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必修二:4.2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示范教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8192764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4.2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示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4.2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示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4.2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示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4.2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示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4.2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示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地理必修二:4.2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示范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精品地理学习资料 2019.4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从容说课人类社会自诞生以来,就开始了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越来越大,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由弱变强,由小到大,由局部到全球。与此同时,人类为解决各种环境问题的人地关系思想也在不断进步与深化。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历程及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进程,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可持续发展论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在教学方法上,注意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在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时,应多找一些身边的事例或典型的案例。必要时指导学生阅读一些关于环境问题

2、的科普著作。教学重点1.人地关系思想产生、发展的渐进过程。2.现代几种人地关系思想类型的内涵、产生条件及其影响。教学难点 从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进程中得出人地关系的正确选择可持续发展论。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课时安排 1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过程。2.掌握现代人地关系的发展进程。3.了解现代几种人地关系思想的内涵,初步认识其演变的条件、原因,学会分析不同人地关系思想指导下人类活动产生的后果。二、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深入讨论,对比归纳。2.认真阅读教材图及补充资料,归纳几种人地关系思想的内涵,掌握归纳法的运用。3.查阅资料,了解不同人地关系

3、思想的代表人物及论著,通过媒体(电视、广播、互联网、报刊、书籍等)获得关于人地关系的新观点、新思想。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初步了解“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 第一节我们学习了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明确了环境问题是在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资源环境的情况下发生的环境破坏或环境退化,从而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与发展的所有问题。针对由人类引发的环境问题,人类自身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待,又是如何对待的呢?也就是说人地关系思想是如何随时间的推移、生产力的发展而演变的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共同探讨的内容。板书: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推进新课师 我们

4、首先探讨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历程。板书:一、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师 阅读教材P94P95,自主学习,按表格中四个阶段,填写表格内容,回答:对应的人地关系思想内容是什么?是如何不断进步与演化的?古代的四个阶段相应的人地关系思想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A农业革命以后B人类驾驭自然能力的提高C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D生 (归纳回答)A.肤浅,被动适应环境B.地理环境决定论C.人定胜天D.天人相关论,因地制宜师 阅读下列图表,进而巩固提高,从工业文明时期就进入我们要探讨的第二个大问题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课件展示:图表:时期时间阶段特点人口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采集渔猎时期距今300万年公元前8 000年

5、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约0.1亿人地理环境决定论: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进而决定人类的民族生理特征、文化发展及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并由此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只能被动地适应地理环境农业文明时期公元18世纪初约6亿人人类中心论: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成人类活动的场所和任意开发的对象,从自身需求出发,盲目追求“征服”自然,造成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制约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甚至威胁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工业文明时期公元20世纪60年代末约30亿人新技术革命时期公元2001年61.3亿人人类中心论: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成人类活动的场所和任意开发的对象,从自身需求出发,盲目追求“征服”自然,造成人地关系

6、对立,地理环境制约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甚至威胁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板书:二、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师 阅读教材P96P97,自主学习,探究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产业革命后,人地关系紧张的原因是什么?2.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类型依时间顺序主要有哪些?3.地理环境决定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产生条件、后果各是什么?师 结合问题阅读教材,讨论回答。师 (针对学生回答情况,激励性评价并总结精讲)1.产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产能力,机器和矿物燃料的大规模使用,使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程度。工业社会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福利的同时,也使环境问题日趋尖锐,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愈演愈烈。板书:背景、主

7、要理论2.地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人地协调论可持续发展论3.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F.拉采尔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认为各地区人类活动的特征取决于所在地的地理环境性质。拉采尔的观点有其正确的一面,但后来被其他人利用,片面地夸大了地理环境的作用,并发展成为近代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板书:可持续发展是必然选择20世纪80年代,又出现了一种更新、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论可持续发展论。可持续发展论是人类社会对人地关系认识深化的体现。可持续发展论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与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相协调,是从更高层次和更广泛的意义上来阐述人地关系。课堂小结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是一个渐进过程。在不同时期,人类

8、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方式、范围和强度等方面是不同的,进而产生相应的人地关系思想类型,这些思想又指导人类对环境的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的必然选择。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活动与探究的课题题目:人地思想关系的演变过程活动与探究的内容: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大致可划分为哪几个阶段?2.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时期,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方式、范围和强度上有什么不同?活动与探究的过程、方法:将全班同学分成4组,各组从有关媒体中收集古今中外人类对地理环境认识的各种说法、观念或典型事例,并对其进行分类整理。活动与探究的结果:将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的结果在全班进行讨论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