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课堂《“番茄太阳”》听课有感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8184878 上传时间:2023-12-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课堂《“番茄太阳”》听课有感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名师课堂《“番茄太阳”》听课有感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名师课堂《“番茄太阳”》听课有感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名师课堂《“番茄太阳”》听课有感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名师课堂《“番茄太阳”》听课有感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师课堂《“番茄太阳”》听课有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课堂《“番茄太阳”》听课有感(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师课堂“番茄太阳”听课有感 于永正老师说:“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说简单点两个 字:‘读’和‘写’,说复杂点四个 字:&Isquo;多读 ’和 &Isquo; 多写 ’。” 然而, 当我听完于老师执教的 “番茄太阳” ,又聆听了他的 关 于课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讲座后,我切实感觉,小学语文 教学,需要正本清源,需要返璞归真,简简单单教语文。但 是要做到像于老师那样游刃有余的课堂那真的是不简单。一、教好“读”不简单 于老师这次给学生上的“番茄太阳” ,孩子们课前 花在读书的时间可想而知。按我们常理,初读课文可以花时 应该很少了

2、,重点应该精读课文了,可是出乎我意料,刚开 始,他就检查学生的课前阅读情况,他用了整整一节课的时 间让学生充分的读书,读得好的激励表扬,不好的也不批评 耐下性子等待他读好。指导学生读正确了才进行下一轮的教 学。第二节课开始还是和孩子们一起来练习读好课文。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 而达到阅读教学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朗读 时语文老师最显才华的事。语文老师成功的秘诀就是善于朗 读。没有朗读的课堂是冷冰冰的课堂,是没有灵气的课堂, 是死气沉沉的课堂。只有朗读才能唤醒孩子,讲解是绝对没有用的当前很多学生学语文,只

3、看不读。或是读了,可读得声 音非常小,有声无力 ; 或是毫无感情地,和尚念经般地读。 学语文,离不开朗读。不但要读,而且要有感情地声情并茂 地读。读得不好的同学是因为没有掌握朗读的技巧。朗读是 借助有声语言的声音变化,把无声的书面文字所表达的思想 感情有声有色地进行再表现的方法,因此,有感情地,声情 并茂地朗读课文,实际上就是如何把握文章思想感情的特点 处理声音变化的艺术。听了于老师对学生的朗读指导,我顿 悟,原来真正的朗读指导是这样的。首先,要把握好语调的高低。语调的高低变化的标准在于文章的感情基调。文章的感 情基调常见的有下面这五种:1、亲切爱怜 ;2、追忆缠绵 ;3、压抑悲愤 ;4、激越

4、豪壮 ;5、深情赞扬。对于以上的感情基调,朗读时可分两种情况,对于表现 歌颂、斥责等强烈感情的文字,应采用高调,而表现低沉、 婉约感情的文字,则宜用低调处理。其次,要把握好节奏的快与慢。朗读节奏的快慢变化,实质上是文章字、词、句、段间 停顿的时间长短,这一点更多地取决于文字感情色彩的浓谈。 抒情色彩浓烈的文字,节奏应快一些,强烈些 ; 而感情色彩 的悲喜特点,也对节奏的变化有很大的影响,像悼词,朗读 的语速就要求慢些。 大多数情况下, 文章朗读应该快慢适中, 以便于听者对内容的理解和体味。第三,要把握好语气的轻与重。 一般说来,重要的,有深刻意味的字词句朗读时语气应 重一些、强一些 ;次要的意

5、味平谈的, 预期则轻一些、 弱些。 如,于老师在让学生读 ‘ 番茄太阳 ’ 文章的 第一部分时,学生读的很流利,语气把握不够好,于老师这 时很自然地把文章的背景讲了一下。作者卫宣利在她 17 岁 的时候,生平第一次被抬进了医院,就再也没能走着出来 她的腿,在一场意外的车祸中瘫痪了。躺在病床上时, 她也曾一度消沉,悲观。那时她写道:“没有人知道,对于 一个 17 岁的花季少女而言,彻头彻尾的绝望是怎样一种感 觉! 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举目无亲,孤独,自卑。听到这些 孩子们对作者的心情有正确的感受,经过他这么一指导,孩 子们练习朗读时注意了要以贬抑的口吻,用徐缓而略不愉快 的

6、语调。然而于老师还不满意,又师范朗读了一次,所有的 听课老师和学生听完于老师的范读,立刻情不自禁地鼓起掌 来。为什么 ?原来于老师把自己当做那个瘫痪的来读这段话, 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而读好这一段话,于老师花了一个 晚上,在上课前还在练习朗读。于老师课上还指导孩子读课 题的语气和读课文的语气要不一样,还有其它需要学生注意 之处。于老师都一一师范一遍又一遍,直到孩子们读好了。 总而言之,要做到像于老师那样朗读好课文真的不简单。二、教好“写”不简单 于永正老师告诉学生一句名言:“书是读出来的,字是 练出来的。于永正” 。作为老师,对学生要负责。例 如识字、写字,必须读正确,写正确,写规范 ; 不

7、放过一个 读错、写错的学生。写字时,每个学生都要认真“描红、仿 影、临帖”, 不可“想当然”地写。 于老师说要把写“挤进” 课堂。学会表达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作业要简化。把学 生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拯救出来。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 “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做有 利于学生发展的作业:写字、读书、作文、探究。带着思考 设计作业。人人做应该做的作业。于老师指导学生写好每一 个生字,指导学生练习写批注,练习写出自己的感受 ; 于老 师展示的自己练习写字的稿纸。 ( 每一个字都可作为我们练 字的字帖,然而他却精益求精,一遍遍地练习写好每一个生 字。 )这些都是诠释着小学语文“写”的

8、教学真谛。于老师 写字奖励就是画圈,好的字画个圈,这个也挺简单有效地。写字课, 要教给学生如何起笔、 收笔、运笔。写字教学, 我们要追求有效但省事的方法。方法一:“你所写的每个字都将被评等”。1、课堂上,每让学生拿笔,就提醒:你所写的每一个 字都将被评分。临下课前一分钟,用来给学生的字打分。只 要不超格,认真写,即可得优秀。2、每次的家庭作业,都评分,有时老师打分,有时组 长打分,有时同桌打分,打分的标准即:认真了没?如果认真写,没超格,即可得优秀。3、每次的作文评等,都有三个等级。即:写字等级+作文等级 +修改等级。4、每次的交的作业。都有两个等级。即:书写等级+作业等级。方法二:最有效的指

9、导方法:横平竖直。甚至再简化为 “竖要直”,这真的是最有效的方法。所有的字都开始像模 像样了简简单单教好语文,扎扎实实让学生健康发展其实不简 单。我们的语文课要体现三个“实”:真实、朴实和扎实。 真实,是课堂教学的生命 ; 朴实,是执教者必须具备的教风 ; 扎实,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于老师的这两节语文课要品味出其中真谛,恐怕还要用 将来的一辈子去领悟。在小学语文教学的领域里,有着太多 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实践,去探索,去研究。先说于老师的演讲,于老师演讲的结构非常严谨,我在 这里将其内容列举一二:一、有效性的表现:1、知识有无增长。2、能力有无锻炼。3、学生学习是否积极、主动、有兴趣。二、低效表现

10、:1、教学目标偏、庞、杂,2、讲得多,问得多。3、拓展太多。4、教学层次低。5、跑题。于老师在讲授这个环节的时候,印象比较深刻一位 教师写一辈子教案可能也不会成为名师,但是,他写三年教 学反思就足以出师了。三、如何提高课堂训练:1、目标简约、 明确。( 究竟要让学生达到是么样的程度 如何制定目标在吉春亚老师的讲座中都已经明确了,这里就 不再多说。 )2、课文中的基础知识一定要落实。 ( 生字、新词、造句、 背诵当然也包括作文 ) 。这个环节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一二年级的课文一定要读好, 在读好的基础上写好字, 字的遍数不宜过多,要让学生用心去记忆,并且要遵循遗忘 规律让学生去记忆

11、。 (2) 、把握好学生识字的关。小学阶段 识字教学是标志性的目标, (3) 、初级中学就是需要我们为 他们培养具有以下基本素质的学生:能把字写好,能把书读 好,能把作文写通顺, 能勇敢地把自己心里想说的话说出来。3、朗读一定要落实。范读、示范是最好的引导,就是 “跟我读”,模仿是最好的学习。4、“写”对学生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读写 结合。 ( 要让学生写,就一定要明确要让学生写到什么程度?什么样的程度才算合格 ?) 。学生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以下的问 题:怎样怎样的谁说的 ?他都说了些什么 ?怎么说的 ?( 表情、 动作、语气等 ) 。如何才能说得好 ?5、那么老师应该做呢 ?(1) 、

12、少问少讲多示范。 (2) 、参 与度要广,要让全体学生参与。 (3) 、少说废话,珍惜课堂 时间。(4) 、果断处理突发事件。 (5) 、学生对于课文要预习。 ( 读课文、写生字 ) 。 (6) 、师生关系得融洽。四、那么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呢 ?人世间的任何事情 都得讲究三分水平、七分功夫。当然课堂教学也不例外。要 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不违背教学规律,不偷工减料,要关注后进生。2、该教的教,该会的会,改过关的关过关。3、要让学生熟读、精思、博览、多做 ( 练作文 ) 。4、老师要使学生大量读写,读写结合。五、优质课堂的标准:1、课要上的深刻。2、注意细节的处理。 ( 无数水滴似的细节组成了辽阔的 大海。 )3、课要独到。4、老师本人要做到知识广博、 机智、 要有自己的绝招、 并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5、注重学生读、思、写的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