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特产草药1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8187845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特产草药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吉林特产草药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吉林特产草药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吉林特产草药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吉林特产草药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特产草药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特产草药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参又名棒槌,因其根似人形,故名人参。吉林人参,产于长白山区,以其品质地道、上乘、产量大,被誉为中国人参的正宗,与“貂皮”、“鹿茸角”一起被称为“东北三 宝”。发祥于长白山的满族称其为“奥尔厚达”,意为“百草之王”,足见人们对人参的厚爱。走进长白山林区,会听到许多关于人参的美妙、神奇的传说,为人参更增添了神秘色彩。人参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肉质肥大,呈圆柱状或纺锤形,常分枝,须根上长有多数疣状物。茎单一直立,掌状复叶生于茎端,根据生长年限不同,叶数有所不同。初生叶为三对复叶,称“三花子”;第二年变为由五小叶组成的掌状复叶,俗称“巴掌”;第三年生为二枚掌状复叶,通称“二甲子”;以后随年龄增加

2、叶数随之增加,三叶者称“灯台子”,四叶者为“四匹子”,五叶、六叶者分别为“五匹叶”、“六匹叶”,以后年限再增加,叶数也不再增多。人参生三年开始开花,伞形花序顶生,小花淡黄绿色,花期-7月,-月果实成熟,浆果鲜红色,俗称“亮红顶”。 乾隆皇帝在咏人参中盛赞人参是“一穗垂如天竺丹”,形象地描绘了这种植株的优美形态。野生人参,一般生长在以红松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下,对自然环境的选择比较严格,多生长于腐殖质深厚,排水良好,郁闭度适宜的疏松的砂质土壤中。人参根入药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为补药之道,在中药史上享有极高地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其为“神草”。(延吉) 长白山人参为地

3、理标志保护产品。党参党参别名东党参、三叶菜。主产于通化、抚松、靖宇、长白等地。在海拔200-50米的林下,灌丛及溪流畔经常成片生长,多生于肥沃深厚的腐殖质土壤中。党参是颇受医学家重视的常用中药之一,根入中药,始载于清本草从新,为滋补强壮剂。党参性平味甘,入脾,具有补足益气、养血生津之功效,用于中风虚弱、脾虚泄泻、津伤口渴、血虚萎黄等症。( 延吉)五味子 08年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8 0- 0038公布,批准集安五味子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这是吉林省集安市继集安新开河贡米、集安边条参之后获得的第3个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最新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的集安五味子是目前全市名

4、特优种植业中的佼佼者,与其他地区的五味子相比,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粒大、果实肉厚、有油性、光泽好、无杂色高等明显特点。富含挥发油、脂肪、柠檬酸、抗坏血酸和苹果酸,并含有维生素B、B、p、C及胡罗卜素、果糖、蛋白质、17种氨基酸、微量元素钙、磷、铁等对人体有益成分,为五味子中的上品。 集安五味子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吉林省集安市境内岭南地区,鸭绿江沿岸青石镇、太王镇、麻线乡、榆林镇。地理位置为东经5512633,北纬453-4132之间。总生产面积100公顷,年总产量300吨。具体地域范围是:东至青石镇青石村二队,南到榆林镇地沟村鸭绿江边,西到榆林镇迎水东岗交界,北至青石镇青石村坝下。

5、 集安五味子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为集安五味子基地化建设提供技术保障,为今后防止和打击假冒侵权行为提供了重要依据。 吉林省 吉林省集安北五味子产业协会 吉林省集安市境内岭南地区,鸭绿江沿岸青石镇、太王镇、麻线乡、榆林镇。地理位置为东经1255-1263,北纬453-4132之间。 龙胆草龙胆,龙胆科,含龙胆属、獐牙菜属与双蝴属等属,与杜鹃、报春合称为世界三大高山花卉,中国有龙胆属24多种,多产于西南高山地区,北京周边只有少数几种。 别名胆草、苦胆草、龙胆草。 龙胆科植物中有观赏价值的有华丽龙胆、流苏龙胆、兰玉簪龙胆、叶萼龙胆、大花龙胆、宽花龙胆等。 此类植物还是重要的药用植物

6、。秦羌又名大叶龙胆,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根部可供药用。龙胆的性味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如下记载:“性味苦,涩,大寒,无毒。主治骨间寒热、惊病邪气,继绝伤,定五脏,杀虫毒。” 是治疗风湿关节痛、潮热骨蒸等症的主药之一。 为龙胆科龙胆属植物龙胆(GetaascabraBunge)、条叶龙胆(G.mashriaKiag)的根部。主要含龙眼苦甙成分,含量为90%左右,有除肝胆实热、除下焦湿热、健胃功效。主治高血压,耳鸣,目赤肿痛,胸肋痛,胆囊炎,湿热黄胆,急性传染性肝炎,膀胱炎,阴道湿痒,疮疖痈肿等症。主产浙江、江苏、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 龙胆以其绚丽多姿的花形花色,赢得了人们的钟爱。草苁蓉现状

7、濒危种。草从蓉属于单种属,是比较珍贵的药用植物,为壮阳补肾的良药。它奇生在 东北赤杨Alu mandshuria (ll) nd.-Mzz.的根部,零星分布于长白山亚高带及大兴安岭。历经人们过量的挖掘,致使数量急剧减少,分布范围也墟为越窄,大有绝灭的危险。 形态特征 多年生寄生草本植物,根茎瘤状膨大,全株近无毛。茎直立,粗壮、圆柱形,肉 质,紫褐色,高15-50厘米,粗1-2厘米,叶鳞片状,通常密集于茎基部,三角形或卵状三角 形。穗状花序长5-16厘米,直径2-3厘米;花多数,暗紫色;苞片卵形,锐尖;花萼杯状, 有不整齐的3-5齿裂;花冠唇形,花筒基部膨大成囊状,上唇直立,细长,头盔状,近全缘

8、或稍裂,下唇极短,明显裂;二强雄蕊,伸出花冠外;心皮2,花主明显,主头2浅裂。蒴 果近球形,二瓣裂;种子微小,多数。 地理分布 草从蓉在我国分布较窄,主要分布在吉林长白山海拔1 001 90米岳曲林带,黑龙江呼玛县,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左旗和额尔古纳右旗大兴安岭海拔50- 200米处。亚洲东北部和北美也有分布。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 草丛蓉分布区的气候具冷湿、风大、气温低的特点。在长白山产区1月平均温为1-2,月平均温为10-4,年降水量为800-1 100毫米,生长季节常有大风,土壤为亚高山粗骨生草森林上。在大兴安岭产区则夏季干凉,而日温差大,常达20以上,冬季严寒,土壤为曲型的针叶林土。由

9、于草丛蓉寄生在东北赤杨的根部,常随寄主生于岩石缝隙或陡峭的山坡上,因此,具耐寒、耐瘠薄的特性。花期78月,果期8-9月。 保护价值 草从蓉为单种属植物,是比较珍贵的药用植物。保护草丛容对研究列当科分类系 统和保存种质资源均有一定的意义。 保护措施 长白山虽已划为自然保护区,但盗有滥挖草丛蓉的现象却常有发生。应积极采取 保护措施,向群众宣传保护草丛蓉的意义,并划出轮采区,挖大留小,加强管护。此外, 大力开展人工繁殖,扩大药源,以减少对野生资源的采挖。 栽培要点草从蓉为寄生植物,其生态环境和寄生的生物学物性特殊,对生长条件要求很严,不易在异地生活。目前人工驯化栽培试验处于初步摸索阶段,尚无成功经济

10、。应积极研究草从蓉生长发育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寄生机理,探索人工载培的途径。长白山红景天,又名库页红景天,生长在长白山海拔300米以上地带,性寒、味甘、涩。世界上只有部分区域适合长白山红景天生长,主要分布在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朝鲜北部、中国东北的高山地带,范围较小。0年7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长白山红景天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保护区域为吉林省临江市所辖行政区域。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了对长白山红景天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自2006年7月12日起对长白山红景天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 长白山红景天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吉林省临江市人民政府关于确定

11、长白山淫羊藿和长白山红景天原产地域保护范围的函(临政发2052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吉林省临江市现辖行政区域。 长白山淫羊藿,又名朝鲜淫羊藿,多年生草本植物,集中分布在中国东北长白山地区。多生长于海拔45075米之间的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下喜生于土壤疏松、土质肥沃、腐殖质含量较高的地方。06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长白山淫羊藿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淫羊藿属植物全世界约有5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中东和欧洲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约有多种,约占世界总数的8%,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中南地区。而长白山淫羊藿仅产于中国东北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历年版本均作为正品药材收载。野生长白山淫羊藿主要分布于吉林省

12、以白山市为主的长白山地区,临江地区产量最大。这里资源丰富,物种繁多,密林深处盛产人参、北五味子、黄芪等名贵药材,是世界少有的物种基因库和天然博物馆。广大的阔叶林,阴凉、湿润的气候,肥沃的腐殖质土层,散射的阳光,这些都给长白山淫羊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 长白山淫羊藿的药用价值,早在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就有收载,云其:“主阴痿绝伤,颈中痛,利小便,益气力,强智”。其加工炮制始载于南北朝的雷公炮制论,距今已有170年的历史。 长白山淫羊藿是中国传统的补益类中药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有收载,称其具有温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等功效。可用于治疗阳萎遗精、早泄、小便失禁、关节冷痛、月经不调等症。现代医学研究则指出,长白山淫羊藿除具有传统医学价值及使用范围以外,还有许多新的药理作用和用途。比如抗衰老、促进骨骼生长、改善造血系统障碍等等。因此,它的制品是现代医学及食品领域里最热门的产品之一,是极具开发价值的一种植物类药材。内容总结(1)人参又名棒槌,因其根似人形,故名人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