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自然之道教学设计(陈景明)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8195734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自然之道教学设计(陈景明)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自然之道教学设计(陈景明)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年自然之道教学设计(陈景明)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3年自然之道教学设计(陈景明)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3年自然之道教学设计(陈景明)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自然之道教学设计(陈景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自然之道教学设计(陈景明)(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自然之道教学设计(陈景明)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设计者】新密市实验小学 陈景明 【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 【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中与本课相关的具体内容标准) 1、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内容分析】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我们一行九人结队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他们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不顾向导劝阻,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接着

2、,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在识字和阅读方面也掌握了一些方法。生字可以自学,重点指导易错字、易混字的写法,通过学习这一课,初步掌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根据课程标准、本单元训练的主意图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课第二课时的学习目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说出自然之道的含义,读出不同的语气。 2.结合实际谈一谈你所了解到的自然之道。 【评价设计

3、】 1.针对目标1,通过课堂观察,教师点拨,让学生抓住文中表示向导心情的词语,读出我们和向导不同的语气,在此基础上谈出对自然之道的含义。 2.针对目标2,通过课堂观察,在口语表达训练的过程中,达到发展思维,激发想象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 难点: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学习过程概述】 依据新课标和学习目标,我对本课进行了以下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二)深入学文,领悟“道” (三)拓展延伸,内化“道” (四)检测评价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学生发言。(意图:这样导入,既复习了学过的旧知,又和本课

4、的学习内容紧密相连。) (二)深入学文,领悟“道” 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想:我们上岛后看到了什么情景?全班交流,分角色表演。 (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查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个学生分别扮演“幼龟”和“嘲鸫”,大家边听边看。表演后评议,教师抓住“欲言又止”、“踌躇”评议“幼龟”的表演,并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抓住“突然”、“啄”、“拉”评议“嘲鸫”的表演。) 2.我们的态度有什么不同?画出描写向导的话。老师巡回观察,看学生是否

5、划出 然后通过交流,出示: 其中一位焦急地对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 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 3.读出不同的语气。自己先试读,全班再赛读。 4.请同学们默读5-8自然段,我们的行为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我们的心情怎样?画出描写向导心情的句子,细读体会。 老师巡回观察,看学生是否划出,然后通过交流,出示: (成群的幼龟从巢中鱼贯而出,数十只幼龟成了食肉鸟的美食) 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那样的伤害。” 5.向导为什么而悲?为什么而叹?这悲

6、叹里包含了深深的? 6.读出我们的悔恨和向导的悲叹。 7.向导明明知道“我们”的想法会害了幼龟,为什么不制止,反而还抱起那只幼龟朝大海走去。他这样做你是赞同还是反对呢? 8.感悟启示:我们的原意是要“救龟”结果却“害了海龟”。同学们,如果你就是当时在场的作者或他的同伴,你一定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训,得到了启示。那么就把你受到的启示写下来。 学生谈体会,老师小结板书。 (三)拓展延伸,内化“道” 这是一篇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课文。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在自然面前,我们人类该做些什么呢?课文通过具体事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这就是自然之道

7、。 1、生活中你有没有遇见过或听说过不按自然规律办事而最终受到自然的惩罚的事例?小组讨论交流:做事要遵循自然之道。 (谈候鸟迁徙不能挽留,谈山涧小鱼难在鱼缸生存,谈老虎圈养便失去野性,谈温室难育参天大树) (意图:落实第二个教学目标,也是教学的重难点所在,这个环节,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懂得遵循自然之道。) 2、读课后“综合性学习”提示,明确活动目的及要求后分小组活动。课余时间学生分头行动,教师要及时了解情况。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四)检测评价 1.“自然之道”的意思是。 2.学了这篇课文,我受到的启发是。 3.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那样的伤害。”从“悲叹”一词体会到 【板书设计】 自然之道 焦急 若无其事 震惊 极不情愿 悔恨 发出悲叹 遵循自然之道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陈景明)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