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检测)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8193528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检测)(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击剑队所到之处,各国朋友频频祝贺,声声慰问。我们赢得了应有的敬重,我们获得了很多的友谊。B红楼梦的语言是母语运用的最佳典范,凝聚了中华文化的文字精华,是后世学习语言的最佳范本之一。C李清照虽然在诗、文方面都有优秀作品传世,不过她的写作重心以及取得最大成就的领域是词。D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7天里吸引了30多万名观众,来自50多个国

2、家的近2000名电影人、200多部电影前来参展。2 . 选择语句依次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个人多聪明,多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不懂得做人,人品很差,那么,他的事业将会大受影响。只有把心放平,把心放轻,青山才会与你为邻,风儿才会同你相偎,枫叶才会向你低语。A不论只要夕阳就会陪伴着你B虽然但是夕阳才会和你为伴C不论如果夕阳才会和你为伴D即使假如夕阳就会陪伴着你3 . 下面句子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_了我干枯的心灵。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_给予我们。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清亮的泉声,像是老人扶杖立于门前,_着嬉戏忘

3、返的孩子。花卉可以美化我们的环境,_性情,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A湿润深沉呼唤培养B漫湿深沉召唤陶冶C湿润深情呼唤培养D湿润深情召唤陶冶4 .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潜心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而有关大禹精神的传承在当代社会显得更为迫切。B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C做学问最关键的是要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见异思迁,终将一事无成。D西湖盛景中最能让中国文人气冲斗牛的是苏堤和白堤。二、字词书写5 . (读准字音)给下列加点字和多音字注音。轻盈(_)驿道(_)矗立(_)闸口(_)苍劲(_)硕大(_)更曲落薄三、现代文阅读阅

4、读下列文字,回答后面小题。语文是田园诗,赋予师生诗意人生;语文是高山流水,在文化领域中寻觅知音;语文是河是海,让莘莘学子扬起理想之帆;语文是一坛陈年老酒,打开它沁人心脾;语文一咏三叹,余音娆梁;语文是一个具有申美的读写听说系统,很完整,是传承母语的载体,( )形成系统,学生经过学习,( )能运用语文。6 . 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赋予(y)寻觅B载体(zi)一咏三叹C莘莘学子(shn)申美D沁人心脾(qn)余音娆梁7 . 文中画横线的短语结构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A高山流水读写听说B文化领域理想之帆C余音娆梁传承母语D形成系统运用语文8 . 在括号中填入一对关联词,最

5、恰当的一项是( )A只要就B因为所以C只有才D既然就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粤有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

6、,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

7、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9 . 选文是(作者)_的散文集_,刚出版时名为_。10 . 选文中划线句:“梦似的就背完了”这里的“梦”有哪些含义?11 . (1)“我”在背书前想看五猖会的兴奋,与背书后的扫兴形成了鲜明的,这体现作者的感情。(2)文中的父亲是怎样的人?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8、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乙)司马温公1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2,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终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注)(1)司马温公:即司马光。(2)下帷绝编: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12 . 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1)不亦说乎(2)人不知而不愠(3)温故而知新(4)患记问不若人(5)众兄弟既成诵(6)温公尝言13 .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

9、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A或终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B或终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C或终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D或终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14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15 . 孔子和司马光在治学方面有哪些相同之处?请结合两文内容,作简要分析。五、句子默写16 . 古诗文名句默写。(1)气蒸云梦泽,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2)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3)中无杂树,_,_。(陶渊明桃花源记)(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道

10、出古今几千年人们心声的不朽名句是:_,_。(5)子衿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世界与客观事件的反差,将主人公强烈的思念之情表达出来的诗句是:_,_。六、名著阅读阅读文段,回答问题五猖会(节选)鲁迅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

11、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有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

12、于太荒”呵!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

13、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17 . 从全文看,作者心情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18 . 文中画线句的情景,使我们想起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读书的情景,你还记得作者是怎样描述的吗?请写出来。19 . “我”一口气把书背了下来,且“梦似的就背完了”,这里的“梦”有哪些含义?七、综合性学习20 . 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光明初中将举行以“爱国”为核心的“天下国家”主题活动,邀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任务一:探究爱国情怀(材料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3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罗马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临近会议结束,习近平主席在回答菲科提出的“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时谈到,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人民日报2019年3月24日)(材料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材料三)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南宋 陆游 示儿)阅读上述三则材料,仿照(材料三)形式,概括出第一、二两则材料所流露的爱国情怀。(材料一)_(材料二)_(材料三) 渴盼统一 任务二:指导诗歌朗诵活动中,王源同学将朗诵陆游的示儿一诗,请你指导他该用怎样的语气进行朗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