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粮食局关于填报《国务院部门属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与发展情况调查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8199236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粮食局关于填报《国务院部门属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与发展情况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国家粮食局关于填报《国务院部门属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与发展情况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国家粮食局关于填报《国务院部门属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与发展情况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国家粮食局关于填报《国务院部门属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与发展情况调查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国家粮食局关于填报《国务院部门属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与发展情况调查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粮食局关于填报《国务院部门属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与发展情况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粮食局关于填报《国务院部门属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与发展情况调查(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粮食局关于填报国务院部门属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与发展情况调查表的通知发布部门: 国家粮食局 发布文号: 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郑州科学研究设计院、无锡科学研究设计院、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为贯彻全国科学技术大会,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促进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在全面掌握改革与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加强政策引导和工作指导,科技部政策体改司将继续开展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发展情况的调查工作。根据科技部政策体改司关于开展2006年部门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与发展情况调查工作的通知(国科政便字20

2、06004号)要求,请你们认真填报国务院部门属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与发展情况调查表,于4月17日前将填报后的院所调查表(一式三份并加盖院所公章)及电子版材料报送至流通与科技发展司科技处。联 系 人:李涛张雪联系电话:010-6390693663906935传真:010-63906936E-mail:二六年三月三十一日附件:国务院部门属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与发展情况调查表一、基本数据调查表表1 职工情况 人在职人员数 按非营利机构管理的部分 历年离退休人员累计数核定编制 实际聘任人员2005年表2 科研人员的年龄结构与学历结构 人合计 年龄结构 学历结构30岁以下 3040岁 4050岁 50岁以上

3、 博士 硕士 大本 其他2005年表3 非营利部分的科研人员情况 人固定岗位 流动岗位聘用人员 45岁以下 硕士 博士 突贡专家 两院院士 客座研究人员1 访问学者2 博士后 研究生 其他2005年说明:1客座研究人员:参加开放课题研究但不固定到本单位上班的客座人员。2访问学者:较长期(1个月至1年)到本单位工作上班的客座人员。表4-1 人员分流情况() 人应分流人员数 已分流人员合计数 其 中进入院所下属企业 作为科研辅助人员 待岗培训 内部退养 辞退或解除劳动合同 其 他2005年说明:表中六类分流去向的人数之和,应等于表中的已分流人员合计数。并请说明表中最后一栏其他的去向主要是 。表4-

4、2 人员分流情况() 人已分流人员的年龄结构 已分流人员的学历结构45岁以下 4550岁 5055岁 55岁以上 中专及以下 大专 大本 硕士博士2005年说明:已分流人员的年龄结构、已分流人员的学历结构这两项统计的合计数,均应等于表4-1中的已分流人员合计数表5-1 专业人员的引进情况 人引进专业人员合计1 新招毕业生2 其中 国内外招聘 其中博士 硕士 大本 其他 留学归国2005年说明:1引进专业人员合计,应等于新招毕业生与国内外招聘两项之和;2新招毕业生应等于博士、硕士、大本、其他四项之和。表5-2 专业人员的减少情况 人当年专业人员减少数1 其中当年退休人员数 当年流出人员数2 当年

5、流出人员按学历分类情况博士 硕士 大本 其他2005年说明:1当年专业人员减少数,等于当年退休人员数与当年流出人员数两项之和。2当年流出人员按学历分类的博士、硕士、大本、其他四项之和,应等于当年流出人员数。表6 离退休人员费用 万元离退休人员费用合计1 其中工资 医疗费2 其他费用2005年说明:1离退休人员费用合计=工资+医疗费+其他费用2医疗费:已实行医保的地区,此项可填0;如果虽已实行医保,但机构仍需承担部分费用,则填报实际承担的费用。表7 全年总收入及构成,纵向、横向科技性收入的构成 万元全年总收入1 其中事业费2 其中 纵向科技性收入4 横向科技性收入5 产品销售收入 其他收入6非营

6、利部分追加的事业费32005年纵向科技性收入 横向科技性收入国家科技部 主管部门 科工委或总装备部 国家其他部门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地方政府 其他纵向科技性收入 委托开发或合作开发 技术转让与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与技术培训 其他横向科技性收入说明:1全年总收入是调查的重要内容。全年总收入应等于事业费、纵向科技性收入、横向科技性收入、产品销售收入、其他收入这五项收入之和。本次调查有关财务方面的数据要求填报整数,小数点以后的数字请四舍五入。2事业费:指保留至今的中央财政拨款,包括非营利部分追加的事业费。3非营利部分追加的事业费,是指本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后,由中央财政渠道追加的那部分事业费。4纵向科

7、技性收入:指中央或地方政府当年下达的财政性质的课题费,包括:当年新承接项目的实际到款额和往年接转项目的实际到款额;参与中央或地方政府科技项目、按合同从项目牵头机构转拨来的经费。纵向科技性收入应与表中所列七项之和相等。5横向科技性收入:从非财政渠道获得的,以合作开发、四技(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方式获得的收入。横向科技性收入应与表中所列四项之和相等。此项统计中不包括参与中央或地方政府科技项目、按合同从项目牵头机构转拨来的经费。这类经费应计入纵向科技性收入。6其他收入:如果本表填报的其他收入超过了全年总收入的10%,请简要说明其主要构成是: 。7国家其他部门:指本机构的主管部门

8、、国家科技部、科工委或总装备部以外的国家其他政府部门下达的财政性质的课题费。表8 科研条件建设费及科研仪器设备的投入 万元其中科研条件建设费合计1 其中国家投入2 其中 主管部门投入 其中 自筹3 其中科研仪器设备 科研仪器设备 科研仪器设备2005年说明:1科研条件建设费合计:当年发生的、与科技条件建设有关的、包括科研仪器设备投入在内的各项投入的合计数。科研条件建设费合计应等于国家投入、主管部门投入、自筹三项之和。2国家投入:请注意,这里的国家投入,是指除主管部门投入以外的国家有关部门在科研条件建设方面的财政性的经费投入。3自筹:当年单位自有资金以及横向科技性收入中用于支付科研仪器设备的经费

9、投入。表9 科研仪器设备简况 万元科研仪器设备原值(万元)1 其中2使用不足5年的设备 使用已超过5年的设备2005年说明:1科研仪器设备原值:指本单位所有用于科研的各类仪器设备原值之和,但用于生产线的仪器设备和已经报废的科研仪器设备除外。2使用不足5年和使用已超过5年的两类设备原值之和应等于科研仪器设备原值。表10 资产、收入、利税情况 万元资产总额 净资产 上缴税金 年人均货币收入2005年说明:年人均货币收入:包括固定工资、浮动工资、奖金、补贴等各类税前货币性收入(但不应扣除职工自己交纳的各类保险、基金费用);不包括单位为职工交纳的各种费用,如住房公积金、各类保险费等。表11 主要科技产

10、出 项、人完成科研项目数1 获国家级科研奖励数2 专利3 培养研究生数4 发表论文数5申报数 授权数 其中 博士 硕士发明专利2004年2005年说明:1完成科研项目数:指本机构当年实际完成的各类科研项目数。2获国家级科研奖励数:指本机构当年实际获得的国家级的各类科技奖励数,如国家发明奖、国家技术进步奖等。但不包括省部级的科技奖励数。3专利:专利的申报数与授权数,均为当年实际发生数,而非历年累计数。4培养研究生数:指本机构招收、培养,当年完成学业并取得相应学位的毕业研究生人数。不包括由本单位选派、或本人自己考到其他单位去学习的研究生。5发表论文数:指在国家一级刊物发表或收入国外主要检索工具(如

11、SCI、EI、ISTP)的论文篇数。表12 设在本单位的国家(或部门)质检机构简况1 万元、人检测机构名称 设立时间 检测设备(原值) 检测人员数2 上年检测收入3说明:1指经国家或部门主管机构授权或确认的、设在单位的质检机构,本单位没有这类检测机构则不填。2在此类机构中工作的全职人员和兼职人员的人数之和。3指该机构2005年这一年的收入。表13 十五期间固定资产、科研经费、科研成果简况 万元、项固定资产原值(万元) 其中 科研经费总额(万元) 其中 科研成果鉴定数(项) 其中科研仪器设备 国家课题经费 获国家奖励成果数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表13 十五期间本单位取

12、得的主要科技成果情况简表成果名称 立项单位 项目经费(万元) 鉴定/验收时间(年月) 获奖情况 应用情况 社会经济效益国家奖 省部奖 其它奖 行业推广 部分机构应用 委托机构应用 显著 较显著 一般说明:1本表填报的是十五期间,鉴定、验收的主要科研成果(不超过10项)。2填报的项目,应以本单位独立承担、或为牵头单位并承担关键研究任务的项目。参与其他单位主持的项目不需填报。3获奖情况、应用情况、社会经济效益这三栏,在各自备选项目中选择一项打即可。二、意向性问题调查提纲这部分内容同样较为重要,所以请机构主要领导填报。各机构只需一份回函,便以整理分析。填报人:院所正职 院所副职(一)选择类问题(对比深化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前的情况,在内容符合的内打。请注意:每个问题只能做一项选择,即每个问题只能在一个内打。问题中的近年来,系指本机构深化改革以来的这段时间)。1对近年来本机构研究开发能力的总体评价有明显提高 有所提高 没有提高或难以评价2对近年来本机构技术服务能力的总体评价有明显提高 有所提高 没有提高或难以评价3从经费额的角度看,近年来承担国家科研项目总的趋势是有所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