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恋爱观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8198882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的恋爱观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学生的恋爱观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学生的恋爱观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学生的恋爱观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的恋爱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的恋爱观(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在普通高校的校园里,常常能见到一对对“有情人”手拉着手,肩并着肩,亲密无 间地走在宽阔的校道上,大学生恋爱已成为大学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作为大学 生,是选择“一切从恋爱开始”呢,还是认为“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非要现在找”,这就 取决于对爱情的态度以及自身的恋爱观。一、大学生的恋爱态度当代大学生谈恋爱有以下三种不同的态度:(一)对待恋爱比较认真,恋爱以感情为基础这类大学生一般心理较成熟,有一定的责任心,彼此比较了解,恋爱是在朋友的 基础上,帮互助、日久生情而建立的。因而这种恋爱比较稳固、持续,对恋爱双方的 学业影响也不大,一定程度上对学习还能产生促进作用。这种恋爱即使

2、破裂了,对彼此 的伤害也不是很大,做不成恋人还可做朋友嘛!因而这种恋爱观是值得肯定的。(二)对待恋爱态度不认真,不是真心的有些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不是出于爱情本身,而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孤独或随 大流有从众心理。这类学生在择偶时很少把恋爱行为与婚姻结合起来考虑,缺乏责任 感。这种恋爱关系的破裂对双方都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一 般来说,对女性的伤害更大。女性由于心理承受能力差,一旦受到伤害,便觉得受不 了,产生消极反应,有的从此看破红尘,觉得干什么都没有意义;有的精神失常,导 致精神病;还有的干脆以身殉情,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还有极少数的学生为了显示自己的魅力,同时和几位异性

3、同学交往、周旋,搞多 角恋爱,甚至和谁都不确定恋爱关系。不道德的多角恋爱易引起纷争、不幸和灾难, 也极易发生冲突,酿造悲剧,最终是对所有当事人都产生不良后果。由于没什么责任心,恋爱双方彼此不甚了解,也没什么感情基础,因而这种恋爱 是短暂的,当然恋爱导致的结果是不愉快的,甚至是可怕的。一旦双方感情破裂,恋 爱关系结束,男女双方便反目成仇,很少有还继续做朋友的。(三)注重的是恋爱过程本身,至于恋爱的结果不太在意注重恋爱过程,有利于双方相互了解、加深认识,也有利于培养感情、增加心理 相容度,同时也反映出大学生不愿落入俗套,着意追求爱的真谛。但是,如果“不在乎 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这种做法也不

4、可取。只重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实 质上是只强调爱的权利,而否认爱的责任。爱情不是自私地占有对方的感情,而是自 觉自愿地为所挚爱的人付出感情、担当责任。大学生恋爱不能只重过程而不顾后果, 那些抱着对大学恋爱只是玩玩而已的心态去尝试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二、大学恋爱可遇而不可求随着大学生心理和生理上的逐渐成熟,对爱情的渴望也渐渐强烈,这就使得有些 大学生“饥不择食”,不管对方是否和自己志趣相同,情投意合,而只凭双方初次见面 或经过几次接触之后,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势迅速地确立了恋爱关系。这种由于一时冲 动而获得的爱情常常是“无疾而终”,因为开始时没有深入地了解对方,而将来随着对 对方了解的深入,双方的

5、缺点会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从而使双方的矛盾也不断加深, 最终导致感情的破裂。而大学生往往心理承受能力较弱,面对感情挫折时,有些大学 生会自暴自弃,从此无心向学,更有甚者会做出极端行为来伤害对方。所以,心急吃 不了热豆腐,我们并不用刻意地去追求大学的爱情,应当一切随缘。爱情是个奇怪的 东西,你有意去寻找它时,它偏不出现,而你又有可能在无意中收获了美好的爱情。 有一句话说得好:“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强求也没用。” 如果爱情真的会来,你 躲也躲不掉!三、大学生恋爱存在的问题:1、单相思与爱情错觉:单相思是指异性关系中的一方倾心于另一方,却得不到对 方回报的单方面的“爱情”。爱情错觉则是指在异性间

6、的接触往来关系中,一方错误地 认为对方对自己“有意”,或者把双方正常的交往和友谊误认为是爱情的来临。它是单 相思的另一种形式,它常会使当事人想入非非,自作多情。单相思与爱情错觉都是恋 爱心理的一种认知和情感的失误,能使某些学生陷入痛苦的境地,处于空虚、烦恼, 甚至绝望之中,处理不好对以后的恋爱婚姻生活都有消极的影响。因此,陷入单相思 的大学生要及早止步,另做选择。要想克服单相思和爱情错觉,重要的是正确理解爱 情的深刻含义,同时用理智驾驭情感,尊重对方的选择,不可感情用事。我们在日常 生活中要正确认识友情与爱情,切莫把友情错当作爱情。2、失恋:失恋是指恋爱过程的中断。它带来的悲伤、痛苦、绝望、忧

7、郁、焦虑、 自卑等情绪使当事人受到伤害,是人生中最严重的心理挫折之一。失恋所引发的消极 情绪若不及时化解,会导致身心疾病。四、培养健康的恋爱心理与行为1、树立正确的恋爱观:(1)提倡志同道合的爱情:在恋人的选择上最重要的条件 应该是志同道合,思想品德、事业理想和生活情趣等大体一致。应该是理想、道德、 义务、事业的有机结合。一般情况下,异性感情的发展是沿着熟人朋友好朋友 知己恋人这一线索发展的。在分享快乐和痛苦、共同成长的过程中,爱情就会产生 和发展。(2)懂得爱情是一种相互理解,是相互信任,是一份责任和奉献。理解对方是 为个人和对方营造一种轻松和快乐的氛围,相互信任是自信的表现,责任和奉献则意

8、 味着个人道德的修养,它是获得崇高的爱情的基础。2、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1)恋爱言谈要文雅,讲究语言美,行为大方。交谈中 要诚恳坦率自然,不要为了显示自己而装腔作势,矫揉造作;不能出言不逊,污言秽 语,举止粗鲁;相互了解,不要无休止地盘问对方,使对方自尊心受损。(2)亲昵动 作要高雅,避免粗俗化。高雅的亲昵动作发挥爱情的愉悦感和心理效应,而粗俗的亲 昵动作往往引起情感分离的消极心理效果,有损于爱情的纯洁与尊严,有损于大学生 的形象,同时对旁人也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刺激。(3)善于控制感情,理智行事。一方面 要注意克制和调节,另一方面要注意转移和升华,参加各种文娱活动,与恋人多谈谈 学习和工作,把

9、恋爱行为限制在社会规范内,不致越轨,要使爱情沿着健康的道路发 展。3、培养爱的能力与责任:(1)迎接爱的能力。包括施爱的能力和接受爱的能力。 一个人心中有了爱,在理智分析之后,要敢于表达、善于表达,这是一种施爱的能力。 当别人向你表达爱时,能及时准确地对爱的信息作出判断,坦然地作出选择,这是一 种接受爱的能力。大学生要具有迎接爱的能力,就应懂得爱是什么,有健康的恋爱价 值观,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需要什么,适合什么,能承受求爱拒绝或拒绝求爱所引起 的心理扰乱。 (2)拒绝爱的能力。自己不愿或不值得接受的爱应有勇气加以拒绝。拒 绝爱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在并不希望得到的爱情到来时,要果断,勇敢地说“不

10、”, 因为爱情来不得半点勉强和将就。如果优柔寡断或屈服于对方的穷追不舍,发展下去 对双方都是不利的。二是要掌握恰当的拒绝方式,虽然每个人都有拒绝爱的权力,但 是珍重每一份真挚的感情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一种自珍,同时是对一个人道德情操 的检验。不顾情面,处理方法简单轻率,甚至恶语相加,结果使对方的感情和自尊心 受到伤害,这些做法是很不妥当的。(3)发展爱的能力,培养爱的责任。发展爱的能力, 并不是非要具体到对某一异性的爱,可以是更广泛意义上的爱。发展爱的能力,就是 要培养无私的品格和奉献精神,要培养善于处理矛盾的能力,有效地化解消除恋爱和 家庭生活中的矛盾纠纷。4、提高恋爱挫折承受能力:大学生的

11、恋爱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因而在追求爱情的 过程中遇到各种波折是在所难免的。如果承受能力较强,就能较好地应付挫折,否则 就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因此,提高恋爱挫折承受能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 要的。当爱情受挫后,用理智来驾驭感情,通过增强理智感,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 训,通过适当的情绪调节、宣泄和转移,来减轻痛苦。在新的追求中确认和实现自己 的价值,从而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思想水平。五、正确处理学业与爱情的关系如何能够兼顾好学业与爱情,是恋爱中的大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凡事都有个“度”, 恋爱也不例外。如果能把握好这个“度”,正确处理好学业与爱情的关系,那么,在大 学中谈恋爱也未必是一件坏事。

12、爱情具有巨大的鼓舞力量,它能够振奋人的精神,使 大学生们把爱情作为奋发学习的动力。大学生应该把学业放在首位,摆正爱情与事业的关系,不能把宝贵的时间都用于 谈情说爱而放松了学习。因为学业是大学生价值感的主要支柱。绝大多数大学生能够 正确看待学业与爱情的关系。他们赞成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大学阶段应以学习为主, 爱情应当服从学业;或者希望学业与爱情双丰收,既渴望学业有成,又向往爱情幸福 总之,大多数都没有忘记学业,总想把学业放在首要的位置。但是,上述这些仅仅是大学生主观上、思想上的愿望而已。真正在客观上、行为 上能够正确处理好学业与爱情关系的大学生,虽然也有,但为数不多。更多的是一旦 坠入情网就不能自拔,有些大学生整天沉浸在卿卿我我的甜言蜜语中,这样做的后果 是导致大学生们无意于学习,荒废了学业。可见,摆正学业与爱情的关系,是大学生 难以控制而又必须正确处理的问题!综上所述,大学生恋爱应该采取正确的态度,更要正确地处理好学业与爱情的关系 分清主导地位和次要地位。只有形成了正确的恋爱观,才能实现学业和爱情双丰收。 不过,在大学阶段里,我个人认为恋爱还是弊大于利的,所以说,万般皆下品,惟有 读书高,待到功成名就时,天涯何处无芳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