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中地理必修一鲁教版学业分层测评21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8184664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高中地理必修一鲁教版学业分层测评21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选】高中地理必修一鲁教版学业分层测评21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选】高中地理必修一鲁教版学业分层测评21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选】高中地理必修一鲁教版学业分层测评21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选】高中地理必修一鲁教版学业分层测评21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高中地理必修一鲁教版学业分层测评21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高中地理必修一鲁教版学业分层测评21 Word版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地理教学资料 2019.5学业分层测评(二十一)(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读长江流域水灾直接经济损失年际变化图,回答12题。1长江流域成为水文灾害多发区的人为原因是()滥伐森林,水土流失围湖造田是我国经济核心地带位于季风气候区东部临海ABCD2我国的东部沿海一带除了洪涝灾害外,还可能受到的气象灾害有()台风风暴潮寒潮地震ABCD【解析】第1题,位于季风气候区和东部临海分别从气候特点和地理位置分析了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的原因,属自然原因。第2题,选项中的地震属于地质灾害。【答案】1.A2.A台风是广东省主要的气象灾害。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34题。广东省台风风暴潮灾害分布示意图3下列选

2、项中,台风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岸段位于()A惠州南部、汕尾南部、揭阳东南部B阳江南部、广州南部、珠海东南部C湛江东部、中山东部、汕头东南部D茂名南部、东莞西部、潮州东南部4台风过境前后,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台风来临前搬走窗口等处的花盆B大风雨时就近在临时建筑物旁躲避C台风来临前准备好必要的应急物品D台风中心刚过,仍需留在安全地带【解析】第3题,关于图中地理事物位置的描述,可直接由图读出结论。第4题,台风是一种气象灾害,来临之前搬走窗口等处的花盆、准备好必要的应急物品等措施是正确的。而且台风中心刚过,仍需留在安全地带,因为台风中心附近天气状况为狂风暴雨,B选项中大风雨时就近在临时建筑物旁躲避,由

3、于风力较大,可能会使临时建筑物倒塌,带来生命危险。【答案】3.C4.B(2016温州高一检测)如图是我国苏南山区某村庄拟开挖的引水渠线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河水可自流入村的线路是() 【导学号:63380152】ABCD6夏季该水渠施工时,要注意避免导致()A水土流失B洪涝灾害C水体污染D水位剧降【解析】第5题,根据图示等高线和河流的关系进行判断,河流一般发育于山谷,所以图中等高线弯曲处地形部位为山谷,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所以图中地势为东南高、西北低。根据图中的引水线,两线海拔明显低于村庄位置;处海拔与村庄海拔相近,无法判断是否自流;处海拔高于村庄,所以水可以自流入村。第6题,该地

4、位于山区,修建引水渠可能导致植被破坏,夏季我国南部降水多,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现象;洪涝灾害的成因主要为自然原因,水渠施工导致洪涝灾害的可能性小;水体污染主要与排放污染源有关;水渠施工导致水位剧降可能性小。【答案】5.D6.A(2016台州高一检测)2013年末,浙江省重拳出击,提出“五水共治”。据此回答78题。7浙江省提出“防洪水”的主要依据是()A夏季受锋面雨带影响,降水量大B夏季受冷空气的影响,产生暴雨C夏秋季受锋面气旋控制,长期大雨D夏秋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台风8为提高城市排涝能力,常将城市天然河道取直、河堤和河底硬化、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即河道渠化。该措施的负面影响是()A改

5、变河底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增加B阻断与土壤联系,水体净化能力减弱C减少地表径流下渗,致地下水位上升D河道取直,水生生物的生存空间扩大【解析】第7题,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是受锋面的影响,夏季冷空气势力弱;夏季受副高控制时,降水少;东南沿海夏秋季受台风活动影响可带来大量降水。第8题,河道硬化,破坏了河底生物的生存环境,一些生物难以生存,生物多样性减少;阻断与地下径流的联系,就阻断了地下水的补充来源,地下水位下降;河道取直,水面减少,水生生物的生存空间缩小。【答案】7.A8.B9读图及相关材料,分析回答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据卫星对图中A湖湖面面积的动态监测表明,该湖湖面面积春季平均为2

6、 110平方千米,夏季平均为3 900平方千米,秋季平均为3 450平方千米,冬季平均为1 290平方千米,湖面面积较20世纪初期减少了1 090平方千米,容积减少了57亿立方米。1998年长江洪水流量小于1954年,但湖口水位高于1954年,湖区内136座保护千亩以上的圩堤溃决,损失惨重。(1)图中省份气候类型是_气候,7、8月降水不多是因为此时受_控制,此时湖面面积继续扩大是因为_。(2)该省提出“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按此思路,在山区应当以治理_为重点,实施_工程;在赣江等主要支流实施_;在湖区实施_工程。 【导学号:63380153】(3)该省的鄱阳湖水系洪灾时有发生,防治该流

7、域洪灾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还有哪些?(各写出3条即可)【解析】根据该省区形状可判断图中省份为江西省,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7、8月份时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但长江中下游地区此时仍处于雨季,并且5、6月份的“梅雨”在植被涵养水源作用下会在“枯水期”继续补给长江水。所以,在治理水旱灾害时,应以先治山为主,增加植被覆盖率,并配以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答案】(1)亚热带季风副热带高气压带长江干流的水入湖(2)水土流失封山育林梯级开发退耕还林、退耕还湖(3)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修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开挖分洪道。非工程措施:增强人们对灾害问题的认识,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

8、识;严格控制滥砍乱伐,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建立洪水预警系统。(各写出3条即可)能力提升10读世界洪涝灾害多发地分布图,可推断()世界洪涝灾害多发地分布A世界洪涝灾害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B世界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降水均匀的地区C世界洪涝灾害集中分布在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D世界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降水季节变化较大的地区【解析】读图可知,世界洪涝灾害在内陆地区也有较大比重,世界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降水不均匀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降水季节变化较大的地区,降水量最丰富的热带雨林地区洪涝灾害并不严重。【答案】D下图为某河流流域管理局根据常年水文数据(18752005年)绘制的洪水频率曲线图。根据水文数据推算,洪水频率有

9、增大的现象。读图,回答1112题。11从开始出现灾害的水位看,在1975200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其再现周期比在1875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大约缩短了()A1年B3年C5年D7年12如果此流域内的降水量及降水特点没有变化,那么造成该河洪水频率增大的原因最可能是()疏通河道退耕还牧城市化林地转牧ABCD【解析】本题组通过洪水频率曲线图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及洪灾成因等知识。第11题,开始出现灾害水位,在1875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的出现周期约为5年,而在1975200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再现周期约为2年,大约缩短了3年的时间。第12题,如果流域内的降水量及降水特点没有变化,那么导致洪

10、水多发的主要原因就是地面状况的变化和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林地涵养水源,可以滞留雨水,延长降雨后径流入河的时间,减少洪患的危险,但林地转牧使林地的面积减小,因此洪水的频率增大。城市建筑物截留雨水的作用非常差,雨水变成径流很快进入河道,也使洪水频率增大。【答案】11.B12.C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当河流水位较低,导致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近年,广东省滥采河沙行为愈演愈烈,致使江河下游河床变低。下表为2013年杭州湾、珠江口风暴潮与咸潮发生次数和时间统计数据。地点风暴潮咸潮次数具体时间次数具体时间杭州湾3次7月1213日8月2122日10月67日2次8月2

11、123日10月46日珠江口3次7月12日8月1315日9月2123日4次12月1215日1月610日1月2324日2月1926日材料二下图为2013年珠江口沿海海平面变化图。(1)根据表分析,杭州湾、珠江口风暴潮多发的季节是_季节,两地风暴潮多发的共同原因主要有哪些?(2)风暴潮造成的危害主要有哪些?(3)2013年珠江口咸潮主要发生于_(填季节),其原因主要是什么? 【导学号:63380154】(4)防御海洋自然灾害的措施主要有哪些?【解析】第(1)题,读表可知,杭州湾、珠江口风暴潮多发生在夏秋季节。两地都位于东南沿海地区,夏秋季节台风多发,夏季盛行东南风,风会助长潮势;喇叭口的形状,会加大

12、风暴潮势力。第(2)题,风暴潮可以淹没沿海地区城镇和农田,危害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摧毁港口,破坏海岸工程措施等。第(3)题,由表可知,珠江口的咸潮多发生在冬季,因为冬季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水位低,2013年海平面较常年同期偏高,造成海水倒灌;珠江流域无序挖沙,导致下游河床变低。第(4)题,防御海洋自然灾害主要从工程措施、预报和监测、防灾减灾意识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夏秋夏秋季节台风多发;夏季盛行东南风,风助潮势;喇叭状海湾或河口。(2)危害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淹没沿海城镇和农田;摧毁港口和盐场;破坏海岸工程措施;危害海上油田开发。(3)冬季冬季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水位低;海平面较常年同期偏高,海水倒灌;无序挖沙致使珠江下游河床变低。(4)加强海洋自然灾害的预报和监测,完善预警体系;建立沿岸防灾应急系统;加强沿海防灾工程设施建设;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与自救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