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互通立交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8195850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2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燕山互通立交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燕山互通立交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燕山互通立交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燕山互通立交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燕山互通立交工程施工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燕山互通立交工程施工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燕山互通立交工程施工设计方案(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章 概 论一、 工程概况1、燕山互通立交位于市东部经十路与二环东路交叉处,为城市快速路与主干道之间的枢纽立交工程。本工程为半苜蓿叶半定向型5层互通立交,东西方向长1850米,南北方向长1580米,匝道桥总长6241米,地面辅道长3338米。共设经十路跨线桥、二环东路跨线桥、A、B、C、D、E、F、G、H匝道桥,地面辅道桥二座,共12座桥梁,总长6166米。本合同段为东二环至邢村立交道路拓宽改造工程二B合同段(燕山互通立交),含经十路、二环东路跨线桥共长831.73米,六座匝道桥(C、D、E、F、G、H匝道)全部或部分长2212.68米,2座20米辅道桥;桥头引道1582米,地面辅道485

2、3米(双侧长度)。上部结构除经十路跨线桥JSL4、JSR5联,二环东路跨线桥DHL4、DHR1、DHR4联,F4联为普通砼箱梁外,其余为预应力砼箱梁;辅道桥采用预应力空心板。2、水文与地质概况本工程位于市区东部,属大陆性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热多雨,秋季旱涝不均,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属大陆性气候特性。该区年平均温度为13.52,最高月平均气温为26.78,最低月平均气温1.9,冻结深度0.5m。年平均降雨量1144.7mm,雨量不均,多集中在79月。本合同段位于鲁地边缘之丘陵地貌中,地形稍有起伏,南高北低,地形受人工影响较大。地表主要为第四纪松散覆盖层,下伏基岩主要

3、为全风化至微风化的闪长岩、辉长岩、泥灰岩、石灰岩。地震基本烈度为度。3、设计标准与技术指标设计车速:经十路、二环东路60公里小时;匝道40公里小时桥梁设计荷载:汽车超20、挂车120、城A级抗震设防标准:度路面设计荷载:BZZ100标准车主线宽度:经十路、二环东路高架桥为双向六车道,总宽26m立交匝道宽度:单车道宽7.5m,单向双车道宽10m该合同段由省交通厅公路局建设,省交通规划设计,省交通工程总公司施工,东泰交通工程监理公司监理。二、工程进度计划安排与施工顺序1、根据“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与“总体施工进度计划”,上部构造自2002年10月底开始搭设支架,11月下旬开始上部梁体施工,2003年

4、7月下旬完成。2、根据目前拆迁与图纸到位情况,施工顺序总的原则是:(1)先主线,后匝道;先高后低。(2)各桥按照施工图纸要求的施工顺序,在总体顺序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图纸到位情况与现场施工进度进行调整。(3)冬季尽量安排较低墩柱与上部现浇施工。(4)2003年气温回升后,与早进行较高墩柱与上部现浇施工,各桥各联穿插施工。具体施工安排见“上部结构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和“上部结构施工顺序示意图”。3、根据总体施工计划安排与上部结构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为满足施工进度要求,特编制材料进场计划:材料类别2003年3月前2003年3月后备注支架94741根281043根方木334.5 m3632.4m3箱梁

5、模板4套6套三、 施工组织安排为了优质、高效的完成本分项工程,保证工程质量、工程进度,降低成本,明确责任,项目经理部统一安排,项目副经理天生现场调度指挥,项目副经理管庆国负责机械、材料保障供应,施工处分工负责各区段施工,各部室负担各自相应责任。正式浇筑前组织12次工作会,做好详细的技术交底、明确职责分工。施工组织机构详见组织机构框图。施工处各施工区段划分如下:桥梁施工一处:经十路跨线桥14联与F、H匝道桥处长:胡清元 技术负责人:邴均德桥梁施工二处:二环东路跨线桥与C、D匝道桥处长:邓峰 技术负责人:孔祥波桥梁施工三处:经十路跨线桥与E、G匝道桥、辅道桥处长:瑞 技术负责人:谷强此处插入“上部

6、结构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此处插入“上部结构施工顺序示意图”。施 工 组 织 机 构 框 图济南东二环至邢村立交道路拓宽改造工程第二B合同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都桂江项目总工:贾世山质检科材料科试验室机料科安全保卫科财务科工程科办公室路面与交通标志施工处桥梁施工二处桥梁施工一处桥梁施工三处土石方施工处第二章 上部工程施工第一节 现浇预应力砼箱梁一、支架工程支架上现浇砼箱梁,支架的安全稳定、支架的结构是施工成败的关键,箱梁的放样立模、钢筋绑扎、砼浇筑、预应力施工都在支架上进行,因此支架的纵向全长、横向全宽都处于工作状态。要保证支架在上面施工时的稳定和安全,支架的设计要求应满足:(1)支架的地基应满足

7、承载力要求;(2)上部箱梁砼自重压力下保证支架稳定性;(3)在砼自重与浇筑时产生的水平力保证支架的承载力要求;(4)其它水平荷载作用下支架横向稳定。(一)、基础处理挖孔桩、承台、墩柱浇注完毕,砼强度达到规要求且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同意后即进行基础处理。支架场地地基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支架的稳定、梁体底模预留沉降值的大小,而且对防止梁体砼产生裂纹有决定作用,因此支架地基处理必须坚实。(1)承台基坑采用素土分层夯实至原地面标高后,用砂浆抹平。(2)经十路、二环东路与其它硬化好的地基,其承载力较好,不再进行地基处理。(3)绿化带需将原素填土挖至原路面下15cm后夯实,其上浇注C15砼15cm高出原路面

8、有利排水。(4)特殊地基处理:地基松软、翻浆、沉陷采用换填法处理。当有管沟、地穴、水井、地下室等应先将水抽出挖净污泥,回填石方、砼灌浆;处理后的地基不能出现局部软硬不均现象,并满足支架承载力要求。(二)、支架施工:根据桥型结构特点和施工条件,为保证高跨上部梁体施工时支架的稳定性,采用碗扣支架施工。1.碗扣式支架:在处理过的地基上设置底托,垫于碗扣式支架底端。经十路与二环东路因原路面横坡,外侧高差较大,不能完全用支架底托进行支架调平,可采用根据高差加垫不同厚度的方木进行支架调平。根据验算支架横桥向间距90cm,翼板处120cm,顺桥向间距120cm,小横梁处为90cm,拉处为60cm。(验算结果

9、见附件,支架布置见附图),其标高通过顶托调节,顶托调节量不超过其长度1/2。支架拼装由熟练工操作,要注意拼好后的主杆垂直在同一轴线上,底部接触面无缝隙。横桥向剪刀撑设置3道,顺桥向每隔6m设置剪刀撑,横梁处加设2道剪刀撑。横杆、剪刀撑要与墩柱1/21/3以下连接牢固,桥面纵坡较大时必须增加纵向剪刀撑,以确保上部砼施工时支架的稳定。根据设计的支架高度与布局,由专人负责检查合格后在支架支撑柱可调座上铺设1015cm方木。此处插入“箱梁纵断面支架布置图”。此处插入“支架横断面图”2.窑头大沟处支架搭设窑头大沟处立柱高27m,其上采用梁柱式钢支架。在沟底两侧与沟中按间距不大于8m清理地基至岩石,在其上

10、浇注宽0.8m,高1m砼长条基础,外侧宽出翼板边缘0.8m。在砼长条基础上搭设梁柱式支架,支架采用15065cm断面形式,加10槽钢横向剪刀撑,上端用两根I25工字钢横向连接做墩帽,纵梁采用特制钢桁架或两根I56工字钢,再横排I32工字钢,间距1m,其上纵向铺设1010cm方木,采用砂筒落架。(三)、支架预压采取分孔预压方案,在底板1015方木上采用预制块或袋装碎石预压,预压重量为梁体自重的100%-120%,按梁体荷载布置配重,第一次压总重的40%,第二次、第三次压总重的30%。第一次压重后,根据沉降量每1-2小时作一次沉降观测,观测稳定后进行第二次压重继续观测,全部重量压完观测48小时(观

11、测时间以沉降稳定为准)。观测点纵向设于跨中与1/4跨处,横向根据桥面宽度一般设于梁底板两侧,桥面较宽时在中心增加1-2个观测点。沉降值稳定后,即可卸载。观测时要注意地基的变化,综合观测结果,算出沉降值与弹性恢复值。卸载后观测记录支架弹性恢复值作为浇筑混凝土预拱值。根据预压结果,调整底板标高。第一联底板顶预拱度的设置由于无直接数据可参考以往施工的经验值设置。一般底板12m支架底部分变形为4mm,支架身为8mm,底板系为4mm。此处插入“钢桁架支架纵断面图1”。此处插入“钢桁架支架纵断面图2”。此处插入“钢桁架支架纵断面图3”。此处插入“钢桁架支架纵断面图4”。二、模板工程1、底模:支架搭设好后在

12、支架纵向铺设的1015cm方木上横向铺设1010cm的方木,间距40cm(横梁处为30cm)。用三米直尺检查平整度,对误差大于3mm者进行调整。宽度随桥梁宽而定。放出梁的中心和两外缘特征点然后铺设18mm厚竹胶板(以保证整体刚度和砼成型后的外观质量)。底模侧面较侧模接触部位长出12cm。施工中要求线型美观顺畅。2、侧模:采用1010cm的方木制作成符合设计的几何框架,间距6570cm,面板采用18mm厚竹胶板,接缝采用填塞塑料泡沫或双面胶加海绵进行处理。侧模立好后设水平撑、剪刀撑,以保持模板的稳定。制作中复核模板曲率、高程,通过调整以符合设计或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应使板面平整光洁,曲线顺适流畅,

13、以使砼表面整洁美观。3、模:(1)箱梁的模面板采用万能钢模组拼。(2)模骨架用810cm方木或角钢等制作成框架,间距1.2m,框架各板块间采用销结以利拆除。(3)为浇筑底板砼,顶板留3040cm宽开口,底板砼浇筑完毕即可封口。此处插入“箱梁芯模制作大样图”。(4)模、侧模间设对拉螺栓以保证模和侧模的稳定。(5)应采取措施防止模上浮,如减慢砼的浇筑速度等。4、端模:采用钢木组合模板,使其钢度大,拆装方便,以利周转。立模时位置角度要准确,保证锚垫板与钢绞线垂直。5、支座安装(1)安装前对支座垫石进行检查,标高要符合要求,两个方向的四个角高差不大于2mm。(2)全面检查支座,查看零件是否齐全,安装前

14、仔细擦洗相对滑动面,擦净后在四氟滑板的储油槽注满295硅脂。(3)支座上下各部件纵横向必须对中,当安装温度与设计温度不同时,活动支座上下各部件错开的距离必须与计算值相等。(4)安装时支座顺桥向中心线与主粱中心线平行。(5)支座与桥梁上下部构造的连接方式采用焊接,预埋钢板的厚度与平面尺寸满足设计图纸要求,并可靠锚固,支座定位后用断续焊焊接支座底板与预埋件并逐步焊满。(6)支座先临时固定相对位置,整体吊装,准确就位固定。并注意核对支座的滑动方向。(7)共用墩要求临时固结的支座周围用硫磺砂浆浇筑,以便于拆除。三、钢筋工程钢筋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书,否则不得进场使用,进场的钢筋按技术规要求分批取样进行

15、试验,所有试验均在监理工程师同意的试验室进行;当钢筋直径大于12mm时应作机械性能和可焊性试验,试验标准均按技术规执行。钢筋进场要放在离地面30cm以上的台座上,避免锈蚀和污染。上部构造使用钢筋种类较多,每种钢筋应分类挂牌存放。待各种钢筋检验合格后,在加工场进行调直、下料弯曲、钢筋骨架成型、焊接、绑扎、除锈等,一切均按规与监理工程师要求施工;垫块采用塑料垫块,其强度满足要求,保护层厚度符合规要求;为使桥面和底板的上下层钢筋位置正确,在上、下层钢筋之间用12或14钢筋做成 或 字型进行架立;为防止钢筋发生侧移,钢筋绑扎时应将绑扎好的钢筋加以固定(支撑或与模板连接),以确保位置准确。拉端除将螺旋筋与锚垫板点焊连接外,增加钢筋网(在图纸钢筋不能满足应力要求情况下),确保预应力施工时砼不产生损伤。因各种钢筋以与预应力束之间的相互交叉,钢筋绑扎时应注意各层钢筋绑扎的先后次序,尽量避免相互之间的干扰。钢筋焊接工作应必须在安放预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