实验实验结果五、思考发现这里USART的中断服务函数每次只能接收一个字节数据,并将其暂存到了temp中,在主函数中在对这个字节进行具体操作。也就是说,如果主函数没来得及操作完串口就收到了下一个字节的数据,这时新收到的一个字节数据将覆盖掉上一次暂存到temp中的一字节数据,造成数据丢失。实际测试中在receive_bufcounter+ = temp;语句对temp进行操作前加一段延时,真的造成了数据的丢失,丢失规律为每隔1个字符就丢失特定个字符。实验3-10 串口控制LED实验一、实验目的1、练习和巩固CC2530串口的使用,并将其与IO口控制相结合。二、实验原理1、硬件原理LED和USART相关的原理图和寄存器原理如前所述。2、软件原理(1)、首先同样使用InitUart();和InitLed();函数初始化串口和LED;(2)、将CC2530串口设置为接收模式,收到数据后在中断服务函数中将其存到te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