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集成平台建设方案设计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8188947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 页数:111 大小:4.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集成平台建设方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医院集成平台建设方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医院集成平台建设方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医院集成平台建设方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医院集成平台建设方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集成平台建设方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集成平台建设方案设计(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WORD格式可编辑医院信息系统集成平台建设方案目录1.背景52.建设目标52.1实现医疗信息资源整合与利用62.2实现医院数据中心建设62.3提供管理决策及临床决策支持73.设计原则7实用性和先进性8安全性和可靠性8开放性、互连性和标准化9灵活性与可扩展性9经济性与投资保护9易管理和易操作性9整体设计和多种应用相匹配104.建设方案104.1医院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和难题104.2医院集成平台总体框架144.3标准化数据中心164.3.1建立数据中心的意义174.3.2基础信息库204.3.3业务信息库214.4.4交换信息库214.3.5临床文档库(CDR)224.3.6临床数据中心构建方

2、法25操作数据存储ODS26数据仓库28医学知识库294.4数据交换总线平台324.1.1.数据交换总线技术特点354.1.2.数据交换总线功能特点364.1.3.基于数据交换服务总线的业务数据交互384.1.4.业务规则引擎444.1.5.事件驱动引擎454.1.6.集团化医院信息交换平台454.5公共消息服务平台464.1.7.支持HL7引擎服务部件484.1.8.适配器服务部件514.2.Ensemble集成平台中间件534.2.1.Ensemble HIE 构成组件534.2.2.Ensemble HIE 设计原则564.2.3.Ensemble HIE 技术特点574.2.4.Ens

3、emble HIE 功能介绍62病人主索引(MPI)654.2.5.病人主索引功能664.3.统一身份认证授权平台704.3.1.统一身份认证授权平台主要功能714.3.1.1.单点登录714.3.1.2.身份管理724.3.1.3.授权管理724.3.1.4.安全审计724.3.2.统一身份认证授权实现方法73医院决策分析平台744.3.3.决策支撑平台技术架构764.3.4.决策支撑平台数据架构774.3.5.指标加工逻辑架构784.3.6.系统工作内容及技术路线804.3.6.1.指标库构建与管理的工作内容要求804.3.6.2.指标库构建与管理的设计原则844.3.6.3.指标库构建与

4、管理的技术路线85短信服务平台854.3.7.短信平台架构864.3.8.短信平台功能模块864.3.8.1.通知功能864.3.8.2.查询功能874.3.8.3.信息管理874.3.8.4.语音信箱咨询功能874.3.8.5.医院信息查询功能874.3.8.6.投诉/举报/建议受理功能874.3.8.7.自动服务功能884.3.8.8.导医功能88后台运维管理系统884.3.9.信息资源统一监控系统设计原则914.3.10.信息资源统一监控系统架构及技术实现924.3.11.信息资源统一监控系统管理模型93安全保障体系944.3.12.隐私保护措施944.3.13.网络安全保障974.3.

5、14.数据保密性984.3.15.数据完整性994.3.16.恶意代码防范1004.3.17.性能保障措施1014.3.18.运行环境保障措施1024.3.19.信息安全与审计保障措施1035.平台扩展1031. 建设背景我国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已经有三十年的发展历史,早期有所谓的All in One的系统,所有的应用都由一个供应商提供,服务于不同目的的应用模块,包装在一个软件包中,所有的数据库都是开放给所有的应用的,不需要接口引擎的设计。然而,医疗卫生信息的复杂性决定了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复杂,医院对信息的需求也不断扩展,任何一个HIT厂商不可能提供医院所需要的全线产品(也包括国外的HIS厂

6、商),要实现真正一体化的医院信息系统,必须引进不同厂商的信息系统产品。因此在同一医院环境下,集成不同厂商的产品就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然遇到的问题。一开始几个厂商的产品要达到互连互通,往往是采用点对点的接口方式,因为这种方式简单、易行且成本低,例如,将一个医疗保险的结算系统与医院的住院及门诊病人的费用管理系统集成。然而,当医院的应用扩展到十几个乃至几十个应用系统时,问题就变得困难起来。医院信息化能够取得成功必须保证各个系统的有效集成和数据的高度共享。然而这些系统通常是随着医院的发展需求逐步建设的,它们来源于不同的厂家,基于不同的技术,缺乏统一的信息交换标准,这些系统的集成整合已经逐渐成为制

7、约医院数字化发展的主要障碍。而如何把这些系统连接实现各部门各专业信息共享就成了医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如果以传统的方式在各系统之间做接口的话就将出现众多的接口,这将给医院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效率等带来巨大的隐患,同时以让医院的运行维护成本成倍增长,如果医院要对其中一个应用系统进行升级或更换就必须再做众多数据接口。随着国家新医改政策的实施落实,以医院为单位的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信息共享是实现信息价值最大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区域医疗信息共享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实现医疗信息的区域化共享,同样需要在医院内部把不同数据资源进行集成整合。在此背

8、景下通过医院信息集成平台来代替原来数量众多的点到点数据接口,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标准和规范,只要各应用系统都支持这些标准和规范,原则上就能与应用信息平台进行数据交换,并能同与平台相连的应用系统进行数据交换。2. 建设目标2.1实现医疗信息资源整合与利用为实现各业务系统信息互联互通,如果采用推倒重建的方法,就有可能将浪费大量的资金,并引起业务震荡。通过医院信息平台的建设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医院原有的各业务系统和信息系统通过医院信息平台提供的接口实现整合,继承已有的数据资源和服务。 通过建设医院信息平台,将原先分布在各业务系统中的信息交换整合到医院信息平台,实现医院各个科室之间、医院之间信息

9、的互联互通,最大限度地方便病人就医、方便医院一线医护人员工作、方便各类管理人员分析决策。2.2实现医院数据中心建设为了使医疗活动可以准确、快速地进行,医疗服务者不但要接收到清晰的医疗指令信息,还需要掌握服务对象相关各方面信息、记录服务对象在医疗活动中的情况及结果;因此要保证数据信息的高效利用,达到一处采集多处利用;以病人为主线,将病人在医疗机构中的历次就诊时间、就诊原因、针对性的医疗服务活动以及所记录的相关信息有机地关联起来,并对所记录的海量信息进行科学分类和抽象描述,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和结构化。建设医院数据中心,通过数据中心实现不同信息系统、组织机构间信息资源整合,实现业务数据实时更新,确保

10、信息同步;满足管理决策、临床决策、科学研究、对外信息共享;实现统一的数据仓库的设计及技术文档、元数据管理等功能。建设医院信息集成平台需制定统一的信息交换标准,统一卫生信息标准与数据字典。2.3提供管理决策及临床决策支持凭借数字化医疗信息服务的先进技术作为强有力的支撑,利用更为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掌握工作的主动权,把传统事后处理转为实时监控。 建设医院信息平台,规划医疗资源,实现诊疗流程再造,提高医院运作效率,提升医院的整体服务能力,有效解决就诊“三长一短”现象;建立统一的门户信息,为病人的全面医疗健康信息的保存、传递、查询提供有效的数据,对数据的快速实时查询。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对信息进行

11、有效利用,帮助管理者进行科学管理决策,帮助医生进行基于循证的医疗决策和医疗计划的制定,支持临床应用科研的开展。3. 设计原则目前,大部分医院的医疗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共享是采用了传统点对点通信模式的方法,这样的方式需要每两个系统之间都有专用的接口,且当有新系统添加进来的时候,也必须要单独为每个子系统开发与新系统相应的接口,工作量极大。这样的专用接口也存在很大风险,容易导致系统崩溃,中断医院正常的医疗业务流程。因此,需要建设一个能与全院所有医疗信息系统直接沟通的数据集成平台,以此为中介,实现各系统间的数据共享和交互。建立一个以现有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为基础,符合标准的、高可靠的、开放式医疗卫生信息共享

12、平台,实现区域卫生协同和诊疗信息共享;在平台上提供区域级的标准组件服务、诊疗知识服务,以及协同医疗、卫生监管和健康管理等应用服务,有效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支持创新具有区域特色的开放、实用、共享、持续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目前通常采用基于中间件模型和数据仓库等方法来构造集成的系统,这些技术在不同的着重点和应用上解决数据共享和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在方案设计时遵循了以下原则:统一性统一设计原则统筹规划和统一设计系统结构。应用系统建设结构、数据模型结构、数据存储结构以及系统扩展规划等内容,均需从全局出发、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实用性和先进性当今的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因此要求选择的方法、技术、工具

13、、设备不仅要保证具有先进性,而且要保证技术方向的正确性。设计的方案要结合考虑实用和兼顾今后发展的目的,不论在服务器、软件及中间件等软硬件产品方面,还是在方法论、工具方面,都应选择当今国际上成熟的、主流的并领先的产品和技术来适应更高的数据处理要求,以满足医疗管理信息系统未来5-10年的需求发展,并应具有良好的扩展潜力,以适应未来业务的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要。安全性和可靠性设计的整体方案要通过多种安全技术和防护手段,保证系统自身的安全性,保证服务不会中断。在本项目方案中,最重要的设计出发点就是系统的安全,关键设备或设备核心部件应当采取冗余设计,能够避免单点故障导致系统整体或重要功能的丧失,保证系统平

14、稳运行,最大限度减少停机时间而且包括便于故障排查、恢复和日常的运行维护的机制。在采用硬件备份、冗余、负载均衡等可靠性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的软件技术提供较强的管理机制和控制手段,以提高整个系统和数据的安全可靠性。开放性、互连性和标准化系统必须采用国际、国家标准、协议和接口,能与现有的和未来的系统互连与集成,支持HL7、IHE、DICOM、ICD10等标准。灵活性与可扩展性设计的方案应当考虑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系统建成后要能够满足业务近期、中期甚至长期时间范围数据和业务快速增长的需要。适应目前需求的基础上,能够满足医院以及相关医疗机构不断发展的信息化需要,充分地为将来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性能扩

15、充留有余地,并具备方便地扩展系统容量和处理能力和支持多种应用的能力,可以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进行灵活、快速的调整,实现信息应用的快速部署,而且新功能、新业务的增加能够在不影响系统运行的情况下实现。系统要充分考虑到扩容和升级的需要,能灵活方便地适应未来系统可能的变化。选择应用开放性标准的产品,确保设备的兼容性;通过系统结构的合理设计和适度资源冗余,为未来的系统扩充打下基础,保证需求增加时系统的平滑扩充,保证前期的投资。经济性与投资保护方案所选用的技术和产品应当全部遵循通用的国际或行业标准,各系统模块之间有良好的兼容性和较高的性能价格比。从长远来看,也便于系统的升级和移植或运行其他应用软件,实现整体效益,而且能以较低的成本、较少的人员投入来维护系统运转,提供高效能与高效益的医疗信息服务。易管理和易操作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