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画杨桃》评课稿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8184695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画杨桃》评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画杨桃》评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画杨桃》评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画杨桃》评课稿(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画杨桃评课稿 ?画杨桃评课稿1:一、角色朗读,理解内容。这篇课文里的对话很多,而且又要抽出时间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蕴含的道理,所以 李老师并没有展开来读,而是抓住课文里很特殊的两组句子(“不像!“像五角星!和“不像。“像五五角星。)比拟后再来引导学生通过填空补充提示语,激励学生个性化朗读。刚开始学生在充沛理解老师和同学态度变化后,就根本明确的同学们由“讥笑到“惭愧,抓住这一点,李老师马上让学生想象,该怎么读好这两句,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之后,李老师模仿课文,在师生之间进行对话,在朗读中,还有的同学还带上了表情动作,如:讥笑时,不仅有哈哈大笑的,还有嘻嘻笑的;在惭愧时,

2、有几个同学甚至感觉到像自己做错事情一样,边说边把头低下来。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学生以个性化的方式走进文本,给学生局部添加提示语。李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发现,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去想象,最后在敞开心扉的对话中,在叙述阅读感受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理解文本、感悟文本,这种源自学生“童心世界“的生成资源是富有生命力的 处处呈现着精彩的感悟,焕发着灵性的光辉。二、联系生活,想像拓展。让语文拓宽,走出课本,利用资源,让学生搜索在日常生活中你听到或遇到过像画杨桃这样的事情。并通过学习和联系生活实际都有哪些体会、感受,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请大家也拿起笔用概括性的语言

3、写一写自己的这些体会、感受和明白的道理。把它写在大家准备好的小书签上。写后让学生读一读把书签送给老师或自己的好朋友,让他们与你共同分享。活泼了大家的思维。三、亲身实践,思考体验。为了上好?画杨桃,李老师充沛利用自然资源,特地从水果店里挑选了一只杨桃。并有意将杨桃放在教室的中间,让学生从各自的角度去画自己看到的杨桃。学生兴致很高,都转过身静静地画起来。展示中间与前排旁边同学的画,看看有什么不同。或者让同学从前排靠边的座位上实际察看一下,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并激发阅读与思考的兴趣。让学生亲身实践、亲身体验课文所讲的事实,并进一步理解这些事实所蕴涵的道理。人们要做到“是什么样,画什么样,并不像说起来

4、则容易,必须像课文中父亲和老师说的那样“不要想当然,“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也必须像文中的“李老师那样认认真真地看,老诚实实地画“。这些道理,经过比照、读书、思考与实践体验的结合。学生理解较深,学习效果很好。?画杨桃评课稿2:听了单志明老师?画杨桃已经好多天,按理说写评课稿应该趁热打铁才对,这样不至于淡忘。可这次却不同,除了自己抱着认真学习的态度聆听本堂课之外,还有同伴课后的“争先恐后,再加上曹老师关于阅读话题设计谋略的指导,以理论指导实践,所有的这些都让我印象深刻,受益匪浅。有感于单老师的年轻有为和对课堂如此娴熟的驾驭能力。?画杨桃一课值得我学习的有太多,我就谈谈经过几天的沉淀之后,还让我记忆犹

5、新,一提笔就往外蹦的一些感受吧。一、锁定主题,牵一发而动全身。?画杨桃这篇课文叙事性强,含义深刻,纵观全文,其实都脱不了“实事求是这一主题,按照曹老师课后的指导,马上豁然开朗,这里就形成了本堂课的一个总的阅读话题,单老师抓住这四个字,以这四个字为支点,来整体把握文本,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层层深入,到达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在每一个环节的设计中,老师都有意识地想学生渗透这一主题,做到自然不突兀,没有说教。从与学生初见面时的试探性的交流谈话,告诉学生“不要让自己的嘴巴骗了自己的心,老师今天想听你们的实话、真话和最真实的心。到引导学生感悟文本,以及教师的引读课文时,甚至教师随口而出的评价语言

6、,都无时无刻不在为奔主题而努力。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这一主题的时候难免过于细致和目的性过强,但整个流程让人感觉自然、不做作。“实事求是通过学生的各个感官渗进学生的心灵,也许多年之后,学生对本课的内容和本堂课的记忆已经渐渐的含糊,或许还能从脑海中蹦出这四个字来,单凭这一点,我想这已经是一堂很成功的语文课了。二、三个板块,令人耳目一新。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孤陋寡闻,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语文课上的板块说,以前只是在学习地球构造的时候学到过,我想两者之间应该是完全不等同的吧,地球上的几大板块都是孤立的几个局部,而语文课上的板块那么绝不孤立的。单老师在文本的解读中,有其独到之处,体现了他在语文教学探索路上

7、的创新性,在抓住一个主题的根底上,将本课教学分成三个板块教学,通过“我的作画态度、“同学们的心理转变、“老师的言行举动,层层推进、环环相扣,逐曾挖掘“实事求是的内涵学会老诚实实、学会用“实事求是的眼光去评价别人,学会实实在在做人做事。从单老师对文本的解读,我想到了新课程环境下带来的课堂教学方式的变化,我们的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我们都在努力地提升自己解读文本的能力,以求发挥文本的更大价值,单老师在这一方面给我很大的启发,这也是我要去积极探索学习的。三、重读重悟,我手写我心。单老师的课堂上书声琅琅,古语说的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感悟文本最好的方式。老师在要求学生屡次

8、朗读的时候不忘赞赏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提醒学生边读边思的重要性。很喜欢单老师引导学生的评价语言,充斥了智慧和灵性,得体、到位,切合学生实际,不吹捧、不虚假,恰到好处,我想这个与老师平时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去锻炼自己是分不开的,课堂上驾轻就熟地给学生做出适当的评价又能借助评价引出自己要教的内容,既是评价又是衔接,合二为一,巧妙自然,着实让人敬佩。在教学中,老师抓住前后两次对话,屡次让学生去读悟,从学生的朗读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读懂了、读好了、有感受了,老师再适时地让学生来一次小练笔,课堂上的练笔是语文课堂上最富有生命力的东西,学生感悟的如何,一练笔就一目了然,单老师抓住了这一课堂上的生长点,不失机会地让学生练了一回,在学生需要叙述的时候。以上是我听了本节课的感受,当然本节课也留给我很多的困惑,大致在同伴们的七最八舌中解决了一些,余留一些自己边思考边解决吧!总之,这堂课带给我的收获和值得学习的远远超过那些课堂上的遗憾。就让这一堂课为一个新的起点,我们大家一起在语文的路上学习并努力着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