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春》学习感悟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8195368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朱自清的《春》学习感悟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朱自清的《春》学习感悟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朱自清的《春》学习感悟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朱自清的《春》学习感悟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朱自清的《春》学习感悟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朱自清的《春》学习感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自清的《春》学习感悟(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朱自清的春学习感悟春是朱自清先生的名篇之一。本文借景抒情、情景 交融。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作者抓住春的特点,用火热的 情感、清丽的色彩,通过有层次的、生动的描绘,画出了生 机盎然的春的形象, 歌唱春的创造力, 赞美春天的无限希望, 传递出作者内心蕴涵的蓬勃向上、奋发创新的真挚情感。春的层次:1 .第一部分(第1段),总写作者“盼春”之情。2 .第二部分(第2- 7段),具体描绘春天的景物。作者从“草、花、风、雨、人”五个侧面写春的景象,春天的 气息。五个段落五幅画, 合起来组成一幅立体的春天全景图。 这幅图不仅有丰富的色彩,有形状,有声音,有景物,有人 物活动, 还有层次分明的意境, 表现出生

2、生不息的生命活力。 (第2段)通过春天的山、水、太阳,总写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的情态。 (此段可独立作为一个部分: “寻春”) (第3段)具体描写春天的草。 (第4段)具体描写春天的花。 (第5段)具体描写春天的风。 (第6段)具体描写春天的雨。 (第7段)具体描写春天的人。(此段可独立作为一个部分:“迎春”)第三部分(第8 -10段),可以归纳为“颂春”(或“赞 春”)。 (第8段)赞颂春天的“新”。 (第9段)赞颂春天的“美”。 (第10段)赞颂春天的“健”。春的内容: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两个“盼望着”是反复修辞手法,这种手法的作用,是 强调作者盼春心情迫切。 “脚步

3、”是拟人。 “来了、近了”写 出了人们盼春的急切之情, 透露着喜悦之情。 短短四个句子, 写出了作者对春天的盼望和赞美之情。 句子简短, 语意亲切, 给全文定下了轻快、活泼的基调,抒写了作者盼春热切、喜 悦的心情。这种情感,始终笼罩着全篇,而且越来越浓烈。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 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是“寻春” 。用“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 开了眼”来形容,使春有了人的情态。 “睡醒、张开了眼、 都是拟人,形象地描写一切都将重新开始。这样用人们睡觉 醒来、困顿全消、精力恢复的具体神态,准确、传神、又富 有情趣的表现出万物受春的温暖、滋润而生机勃发

4、的特点。 后面三句是排比,简洁而周详地写出春回大地,春满人间。“朗润、涨、红”是摹状,分别描绘山、水、太阳醒来的情 态,非常传神,写出了春天的变化以及作者的感受,充满了 愉悦之情。“脸红”也是拟人,突出春暖。这一段,作者总 写春日融融的景象。而这种温馨、暖和的情感,洋溢着全文。 这就为下文具体的春景描绘提供了自然的背景。下面开始“绘春”,作者分别摹写了春天的草、花、风、 雨,从多侧面描写春天景色。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 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 软绵绵的。这是春草图。先正面写:“偷偷地、钻

5、”都是拟人,写出小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小草生长是悄悄的;它们从小草 出土的情状,表现毫不张扬却旺盛的生命力。“嫩嫩的、绿绿的”写出春草的质地和色彩, 突出了春草新鲜的特点。“满 是的”用口语显示春草的生机勃勃的特点。第三、四句写春 草给人的欢乐与感受,这属于侧面描写,草的新、嫩,令人 喜爱不已。“坐、躺、打、踢、赛、捉”一系列动词,写出 春天带给孩子的欢乐和欣喜,让人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嫩嫩 的、软绵绵的”。“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是排比。“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的对仗。“轻悄悄、软绵绵” 写出人们感受到春天的温柔。这一段是静中有动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 花赶趟

6、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 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 千成万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 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 星星,还眨呀眨的。这是春花图。作者是以动写静。“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回环格套拟人格,写出百花烂漫,春花竞放。“赶趟儿”是拟人,写出了百花闹春的景象。“像火、像霞、像雪”,三个比喻句排比,写出春花绚丽,百花争艳。“甜味儿”是通感, 写出春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甜美。“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是联想。“嗡嗡”是拟声,写出蜜蜂之多。“闹、 飞来飞去”写出蜂蝶繁忙,衬托百花香甜,引人遐

7、想。“遍地是、杂样儿”写出野花众多。“像眼睛、像星星”,写野草众多,进一步展示春意的浓郁。“眨呀眨的”是拟人,写野花随风摆动,闪闪烁烁,时隐时现。这一段写景层次很清晰:树上T花下T遍地;作者写花 注意色与味、虚与实、动与静的配合:从与前后照应的“红 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说到“花里带着甜味儿”,色彩与甜味相勾连;从花味甜联想到果实,与虚相结合,蜂 闹蝶舞与繁茂鲜艳的花儿们相映衬;另外,作者巧用拟人、 排比、比喻,写春花竞相开放,白花盛开的繁荣景象。画面五彩缤纷,富有立体感。“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 的香,都在微

8、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 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 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 成天瞭亮的响着。这是春风图。“吹面不寒杨柳风”,是引用。下面作者把 空灵的春风,写得有形、有声、有情、活灵活现:“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从触觉写春风温柔,把无形的风变成有形的。“抚摸”突出柔和。“泥土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从嗅 觉写春风芬芳。“高兴、卖弄”是拟人,写出鸟儿的自由、 自豪,从侧面描写春天的美好。“呼朋引伴”是句中自对,又套拟人连用,突出春天带来的喜悦。“唱出、应和”都是拟人,从听觉写春风柔美。“成天瞭亮的响着”是夸张,写出牧童春风得

9、意的情态。作者分别用触觉、嗅觉、听觉写春风。触觉:引用诗句, 又打比方,让人感到春风的温暖; 嗅觉:“泥土的气息”、“青 草味儿”、“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让人 闻到春风的芳香;听觉:鸟鸣的清脆、婉转,风声水声的轻 盈,笛声的瞭亮,让人感到春风的柔和。这样,把本来无形 的风,写得有形、有味、有声、有情。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 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 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 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 里还有工作的农民

10、,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 的,在雨里静默着。这是春雨图。主要用正面描写,写出春雨中的特有美景。“可别恼”这一口语,显得别有情趣。“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三个比喻句写出春雨的多、细、密;“斜织”写出春雨的轻。“笼着一层薄烟”写出春雨的小。“绿得发亮”写出春雨的亮。“青得逼你的眼”写出春雨的净。“黄晕的光”写出春雨的柔。这些,烘托出“安静而和平的夜”,也滋润着乡间的行人与农民,充满了诗情画意。“慢慢走着”写出春雨的和平。“披着蓑戴着笠”写出春雨的及时。忙于劳作 的农民同雨中慢走的行人,形成鲜明对比。“静默着”写出春雨的宁静。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 家户户,老

11、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 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这是“迎春”图,写出“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迎春的欢乐景象。作者通过各种修辞手法,描绘了优美 的环境里,人也充满了春意,他们充满活力走进大自然。“城 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采用排比,写出春早人勤的 生活情景。“赶趟儿”与春花图照应,写出人们奔忙的热闹 景象。“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反复兼对仗格,写 出早春使人们挥发出勃勃生机。在春草、春花、春风、春雨 几幅风景画交相辉映的绮丽春色中,“各做各的份儿事去”,充满了无限的活力和希望。 “一

12、年之计在于春”引用谚 语,写春天给人们播下希望的种子。如果说前四幅画是侧重写自然界的“春”,那么第五幅画是集中笔墨写人勤春 早的“春”。这五个图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草、花、风、雨、人,完美结合,和谐一体,给读者以优美的艺术享 受。因此人们情不自禁地喜爱春天。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 们上前去。这三段是“赞春”。赞美春天的新意、娇美和活力。 “刚 落地的娃娃”比喻春天新,像新的生命一样,给人无限希望。“生长着”是拟人。“小姑娘”比喻春天美,像漂亮可爱的女孩一样,给人无限愉悦。“花枝

13、招展的,笑着,走着”也都是拟人。“健壮的青年”比喻春天健,像强壮的小伙子 样,给人无限力量。“领”也是拟人。把春天比作娃娃、小 姑娘、健壮的青年。这个结尾新颖奇崛,作者在完美地制作 了春天的画卷之后,纵情地对春天予以赞美,进一步揭示春 天有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三个形象化的比 喻,渐次排比,兼有递进,气势迭起,嘎然有力地归结全文, 淋漓尽致地讴歌春天的美好、从小到大的发展。这样,作者 对春天的感情由喜欢到赞美,由感性到理性,由个人爱好上 升到社会寓意。全文描绘春的形象,作者善于把握最能代表春天特征的 事物,并且运用各种手法,如生动的拟人、绝妙的比喻、有 力的排比、众多的反复、精巧的

14、照应、优美的摹状,选择了 大量美好词语来形容春天,明朗欢快地表现出春天的健康壮 美、生机勃勃。这篇的字里行间,处处让人感到一股柔情, 感觉到充满生机趣味的春天。春的艺术修辞值得我们借鉴。春的修辞:春的修辞技巧,大致包括多格连用、诸格套用、数 格兼用、综合混用。(一)多格连用。多格连用,特指一句或相近的几句连续几次使用修辞。辞格连用是最常见、最简单的辞格组 合技巧。辞格连用,又可以分为同格连用和异格连用两种。同格连用,就是在一个语言片断中,接二连三地使用同 一种修辞格。如: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上面,前例“舒活舒活” “抖擞抖擞”是两个直接反复

15、连用。中例“偷偷” “钻”是两个拟人连用。后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是三个比喻连用。异格连用,就是在一个语言片断中,接二连三地使用不 同的修辞格。如: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 上前去。上面,前例是“像眼睛,像星星”两个比喻与“眨呀眨” 一个拟人直接连用。中例“高兴起来” “呼朋引伴” “卖弄”是数个拟人、句中自对等修辞格连用。后例“像健壮的青年” “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领着我们”是比喻、夸 张、拟人等,三种辞格连用。(二)诸格套用。辞格套用,就是大格套小格,即以一个形式比较大的辞格为主,包孕其它几种形式比较小的 辞格。如: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上面,前例是对仗,上下联各套用一个套复叠兼摹绘。 中例是对仗,两联均套用了反复。后例是回环,上下句都套用拟人。(三)数格兼用。数格兼用,是指多种辞格兼容于一体,即同一个语句,从这个角度看是这种辞格,从那个角 度看是那种辞格,多种辞格融合在一起。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上面,前例“偷偷”既是复叠又兼拟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