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伤的处理措施报告流程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8184180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刺伤的处理措施报告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针刺伤的处理措施报告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针刺伤的处理措施报告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针刺伤的处理措施报告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刺伤的处理措施报告流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针刺伤口的处理措施-报告-具体处理流程1、伤口局部处理措施(1)若戴着手套,既脱去手套;用肥皂水和流动水清洗局部伤口;如有伤口,应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2、报告(1)填写感染控制科发放的针刺意外报告单,报感染管理科;报告体检中心备案;报告医务科备案。3、具体处理流程经职业性接触(艾滋病)HIV的处理:如果病人的HIV抗体呈阳性或结果不祥,伤者应尽快接受HIV抗体测试作底线。如果伤者HIV抗体呈阳性,说明伤者此前已感染HIV。如果伤者HIV抗

2、体呈阴性,应于24hr内服用叠氮胸苷(Zidovudine,AZT)进行预防。伤者应于伤后6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再进行血清HIV抗体检查,如果在伤后1个月至6个月血清HIV抗体转阳,则认为是职业感染。经职业性接触(乙肝)HBV的处理:原病人及伤者都应进行验血,前者检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后者则须同时检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抗体(HbsAg)。如果伤者以前曾接受乙型肝炎疫苗注射,并确定有足够的抗体,或以前曾受感染而已经有免疫力;或者伤者本身是乙型肝炎带病毒者则无须进一步处理。原病人不是乙型肝炎带病毒者,而伤者以往接种疫苗后未能产生抗体,则不须再进一步处理;如果伤者从未接种疫苗,应立即进行预防接种。原病人是乙型肝炎带病毒者,如果受伤者以往曾接种疫苗而未能产生抗体,应于24hr内(最好不要超过7天)接受注射一剂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于一个月后注射第二剂;对于曾未注射疫苗的伤者,应注射一剂HBIG,然后再进入预防接种。经职业性接触(丙肝)HCV的处理:原病人及伤者都应进行丙型肝炎抗体测试。对于意外发生的职业性接触,现在并没有有效的疫苗或药物能阻止丙型肝炎的感染。如原病人丙型肝炎抗体阳性,伤者应于6个月后重复检验丙型肝炎抗体及肝功能,以确定是否职业感染。医院感染管理科2010.1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