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注册城乡规划师-城乡规划原理考试全真模拟卷34(附答案带详解)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8182823 上传时间:2024-03-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注册城乡规划师-城乡规划原理考试全真模拟卷34(附答案带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注册城乡规划师-城乡规划原理考试全真模拟卷34(附答案带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注册城乡规划师-城乡规划原理考试全真模拟卷34(附答案带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2注册城乡规划师-城乡规划原理考试全真模拟卷34(附答案带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2注册城乡规划师-城乡规划原理考试全真模拟卷34(附答案带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注册城乡规划师-城乡规划原理考试全真模拟卷34(附答案带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注册城乡规划师-城乡规划原理考试全真模拟卷34(附答案带详解)(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注册城乡规划师-城乡规划原理考试全真模拟卷(附答案带详解)1. 多选题:我国市制从行政等级上划分,包括了( )几个等级。A.省级B.副省级C.地级D.县级E.乡镇级答案:A、B、C、D 本题解析:市制由多层次的建制构成。从地域类型上划分,包括了直辖市、省(或自治区)辖设区市、不设区市(或自治州辖市)三个层次。从行政等级上划分,包括了省级、副省级、地级、县级四个等级。目前我国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25个副省级城市,280余个地级市、370余个县级市。2. 单选题:下列关于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表述,错误的是( )。(2012年真题)A.需要对用地的建设条件进行分析B.需要对建筑室

2、外空间和环境进行设计C.需要设计建筑首层平面图D.需要进行项目的投资效益分析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答案:C 本题解析:为了落实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对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内容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包含的具体内容为:用地建设条件分析;建筑布局与规划设计;室外空间与环境设计;道路交通规划;场地竖向设计;建筑日照影响分析;投资效益分析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市政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和管线综合。3. 单选题:根据城市黄线管理办法,不纳入黄线管理的是()。A.取水构筑物B.取水点C.水厂D.加压泵站答案:D 本题解析:城市黄线管理办法第二条第三款第二项规定,本办法所称城市基础设施包括:取水工程设施(取水点、取水构筑物及

3、一级泵站)和水处理工程设施等城市供水设施。D项,根据泵站在给水系统中的作用划分主要有四种泵站:一级泵站(取水泵站)、二级泵站(加压或输送泵站)、增压泵站、循环泵站。因此,加压泵站不属于一级泵站,不纳入黄线管理4. 单选题: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设镇标准经历了三次变化,属于第二次变化的是()。 A.不是县级或县级以上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必须是聚居人口2000人以上,有相当数量的工商业居民,并确有必要时,方可设置镇的建制B.少数民族地区如有相当数量的工商业居民,聚居人口虽不及2000人,确有必要时,亦得设置镇的建制C.总人口在20000人以下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超过2000人的,或总人口在2

4、0000人以上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占全乡人口10%以上的,可以设建制镇D.对原有设镇人口标准提高到2500人以上,而且具体化了总人口中的非农业人口比例,并取消了政治上的特殊条件答案:D 本题解析: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设镇标准经历了三次变化。第二次是经过三年经济困难时期,1963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调整市镇建制,缩小城市郊区的指示中,对原有设镇人口标准提高到2500人以上,而且具体化了总人口中的非农人口比例,并取消了政治上的特殊条件。AB两项是第一次变化;C项是第三次变化。5. 单选题:关于城市总体规划主要作用的表述中,不准确的是( )。(2014年真题)A.带动市域经济发展B.指导

5、城市有序发展C.调控城市空间资源D.保障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答案:A 本题解析:城市总体规划主要作用为:城市总体规划涉及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在指导城市有序发展、提高建设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先导和统筹作用。在新中国的城市规划发展历史中,城市总体规划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适应形势的发展要求,我国对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组织、编制内容等都进行了必要的改革与完善。目前,城市总体规划已经成为指导与调控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手段,具有公共政策属性。公共政策本质是政府对全社会公共利益所作的权威性的分配。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包括导向功能、调控

6、功能、分配功能。 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文件,是编制城市近期建设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和实施城市规划行政管理的法定依据。各类涉及城乡发展和建设的行业发展规划,都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由于具有全局性和综合性,我国的城市总体规划不仅是专业技术,同时更重要的是引导和调控城市建设,保护和管理城市空间资源的重要依据和手段,因此也是城市规划参与城市综合性战略部署的工作平台。 6. 单选题:关于城市规划实施的表述中,不准确的是( )。(2014年真题)A.城市发展和建设中的所有建设行为都应该成为城市规划实施的行为B.政府通过控制性详细规划来引导城市建设活动,

7、从而保证总体规划的实施C.近期建设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不属于城市规划实施的手段D.私人部门的建设活动是出于自身利益而进行的,但只要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也同样是城市规划实施行为答案:C 本题解析:C项,实施城市规划政府行为的规划手段是指政府运用规划编制和实施的行政权力,通过各类规划的编制来推进城市规划的实施。如政府根据城市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其他相关计划,如近期建设规划、土地出让计划、各项市政公用设施的实施计划等,使城市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和基本的布局得以具体落实。A项,城市规划实施包括了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的所有建设性行为,或者说,城市发展和建设中的所有建设性行为都应该成为城市规

8、划实施的行为。B项,可以通过制定规划实施的政策导用来引导城市开发建设行为。D项,私人部门的建设性活动是出于自身的利益而进行的,在此过程中往往以达到利益的最大化为目的,但只要遵守城市规划的有关规定,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客观上就是在实施城市规划。7. 多选题:通常含义的“城市交通”是指城市道路上的交通,主要分为()。A.城市对外交通B.货运交通C.城市交通D.客运交通E.地上交通答案:B、D 本题解析:广义的“城市交通”是指城市(区)范围以内的交通,或称为城市各种用地之间人和物的流动。通常含义的“城市交通”是指城市道路上的交通,主要分为货运交通和客运交通两大部分,城市道路上的交通是城市交通的主体,

9、城市客运交通是城市交通研究的重点。现代大城市的发展表明,大城市、特大城市中轨道交通(地铁、轻轨等)将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此外,在一些城市还会有水运交通(轮渡、船运)和其他方式的交通。8. 单选题:下列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表述,错误的是( )。(2018年真题)A.对于格局和风貌完整的名城,要进行整体保护B.对于格局和风貌犹存的名城,除保护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区外,要对尚存的古城格局和风貌采取综合保护措施C.对于整体格局和风貌不存在但是还保存有若干历史文化街区的名城,要用这些局部地段来反映城市文化延续和文化特色,用它来代表古城的传统风貌D.对于难以找到一些历史文化街区的少数名城,要结合文物古

10、迹和历史建筑,在周边复建一些古建筑,保持和延续历史地段的完整性和整体风貌答案:D 本题解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包括:古城的格局风貌比较完整,有条件采取整体保护的政策。古城风貌犹存,或古城格局、空间关系等尚有值得保护之处,对这类城市除保护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区外,要针对尚存的古城格局和风貌采取综合保护措施。古城的整体格局和风貌已不存在,但还保存有若干体现传统历史风貌的历史文化街区,用这些局部地段来反映城市延续和文化特色,用它来代表古城的传统风貌。少数历史文化名城,目前已难以找到一处值得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对它们来讲,重要的不是去再造一条仿古街道,而是要全力保护好文物古迹周围的环境,否则和一般其他城

11、市就没什么区别了。9. 单选题:最为困难的城市用地预测是()预测。 A.商务商业用地B.工业用地C.道路交通用地D.居住用地答案:A 本题解析:商务商业用地规模的准确预测最为困难。这不仅是因为该类用地对市场的需求最为敏感,变化周期较短,而且其总规模与城市性质、服务对象的范围、当地的消费习惯等因素有关,难以以城市人口规模作为预测的依据。同时,商业服务功能还大量存在于商业一居住、商业一工业等复合型土地使用形态中。商业服务活动的“量”有时并不直接反映在商务商业用地的面积上。规划中通常可以采用将商务、批发商业、零售业、娱乐服务业用地等分别计算的方法。10. 多选题:独立编制的近期建设规划成果包括()。A.规划文本B.专题研究报告C.基础资料汇编D.图纸E.说明答案:A、D、E 本题解析: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近期建设规划的成果应当包括规划文本、图纸,以及包括相应说明的附件。在规划文本中应当明确表达规划的强制性内容。此外,根据编制办法的基本要求,各城市应结合实际需求编制完成近期建设规划成果。总体来看纳入总体规划成果中的近期建设规划成果相对简单,而独立编制的近期建设规划相对完整和全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