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糊树脂的生产方法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8195097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VC糊树脂的生产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PVC糊树脂的生产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PVC糊树脂的生产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PVC糊树脂的生产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PVC糊树脂的生产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VC糊树脂的生产方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前工业上聚氯乙烯糊树脂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乳液种子聚合法、乳液连续聚合法和微 悬浮聚合法3种方法。1、乳液种子聚合法将配方要求的软水加入到聚合釜(如永通的悬浮聚合反应釜)中然后按顺序向反应釜中 加入起始的乳化剂 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水相的pH值为9.5-10.5加入引发剂。将反应釜 内压力抽至0.057MPa开启单体加料阀 按配方加入起始单体 升温反应约1小时 回收 单体然后将反应釜内放空阀打开使釜内达到常压向反应釜内加入要求量的乳化剂和聚 氧 乙烯蓖麻油 搅拌15分钟即得到PVC糊树脂。微悬浮聚合法就是使用油溶性引发剂 在乳化剂中分散 稳定的细小氯乙烯单体液滴引 发聚合 生成适当粒径的聚氯乙烯乳

2、胶的方法。用氮气置换釜内空气 将经由过滤器过滤 的无离子水用泵打入聚合釜(如永通的悬浮聚合反应釜)中 将溶解好的聚乙烯溶液经过滤 用 泵打入反应釜中 同时将引发剂及单体氯乙烯经计量加入釜中 启动搅拌 升温至聚合温 度50C-60C然后用5C水冷却 压力由0.7 1.0MPa下降至0.3-0.45MPa出料。未反应的氯 乙烯经泡沫捕集器回收分离 聚合物和悬浮液送至碱处理。离心机过滤 再经洗涤可得含水量 15左右的聚氯乙烯糊树脂。3、乳液连续聚合法乳液连续聚合法是在聚乙烯的增溶胶束存在下单体在乳化水溶液中经过引发形成活性 基团而聚合在生成的胚乳颗粒中只要增长链未终止或有活性基团存在聚合反应就一 直

3、会进行下去。在连续聚合反应过程中聚合需要的氯乙烯来自活性基团已生成的胶乳微粒 被大量的拥有亲水基团的乳化剂包围处于非常稳定的状态。4、连续法与间歇法的比较间歇聚合法为一次或分批加料一次出料而连续聚合法为连续等量加料连续出料。连续聚合法具有劳动生产率高、悬浮聚合反应釜的时空收率高、产品质量稳定和能耗低等特 点 尤其是劳动生产率高 这是包括微悬浮聚合法在内的一切间歇式工艺路线都无法与之 相比的优点。无论是间歇聚合的方法或连续聚合的方法都能生产出具有良好糊性能的产品都可以 用于氯乙烯糊树脂的各个领域 只不过工艺各有特点 产品各有专门用途而已。生产PVC糊树脂所涉及的涂料设备 反应釜 悬浮聚合反应釜

4、摘要聚氯乙稀(PVC )糊树脂由于其众多生产及应用的优点目前已成为研究领域上的一个 大热点。文章从PVC的生产现状及应用进展出发 介绍了其常用的几种制备方法及喷雾干 燥技术的关键操作 再全面分析了 PVC中增塑剂迁移的影响因素 引入了添加纳米填充剂 抑制迁移的新方法 最后立足于国内当前状况 分析现存的问题 提出未来发展方向。关键词 PVC糊树脂生产现状制备方法应用进展增塑剂迁移现有难题VC糊树脂成型加工具有设备价廉加工模具简单便宜可制成特殊形状发泡容易制品受热次数少 并可以少量、多品种的生产等优点 因此在人造革、地板革、玩具、壁纸、 汽车内饰材料等硬制品中获得广泛应用 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5、所以我们将在文章中对 它的研究现状、应用进展等方面作一个简单的综述。PVC糊树脂(PPVC)是聚氯乙烯树脂中的一大类 与悬浮法树脂相比是高分散性粉状物粒度范围一般在0.12.0p m (悬浮法树脂粒度分布一般在20200p m)。PVC糊树脂是1931年在德国的法本(IG Farben)工厂开始研究 并于1937年实现了工业化生产。目前全世界PVC 糊树脂总生产能力约200万t/a。其中 西欧是PVC糊树脂生产厂家最多、产量最大的地区西欧各国的PVC糊树脂生产能力已达到70万 75万t/a。国外发达国家PVC糊树脂生产企 业绝大多数采用乙烯法路线 且规模较大。从生产方法来看 已开发了乳液种子聚

6、台法、乳 液连续聚台法、乳液无种子聚合法 微悬浮聚合法、种子微悬浮法、乳液微混合法等 我国 PVC糊树脂工业起始于50年代。目前国内PVC糊树脂生产企业近20家 总生产能力约为 l7.65万t/a约占PVC树脂总生产能力的9.6 。生产工艺以种子乳液聚合为主 其它的还 有连续乳液、微悬浮法等 绝大多数为电石原料路线。我国虽然先后引进了国外7家公司的 35个牌号的PVC糊树脂生产技术 基本上包罗了当代世界上最主要的PVC糊树脂生产方 法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着一定差距。其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乳液法乳液聚合配方主要有VCM、水、水溶性引发剂和乳化剂。乳液聚合对搅拌要求很严格 引发作用是

7、在水相中进行的 通常使用的引发剂是水溶性过硫酸盐。一般情况下 乳液聚合 得到的乳胶粒径小于0.2p m 为了达到增大乳胶粒径的目的 开发了乳液种子聚合法 使 乳胶粒径增大到1.0M m左右。在乳液聚合中 如果有已生成的高聚合物乳胶存在 控制物料 配比和条件 原则上VCM仅在已生成的乳胶粒子上聚合 而不再形成新的粒子 这种已生 成的高聚物乳胶就好像晶种因此称为乳液种子聚合。但只有合理的粒径还不够必须具 有适当的粒径分布才能得到性能优良的PVC糊树脂。乳液聚合中乳化剂很重要所用数 量决定了引发剂的粒子数 且对最终的胶乳粒子的大小起了主要作用。特别在进行种子生成 时 采用高引发速率和低浓度乳化剂进行

8、生产 能使胶乳微粒尺寸分布变窄。2.微悬浮法微悬浮聚合是制得PVC糊树脂较新的一种方法 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已工业化。其 流程是 先将部分VCM(5%)用机械均化的方法制成稳定的乳状 粒径在1.0 “m左右 然 后进行聚合必须选用油溶性的引发剂。用这种方法生产的PVC糊树脂的流动性优良 乳化剂用量少树脂的热稳定性和抗水性均得到了改善。该生产工艺需特别注意以下几个影响 因素选用合适的复合乳化剂和颗粒改良剂体系聚合体系组分的均化搅拌速度水与 单体之比恰当。3.混合法 混合法PVC糊树脂生产工艺主要是集乳液聚合和微悬浮聚合于一体在整个反应过程中 要加入经过乳液聚合后的种子和其他乳化剂、引发剂、各

9、种助剂及VCM 一起参与反应。混 合法用C16和C18混合直链醇与十二烷基硫酸钠或月桂酸胺组成乳化剂形成微小乳液 聚 合反应主要在微滴中进行。乳液聚合后加入种子使整个粒径成为双峰分布。)R6 N- z* _ h, kPVC糊树脂已广泛应用于人造革、浸渍手套、壁纸、粘合剂、汽车密封料、钢板涂层、 涂料、高级鞋靴等应用领域。据估算 2000年全球PVC糊树脂市场总消费量约166万t/a。 在我国PVC材料有两个较好的应用成果1、滴塑棉制品。这种通过滴塑工艺制成的棉塑 制品在我国属于新科技产品它是以各种针织棉布及各种混纺基布为原料在其表面上滴 有 白色或彩色的PVC小颗粒这些小颗粒成半球形在布面上按

10、梅花形均匀分布然后塑化成 制品。这种棉塑布具有极好的耐磨、防滑、隔热、绝缘和透汗性能制成的手套更是当今世 界流行趋势是各种针织、尼龙、帆布和劳保手套的换代产品。2、应用于汽车行业。车用 塑料已进入强度更高、质量更轻的第二代材料。利用PVC糊树脂配制的增塑糊经搪塑、旋 转模塑、浸渍成型等工艺可以制作汽车座手靠、仪表板表皮、方向盘表皮等等汽车内装饰件 这些内装饰件都能如实复制精致的模具表面图案和构型 都具有良好的耐热、抗冲击、抗撕 裂性 而且手感和外观都给人以自然和谐之感。由于PVC糊树脂成型加工与悬浮PVC树脂相比具有加工设备价廉、模具简单便宜、可 制成特别形状、发泡容易、制品受热次数少并可以少

11、量多品种地进行生产等优点 所以目前 在塑料加工行业形势看好。我国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这个行业的年产能迅速增长但在 快速发展的同时 一些问题也必须及早加以重视并解决1.市场竞争压力大。虽然我国引进了国外的生产技术但技术水平仍落后一定距离 国内同牌号重复生产产品质量不稳定加上受到电力、国际原油等能源涨价的影响市场 价格起落不定。2.市场空间需扩展。PVC糊树脂的应用领域较宽裕 但是目前其在市场份额占有量仍是寥寥无几 产品的结构拘泥在均聚物 共聚物较少。综合分析国内外PVC糊树脂生产现状 我们认为 今后国内PVC糊树脂应在引进技 术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工艺配料和聚合条件做好通用品种牌号的生产力求达到产品质量 高、消耗定额低等 同时 针对人造革、运输带、装饰体、汽车胶粘剂、建筑涂料、专用手套等 专有用途开发一些专用树脂品种 形成各公司自己的特色产品来满足国内外用户的需求 各生产厂家在现有生产基础上在力所能及情况下尽可能地增加多种PVC糊树脂的生产技 术装置以满足不同用户对PVC糊树脂的需求同时提高自身产品在市场中的占有率不 断加大应用开发力度 拓宽PVC糊树脂的应用范围 以PVC糊树脂的应用来促进PVC糊 树脂的生产 把我国PVC糊树脂的生产向系列化、高品质、大规模、低成本方向发展 及 早赶上国外先进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