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模块测试十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8190980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模块测试十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必修三模块测试十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必修三模块测试十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必修三模块测试十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必修三模块测试十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三模块测试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模块测试十(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必修三模块测试(十)栏目主编 组编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战国时期有人认为:“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由此,他主张治国应该 A民贵君轻 B无为而治 C兼爱非攻 D严刑峻法2. 一位先秦思想家这样评论两位政治人物:齐桓公致力联系诸侯,设法合作维系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守正道的国君。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行天子的礼仪,是个诈谋的国君。这位思想家秉承的理念是A克己复礼 B兼爱非攻 C无为而治 D以法治国3. 春秋繁露记载:“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这体现了哪一思想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 B“君权神授”,强化君主专制C“天人感应”,约束君主行为 D“春秋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4. 北宋时,枢密副使任布娶了一位寡妇李氏。李氏相夫教子,传为佳话。明初,进士王希曾请求为曾改嫁的母亲守孝三年,明太祖以“失节”为由,只准一年。这反映了 A北宋枢密院权力逐步扩大 B明代理学已成为官方哲学 C北宋时心学成为官方哲学 D明代商品经济落后于宋代5.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工商业繁荣的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等地与这一经济现象相关,产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其中,最能从本质上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是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经世致用” C“工商皆本” D“君

3、主是天下之大害”6. 诗话中华上下五千年记载:“著书立说顾炎武,宁死不为清朝官。经年编写日知录,教诲世人道德观。”其“道德观”是指A经世致用,保天下有责 B忠君爱民,保国有责C仁孝当先,舍生取义 D存天理,灭人欲7. 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图示反映的内容能证明这一论断的是泥活字版 四书集注 全宋词 玄秘塔碑图3A B C D8. 清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9. 高劳在东方杂志农村之娱

4、乐卷十四中论述戏曲:“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从这段材料中得出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 A休闲娱乐功能 B社会教化功能 C节庆祭祀功能 D审美功能10. 1897年,一代经学大师俞樾对生徒慨叹:“最近三年中,时局一变,风气大开,人人争言西学。”此时“人人争言西学”侧重于 A学习科学技术 B仿行西方制度 C倡导实业救国 D创办新式教育11. 1859年问世的达尔文“进化论”,对人类社会的政治和思想观念产生巨大影口向,成为 A近代中国民族觉醒、奋发图强的思想动力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C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主张的思想渊

5、源D欧洲启蒙运动批判专制统治的思想武器12. 袁伟时在慈禧、康有为的两面性及其启示中的论述:“这个康有为冀图创立自己的中国式的思想体系,把孔学推到国教的位置上,而自己则成为创立新孔教的马丁路德。戊戌年春出版的孔子改制考、春秋董氏学和再版的新学伪经考(1891年初版)就是这一活动的代表作。”对材料中康有为“创立新孔教的马丁路德”最正确的理解 A康有为希望推翻儒学,而创立不同于儒学的新孔教 B康有为认为维新派只要内心有虔诚的信仰,就不应盲目听从儒学 C康有为希望通过创立“新孔教”,以达到彻底改造旧社会的目的 D康有为希望通过创立“新孔教”,成为资产阶级变法的思想基础13. 有一位民国时期的诗人(1

6、8961931)曾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B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C辛亥革命对新青年的影响深远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片面性14. 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 )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工业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 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15. “在今天的中国,这种新

7、的国家形式,就是抗日统一战线的形式一它是抗日的,反对帝国主义的;又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的,统一战线的。”材料出自毛泽东的(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新民主主义论 D论十大关系16. 90年代初,国务院放开了国家管理的737种生产资料和交通运输价格中的648种,同期也放开了国家管理的农产品收购60种价格中的50种。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A南巡讲话与十四大召开 B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C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重新启动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17. 右图为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报考与录取人数变化示意图。图中1977年反映的现象与其他年份相比,最能说明的问题是A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较快B当时

8、我国经济建设需要大量人才C“文革”对高等教育破坏严重D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升18. 当波斯人占领古希腊城邦福西亚时,福西亚人选择的不是带上整座城市,而是带上所有的人民,乘船航行到西方,在那里建立了一座新城。他们认为带去的是他们的城邦。这说明 A古希腊人具有法律至上观念 B古希腊实行城邦民主制度 C古希腊人具有人文主义精神 D古希腊人誓死捍卫城邦领土19. “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忽视道德追求功利。”体现了下列哪一人物的思想 A泰勒斯 B普罗塔哥拉 C卢梭 D马丁路德20. 有学者认为:欧洲近世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这“两大潮

9、流”指的是 A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B智者运动 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D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21. 某著作写道:“把统治权看做只是一种代办权,从而证明把人民的合法权利归还给拥有最高权力的人民这种革命是正当的”。该著作是A社会契约论 B论法的精神 C理想国 D纯粹理性批判22.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有许多来自法国的志愿者参加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战争,他们回国后受到热烈欢迎。当凯旋的志愿者们无比兴奋宣传美国时,也预示着法国将有一场巨变发生。”这一“预示”的主要依据是 A法国社会矛盾激化 B启蒙思想的成功示范 C法国“巨变”有了革命骨干 D法国“巨变”有了美国的外援23. 近代思想解放运动大大

10、推动了近代科技的兴起和发展。观察右图漫画,你认为与该漫画有关的理论是 A经典力学 B生物进化论 C细胞学 D相对论24. 电视系列片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这些今大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曾经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些“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问题,终于被人类破解了。其标志性科学成就是A哥白尼日心说 B牛顿的经典力学 C达尔文进化论 D爱因斯坦相对论25. 车库是个好地方,不但可以用来停车,还可以当作工作室,全球相当多知名企业都是在车库中完成创业初期的原始积累的,而且其中多数还都是在美国,如惠普、苹果

11、、谷哥。这其中起直接推动作用的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C第三次科技革命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6. 恩格斯说:“巴尔扎克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他对注定要灭亡的那个阶级寄予了全部的同情。但是,尽管如此,当他让他所深切同情的那些贵族男女行动的时候,他的嘲笑空前尖刻,他的讽刺空前辛辣。而他经常毫不掩饰地赞赏的人物这些人物在那时(18301836年)的确是人民群众的代表。”可见巴尔扎克从事文学创作的最主要目的是 A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 B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 C号召人民起来推翻七月王朝 D唤醒“要灭亡的那个阶级”起来挽救自身的危机27. 欧洲曾有一位富有的公爵因反抗压迫,遭政府处死,激发当地人

12、民反对统治者。后来一位文学家以此故事为主题,写了一个剧本,音乐家也将之谱成歌剧公演,赢得观众热烈回响,视这位公爵为民族英雄。这种剧本与歌剧创作及观众的反应,是哪一种思潮的展A.写实主义 B.保守主义 C.理性主义 D.浪漫主义28. “咱们走吧。”“咱们不能。”“为什么不能?”“咱们在等待戈多。”下列美术作品与上述对白作品所反映的艺术表现手法相似的是A塞尚日出印象 B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C凡高向日葵 D毕加索毕加索自画像29. 直至19世纪初,德国人还自嘲说英国拥有海洋,法国拥有陆地,而德国只有“思想的天空”。德国在拥有“思想的天空”方面主要成就是 拜伦创作西风颂 薄伽丘写出十日谈 贝多芬创作九部交响乐 康德创立“批判哲学”A B C D30. 二战结束后许多历史学家认为:历史学必须从文字档案和文字档案造成的限制中解放出来,必须利用人类的一切创造物语言、符号、农村的证据、土地制度、项圈等一切其他可利用的史料,广泛吸收其他学科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的成果和方法。同时,又要防止把自己分割成许多各行其是的“专门化”部门。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看出正确的一项A扩展历史学的研究领域、扩大历史学家的视野B历史研究由个体劳动,变成了集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