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原理》笔记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8193330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9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教育原理》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职业教育原理》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职业教育原理》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职业教育原理》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职业教育原理》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教育原理》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教育原理》笔记(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职业教育领域很难找到著名的职业教育学家、经典著作及有着系统、严密理论体系 的学派。“我们所拥有的更多的是一些零散的思想或具有很强时间性的文献。”(2) 认为,因为职业教育首先是“教育”,然后才是“职业教育”。而研究职业教育原理的目的,就(1)同类学科:如教育原理、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成人教育等。“不理解职业教育, 就难以深刻理解普通教育部不理解普通教育,也难深刻理解职业教育。”(18)(2)支持性学科:如技术论、知识论、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技术论是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因为职业教育是一种培养特定职业技术活动的 教育。技术论包括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技术知识和技术认识论等。知识论是研

2、究职业教育课程论的重要基础。知识论包括实践知识论、默会知识论等。 心理学是研究职业教育教学论的重要基础。心理学包括领域特殊性理论、情境学习理论、 认知学徒理论等。经济与职业教育密切相关。经济的发展趋势、工作的组织形式、生产技术水平及就业趋 势等内容的研究是对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支持。追求社会公正也是职业教育的要求,研究职业教育理论必须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成果。职业教育的称谓:最能完整表达职业教育内涵的是世界银行的“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 训”,最具潜力的称谓是“技术教育”。(1)职业教育对应学术教育而存在教育分为普通教育、专门教育两大类。专门教育包括学术教育(包括工程教育、文理 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大

3、类。所以,职业教育的对应概念是学术教育,而不是过去所说的普龙 教育,普通教育只是近代伴随教育普及才出现的。e通 it专门聲学术It文湮執育上图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关系示意图(2)工作体系与学术体系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二元分离的根源是人类社会长期存在二元分离的两大体系,即工 作体系与学术体系。主体疋丄 的基本要素有三个:职、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 学术体系是人类进行学术知识探索、表达的传播的体系,主体是人类进行只业教育本质的i体,工作是过程,职lj造思想”糸的基本技术。其、O因为学术知识的传授对解释技巧的依赖程度很高,在此学者们发明了学校作为其人 勺主要模式。(3)工作体系是职业教育存在的根本原因职业

4、教育与学术教育的差别,一是教育内容中理论与技能比重的差别,二是存在基础 差别。职业教育存在的基础是工作体系,这是职业教育这所以为职业教育的根本原因。(4)职业教育本质的逻辑起点是什么?职职业教育本质的逻辑起点是工作体系的基本要素。工作体系的基本要素有三个: 乍与技术。其中,职业是载体,工作是过程,技术是手段。5)职业视野中的职业教育本质职业的上位概念是行业,而不是产业。行业是指劳动者在从事社会劳动过程中形成 社会分工的集团概念,是许多性质比较接近的职业的集合。行业不只是一个抽象的集 概 当一个行业内部形成了行业协会这种对整个行业活动起协调作用的组织时,它成为 个实体概念。产业是一个经济部类概念

5、,它是根据产品类型而不是职业活动的性质对经济 类所用的区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业与职业之间并不存在对应关系。狭义 的 指以实际劳动为内容的载体,而律师、工程师、教授等都应称之为专业。职业分为 、确定与不确定、符号与工具三个维度。经济学认为,职业劳动分工的结果,职业就是工作,就是谋生的手段,是创i 的途径。在社会学中,职业被理解为“地位”,即在社会活动中所形成的模式化的人群关系。 的职业由于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形成了社会分层,职业分层是社会分层的重要基础教育学关于职业的认识,以杜威为代表。工作过程遵循任务逻辑:工作过程是轟成项项任务的过程构成的啤务是工程的基本构成要素。即工作过程疋

6、由单件任务构成的链Z口,而不疋同知识点构成的链Z口, 5就疋丄乍过程的 Y任力 逻辑。掌握工*乍过程的任务逻辑疋顺利进仃工*乍过程的天键,I因此,1仅仅掌握工*乍过程 识疋不术视野中的职业教育本质 技木知识疋职业教冃课程的主体内谷。的知曰作为知识的技术。技术是一种特定形态的知识。 作为意志的技术。技术包括了目标、意图、愿望K是中性的三、职业教育体系STW的含义STW是“从学校到工作过渡(School to Word)”的简称,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经 济学、社会学、职业教育学研究的热点。其含义:指一个人一生中从普通教育结束到有报 酬就业的开始这段时间。指专门的职业培训体系、机构与课程,是为

7、青年结束普通教育后 的就业做准备。指一个研究的问题或角度,通过对影响青年从学校到工作过渡的一系列的 综合研究,找到其中的普遍规律,建立STW理论,进而改革已有的职业教育体系及相关体 系,促进青年更好地从学校过渡到工作。(2)STW的国家比较分析的四个维度(汉南等人)国家背景:人口因素、生产体系、劳动力市场结构、工资确定、经济周期、决策机制。孑分层加剧源于劳动力就寻职业教育发与经济度量业教育投资回报率研究业教育投资回报率研究方法:(直接度量生产率;(2)关注就业:失业率和就业对口率;(3)关注收入。其中,收入是衡量教育或人力资本其他方面投资回 报率最普遍的指标。职业教育投资回报率研究一些结论:2

8、0世纪60年年代兴起的教育经济学发现,受教育程度高的工人,其生产能力比受教 程度低的工人要强,回而认为通过传授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可以提高工人的生产一些综合回报率的研究成果发现,职业学校教育的回报率不是很高。有的研究认为, 人单位更愿意聘用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毕业生,因为与职业教育毕业生相比,他们的 识扎实,知识面宽,可培训性强。也有研究认为,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有着更 报率。原见萧今、中|:津人民出版社,2002 年受这一研究结论的影响,有些研究者对发展学校职业教育提出了质疑,认为政府的投资 主要用于提供高质量的小学和中学教育,并为学生将来有机会进入高等教育作好准备。等职业教育应该定位

9、于技术,而不是技能。般来说,当一个国家的中高技术产业所占比例开始超过50%时,正是其技能人才U rbH口疑白言H口 言曰口祥甘R(1)构建技术学范式的必要性造的一组人造物。人类行为学观点认为,技术既不是知识体系,也不是一组人造物,而是人附:“科学”与“技术”的分化与融合19世纪中叶以前,科学与技术几乎是完全割裂的两领域,科学属于知识领域,为少数 处于社会上层的学者所掌握,而技术属于经验、技能领域,为广大劳动者所掌握,彼此之间 几乎没有什么关系。技术主要凭借经验获得,无需科学的指导,甚至工业革命的成功也没有 得到太多科学帮助。19世纪中叶以后,科学理论开始对技术发明产生越来越大的实质性影响。有机

10、化学的 发展使大规模的整染工艺成为可能,而对电与磁的研究为电力和电灯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 此后,技术发明的主要源泉由经验转移到科学,并且随着科学的迅速发展,科学在技术进步 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到了今天,几乎没的科学理论的指导,技术发明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发明 基本不可能。(218-219)技术知识的结构、性质与职业教育课程研究:职业教育课程的核心内容是技术知识,技术知识的结构与性质不仅决定了职业教育课程 的内容与结构,而且决定了所需的学习模式。只有深入研究技术知识的结构与性质,才能提 升对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结构及学习模式的研究水平。这恰恰是技术学范式下职业教育课程 研究最为困难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领域。

11、(212)技术知识包括技术规律、功能规则、结构规则、技术诀窍及社一技术理解。(罗泼 尔)技术的社会性与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的社会性包括技术形成的社会性和技术应用的社会性。要构建合乎实际的职业教育课程理论,不仅要关注技术本身,还必须关注技术应用过程 的社会性。(212)过去的职业教育课程理论以狭隘的技能观为基础,认为职业教育课程的目标就是让学生 掌握工作中所需要的技能,结果导致最多训练前半年,学生就可以胜任工作,根本无需几年 课程学习的观点,导致过分强调工作技能,缺乏发展工作所需要的整体素质的职业教育课程。【职业教育课程目标是技术取向还技能取向?】19.职业教育课程的学科话语与实践话语(1)

12、“行动导向”与“工作过程导向”技术应用的社会性理论则提示我们,职业教育课程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工作中所应用的技 术,更重要的是必须使学生具备技术应用的社会情境所需要的整体素质。因此,技术的社会 性理论是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的重要领域。(213)P “行动导向”主要是针对教学问题,“工作过程导向”则完全针对课程问题的。“工作过程导向”强调以工作体系结构作为职业教育课程构造的基本依据。(222)23.培美日口“能匕有效地培养职业能力咅得职业教育课程结.职业能力的结构(1)从能力内容划分,德国学者将职业能力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匕力与职业直接相关,具有 职业特殊性; 方法匕匕力和社会匕匕力具有

13、职业曰遍性, 并弓非某方法关键职业能力社会关键职业能力信心、成功感、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环自我掌握术与技能正在模糊:在工业化时代区别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是必要的。因为在工业化时代,生产组织是 科层化的,生产体系中技术岗位和技能岗位差别明显,并形成了两类人才体系。技术岗位主 要负责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及解决一线生产中的技术难题,能力结构的主要成分 是“智慧技能”;技能岗位主要负责设备操作,能力结构的主要成分是“动作技能”。到了后工业阶段,随着生产设备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操作过程由计算机 软件来控制,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之间的界限开始模糊,相应地,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 之间的

14、界限也开始模糊。(2425)可见,进入后工业阶段,技能型人才向技术技能一体化方向发展,职业教育人才的专业 理论素质会越来越要求高,不能仅仅满足于简单的操作技能,即使虽操作技能也是高级操作 技能了。职业教育课程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以职业教育内容为重心的课程,其逻辑起点是作为职业内容的技术。理解技术是掌握职 业教育课程理论的基础。(208)“内容”与“结构”学生不仅要学习内容,更要学习结构。与新手相比,专家的优势并不在于知识的量,在某些专业知识的掌握上,专家可能还不 如新手,但专家的知识表征方式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处于其意识焦点的是工作任务,与 这相关的知识是以背景的方式存在的,其知识与工作任务这间构成一种动态的因果促成关 系,推动主体的选择和行动。而新手的知识是脱离工作任务,按照知识之间的关系被表征的。因此,职业教育课程不仅学生获得哪些工作知识,更要关注学生以什么结构来获得这此 知识,因为课程结构是影响学生职业能力重要变量。(2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