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物规范化的管理指标体系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8199865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废物规范化的管理指标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危险废物规范化的管理指标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危险废物规范化的管理指标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危险废物规范化的管理指标体系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危险废物规范化的管理指标体系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险废物规范化的管理指标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废物规范化的管理指标体系(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危险废物规化管理指标体系危险废物规化管理指标体系依据中华人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方法、危险废物燃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等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主要包括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设置情况、危险废物管理方案制定情况、危险废物申报登记、转移联单、应急预案备案、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等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规等情况等。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化管理指标见附一;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规化管理指标见附二。. z.-附一: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化管理指标及抽查表检查时间:年月日时至

2、年月日时单位/地址:法定代表人:被调查人:检查人员: /单位: /单位: /单位:主持检查人员:执法证件号:记录员:执法证件号:注:1.检查组应当至少包括两名具有执法证件的人员,可邀请专家参与检查。2.检查人员要填写检查记录并签字。3.对废物流向、贮存、利用、处置等信息,要核查原始凭证。4.标注*的应重点核查,达标的计2,根本达标计 1,不达标计-1;其余工程达标的计2,根本达标计 1,不达标计0。5.备注栏可对检查情况进展简要记录。6.对产生单位,未自行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对相关栏目以达标计。检查工程检查主要容达标情况达标标准检查方法备注达标根本达标不达标一、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固体废物污染

3、环境防治法,简称固废法第三十条1.*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采取防治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措施。建立了责任制,负责人明确、责任清晰,负责人熟悉危险废物管理相关法规、制度、标准、规。现场核查,查看相关管理制度。二、标识制度固废法第五十二条2.*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依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附录A和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5562.2-1995所示标签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的为达标;已设置但不规的为根本达标;未设置的为不达标。现场核查。3.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必须设

4、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三、管理方案制度固废法第五十三条4.危险废物管理方案包括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的措施。制定了危险废物管理方案;容齐全,危险废物的产生环节、种类、危害特性、产生量、利用处置方式描述清晰;报环保部门备案;及时申报了重大改变。查看危险废物管理方案。5.危险废物管理方案包括危险废物贮存、利用、处置措施。6.报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危险废物管理方案容有重大改变的,应当及时申报。询问所在地县级以上环保部门。四、申报登记制度固废法第五十三条7.*如实地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危险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

5、如实申报可以是专门的危险废物申报或纳入排污申报中一并申报;容齐全;能提供证明材料,证明所申报数据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如关于危险废物产生和处理情况的日常记录等。询问所在地县级以上环保部门。核查相关证明材料8.申报事项有重大改变的,应当及时申报。及时申报了重大改变。五、源头分类制度固废法第五十八条9.*按照危险废物特性分类进展收集、贮存。危险废物包装容器上标识明确;危险废物按种类分别存放,且不同类废物间有明显的间隔如过道等。现场核查。六、转移联单制度固废法第五十九条10.*在转移危险废物前,向环保部门报批危险废物转移方案,并得到批准。有获得环保部门批准的转移方案。查看批准的转移方案,并询问环保部门。

6、11.转移危险废物的,按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方法有关规定,如实填写转移联单中产生单位栏目,并加盖公章。按照实际转移的危险废物,如实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现场查看联单,并结合环评文件、台账记录等材料进展核对。12.转移联单保存齐全。当年截止检查日期前的危险废物转移联单齐全。现场查看联单,可与申报登记数据核对。七、经营许可证制度固废法第五十七条13.转移的危险废物,全部提供或委托给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的活动。除贮存和自行利用处置的,全部提供或委托给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可与申报登记数据及其证明材料,以及转移联单等进展核对。14.有与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签订的委托

7、利用、处置危险废物合同。有与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签订的合同。核查合同有效性及废物承受单位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复印件。八、应急预案备案制度固废法第六十二条15.制定了意外事故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有意外事故应急预案综合性应急预案有要求或有专门应急预案。查看应急预案。16.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在当地环保部门备案。询问当地环保部门。17.*按照预案要求每年组织应急演练。上年度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查看应急预案演练记录。九、贮存设施管理固废法第十三条、第五十八条18.依法进展环境影响评价,完成三同时验收。有环评材料,并完成三同时验收。查看环评批复、验收报告等。九、贮存

8、设施管理固废法第十三条、第五十八条19.*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的有关要求。贮存场所地面须作硬化处理,场所应有雨棚、围堰或围墙;设置废水导排管道或渠道,将冲洗废水纳入企业废水处理设施处理;贮存液态或半固态废物的,还设置泄露液体收集装置;场所应当设置警示标志。装载危险废物的容器完好无损。现场核查。20.*贮存期限不超过一年;延长贮存期限的,报经环保部门批准。危险废物贮存不超过一年;超过一年的经环保部门批准。现场查看相关危险废物识别标志应当填写日期。21.未混合贮存性质不相容而未经平安性处置的危险废物。做到分类贮存。现场查看。22.未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做到分类贮存。现场查看。2

9、3.建立危险废物贮存台账,并如实记录危险废物贮存情况。有台账,并如实记录危险废物贮存情况。现场查看台账,并与贮存情况核对。十、利用设施管理固废法第十三条24.依法进展环境影响评价,完成三同时验收。有环评材料,并完成三同时验收。查看环评批复、验收报告等。十、利用设施管理固废法第十三条25.建立危险废物利用台账,并如实记录危险废物利用情况。有台账,并如实记录危险废物利用情况。查看台账记录。26.*定期对利用设施污染物排放进展环境监测,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监测频次符合要求,有定期环境监测报告,并且污染物排放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者为达标。监测频次不符合要求,有当年有环境监测报告年初检查的,有上年度报告,并

10、且污染物排放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者为根本达标。其余为不达标。根据环评批复的要求,对照相关标准查看环境监测报告。十一、处置设施管理固废法第十三条、五十五条27.依法进展环境影响评价,完成三同时验收。有环评材料,并完成三同时验收。查看环评批复、验收报告等材料。28.建立危险废物处置台帐,并如实记录危险废物处置情况。有台账,并如实记录危险废物处置情况。查看台账记录,并与处置情况核对。29.*定期对处置设施污染物排放进展环境监测,并符合危险废物燃烧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等相关标准要求。有环境监测报告,并且污染物排放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对照相关标准查看环境监测报告。十二、业务培训关于进一步加强

11、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监管工作的意见环发201119号第五条30.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应当对本单位工作人员进展培训。相关管理人员和从事危险物收集、运送、暂存、利用和处置等工作的人员掌握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性文件的规定;熟悉本单位指定的危险废物管理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应急预案等各项要求;掌握危险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存的正确方法和操作程序。查看培训方案和培训记录。合计综合评估:达标根本达标不达标综合评估标准:1.总分值为60分。50分以上为达标;40-49分为根本达标;40分以下为不达标。2.第13条、14条为否决项;即该项不达标,则综合评估为不达标。3.考核年度每次环境污染事故扣除10分;造

12、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或人员伤亡的,综合评估为不达标。附二: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经营单位规化管理指标及抽查表检查时间:年月日时至年月日时单位/地址:法定代表人:被调查人:检查人员: /单位: /单位: /单位:主持检查人员:执法证件号:记录员:执法证件号:注:1.检查组应当至少包括两名具有执法证件的人员,可邀请专家参与检查。2.检查人员要填写检查记录并签字。3.对废物流向、贮存、利用、处置等信息,要核查原始凭证。4. 标注*的应重点核查,达标的计2,根本达标计 1,不达标计-1;其余工程达标的计2,根本达标计 1,不达标计0。5.备注栏可对检查情况进展简要记录。6.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在利用处置危险废物

13、同时产生新的危险废物的,应执行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的管理方案制度和申报登记制度。7.检查的主要容不适用的,对相关栏目以达标计。检查工程检查主要容达标情况达标标准检查方法备注达标根本达标不达标一、经营许可证制度中华人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简称固废法,第五十七条;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方法简称许可方法,第二十条1.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和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依法申请领取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具有与其经营围相对应的环保部门颁发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查看其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2.领取危险废物收集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应当与处置单位签订接收合同,并将收集的废矿物油和废镍镉电池在90个工作日提供或者委托给处置单位处置。仅适用于持危险废物收集经营许可证的单位签订了符合要求的合同,并能在90个工作日将废矿物油和废镍镉电池转移给上述单位。查看接收合同和接收单位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复印件,查看接收单位的经营围;查看经营情况记录簿。3.按照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规定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的经营活动。严格按照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规定从事经营活动。对照所持危险废物经营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