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范文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8196782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范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一个政府要让人民满意,必须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多年来,我们坚持在政府各项工作中全面贯彻反腐倡廉的要求,加强政府改革建设,实行科学民主决策,坚持依法行政,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问题,注重抓好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监督政府。一、政府改革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新成效(一)加强政府制度建设。邓小平同志讲过,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近些年我们着力推进政府管理改革和制度建设,促进职能转变、创新管理方式,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一是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制度。不断完善重大事项

2、集体决策、调查研究、专家咨询、公开征求群众意见的制度,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二是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十年来,国务院部门取消调整行政审批事项共计2183项,占原有总数的60.6%,地方政府取消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占原有总数的一半以上。三是探索建立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到2011年,全国有8个省份、6个国务院部门开展了政府绩效管理试点工作。四是建立并严格执行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加大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行为的问责力度。这些改革措施和制度建设,有力促进了政府反腐倡廉建设。(二)坚持依法行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2004

3、年国务院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了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和要求。2010年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我们强调政府各项工作都必须尊重、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加强行政立法工作,建立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制度和机制,进一步对行政立法进行规范,提高透明度。行政法规和规章草案,除依法不能公开的,都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创造条件让公众广泛参与,使立法更好地体现人民意愿。行政执法是各级政府的经常性工作,直接涉及人民群众和企业、社会机构的利益。近些年来,我们不断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推进综合执法。建立了行政执法依据、权

4、限、过程、结果等公示制度,有效遏制了暗箱操作和执法腐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违法行使职权或行使职权不当的,依法承担责任;损害群众利益的,依法予以赔偿。加强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有力推动了行政权力规范运行。(三)推进政务公开。公开透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反腐倡廉的有效措施。我们提出把政务公开作为政府施政的基本准则,要求所有政府工作都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事项,一律向社会公开。2007年国务院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推动政务公开走上法制轨道,各级政府的政务公开不断规范和深化。近年来我们着力推进财政预算决算公开,要求各级政府财政总预算和

5、总决算、部门预算和决算,以及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等方面的预算和决算都向社会公开。特别是各部门的行政经费,包括出国出境、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等支出,都要详细公开。各类预算执行和决算的审计报告也要向社会公开。2011年,有92个中央部门公开了部门预算,90个中央部门公开了部门决算,98个中央部门和北京、上海、广东、陕西等省市公开了“三公”经费使用情况,全国审计机关向社会发布预算执行及财政收支等方面审计结果公告8000多篇。实行这些举措,让人民群众知道政府的钱是怎么花的,办了什么事,使人民群众更方便地了解和监督政府工作,对于防治腐败发挥了重要作用。(四)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政风是政府的形象,行

6、风是行业的形象,政风行风建设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在政风建设方面,我们坚持厉行节约,遏制奢侈浪费和形式主义。大力压缩行政开支,“三公”经费支出连年下降。认真清理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全国共撤销评比达标表彰项目73726个。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和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在行风建设方面,我们着力纠正一些重点行业的不正之风,认真解决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针对教育、医疗、安全生产、征地拆迁、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工程建设等领域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和跟踪审计,建立健全一系列法规和制度,完善维护群众权益的体制机制。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每年直接参与

7、的各界群众6000多万人次。总体上看,行业作风有所好转。(五)加强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监督管理。反腐倡廉建设,领导干部是重点。我们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自觉遵守廉政准则,同时加强监督检查。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和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加强管理的制度,完善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坚决整治领导干部违规收受礼金、违规多占和买卖住房、利用职权以委托理财等形式谋取不正当利益等问题。加强国有企业负责人廉洁自律的监督管理,规范国有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行为,整治国有企业负责人通过同业经营或关联交易为本人、亲属或特定关系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问题。查处案件始终是反腐倡廉建设最有效、最直接

8、的手段。我们坚持以查办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违纪违法案件为重点,加大查处腐败案件的力度,严肃查处了一批涉及高级领导干部的大案要案,查处了一批涉案金额巨大、影响恶劣的案件,严厉惩治了一批腐败分子。但是还要清醒看到,虽然我们在反腐倡廉建设方面采取了不少措施,也取得一些成效,但与人民群众的期待仍有较大差距。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腐败现象在行政权力集中的审批、执法等部门和资金资源管理权集中的领域易发多发,社会事业、国有企业等领域腐败案件逐渐增多,发生在领导干部中的腐败问题依然突出,大案要案、串案窝案时有发生,有些腐败案件涉案金额巨大、影响极坏。这些问题得不到根本有效解决,一个重要原因是一

9、些部门权力过于集中而又得不到有效监督制约。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腐败。这个问题解决不好,政权的性质就可能改变,就会“人亡政息”。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极为严峻的重大考验。二、2012年政府反腐倡廉建设的重点任务2012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政府各项工作不能有丝毫懈怠。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决策部署,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建设,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是行政权力最为集中的领域。要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反腐倡廉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一要进一步清理、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政府管理总的方向是减少

10、审批事项,减少直接管理和介入微观经济活动,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要对国务院部门和地方政府现有的管理职能和审批事项逐一审核,今年再取消和调整一批审批事项。重点放开对社会资本投资的限制,打破垄断,扩大开放,公平准入,鼓励竞争,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二要完善并严格执行审批项目设定和实施制度。设定任何审批事项都要于法有据,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要广泛听取意见。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任何行政机关不得设定或变相设定审批事项,尤其不得以“红头文件”等形式,增加公民、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的责任和义务。对违法设定和实施行政审批事项、侵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要依法追究责任,并给予当事人合理赔

11、偿。三要加强对审批权力的监督制约。依法进一步规范、简化审批程序,推进审批过程、结果公开。完善行政审批事项动态管理制度,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强化全过程监控。(二)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这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也是反腐倡廉的要求。一要进一步完善国有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制度,治理国有建设用地出让中规避“招拍挂”、违反规定设置出让条件等问题。特别要着力解决领导干部违反规定插手干预土地使用权、矿业权出让的问题。二要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加快出台并认真实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完善采购预算、招标投标、专家评审、供应商管理等制度,严格采购程序,规范采购行为,降低采购成本

12、。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电子化政府采购管理交易平台,实现政府采购业务全流程电子化操作。三要进一步推进招标投标管理改革。整合各部门分散设立的招投标市场,加快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招投标和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不仅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要进入有形市场,政府采购、国有产权交易、国有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等,也要进入有形市场。要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其实施条例,依法严格规范招投标活动,严格禁止利用权力干预、操纵招投标活动。这要作为一条“高压线”,谁碰就依法处理谁。四要打破垄断,促进竞争。逐步铲除因垄断影响社会公平和滋生腐败的土壤。鼓励引导社会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

13、育、医疗等领域投资、建设、运营。特许经营、配额管理领域也要推进改革,主要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提高透明度,促进公平竞争。(三)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财政资金一分一厘都是人民的汗水换来的,必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一要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总的要求是逐步减少专项转移支付,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对现有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要进一步清理整合。同时要从严控制新增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确有必要设立的,须经国务院审批。要完善转移支付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资金分配过程和结果公开制度,以公开透明来促进规范管理,遏制腐败行为。二要深化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预算编制是财政资金管理的源头。要推进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改革,提高部

14、门预算编制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各部门的每一项支出都要分解落实到基层单位和具体用途。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完善并落实好预算执行通报制度。严格控制预算事项和支出调整,严防挪用、套取、骗取项目资金。三要进一步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确保今年年底前县以上各级预算单位、有条件的乡级预算单位全部实行这项制度。四要大力推进预算决算公开。进一步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报送全国人大审查部门预算的国务院部门和单位,要公开全部预算决算表格,并细化到款级科目;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三农、保障性住房等支出,细化到项级科目。要进一步规范公开的期限和方式,推进预算决算公开规范化,让老百姓看得懂,更好地接受社会监

15、督。(四)推进行政经费使用管理改革。艰苦奋斗是我们党和政府的光荣传统,任何时候、办任何事情都要勤俭节约,精打细算,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一要严格控制“三公”经费,今年继续实行零增长。所有预算单位的“三公”经费都要编报预算。深入推进会议费、差旅费管理和公务接待改革。严格执行公务接待标准,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出差,要一律按规定标准住宿、吃工作餐。各地不准超标准接待。禁止用公款购买香烟、高档酒和礼品。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这方面的标准和要求并严格执行。今后各级政府、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一律不许将超标准接待、食宿和购买香烟、高档酒、礼品的费用入账报销。要加强车辆编制管理,严格按标准配备车辆,禁止超编制

16、、超标准配备,更不能一个人占用多部车辆。要清理和规范越野车购置和使用。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遵守有关规定,为广大干部群众作出表率。要深入推进“三公”经费使用情况公开。各单位公务接待费用、公务车购置和运行费用、出国出境经费要详细公开。二要严格控制行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修建装修办公楼等楼堂馆所。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办公室使用标准,禁止超标准使用和豪华装修。严格执行办公家具配备标准,严禁频繁更换,严禁配备名贵家具。禁止使用公款和利用机关影响购置、搜罗奇花异石和高档艺术品装饰办公区域。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这方面的制度,加强监督管理。三要继续严格控制和规范庆典、研讨会、论坛等活动。要从经费预算管理、审批程序和责任追究等关键环节入手加以治理,重点是节庆类活动、公祭类活动、博览会以及财政经费支持的研讨会、论坛等。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有金融机构不得赞助与本企业经营无关的上述活动。对邀请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国政要或前政要出席的,要严格报批程序、控制规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